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季琦迎來了自己「創業史」上的第四次上市。
9月22日,華住集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發行,上市首日市值達968億港元。截至發稿,華住集團報收339.6港元/股,市值約1090億港元。
作為華住的實際掌舵人,季琦33歲聯合創辦攜程,36歲創辦如家,39歲創辦漢庭,華住港股IPO後,季琦不僅成功締造了一家千億集團,按其31.37%的持股份佔比,身價一夜之間增長了超過270億元人民幣。
從「攜程四君子」開始的創業之路
創辦15年,華住儼然是國內酒店業「巨無霸」——旗下包括經濟型酒店漢庭、你好、海友、怡萊、宜必思;中檔酒店全季、桔子、星程;中高檔酒店水晶、漫心、美居、美侖、IntercityHotel,高檔酒店禧玥、花間堂等。截至2020年6月30日,華住集團共擁有6187家在營酒店。正在一步步的走向季琦最初的目標「把漢庭開到中國的每個縣城去」。
1966年出生在江蘇如東農村的季琦是「學霸改變命運」的典範,33歲以前他完成了上海交大研究生、出國「鍍金」、央企就職、內部創業、自己開公司等一系列在那個年代引人注目的「事跡」,但在他自己看來,「還是有些默默無聞」。
1999年,季琦按捺不住了。網際網路浪潮讓他躍躍欲試。那年他33歲。他想到通過客戶關係結識的朋友梁建章。當時梁建章在甲骨文中國區擔任諮詢總監,其自幼有「神童」之稱,15歲初中沒畢業直升復旦大學計算機本科少年班。接著,季琦又想到了號稱校友中最有錢的沈南鵬。沈南鵬當時是德意志銀行亞太區總裁。
一場交大校友會後的暢談,他們籌劃出了一個旅遊網站的雛形,但還少個在實操層面懂旅遊業的人。季琦又想到了交大校友範敏。範敏是上海旅行社總經理兼新亞酒店副總,掌握資源,熟悉業務。這便是當時的「攜程四君子」,即便放在今天,這都算得上是一個絕佳的創業團隊,因此很快就吸引了資本入場。創業30個月後,他們帶領攜程赴美上市。這也是季琦第一次「敲鐘」。
從出走如家到再造漢庭
就在攜程發展正順風順水,有網友發帖說攜程上的酒店價格過高。季琦也在攜程後臺看到,用戶預定量最大的是新亞之星,一家經濟型連鎖酒店。於是,攜程決定由季琦帶隊,在經濟型酒店市場投資,季琦的身份也由攜程總裁變為了如家酒店連鎖CEO。
眾所周知,後來如家大獲成功,但季琦卻在這時離開,對於這場「出走」眾說紛紜,「被創業夥伴踢出局」在當時廣為傳播。2011年季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離開如家,絕非外界傳的是因為爭奪公司控制權,也絕非是為了股份等經濟利益。我認為自己還算是個知識分子,對權力、財富看得不是很重,如家的股權比例是創始之初就定好的,不用去爭什麼,而且創建如家時,我們幾個人都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不再看重經濟利益了。在這裡,我首次披露一下離開的最本質原因——挑戰自我,找到可以讓自己終生從事的事業。在創建了攜程、如家後,我就想做一個不再醉心於上市、不再過於依賴風險投資,可以慢慢發展的企業。如果說攜程、如家是個很漂亮的簡單的財富故事,那麼漢庭就是一個值得我花一輩子時間去做的偉大事業。」
採訪中提到的「偉大事業」是從2005年開始,這一年季琦再度殺回來酒店業,開啟他的第三次創業,成立漢庭連鎖酒店,出任CEO。2010年3月,漢庭酒店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漢庭開始進軍中高端市場,成立了全季酒店。2012年,漢庭集團改名為華住集團。
時至今日,以經營的酒店客房數量計,華住已是中國第二大及全球第九大酒店集團。同時,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華住的酒店數量為3746家,至2019年12月31日拓展至5618家,複合年增長率為22.5%,淨增1872家酒店,這一期間的淨增長幅度居全球所有公開上市酒店集團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完整的酒店產品矩陣,也為華住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會員體系。截至2019年12月31日,華住擁有1.53億名會員,為中國最大的酒店忠誠計劃。2019年,約76%的間夜來自華住會的個人或企業會員,在全球十大酒店集團中比例最高。
圍繞漢庭的泛居住生態版圖
華住崛起的背後,不是漢庭一個品牌可以支撐的,是近6000家酒店涵蓋了低中高更檔位的全面布局,同時也是靠不斷收購的買買買鋪就的擴張道路。
2012年,季琦覺得漢庭的目標遠應不止於上市,更是要打造中華住宿業的世界級酒店集團,因此取「中華住宿」之意,把公司名改成了「華住」。此外,在經營戰略上也做出了調整:開店以加盟為主,破局中端的同時,也打算推出高端品牌。這包括收購了攜程旗下的中檔連鎖酒店品牌星程,鞏固了中端市場;投資禧玥涉足高端市場。
在隨後的全面布局中,華住以36.5億元的價格全資收購桔子水晶酒店集團100%股權。後者旗下擁有桔子水晶酒店、桔子酒店·精選、桔子酒店等品牌,其中桔子水晶由著名海外設計師設計,每家酒店都是不同風格。2018年又以近4.63億元收購北京青普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及同程旅遊合計持有的花間堂71.2%的股權,收購後華住合計持有花間堂82.5%股權,進一步豐富了其中高端產業布局。
同時,華住也在加速海外布局。2019年11月,其通過位於新加坡的全資子公司完成了對德意志酒店集團(簡稱「DH」)100%股權收購協議的籤署。DH是德國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團,旗下5大酒店品牌包括豪華酒店品牌詩德堡(Steigenberger)、高檔酒店品牌MAXX by Steigenberger和IntercityHotel,及設計型酒店品牌Jaz in the city和Zleep。
疫情的影響還未消散,近日華住財報顯示,今年集團二季度淨虧損5.48億,相較於第一季度,二季度虧損環比大幅收窄。接下來抓住回港上市的機會融資之後,華住還將加速擴張,重倉中國。
事實上,在酒店連鎖業務之外,華住還是個活躍的戰略投資方。華住官網顯示,其已投資包括城家公寓、禾之湯、友寶、辦伴、方糖小鎮在內的十餘家企業。更引人注目的是,華住聯合光大安石在去年5月成立了安住此間,共同發起設立泛居住地產投資基金,專項投資於中國境內的酒店及公寓等居住類不動產物業。
至此,季琦圍繞泛居住生態打造的商業版圖已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