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OYO VS老將華住,誰能主宰酒店行業未來?

2020-12-14 和訊股票

  自從OYO起步以來,就以顛覆者的形象被推倒聚光燈下,並「自然而然」成為老牌勁旅們的「正激勵」。有著20年歷史的華住動作不斷,頻繁出招以抗衡。

  目前,已擁有上萬家店的OYO,正如火如荼的推進2.0版本;華住的核心力量漢庭也開啟了3.0模式。作為酒店行業新星與老將代表的兩個品牌,究竟誰能主宰未來,或許數據會給我們答案。

  顛覆VS傳統:新舊玩法的PK

  毫無疑問,OYO酒店為中國酒店業找到了新的增長點,也開闢了新的賽道,雖然有著眾多的模仿者,但是先行者的優勢依然明顯。通過一年半的1.0模式經驗積累,OYO酒店在2019年5月底正式推出了OYO酒店2.0模式,通過掌握渠道議價權、酒店定價權,進一步加強對於酒店運營的把控。

  OYO酒店成為中國當下唯一一個能夠全面為合作業主提供收益保障的連鎖酒店品牌,這在中國酒店業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同時還有一項隱形優勢是被忽視的:OYO酒店對加盟酒店的平均改造周期為 14 天; 而傳統經濟型酒店的改造周期通常需要 3 至 4 個月的時間,如果未在期限內完成,酒店方將面臨未營業先虧損的局面。加盟OYO酒店這對於單體酒店的小本經營有著巨大的優勢。

  根據OYO酒店公布的全國運營數據顯示,在OTA的評分上,OYO酒店對超過500家合作酒店的評分監測發現,三個月內的均分上漲到近4.5。

  OYO酒店「風景這邊獨好」,也倒逼傳統連鎖酒店做出改變。比如漢庭3.0學習了OYO很多,被許多加盟者詬病的加盟費用進行了降低,單間房常規造價從10萬多下降到6萬多,同時,通過和OYO一樣快速、輕便化的改造方式,有望將營建周期有望縮短1/3。但是相比於OYO酒店已經被驗證過的商業模式,漢庭3.0的投資收益率還沒有經過市場的檢驗,雖然漢庭CEO徐皓淳曾向加盟商表示,其投資回報周期應當會快過「老漢庭」,可是一切還需要時間是考驗。

  開放VS保守:流量規模的PK

  擁有流量就意味著擁有客源,在獲取流量方面OYO酒店選擇了全面擁抱OTA平臺,先後與同程、飛豬、攜程、美團等OTA巨頭達成戰略合作,獲取到優質穩定的線上流量。同時搭配強大的地推能力,為OYO酒店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華住在不久前上線了「一宿」酒店共享預訂平臺,希望共享「華住會」多年積累的會員流量資源,在各種獲客渠道上進行深度共享,為廣大顧客提供更好的酒店預訂服務。

  雖然華住通過十幾年的運用,已經擁有了近1.3億的會員流量,但是作為一個相對閉塞的自有體系,仍無法與美團超過3億間的國內酒店間夜量和攜程超過3億註冊會員的體量想比較。

  事實上,雖然一華住希望通過一宿平臺和華住會的全面資源渠道打通,各大加盟商都能享受這種優勢,實現更多營收。但是現階段的一宿平臺發展已經陷入停滯狀況。

  中控VS店長:技術運營的PK

  華住與OYO在科技層面的努力是不謀而合的,不同的是雙方對於科技使用的觀點。

  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一直說,華住將自己定位為科技企業。據了解,華住組建了超過500人的技術團隊,重點在收費管理、流程服務、移動辦公等方面進行重點突破,將科技作為了傳統店長模式下的重要輔助功能。

  而OYO酒店所做的則是顛覆和創新,打造一條前所未有的「酒店生產線」。OYO酒店首席技術官鄒嘉表示,「OYO的核心能力在於全棧式酒店生產線,涵蓋開發、改造、運營和分銷四大環節,業務鏈條長,技術開發難度相應提高,這些問題隨著規模增長會被放大,需要技術團隊不斷通過理念和模式創新去解決。」

  在OYO酒店2.0中,則將「步子」邁的更大,顛覆店長模式,用大數據代替人力決策,通過數位化收集行業數據,並在一線運營過程中,將掌握到的酒店運營數據和經驗,沉澱在中央預定系統,最終將信息賦能大數據平臺。再根據大數據平臺給出的反饋,指導酒店運營,把一切交給大數據平臺。同時根據大數據判斷,實時調整酒店定價,保證最優價格,帶來的最大收益。而這一切都是華住基於傳統酒店運營管理輔助的技術體系所無法實現的。


