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出山」再任CEO:華住吹響進擊世界第一大酒店集團的號角?

2020-12-21 執惠

繼收購德國第一大酒店集團後,華住集團又有「大動作」。

近期,華住集團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季琦重任華住集團執行長,張敏轉任華住集團執行副董事長。

按華住集團的說法,新任命後,季琦將更多地參與集團在中國各地的運營,而張敏將更專注在華住集團的國際市場擴張。其對應的是華住集團的加速增長目標,包括未來五年建立一個全球酒店網絡。

更早前的攜程20周年慶典上,季琦曾就攜程五年後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表示,希望華住五年後也「整」成世界第一。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華住擁有的客房總數在Hotels雜誌公布的全球酒店集團排名中位居第9位,市值位居全球酒店行業第5位。

這是季琦創立華住以來,在2015年5月卸任CEO後,第三次擔任華住CEO,5年裡,國內國外的酒店「江湖」已發生巨變,華住亦如是。

季琦為何再「出山」?華住人事變動背後對應的國內、國外酒店市場,又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收購德國第一大酒店集團?

在華住邏輯下,中高端酒店所能享有的提升空間或將遠超經濟型酒店。要知道風口之下,更要看到風口之外的領地。

從市場需求看,財富不斷增長,正不斷拉升中高端人群的消費需求,相應市場升溫,比如中高端酒店領域。但中高端酒店的供給一是數量不夠,還有較大的市場待填補空間,二是運營效率低。諸如房地產商通過激活存量地產的進入方式正在提高供給,但他們欠缺運營管理人才和能力,與不少高星酒店的運營不佳尋求轉型類同,需要外來相關能力的賦能。

近期華住在其對外聲明中提到,華住將繼續高速鋪開酒店,覆蓋從經濟型酒店到高檔豪華酒店的所有類別。除了在有領先優勢的經濟型和中端酒店市場,華住還需要在高檔酒店、豪華酒店和度假酒店等領域加強競爭力。

近幾年,華住集團在高端酒店的擴張勢頭相對較猛。2016年初,華住集團與雅高集團交叉持股,並獲得後者旗下品牌美爵、諾富特、美居、宜必思尚品和宜必思的在華經營權,其中美爵、諾富特和美居均為中高端品牌。

2017年2月,華住集團全資收購桔子水晶酒店100%的股權;2018年8月,華住收購度假酒店品牌花間堂71.2%的股權,之後華住合計持有後者82.5%的股權。

在回復執惠的內容中,華住集團提到,在中國高端酒店的顧客中,目前中國客人的佔比已經超過了90%,因此未來國內酒店集團發力高端將成為趨勢。未來5年,華住計劃開設500家高端酒店,經濟型、中端和高端酒店對於利潤的貢獻佔比將達到1:1:1。

近期,華住集團收購Deutsche Hospitality德意志酒店集團(以下簡稱「DH」)100%股權,成為繼續趨近這一目標的關鍵一步。

公開信息顯示,DH為德國第一大酒店集團,旗下擁有5大酒店品牌,包括豪華酒店品牌詩德堡(Steigenberger)、高檔酒店品牌MAXX bySteigenberger和IntercityHotel,以及設計型酒店品牌Jaz in the city和Zleep,目前已開業118家酒店,另有36家正在籌備中,該酒店集團分布於歐、亞、非三大洲的19個國家。

華住集團對執惠表示,DH與華住合作的潛力很大,可以為兩家公司帶來額外的增長和價值,具體表現在:

其一,收購DH將補充並增加華住的高端品牌線。DH在歐洲豪華和高端市場中的悠久傳統擴展了華住的品牌範圍,並使整合後的產品組合能夠為旅行者、業主和加盟商提供更多的品牌選擇。

其二,此次收購在華住海外戰略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這將擴大華住的國際影響力並加速其全球化,包括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

其三,DH及其品牌將受益於華住的領先技術、先進的創新能力、強大的合作夥伴關係、忠誠度計劃、有效的銷售和營銷工具以及在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中的強大影響力。

華住集團告訴執惠,此項交易「我們預計在2021年1月完成交割」。

關於雙方的整合,華住集團表示,DH的管理團隊將保持穩定,品牌標準將保持不變。同時,華住先進的IT功能將幫助DH實現數位化和轉型,提高其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這與DH的戰略保持一致。

酒店做大做強的四個級段

在今年7月季琦個人微信公眾號的一篇文章中,他用了以下這張圖來大致描述企業做大與做強之間平衡的節奏:

在文章中,關於怎樣讓企業發展的曲線此起彼伏,季琦的想法是,在企業出現往下的趨勢時,企業要找到一個新的函數、新的動力、新的方向,再往上走,直到下一個波峰,以此類推。這樣的企業一定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既強又大,才能成長成一個世界級的霸主。

由此來看華住集團已走過的路,由經濟型酒店起家,再到中端(中檔)酒店,現正更多切入高端(高檔)酒店。除了收購和兼併,華住還自創高端酒店品牌,比如禧玥。

華住集團對執惠表示,禧玥糅合東西方美學精華,不僅是經營一家酒店,更是經營一種東方哲學的高端生活方式。季琦曾說過,「禧玥最核心的理念就是用東方的符號、東方的哲學思想去指導整個產品的設計服務」。

如果更高維度來看,禧玥有成為高端酒店的民族品牌的可能性。華住集團透露,接下來將在日本開出一家禧玥酒店。

這其實也就說到了上圖的第四級,華住集團的國際化。2019年,華住集團在新加坡設立了國際總部,並在新加坡和日本開啟了國際業務,華住旗下品牌全季的海外首店落地新加坡。

華住集團表示,我們希望在國內建立一個更好更強大的商業帝國的同時,帶著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走向全球,把中國服務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基於DH的海外平臺,亦可實現華住品牌的海外拓展。未來,如果在中高端細分市場中有與華住快速酒店擴張戰略相符的良機,我們也會進行審查和考慮。但首要原則是適應華住的發展戰略和對客戶的承諾。總而言之,華住將植根於中國、積極拓展海外。

在上述聲明中,華住集團提到的措施之一是,華住在宣布收購Deutsche Hospitality,並進軍了新加坡和日本市場後,還將繼續未來的國際化擴張計劃。

國際化可以理解為兩方面,一是引進國際品牌到中國,二是通過國際品牌「走出去」。DH將在其中承擔重要角色。

華住集團對執惠表示,華住中國團隊將制定一項在中國發展DH品牌的單獨計劃。不過暫未透露計劃詳情包括在中國的DH落地酒店體量。DH還將成長為華住全球網絡的歐洲基地,並保持其在市場中的本地化的特色和實力。

華住集團表示,其運營經驗、分銷和市場開發能力將促進DH在中國的業務發展,並將幫助DH進一步擴展到其他亞洲市場。華住將利用其擁有1.39億會員的華住會忠誠度計劃,為DH建立廣泛的客戶基礎。

其還表示,華住期望在未來五年可以建立一個植根於中國、積極拓展海外的國際化酒店集團,汲取全世界的品牌、人才、資本和智慧,積極向海外擴張。預計在3-5年裡,在大中華區擁有全品牌組合,覆蓋從豪華、高檔到中檔、經濟型的廣泛需求。

下沉市場「戰事」未了

更綜合來看,上圖的經濟型、中檔、高檔、國際化四級或四個階段,是企業做大做強過程中不同發展階段的平衡策略,並不意味著到了新的級段,其他級段就沒有可拓展空間。就中國當前酒店市場來說,各個級段的市場空間依然不小。

在華住集團回復執惠的內容中,其中提到「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成長性市場,大到足以當成整個世界來做,能做中國市場的老大,才有機會在全球領先」。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成長性市場」,來自高層今年發表的一個演講內容。

從公開信息看,華住「把中國當做全世界來做」的這一說法並非第一次出現。季琦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的7月另一篇同名文章中也提到,中國是全球單一最大消費市場,比美國的3億、歐盟的5億都大。由於人口基數大,每一個細分市場都足夠大,大到可以支撐起世界第一的企業來。比如經濟型酒店的潛在客戶是13億,中檔酒店的潛在客戶是4億,豪華檔次也是千萬級的潛在客戶。所以,未來中國的酒店品牌在規模上成為世界第一是必然。

華住集團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CEO 季琦

這其中,有誕生國內自主高端酒店品牌的可能,比如禧玥,但過程應該不短。同時,消費升級、體驗需求的品質化、多元化和個性化等助推下,中檔酒店的下沉率或連鎖化也將提升,比如全季正擴張至三四線城市,中檔酒店的擴張競爭依然激烈。而精品特色類中高端酒店的空間也在延展,華住收購花間堂或有此考量。

