我在四川美術館和成都美術館都看了啥

2020-12-10 騰訊網

本以為成都是水彩畫很普及的地方,這個感覺來自於關注自學水彩畫的粉絲裡成都的粉絲數量排第五位。另外城市越發達的地方喜歡畫畫的人喜歡水彩的人就越多,而且成都平原這個地方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有滋養藝術的廣闊土壤,有取之不盡的文化元素和自然素材,應該比我生活的城市水彩發展的更普及更活躍才對。可是事實跟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在四川省美術館看了一個是脫貧攻堅主題畫展,一個是館藏精品展,還有一個攝影展。

脫貧攻堅主題展這種政治宣傳類的展,本來也沒抱太大希望能看到好作品,看到兩三張水彩作品還是挺驚喜的。我們來看看畫的怎麼樣:

最後這組人物畫也是水彩,這是一幅畫的局部。畫的是脫貧那一刻大家的喜悅與輕鬆的心情。你們覺得畫的好嗎?

我發現凡是能入展的水彩作品都是大幅的,偏寫實風格的,並且平時的展覽水彩作品就很少,國畫和版畫油畫居多,水彩真的算冷門和小眾的畫種了。

館藏作品展裡沒有水彩的影子,但是有幾幅國畫真的美,我覺得那種淡雅的色彩構圖和用筆值得細細體味。

這張畫的鵝,就是用點線面來表現,有點吳冠中國畫的味道。

陳志才的這張花鳥國畫作品雋永典雅,既有寫意畫的灑脫又有工筆畫的細膩,色彩上淡淡的粉紅色和灰紫色墨綠色搭配,裝飾性很強。

我搜了搜陳志才的其他花鳥作品,都很美。拍照拍不出原作的美。

油畫作品裡邊,對上邊這四幅畫印象深刻。最喜歡第一張畫那個清冷的色調和它放鬆的筆觸。

真心希望以後官方的展能多入選些優秀的水彩作品,希望能更多的選擇發揮水彩特性的作品,能多角度的展現水彩的魅力和味道。這種寫實風格的水彩,論畫意和靈動比不上國畫,論色彩豐富和厚重感比不上油畫,而水彩本身所具有的水色淋漓的特質沒有體現出來。著並不能多角度的向大眾展現水彩的魅力。

從四川美術館出來,去寬窄巷子的路上偶遇成都市美術館,成都市美術館不大,就是個四合院,正在舉辦朱珮君百年誕辰畫展。

朱珮君是老一輩畫家,成都本地人,擅長花鳥國畫,著名畫家(不過我剛剛知道)。來看看朱老的畫作。

雋永的小品和淡雅的設色,很有女性畫家的氣質。

朱老有些作品被中國美術館館藏,比如下邊這張《芙蓉鯉魚》,是不是感覺看著很眼熟呢?

依我粗淺的認識,國畫和水彩真的有很多相通之處,色彩的處理和協調,筆觸的多變和生動,這些都是水彩和國畫共同追求的東西,只不過國畫不畫光影,更注重意趣的表達。而水彩的本性是西方繪畫的那一套,是光影的表達。

