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所描繪的華住「超級酒店集團」夢,你的酒店還差多遠?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是動蕩、魔幻的一年,而對於酒店業,用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的話來說,就是一次無差別的「壓力測試」。

在這場測試中,不論單體模式還是連鎖模式、國際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在持續將近一年且還要持續多久尚未可知的同等條件下,大家一起抗壓、復甦、轉型、求變,誰能恢復的更快、堅持的更久,交出的成績更好,結果也將促使酒店業迎來一次新變局。

就在不久前,華住公布了三季度財報,相關數據顯示其業務正在快速恢復中,特別是從第三季度開始,不計被徵用酒店,2020年Q3華住酒店的整體ADR為218元,相比去年同期仍有一定差距,但環比第二季度提升了17.82%。其中中檔及高檔酒店的出租率恢復至80.1%,雖然不及去年同期的86.1%,但也持續回暖。

根據季琦在11月13日的「2020華住世界大會北京站」演講時透露的信息,未來的華住並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放慢發展腳步,「千城萬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總體戰略不會改變,而且他還特別表示,華住接下來將會「重倉中國」,要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未來的華住要做到的是成為中國服務的標杆。

01、

市場需要看清的酒店業「五大趨勢」和「八大紅利」

酒店業不會被疫情摧垮,儘管目前看來,全球除中國外的市場正在迎來因疫情二次反撲造成的新一輪衝擊,但這樣的衝擊也會是暫時的。

那麼什麼可能會導致酒店業終結,季琦半開玩笑的說,一可能是視頻會議的盛行,大家待在家裡就能解決工作上的事情,不再有商旅出行需求;另外就是生物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從此不用睡覺。但只要這兩種情況沒能成真,出行就依然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必需,酒店市場就有不斷提升進步的空間。

但是在酒店業經歷過疫情「黑天鵝」,由低谷走向復甦時,一些新的變化和趨勢也正在發生,季琦給出了五點預判:

一是酒店業將從單體發展走向連鎖化。有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攜程平臺上關閉了15萬家酒店,其中98%是單體,這也證明了連鎖化酒店抗風險能力更強,未來市場上對於單體酒店存量物業的改造速度會進一步加快,行業連鎖化率會提升。

二是酒店服務將從全服務走向精選化。從需求來看,全服務酒店仍然是有市場空間,但可能只有少數或者極少數的酒店品牌能做全服務,大部分酒店都會像倫敦、紐約、東京香港一樣成為精品酒店或者精選服務酒店。

三是酒店標準將從星級走向品牌化。星級酒店是過去以及當下行業區分酒店品質等級的重要標準,也是客人選擇入住什麼水平酒店的重要參考,但未來客人會更習慣於選擇熟悉或者認可的品牌,品牌會取代星級成為中國酒店更重要的標籤。

四是本土酒店品牌將會逐漸崛起。越來越多的客人會選中國的本土酒店品牌,目前市場上佔有率較高的中端、經濟型酒店基本都是國內品牌,隨著中國人自信心的提升,歸於本土品牌的信任度提升,未來高端甚至豪華型酒店市場本土品牌也將更快成長,這是行業大趨勢。

五是酒店會從地產配套走向投資工具化。酒店作為一種資產,價值越來越清晰,不再是為了地產開發建而建,而是要講求回報率,酒店會從地產配套附庸者的角色裡面脫離開來成為一個投資工具。

此外,季琦還分享了酒店行業即將迎來的八大紅利,總結來看就是投資紅利、品牌化紅利、內循環紅利、增長紅利、流動性紅利、城市化紅利、下沉紅利和人口紅利。特別是下沉紅利和增長紅利,中國擁有4億左右新中產以及10億左右下沉市場,不論是從消費能力還是消費增長潛力來看,都極具拓展空間。