延伸來說,華住正將花間堂由旅遊目的地向城市滲入布局,一方面,華住有了更多滲入旅遊目的地的一個具體觸角;另一方面,在城市酒店特色供給方面也有了更多生態圈元素。

當然,決定華住能否成為世界第一大酒店,能否「將中國做成全世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在單體酒店市場的發展情況。

這個市場酒店存量巨大,下沉市場愈加活躍又帶來更多的消費需求,但這個市場的產品品質、管理效率和盈利都亟需提升,連鎖化、品牌化乃至高質化,以及增加流量、提升客單價和營收、增加盈利成為關鍵。華住的做法是開放美侖、星程、怡萊、海友作為軟品牌加盟模式,為加盟商一站式打通華住採購、工程、IT技術等上下遊供應鏈,降低酒店成本,實現系統化管理等。

國內單體酒店市場已匯聚多類型玩家,「戰事」未了。於華住來說,要在這個「戰事」中要取得更多的優勢地位,或許考驗其技術革新、數據智能程度和內部協同的提升能力,乃至提升能效的空間大小。

來源:執惠

相關焦點

  • 季琦重任華住CEO,提速謀求三年內實現世界第一
    當窮盡了一切可能的唯物,看盡了人間的許多風景,歷經了許多事業的艱辛和成就,閱過了眾多的人事物後的季琦發現自己的內心與「唯心」更加合拍。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季琦如此解釋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心外無物」說:「你能想到、能感覺到的就是客觀存在的這個世界,心沒有感覺到的事情就不存在。」
  • 華住集團管理架構調整,華住中國交棒金輝
    記者 | 鄭萃穎15月16日,環球旅訊披露了華住集團最新內部信,華住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在內部信中宣布,將對華住組織架構進一步調整,設立華住集團和華住中國兩個管理架構,季琦擔任華住集團董事長兼CEO,金輝則出任華住中國
  • 華住CEO季琦與雅高CEO巴贊直播共話酒店業重啟
    周健報導 5月28日,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開啟了直播首秀,邀請雅高酒店集團主席兼雅高集團董事長兼CEO塞巴斯蒂安·巴贊(下稱巴贊)參與。2月2日,季琦在員工內部信中坦言,集團每月僅人工成本就高達6億元,如果疫情無法在2-3個月得到控制,華住的資金鍊將因此陷入危機局面。華住採取高管降薪、減免加盟商費用、堅持不裁員、一線員工不減薪等一系列幫扶舉措,帶動行業紛紛效仿。「華住在最困難的時候,可能還有三分之一的酒店是開著的,我感到很自豪。」
  • 加強海外布局,華住收購德國第一大酒店集團Deutsche Hospitality
    已經歷過多次併購布局的華住集團(HTHT. NASDAQ,下稱「華住」)又有新動作。11月4日晚間,華住宣布,其在新加坡的全資子公司China Lodging Holding Singapore完成了對Deutsche Hospitality德意志酒店集團(下稱「DH」)100%股權收購協議的籤署。
  • 如東名人堂——華住酒店集團董事長季琦
    他在2002年6月創建的如家酒店(連鎖集團)以擁有63家酒店,7478間客房,連獲「2005中國飯店集團十大影響力品牌」、「2005年度最具成長性新興企業」稱號。退出如家的管理層之後,季琦於2005年初投資2000萬美元組建了力山投資公司,任CEO。他是攜程旅行網的創始人。作為「中國首家在美上市的旅遊企業」,攜程2006年中的市值達到15億美元,高過規模遠大於己的新浪、搜狐和盛大。
  • 漢庭母公司華住集團千億上市港股,53歲的季琦迎來人生第四次創業巔峰
    53歲的季琦迎來了自己「創業史」上的第四次上市。 9月22日,華住集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發行,上市首日市值達968億港元。截至發稿,華住集團報收339.6港元/股,市值約1090億港元。
  • 華住集團CEO季琦:2022年酒店將達萬家,要把漢庭開到每一個縣城
    文/李惠琳 12月12日,重任華住集團CEO的季琦,在2019年華住世界會上現身,分享過去一年對酒店行業的思考。他提到新四大紅利將引領酒店變革,同時大秀肌肉,重申了華住10000家酒店規模的 「萬家燈火」目標,將在2022年「100%實現」。
  • 季琦:山就在那裡,華住將繼續勇敢攀登
    雙12這天,已入深冬的上海迎來一個豔陽天,酒店業也迎來了華住世界大會的如期舉行。相比去年,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依然是黑色中服裝扮,只是換了一雙整體風格低調卻帶有一抹亮色的歐式皮鞋,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在挑戰中敏銳捕捉到機會的堅定和自信。今年,季琦的身份再次加回「華住集團CEO」的頭銜,重回一線執掌帥旗。
  • 季琦:越過山丘,華住仍是少年
    一如往年,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如期出現在大會的舞臺上,依然是黑褂、黑褲、黑布鞋,娓娓道來他對商業當下的分析,對華住未來的規劃和期許。季琦分析,與締造了過去全球前十的酒店公司和酒店集團的美國相比,中國是更大的一個單一市場。什麼叫單一?語言、法律、文化、甚至民族中國比美國的規模還要大。與中國和美國相比,集合了不同國家文化的歐盟也只能算半個單一市場。再來對比一下中美酒店的連鎖率與客房數。雖然中國已經有錦江、首旅、華住這些進入了全球前十的酒店集團,但是中國酒店的連鎖化率才20%,美國的這個數字超過60%。