怎麼把水彩畫的既有東方韻味,國畫味道,又不遺失它本來的秉性是一個要拿捏好的尺度。兩邊都太過,就沒什麼意思了。

相關焦點

  • 旅遊:四川美術館——成都的文化標誌性建築,藝術氣息濃厚
    四川美術館,地處中國西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成都市中心地段,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位於天府廣場西側人民西路20號,南臨蜀都大道,東接人民南路,毗鄰人民公園,省展覽館,市體育場及省文物大樓,是一個集文化、商業、休閒娛樂的黃金地段。
  • 成都四川美術館最正確的打開方式,極具藝術氣息卻鮮為人知
    天府廣場是成都的最市中心位置,很多人都有來過,卻很少人來過這裡,或者說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很一般的展覽,但其實深挖下,這個美術館還是非常值得一來的。
  • 知·美術館 隈研吾的成都「詩意」
    知·美術館 隈研吾的成都「詩意」     □本報記者 簡霞 文/圖    說起隈研吾,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提起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也許很多人便會眼睛一亮地說「曉得」,竹屋的設計者正是這位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
  • 成都這幾家適合拍照的美術館,快來打卡吧
    地址:成都雙流天府大道南延線麓湖生態藝術展中心藍天、白雲、紅牆、狗尾巴草,隨便拍都很好看。麓湖A4美術館美術館也有一些展覽。附近沒有什麼吃的和玩的,比較適合來這邊轉悠拍照打發時間。四川美術館門票:免費地址:成都市青羊區人民西路20號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英雄,疫情無情人有情,一次展覽,把記憶帶回了半年前的冬天。
  • 四川首家鄉村美術館開放 快來看知名畫家筆下成都紅土地(組圖)
    (原標題:四川首家鄉村美術館開放 快來看知名畫家筆下成都紅土地(組圖))
  • 美術館與城市(三)|「消失在自然中」的成都知美術館
    在很多城市,都有那麼一座美術館停留在人們的印象裡,它們與其所在的城市融為一體,從建築設計到藝術策劃,美術館處處體現著城市的性格、城市的精神。同時,它們還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城市、改變著那裡的人們,給這座城市打上烙印,甚至成為城市獨特的藝術名片。
  • 成都那些進擊的博物館、美術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聯合襄陽市博物館推出「妙想天開 :米芾的書房——襄陽市博物館藏書法拓片展」,通過30餘幅的米芾精品作品和豐富的展陳方式,讓你感受到宋代文人的極致美學,從一筆一畫之間看盡歷史千年。展映中的「雙城記」、「洞見·現場」兩場展覽也值得一看再看。
  • 今天以前,我還沒去過四川美術館
    天府廣場四周一下就多了好幾個嶄新的大型的文化公共場所 省圖裡面查過資料趕過作業 成博,最近的阿富汗珍寶展 影子之城展覽都看過美術館說來慚愧,我之前還不曾去過 儘管它就在隔壁標準名字叫美術館的地方,裡面倒確確實實如這種場所誕生之初一樣,主打畫作,而且是以新近的為主,大抵不過百年,四川美術館也就是這樣。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 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攝影 陳羽嘯11月21日,位於成都文殊坊的「老朱家」美術館舉行開館首展。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姚葉紅主席說:「朱萬春和趙彌都是成都老一輩本土藝術家的後代,他倆都對中國傳統藝術在當下這個時代有了新的開拓和發揚,這非常讓人敬佩。」「老朱家」館長朱萬春(前)和藝術家趙彌據了解,「老朱家」膠囊美術館24小時全天開放,即使晚上也不熄燈而堅持對外展示陳列,這在成都藝術界也是開了先河。
  • 來,跟著成都美術館地圖 去找到這座城市的氣質
    的確,成都現存的藝術空間種類多元,既有四川美術館、四川省詩書畫院(四川中國書畫美術館)、成都畫院(成都市美術館)、成都當代美術館、成都現代藝術館、成都藍頂美術館(新館、老館)、成都詩婢家美術館、武侯祠美術館、杜甫草堂博物館詩書畫院美術館、文軒美術館、歲月藝術館、千高原藝術空間等傳統知名美術機構,展出中國書畫、當代藝術等作品;也有麓湖藝展中心(A4美術館)、麓山美術館、紅美術館、大觀藝術館等新興美術館的崛起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現場展出了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韌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的書畫精品12幅,7位參展者作為中國近現代百年歷史的文化名人,他們的文脈延綿了整整五代,而且他們的生活軌跡大都和這家「迷你」美術館有過直接和間接的交集。