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起人秦朔也表示,中國消費人群裡面年輕人的比重越來越高,而且他們的消費願望、消費意願更加強烈,這對於緊跟消費需求變化的企業來說,是很好的機會,而抓住這個機會的關鍵就是創新。過去酒店行業很傳統,但現在不論是管理運營、服務意識、網際網路化數位化,都越做越成熟。能夠看得清趨勢、抓得住紅利,跑在前面的企業,都是能在這個創造力新時代跳出固定式思維,更有機會成功的企業。對於酒店業來說,思維也必須要改變。

02、

華住「千城萬店」背後,是下沉市場湧現出的新機會

看清趨勢和紅利的同時,怎樣才能準確把握更考驗掌舵者的判斷力。在季琦談及華住的未來時,除了不斷強調的「千城萬店」戰略,「重倉中國」一詞也是頻頻被提及,華住會將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

對於這個戰略該如何理解,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曾在接受媒體時做過詳細解讀。他表示,華住處於中國最大服務市場裡面,無論在經濟型、中檔還是高端,都存在深耕的潛力和市場空間。對於華住來說,不僅要做酒店門店規模上的「千城萬店」,還要做企業盈利能力上的標杆,成為中國最好乃至世界最好盈利的酒店。

事實上,「重倉中國」不僅僅是華住在貫徹的戰略,2020年很多領域企業的領導者都在提這一目標。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以及黑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蘇世民都曾提出過,當下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並表示如今消費網際網路的滲透總的來說已基本到頭,未來機會在服務企業,酒店業恰恰是服務業的典型代表。

對華住來說,「千城萬店」也是其實現「重倉中國」戰略的最重要抓手,而在實現「千城萬店」目標過程中,所要面臨的風險也無處不在,特別是因擴張規模可能帶來的品控與速率的兩難問題。對此金輝則表示:「季琦和我反覆強調,我們的規模擴張一定是要圍繞客戶和以客戶為中心,開出合格門店。門店品質的把控,客人是不是滿意,加盟商能不能賺錢,對於華住的下沉能否成功,至關重要。」

他進一步解釋,為了能做到在規模化的同時保證質,華住著重做了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是把華住所有管理組織進行下沉,而不是原來簡單、機械的移動化管理。因為酒店管理非常依賴現場管理,管理組織下沉後,可以更好的貼近客人、加盟商。

第二方面,是通過強大的供應鏈能力,使得產品和服務供應鏈非常的標準化。通過這樣的供應鏈能力,從總包建設到材料、設計、服務全部得以統一、集成,這樣就解決了華住管理半徑的問題。

第三方面,華住搭建了一整套數位化的傳感器。簡單來講就是通過捕捉客戶的點評、華住的體驗官體系,來收集客人的反饋,並及時同步給酒店員工,大量的傳感器使得華住能夠及時通過客戶的點評驅動,保持服務和品質。

第四方面,實現整體產業系統化的賦能,比如說管理賦能、財務數據賦能、圍繞產業的賦能,使得華住員工、加盟商都能夠做得更好,確保服務和品質的可靠性,保證不論是在一線還是三四線客人感受到的服務都是一樣的。

據了解,在華住下沉的進程上,中檔酒店和經濟型酒店仍將佔據主導位置,85%的新店將會是中端與經濟型定位,這也意味著,漢庭與全季兩個品牌成為了下沉策略的排頭兵。對於漢庭品牌華住很早就表示要將漢庭開到中國的每一個縣城,而全季酒店則是於今年9月份在廣西南寧迎來第一千家門店,實現了廣西的零突破,也實現了全國除港澳臺之外31個省全覆蓋的目標。

此外,華住還在把控門店品質上建立了嚴格的審核標準,旗下老酒店翻新成新酒店的比例非常大,未來佔比會超過50%,且推出了GOP管理系統,幫助門店優化經營成本管理,如果依然不能通過合格門店的考核,就會被淘汰。根據其最新財報披露的相關數據,2020年華住全年的閉店目標由初始預期的350至450家增加到550至600家,這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出於「持續對旗下酒店進行評估,為保證客人住宿品質,將產品質量不佳或不符合華住長期發展策略的酒店做剔除處理」的考慮。

