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目前的疫情,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病例已連續多天降至個位數,治癒人數早已過半,專家也說了除湖北外4月底可脫口罩,徹底解決可期。武漢疫情後,一度遭受磨難的實體店也必將在短期內重新崛起...
目前的疫情,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病例已連續多天降至個位數,治癒人數早已過半,專家也說了除湖北外4月底可脫口罩,徹底解決可期。武漢疫情後,一度遭受磨難的實體店也必將在短期內重新崛起...
1
轉折一:
壓抑的消費衝動將在疫情後爆發
2
轉折二:
政府全力支持實體店
3
轉折三:
降租,免租已是行業共識
目前,全國已有近千家百貨、購物中心出臺租金減免政策,減免超100億。萬達、太古、恒隆、龍湖、萬科及印力、新城、華潤、瑞安、天虹、正大、中南、金茂、永旺...均加入了免租大軍。
就拿萬達來說,對全國各地323個萬達廣場所有商戶萬達廣場的商戶自1月25日-2月29日時間內的租金及物業費實行全免政策,減免租金近40億元。
4
轉折四:
90、00後消費時代,實體店迎來新機遇
5
轉折五:
購物中心爆發式增長,最好時刻來臨
這是商業地產全面爆發增長的時代。2019年全國開了556座購物中心,2020將迎來大爆發,預計將開業895座購物中心。量擺在那,如今,越來越多的發展商在選擇商家時,願意用商家的人流帶動效應及影響力換租金,以獲得長遠的商場成長空間及整體估值。
上海興業太古匯的保潔機器人
目前的購物中心相比之前更關注消費者的健康及安全。不只是口罩、消毒液及通風,上海興業太古匯在商場防疫工作中啟動了「防疫機器人」——保潔機器人與巡邏機器人,減少工作人員與消費者的直接接觸。
6
轉折六:
電商及外賣模式幫實體店大大增收
疫情旗艦,電商、生鮮電商為核心的線上消費正進一步取代線下消費,更是在艱難時刻為實體店提供了緩衝空間。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美團、餓了嗎等外賣平臺已構建更為安全快速的消費網絡。
伊藤到家員工正在進行貨品配送
甚至就連商場也開始搭線上平臺幫實體店「硬核」賣貨,利用起了微信號、小程序、購物群、抖音直播、朋友圈等方式進行銷售。目前伊藤洋華堂的伊藤到家線上訂單增長5-6倍,天虹到家深圳每日訂單近2萬單。
7
轉折七:
網紅餐飲集團化崛起
太二酸菜魚門店
就算是在海外,海底撈在新加坡、美國、韓國、日本的門店同樣擁有不錯的業績,全球化已成為中國網紅餐廳的新路。
8
轉折八:
實體店的場景革命已至
還記得,臺北那家性冷淡風亮瞎眼的吉野家嗎?
還記得,開在LV旁,刷出小吃店新顏值,玩出情懷的桃園眷村嗎?
還記得,開遍中國的江南風+文藝範+小清新的KFC「Original+」概念餐廳嗎?
還記得,中國全國各地崛起的高顏值菜場嗎?
在全球範圍內,實體店正掀起一場綠色、場景、情懷、極簡的新革命。
9
轉折九:
洗牌接近尾聲,實體店崛起
10
轉折十:
工匠精神、情懷、服務
等成為實體店新標籤
11
轉折十一:
無人零售店、無人餐廳迎來重大機遇
12
轉折十二:
實體新玩法,重新贏回消費者
13
轉折十三:
大量關店的背後,是新品牌的崛起
3年前在上海大熱的只有2 平方米的咖啡店 Manner Café ,店主只是個愛咖啡的小夥子,靠著咖啡品質及價格優勢,如今在上海已開30家店。
咖啡店 Manner Café的第一家店
三隻松鼠的實體店比電商更賺錢,目前位於安徽蕪湖的三隻松鼠的實體店,一個300平方米的零食店,不強調買賣的功能,強調體驗和互動,入店內便還能聽到二次元歌手洛天依的投食歌,森林主題內裝,日均銷售額最高達到了15萬元,一周5萬人進店。
喜茶最早被貼上僱人排隊的標籤,但靠著品質及全新的飲品形態被90後及00後追捧,如今已走進各大核心商圈的購物中心,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茶飲品牌,目前全國門店已近300家。
14
轉折十四:
奢侈品消費回歸國內
2019年中國人買走了全世界1/3奢侈品,以「80後」和「90後」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分別貢獻了中國奢侈品總消費的56%和23%。
目前中國消費者已減少旅行及外出,且已有多國對中國實施禁飛、禁入境措施,奢侈品消費回歸國內勢不可擋。
15
轉折十五:
超市、街鋪、藥店成為消費者生活核心
疫情把人們從公眾場合「趕離」核心商圈,「趕至」社區,社區成為集中的銷售觸點,商業價值便水漲船高。
生存經濟下,超市、街鋪、藥店,擁有更好的通風性,更貼近消費者的基礎性需求,目前重新成為大眾消費的核心目的地。
16
轉折十六:
實體店的跨界新玩法,推動崛起
以「工匠精神」、「講故事」聞名的無印良品,早已走出一條跨界的成功路,書店、餐廳、酒店、生鮮超市、花店、咖啡店、家裝、酒店、店+場的農場...
無印良品農場
在內地,誠品書店從文藝書店跨界地產商場,再加上各地刷新顏值的鐘書閣、方所書店,書店已成為中國實體店跨界成功的典範。
17
轉折十七:
實體店的黑科技時代來臨
今年年初,隨著Foodom機器人中餐廳開業,炒菜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酒水機器人、煎炸機器人、甜品機器人、送餐機器人......一批爆紅的機器人,顛覆了餐飲界。
「抗疫前線」的機器人煲仔飯店
永輝在旗下超市引入了智能購物推車。目前,沃爾瑪已在350家商店中設置Bossa Nova貨架掃描機器人。
剛剛,阿迪達斯推出了數字貨架——虛擬鞋牆。據了解,被稱為adiVerse的數字貨架是一種能讓顧客觸手可及所有鞋產品的虛擬鞋牆,它可以幫助消費者在店鋪中瀏覽鞋並方便其購買中意產品。
18
轉折十八:
更多國際品牌進駐,排隊依舊
半年前剛登陸上海的美國超市costco,剛開業時,停車場等待需要3小時、結帳需要排隊2小時。內地首店選在上海新天地的美國網紅漢堡ShakeShack,剛開業時需排隊3小時。
「加拿大鵝」北京旗艦店
位於北京三裡屯太古裡商圈的「加拿大鵝」北京旗艦店要排隊約30分鐘才可入店。周杰倫超愛的machi machi奶茶剛在魔都開業時,一杯奶茶的價格更是被炒到了200元。
19
轉折十九:
越來越多的明星轉戰實體店
20
轉折二十:
娛樂業態大洗牌,新興品牌崛起
文章來源:商智庫
更多商業地產&產業地產乾貨,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