  一個是整合存量市場數量巨大的單體酒店,一個發展了20年進入拐點的經濟連鎖酒店,作為代表著中國酒店業新興勢力和傳統力量的兩家酒店公司,都在為成為主流而進步。由此帶來的技術、運營、管理等全方位的思維碰撞,將推動中國酒店行業在變革中升級。

  

(責任編輯:王剛 HF004)

相關焦點

  • 華住季琦: 技術+流量+品牌才是未來酒店競爭的關鍵
    在這場測試中,不論單體模式還是連鎖模式、國際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在持續將近一年且還要持續多久尚未可知的同等條件下,大家一起抗壓、復甦、轉型、求變,誰能恢復的更快、堅持的更久,交出的成績更好,結果也將促使酒店業迎來一次新變局。
  • 這次OYO酒店的隨心住活動也太便宜了吧,我簡直不敢相信
    所以我在同一個地方就要呆上好幾天,而酒店的話,我是首選oyo,畢竟向我這種長期跑的話,一定要一個經濟實惠的酒店,而oyo就是最好的選擇,一晚上100元都不到。最重要的是,這次oyo還出來了個隨心住的活動,了解完活動內容,我對oyo的好感又高了幾分。
  • 華住集團收購桔子酒店,酒店行業洗牌加速?
    華住酒店集團CEO張敏表示:「全球酒店業合併的浪潮方興未艾。雙方合併後,桔子水晶旗下各品牌與華住的現有產品線和客群形成了差異化,可以為我們現有的7800萬會員提供更過豐富的酒店選擇,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中增強了華住在酒店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 華住」新四大發明」: 科技讓酒店更智慧
    正如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所說,華住將自己定位為科技企業,希望能用IT改造傳統服務業。持續多年的投入,華住在IT方面或許做得比第三方供應商更深入。華住孵化的IT企業盟廣信息推出的易掌柜、易客房、易支付、易發票「四大發明」,使酒店從前臺入住,到後臺客房的管理都藉由移動化APP和智能設備來完成。
  • 華住漢庭展現了酒店品牌的獨特魅力
    12月14日,以「遇見未來」為主題的2017華住世界大會拉開帷幕。   在這場盛會中,華住酒店集團旗下全品牌集體亮相可謂一大亮點:包括漢庭、全季、宜必思、海友、美居、美爵、桔子水晶、桔子精選等在內的18個酒店品牌以各自獨有的個性化生活方式展示了酒店品牌的獨特魅力。
  • 華住集團赴港上市認購遇冷,酒店行業缺乏想像空間?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亦受到機構投資者追捧,國際配售第一天已經足額,最終提前半天結束潛在機構投資者對其香港二次上市的新股認購。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熱情不高,主要是投資者對酒店行業興趣不大,而非針對華住。因為中國的酒店市場競爭激烈,早已不是藍海,想像空間不如科技、網際網路等行業。
  • 華住酒店(HTHT)三季度淨利下降三成,繼續受累於下行的酒店行業?
    (行情來源:wind)那麼,作為一家酒店行業的龍頭企業,華住酒店Q3淨利下降逾三成究竟是怎麼了?Q3淨利同比降35%據公開資料顯示,華住酒店是國內第一家多品牌的經濟連鎖酒店集團。對此,華住創始人、執行董事長兼CEO季琦表示:「目前華住突破了5000家酒店這樣的一個裡程碑,並通過在新加坡開設首家全季酒店以及剛剛宣布的收購DeutscheHospitality(德意志酒店集團),開啟了國際擴張計劃。希望在未來5年內加快增長目標,並建立一個全球性的酒店網絡。」
  • oyo酒店
    大區合併&裁員風波從3月1日起,oyo中國大區業務驟減,將原有的11個大區,調整為7個。48個hub(區域)驟減為30個統一進行合併管理。包括原有的上海大區,北京大區,分別降為上海hub,北京hub。隨著疫情的發展,oyo越來越重視cm(收益)。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以東方自信樹行業標杆...
    談及華住未來的高端戰略,華住表示,到2023年底,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門店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高端品牌門店達到500家的布局。,輸出華住專業化和高效率的管理能力,依託華住會員流量、IT系統、共享服務中心等大連鎖優勢,助力酒店GOP在原基礎或行業平均值上實現10%左右的增長。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以東方自信樹行業標杆
    談及華住未來的高端戰略,到2023年底,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門店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高端品牌門店達到500家的布局。,輸出華住專業化和高效率的管理能力,依託華住會員流量、IT系統、共享服務中心等大連鎖優勢,助力酒店GOP在原基礎或行業平均值上實現10%左右的增長。