03、

成為傳統酒店集團不是華住最終目標,「超級」酒店集團才是

在季琦的演講中,也對華住未來的目標做了清晰的定位與描述。在他看來,成為傳統的酒店集團並不是華住的目標,華住想要成為的是用複合型材料打造的「超級」酒店集團。

什麼樣的酒店集團才算是「超級」?他進一步解釋道,回顧酒店業發展史,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鋼筋混凝土」階段,那時候酒店業主們都追求大樓和漂亮房子,住酒店也成為一種奢侈消費行為;第二階段是「鋼結構」階段,這個階段針對的不是酒店本身,而是對於公司形態,酒店行業開始用系統、用品牌、用連鎖體系,通過加盟的方式拓展規模,需要有更加穩固的結構來作支撐,也是如今酒店企業所處的階段;而對於華住來說,是希望成為下一階段的領軍企業,也就是用複合材料打造的「三合一」超級酒店集團。

這裡的「三合一」,分別指的是技術+流量+品牌,對應到企業,就是應該具備的三種能力,也就是產品力、回報力和創新力。華住希望做到「三合一」,在技術就要做到全數位化,流量上要構建會員主導的預定體系,最後酒店的品牌力還是要靠門店,靠服務,所以華住要做到成為線下大王。如今的華住,也在一步步踐行著這樣的目標,截至2020年9月30日,華住集團擁有酒店6390家,其中租賃及自有酒店687家,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5703家;同時,華住還有待開業酒店2272家。

而談及對於中國市場未來的看法,季琦表示,很久之前他已經提出過中國服務將會取代中國製造成為未來中國的經濟主要增長點,如今看來,這樣的評估還是不夠準確,應該調整為中國服務是繼中國製造之後成為未來經濟的第二個增長曲線。「華住有幸劃入了這第二個增長曲線的行業,並且做的很好,這也將會是華住自身的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我相信中國服務會成為未來幾十年中國發展的一個主要的旋律。」

他同時強調,立足國內市場,把中國當做世界來做並不意味著華住的國際化會就此擱置,全球化是趨勢,出海走向國際也是中國酒店企業的趨勢,中國文化自信和中國服務自信的崛起會讓中國的酒店業品牌有更多的機會成為世界級的可能性,因為東方文明帶領下的東方服務本來就是世界級的。東方的文化是具有世界級的土壤和基因,圍繞著這樣一個可能性,華住未來在恰當的時機,通過恰當的方式,一定會實現某種國際化。