  • 看「雪景」除了西嶺雪山 還可前往四川美術館
    看「雪景」除了西嶺雪山 還可前往四川美術館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王軍  2016年01月04日17:52 人民網成都1月4日電(王軍)在四川,西嶺雪山、峨眉山等地是冬季賞雪好去處,而不一樣的「雪景」也可以在四川欣賞到。
  • 「美術館之眼」第二季來襲,二十五家美術館聯合舉辦
    本次展覽邀請了二十五家美術館,他們分別是:四川美術館、成都市美術館、四川中國書畫美術館、藍頂美術館、麓湖·A4美術館、麓山美術館、成都當代影像館、何多苓美術館、文軒美術館、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域上和美藝術館、時代美術館、紅美術館、四川福寶美術館、詩婢家美術館、大觀美術館、濃園天藝美術館、富森美術館、四川浙商美術館、四川大學美術館、高小華美術館、中國-東協藝術學院美術館、四川音樂學院美術館
  • 何多苓個人作品展「野原」即將亮相四川美術館
    2019年5月16日下午3點,「野原——何多苓個人作品展」即將在四川美術館展出,並將持續至6月14日。本次展覽由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館承辦,何多苓美術館協辦,趙歡擔任策展人。
  • 和美術館——嶺南的光影禮讚 想不到我連和美術館的一棵樹都買不起
    10月份除了放了一個悠長的假期,還有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就是位於佛山順德的和美術館正式對外預約開放啦~順便說一句:和美術館的logo設計也非常可項目名稱:和美術館項目地址:廣東順德北滘新城怡興路6號佔地面積:8650 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6340 平方米建築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及剪力牆結構
  • 李傑: 一個策展人眼中的成都美術館「進化論」
    大家又不是沒事就去看建築,美術館是藝術生產的空間,需要很強的軟體系統,除了展覽,藝術家文獻庫的建立、專業和學術研究機制的建立、藝術的普及和教育,是要一點點積累的。成都確實在向中心城市邁進,我們希望能成為與之匹配的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能力的美術館。」城市的現代化進程中,讓人產生城市歸宿感的要素,第一波清單就該有博物館和美術館。
  • 四川美術館今起延長開放時間至21點 約嗎?
    四川美術館 資料圖成都全搜索新聞網7月25日訊 據四川美術館官方消息,四川美術館發出通知,從7月25日起開放時間調整為周二至周日9點至21點,周一閉館相比過去,四川美術館開放時間延長了4個小時。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後,約上三五個朋友一起去美術館避暑,同時享受豐盛的藝術盛宴,將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啊!
  • 奇妙博物館|去美術館,感受一次奇妙的藝術之旅
    博物館中最有藝術代表性的,就是美術館,美術館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如果你熱愛藝術,那麼美術館是你的不二選擇,如果才接觸藝術,逛美術館是你了解藝術,最直接的方式。今天,我們就跟著川川子在四川的藝術圈裡探索和學習一波吧!
  • 擁有「藝術第三城」之稱的成都,這四家寶藏級美術館,你都去過嗎?
    看來自古成都就有著滋養藝術的沃土,如今的成都作為發展、宜居、旅行都排名前列的熱門城市,所有的主人和客人,都開始不止談論美食了,那些肩負大眾美育功能的藝術空間,漸漸的成為了城市的標誌。有"藝術第三城"之稱的成都 ,這幾年藝術群落和展館越來越多,如今成都已經擁有了120家美術展館,比如何多苓美術館、知美術館、麓湖A4當代藝術中心、四川省美術館等等。面對越來越多的藝術館和多樣化的展覽不斷出現,成都用寬懷的胸膛包容了所有美好的事物,走吧!
  • 200家美術館構築成都之美的詩性體驗
    據不完全統計,成都全市包含美術館、畫廊、私人美術館、藝術館等在內的「藝術空間」,總量超過200家。對成都人而言,美術館已成為城市的「生活美學」,去美術館是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的事情。「想要感受一個城市,就應該去看這座城市的美術展覽。」藝術家何多苓說,成都生活美學是滋養藝術的沃土,用其包容性接納了眾多藝術家,「每個人來了,落下腳,就是成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