  • 季琦所描繪的華住「超級酒店集團」夢,你的酒店還差多遠?
    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是動蕩、魔幻的一年,而對於酒店業,用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的話來說,就是一次無差別的「壓力測試」。在這場測試中,不論單體模式還是連鎖模式、國際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在持續將近一年且還要持續多久尚未可知的同等條件下,大家一起抗壓、復甦、轉型、求變,誰能恢復的更快、堅持的更久,交出的成績更好,結果也將促使酒店業迎來一次新變局。
  • 華住漢庭提出:要完成從經濟型酒店到國民酒店的過渡轉變
    12月14日,以「遇見未來」為主題的2017華住世界大會拉開帷幕。在這場盛會中,華住酒店集團旗下全品牌集體亮相可謂一大亮點:包括漢庭、全季、宜必思、海友、美居、美爵、桔子水晶、桔子精選等在內的18個酒店品牌以各自獨有的個性化生活方式展示了酒店品牌的獨特魅力。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以東方自信樹行業標杆_快訊...
    談及華住未來的高端戰略,華住表示,到2023年底,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門店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高端品牌門店達到500家的布局。,輸出華住專業化和高效率的管理能力,依託華住會員流量、IT系統、共享服務中心等大連鎖優勢,助力酒店GOP在原基礎或行業平均值上實現10%左右的增長。
  • 華住集團創始人:疫情讓這個行業都很慌張,今年有15萬家酒店關店
    季琦認為,中國酒店未來的趨勢包括從單體走向連鎖、從星級走向品牌。「我認為品牌(酒店)這幾年會加速地、雨後春筍式地成長。」與此同時,季琦表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把酒店作為投資工具。」在季琦看來,未來酒店行業有八大紅利,包括投資紅利、品牌化紅利、內循環紅利、流動性紅利、城市化紅利、下沉紅利、人口紅利和增長紅利。
  • 人工智慧驅動一站式全場景交互,華住會引領酒店業未來
    例如,只要是華住會員並授權航旅縱橫獲取其航班信息,在入住當天交通出現延誤情況,酒店可通過「華住會」與我們溝通辦理延後入駐,或是退房當日遇到交通延誤,可直接通過「華住會」辦理續住。此外「華住會」的領先之處還在於接入了摩拜、滴滴乃至百度外賣等本地生活服務。
  • 華住旗下怡萊與你好酒店合併,疫情加速酒店連鎖化
    3月9日消息,華住集團宣布旗下怡萊品牌與你好酒店合併。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表示,交易完成後,華住將發揮大連鎖優勢,為遭受疫情衝擊的中小單體酒店賦能,實現對存量酒店市場的升級改造。據悉,怡萊是華住旗下專注中、小、微經濟型單體酒店的品牌,截至2019年底運營酒店數突破600家;你好酒店在2019年獲華住IDG的A輪融資,成立不到一年,截至2019年底籤約酒店達2500家。
  • 華住酒店的老大季琦又火了!
    在1999年5月,其與梁建章、沈南鵬、範敏共同創建了攜程旅行網,開拓了中國在線旅遊業的疆土;接著季琦創辦「如家」經濟型連鎖酒店,打開了中國經濟連鎖酒店的新方向;2005年,季琦創辦漢庭,並表示「華住(即漢庭)才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這三家企業先後登陸納斯達克,均成為逾10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 華住的邊界
    從經濟型酒店到中檔酒店,行業競爭的維度、格局始終在變化。華住的策略是:瞅準時機,果斷出手,在堅持自己調性的同時,圍繞客人的核心需求在服務上做加法和減法,最終依靠品牌、運營、盈利模式等優勢,在已是紅海的中端市場中不僅站穩了腳跟,並且擴大了陣地。
  • 華住季琦:沒有一個時間比當下更適合投資酒店
    最好,是因為危局中醞釀著新的機遇,技術創新需求激增、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只要能挺過最為艱難時期,等來經濟復甦、市場恢復,就將迎來一次難得的彎道超車,加速崛起的機會。旅遊行業如此,酒店行業更是如此。
  • 華住立志成為世界級酒店集團:要將漢庭打造成「國民酒店」
    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季琦透露,目前華住在世界酒店集團的排名為第九位,雖然從規模、市值等方面與萬豪、希爾頓、雅高等國際酒店集團仍有差距,但卻是國際上規模和盈利增長最快的酒店集團之一。「遇見未來」2017華住世界大會現場在季琦看來,12歲的華住依然是一家非常年輕的企業,在國際酒店集團中儼然還是一位朝氣蓬勃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