相關焦點

  • 海購失利 華住集團「超級酒店夢」遭當頭一棒
    財務壓力下堅持「千城萬店」戰略即便2020年三季度華住集團財務面臨較大壓力 ,但集團卻仍在推進「超級酒店夢」。《華夏時報》記者通過天眼查數據了解到,華住酒店集團成立於2005年,原名漢庭酒店,於2012年更名為華住,即「中華住宿」。
  • 如東名人堂——華住酒店集團董事長季琦
    季琦繼續創業,現任華住酒店集團董事長。華住是國內第一家多品牌的連鎖酒店管理集團,全球酒店20強。自2005年創立以來,華住在短短數年間已經完成全國31省市的布局,並重點在長三角、環渤海灣、珠三角和中西部發達城市形成了密布的酒店網絡。2010年3月26日,「華住酒店集團」的前身「漢庭酒店集團」(NASDAQ:HTHT)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 華住離「全球最大酒店集團」還有多遠?
    華住集團二次赴港上市即將從傳聞變為現實。近日,香港聯交所披露了華住酒店集團通過上市聆訊後的資料集。華住計劃全球發行2042萬股普通股,其中在香港公開發售204.2萬股,股票代碼為1179.HK。對於華住來說,每一次上市,都是一次新的擴張,而擴張的最終目的,或許正是野心勃勃地劍指「全球最大酒店集團」這一寶座。
  • 華住季琦: 技術+流量+品牌才是未來酒店競爭的關鍵
    根據季琦在11月13日的「2020華住世界大會北京站」演講時透露的信息,未來的華住並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放慢發展腳步,「千城萬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總體戰略不會改變,而且他還特別表示,華住接下來將會「重倉中國」,要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未來的華住要做到的是成為中國服務的標杆。
  • 華住季琦:沒有一個時間比當下更適合投資酒店
    旅遊行業如此,酒店行業更是如此。近日,「紅遍大江南北——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暨2020華住世界大會」首場在廣州舉辦,季琦以《後疫情時代的酒店投資》為主題從宏觀、微觀,行業、企業,過去、當下以及未來等諸多維度解讀了酒店行業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以及究竟還值不值得投資,該怎麼投資的相關問題。
  • 季琦:越過山丘,華住仍是少年
    季琦分析,與締造了過去全球前十的酒店公司和酒店集團的美國相比,中國是更大的一個單一市場。什麼叫單一?語言、法律、文化、甚至民族中國比美國的規模還要大。與中國和美國相比,集合了不同國家文化的歐盟也只能算半個單一市場。再來對比一下中美酒店的連鎖率與客房數。雖然中國已經有錦江、首旅、華住這些進入了全球前十的酒店集團,但是中國酒店的連鎖化率才20%,美國的這個數字超過60%。
  • 海購失利,華住集團「超級酒店夢」遭當頭一棒,財務壓力下擴張陷入...
    按照集團財報公示數據不難看出,是否計入德意志酒店集團直接影響了華住集團的整體業績走勢。據悉,為了實現全球布局的戰略,2020年一季度華住集團斥資7億歐元(55億人民幣)購入德意志酒店集團,萬萬沒想到的是,此舉非但沒能助華住集團一臂之力,反而埋下了年內業績的「定時炸彈」。
  • 華住酒店集團董事長:經濟型酒店仍有空間
    華住酒店集團董事長:經濟型酒店仍有空間 大佬面對面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黃璨    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上圖)日前在上海舉行的第一屆華住世界大會上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經濟型酒店市場在個別城市或已趨飽和
  • 華住集團CEO季琦:2022年酒店將達萬家,要把漢庭開到每一個縣城
    文/李惠琳 12月12日,重任華住集團CEO的季琦,在2019年華住世界會上現身,分享過去一年對酒店行業的思考。他提到新四大紅利將引領酒店變革,同時大秀肌肉,重申了華住10000家酒店規模的 「萬家燈火」目標,將在2022年「100%實現」。
  • 華住酒店的老大季琦又火了!
    無論是此前3次趕赴納斯達克敲鐘的傳奇經歷,還是2020疫情中的「四封信」,有關季琦的話題似乎從未斷過。而伴隨著新年的到來,自帶流量熱度的季琦又再次火了一把。 獨特,本就吸引關注。1月12日,還未等中午的時針划過,三聯生活周刊官微頭條就以《在他創立的酒店裡,藏著我們對家之外的生活想像》為題報導了季琦的傳奇故事。
  • 華住構建「三位一體」商業模式 打造新型酒店集團
    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  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將現代酒店的發展總結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鋼筋混凝土」階段。用IT精神改在傳統服務業,是季琦始終堅持的理念。藉助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華住集團突破酒店業的傳統思維定式,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優勢,優化酒店業務流程和管理效率、改善客戶體驗。因此,華住採用「酒店+網際網路」模式,以實現「人機合一」為目的,真正讓酒店行業結合技術力量獲得快速發展。  「品牌是產品力、流量是回報力、技術是創新力,打造三合一的合金是華住的組織力。
