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新聞10月10日電 (強科 何健)近日,一篇作家旅客點讚鐵路的文章《莫伸:四十年後的「窗口」》在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大幹部職工中引起反響。大家紛紛熱議鐵路客運部門聯勞協作、愛心接力,幫助作家旅客尋找丟失物品的溫馨故事。
作家旅客名叫莫伸,原名孫樹淦,40年前,曾寫一篇反映鐵路客運服務工作的短篇小說《窗口》,在社會上贏得了較大反響。
2019年8月的一次出行,使作家莫伸對鐵路的服務發出由衷感嘆。
莫伸回憶說,8月21日下午,他從西安北客站乘坐西安北至蘭州西D2695次列車前往寶雞。由於上午有事,他午飯後才匆匆趕回家中收拾行裝,之後匆匆坐地鐵趕往北客站。再下來,急急地買票,急急地進站也急急地上車。由於雙手提了東西,所以急忙之中,順手把身份證和車票塞進褲袋裡。
高鐵風馳電掣,不過一小時就飛到寶雞。他一邊提著行李下車,一邊本能地伸手去褲袋裡取車票。這一取,才發現車票和身份證不見了。
蘭州客運段高鐵二隊D2695次列車長周洋說,經過鐵路員工的聯繫溝通,找到了乘客遺失的物品,並與蘭州西站值班員辦理遺失物品交接後,確認轉送的車次與時間,再次與孫先生通話,告知孫先生物品預計到達的時間。
周洋說,匆匆往往的旅客,不計其數。保證每一名旅客的出行安全是我們的責任,讓每一位旅客感受到熱情的服務是我們的義務,人名鐵路為人民是我們永遠不變的承諾。
莫伸說:「向這幾位素不相識的鐵路工作人員致敬。你們並不在同一個單位和同一個崗位,但是從寶雞,到北京,到蘭州;從安全員、檢票員到列車員和熱線服務員;如果說曲折,僅這一層一層的承遞關係就足夠複雜和曲折,但你們仿佛事先約好了一般,用一次次不經意間的接力服務,詮釋和記錄了今天這個時代的風採,也向我展示出一扇四十年後全新的』窗口』!謝謝你們!謝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