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辣椒採收的季節,正安縣12餘萬畝辣椒喜迎大豐收,在該縣樂儉鎮迎接村海鴻辣椒加工廠,放眼望去,火紅的辣椒堆出一座座小山包,工人們正忙著分揀、攤晾加工好的幹辣椒,一派繁忙景象。
2016年,樂儉鎮引進遵義市海鴻辣椒種植有限公司,投入扶貧資金155萬元建成標準廠房,公司投入3條標準化辣椒深加工流水線。廠址緊鄰207省道,交通便捷,為附近多個鄉鎮解決了辣椒銷售問題。
「我們從8月初開始收購辣椒,到現在已經收了1500餘噸鮮辣椒。一天可烘烤14噸新鮮辣椒,在加工辣椒的同時,還進行科學保管,解決了新鮮辣椒不好儲存的問題。」遵義市海鴻辣椒加工公司負責人郭林海說,成品辣椒主要銷往貴陽、重慶、遵義等地。
辣椒廠的建成不僅為椒農提供了銷路,也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村民周志友從辣椒廠建好後就在裡面上班,做一些下貨、烘乾辣椒的工作,每天有150元。「今年上了二十幾天,一直到11月的話,算下來有一萬多的收入。」說完,周志友又繼續鏟辣椒到烘乾設備上。
今年,通過該公司提供辣椒品種「海鴻522」,在樂儉鎮東門村辣椒育苗基地育苗300萬株,並向全鎮推廣辣椒種植5000畝,將辣椒產業向全鎮全面推廣覆蓋,並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結合市場需求訂單種植,狠抓辣椒市場對接助推全鎮高質量產業發展。
市場穩定了,全鎮各村(居)也成立專門合作社與公司相互合作,每賣1斤新鮮辣椒,公司將返1角錢給合作社,以此壯大村集體經濟。
「辣椒的返利有接近3萬元,加上每年烘乾廠的租金1.5萬元,每年可累積近5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樂儉鎮迎接村黨支部書記鄒呂說,返回的錢將用來獎勵種植大戶,激勵群眾發展辣椒產業。
火紅辣椒映豐收,紅紅火火好日子。這個辣椒季,椒農們豐收的是辣椒,收穫的是「甜頭」。在市坪鄉花石壩辣椒示範種植園,椒農們穿梭在辣椒種植園裡,忙著採摘成熟的辣椒,摘下豐收的希望。
「今年辣椒收成好,每斤三塊二,肯定能賺上一筆!」種植大戶王美明高興地說。
一旁忙著採摘辣椒的王辛接過話茬說:「辣椒收成好,我們在基地務工也能小賺一筆。我和家人每天來基地採摘辣椒,一天可以採摘100多公斤,按每公斤8角的價格算,一天下來也能掙個100來塊。」
據了解,今年市坪鄉種植辣椒10000餘畝,主要品種為遵辣9號,畝產值8000元左右,全鄉建設了大小辣椒烘烤場10多個,引進2家企業,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整季辣椒完成後,總產量預計達15000噸以上,產值達8000萬元以上,人均增收達4000元以上。
像樂儉鎮、市坪鄉只是正安縣發展辣椒產業的一個縮影。該縣在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辣椒產業時,還推廣「班竹上壩壩區返租倒包」、「市坪柏楊壩區聯戶聯產」等辣椒種植模式。
「『返租倒包』模式解決了『普通勞務磨佯工』問題,減小了『勞動力臨時抬價』的風險隱患;『聯戶聯產』模式實現了辣椒品質優,全面實行訂單銷售,直接由企業到基地收購,減少了銷售中間環節。」正安縣農業農村局果蔬站站長吳亞麗介紹說。
目前,正安縣已交售鮮椒10.8 萬噸,預計產量達16.9萬噸,產值達5.2億元。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倫麗
編輯 婁勤麗
編審 陳富強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