  • 華住收購德國本土酒店集團
    2019年11月4日晚間,華住集團(簡稱:華住,NASDAQ: HTHT)宣布收購德國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團,這也是華住首次收購海外酒店。2017年2月,華住與以美國投資基金凱雷集團為首的投資人以36.5億元人民幣價格全資收購桔子水晶酒店集團100%股權。2018年8月,華住宣布以近4.63億元人民幣價格收購北京青普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和同程旅遊合計持有的花間堂71.2%的股權,收購後,華住合計持有花間堂82.5%的股權。
  • 【封面新聞】華住董事長季琦回應加盟商:一個月內可免費退出
    19日下午1時40分,華住酒店集團(下稱華住集團)與加盟商的「交流會」繼續進行。封面新聞(thecover.cn)在上海長寧區萬豪酒店現場採訪到雙方協商的最新情況。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季琦對加盟商提出的「近距離開店」、「店長的管理能力差」以及加盟條約中的「霸王條款」等五大問題作出了回應。
  • 季琦「出山」再任CEO:華住吹響進擊世界第一大酒店集團的號角?
    繼收購德國第一大酒店集團後,華住集團又有「大動作」。近期,華住集團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季琦重任華住集團執行長,張敏轉任華住集團執行副董事長。按華住集團的說法,新任命後,季琦將更多地參與集團在中國各地的運營,而張敏將更專注在華住集團的國際市場擴張。
  • 華住酒店集團季琦:新人口、新城市、新網際網路、新全球化「新四大...
    中國網財經12月13日訊(記者 段思琦)昨日,華住酒店集團在上海召開第六屆華住世界大會。「2020年是充滿新挑戰的一年。」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向包括中國網財經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詳細闡述了,他眼中國內酒店市場的變化趨勢。他認為,受多方因素影響,傳統的四大紅利正發生改變。
  • 華住立志成為世界級酒店集團:要將漢庭打造成「國民酒店」
    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季琦透露,目前華住在世界酒店集團的排名為第九位,雖然從規模、市值等方面與萬豪、希爾頓、雅高等國際酒店集團仍有差距,但卻是國際上規模和盈利增長最快的酒店集團之一。「遇見未來」2017華住世界大會現場在季琦看來,12歲的華住依然是一家非常年輕的企業,在國際酒店集團中儼然還是一位朝氣蓬勃的「少年」。
  • 季琦:山就在那裡,華住將繼續勇敢攀登
    雙12這天,已入深冬的上海迎來一個豔陽天,酒店業也迎來了華住世界大會的如期舉行。相比去年,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依然是黑色中服裝扮,只是換了一雙整體風格低調卻帶有一抹亮色的歐式皮鞋,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在挑戰中敏銳捕捉到機會的堅定和自信。今年,季琦的身份再次加回「華住集團CEO」的頭銜,重回一線執掌帥旗。
  • 漢庭母公司華住集團千億上市港股,53歲的季琦迎來人生第四次創業巔峰
    53歲的季琦迎來了自己「創業史」上的第四次上市。 9月22日,華住集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發行,上市首日市值達968億港元。截至發稿,華住集團報收339.6港元/股,市值約1090億港元。
  • 華住集團半年淨虧27億負債猛增 季琦等3創始人外國籍
    CEO季琦曾2019年公開表示,要在未來五年建立一個全球酒店網絡,2019年華住集團耗資7億歐元現金收購德國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團德意志酒店。不過由於國際酒店業仍未擺脫疫情陰影,這也導致華住集團的國際布局受挫。
  • 華住「重倉」中國釋放何種信號?季琦解讀國內酒店業新趨勢與新機遇
    根據季琦在11月13日的「2020華住世界大會北京站」演講時透露的信息,未來的華住並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放慢發展腳步,「千城萬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總體戰略不會改變,而且他還特別表示,華住接下來將會「重倉中國」,要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未來的華住要做到的是成為中國服務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