  • 華住集團半年淨虧27億負債猛增 季琦等3創始人外國籍
    若進展順利,華住集團將成為繼網易、京東、百勝中國之後,今年以來第四家完成在港二次上市的企業。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截至2019年底,以經營的酒店客房數量計,華住集團是中國第二大及全球第九大酒店集團。截至2020年6月30日,華住集團共有6187家在營酒店,包括758家租賃及自有酒店,以及5429家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經營酒店。
  • 華住季琦走入直播間 攜雅高CEO共話酒店業重啟大計
    在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5月28日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開啟了直播首秀。與各類企業家直播帶貨不同的是,季琦此次直播並不為帶貨銷售,而是以行業領軍企業的視角,向業者分享其對行業重啟的種種思考。2月2日,季琦在員工內部信中坦言,集團每月僅人工成本就高達6億元,如果疫情無法在2-3個月得到控制,華住的資金鍊將因此陷入危機局面。但即便困難重重,華住的眾多酒店員工、加盟商、合作業主等群體在季琦倡議和帶領下,依舊選擇堅守在抗疫一線。不僅如此,季琦在此前發布的公開信中還公布了華住高管降薪,減免加盟商費用,堅持不裁員、一線員工不減薪等一系列幫扶舉措,帶動行業紛紛效仿。
  • 季琦所描繪的華住「超級酒店集團」夢,你的酒店還差多遠?
    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是動蕩、魔幻的一年,而對於酒店業,用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的話來說,就是一次無差別的「壓力測試」。在這場測試中,不論單體模式還是連鎖模式、國際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在持續將近一年且還要持續多久尚未可知的同等條件下,大家一起抗壓、復甦、轉型、求變,誰能恢復的更快、堅持的更久,交出的成績更好,結果也將促使酒店業迎來一次新變局。
  • 華住季琦走入直播間 攜雅高CEO共話酒店業重啟大計_發現頻道_中國...
    在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5月28日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開啟了直播首秀。與各類企業家直播帶貨不同的是,季琦此次直播並不為帶貨銷售,而是以行業領軍企業的視角,向業者分享其對行業重啟的種種思考。
  • 華住董事長季琦走入直播間 攜雅高CEO共話酒店業重啟大計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桂小筍5月28日,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開啟了直播首秀。與各類企業家直播帶貨不同的是,季琦此次直播並不為帶貨銷售,而是以行業領軍企業的視角,向業者分享其對行業重啟的種種思考。此次直播還邀請了雅高酒店集團主席兼雅高集團董事長兼CEO塞巴斯蒂安路巴贊(下稱巴贊)參與,兩位行業領軍者在直播間中展開對話,圍繞行業所經歷的艱難階段,以及未來發展重啟的展望等諸多話題進行了深度探討。
  • 華住季琦:沒有一個時間比當下更適合投資酒店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2020年,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選擇了狄更斯《雙城記》中的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最壞,是因為這一年的不平靜,從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危機,到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再到臺海局勢、中印局勢緊張加劇,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2020年以及未來很長時間,中國將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與國際環境。
  • 華住季琦: 技術+流量+品牌才是未來酒店競爭的關鍵
    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是動蕩、魔幻的一年,而對於酒店業,用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的話來說,就是一次無差別的「壓力測試」。
  • 中國第二大酒店華住集團上市前夜遭做空 華住緊急回應
    原標題:中國第二大酒店華住集團上市前夜遭做空,公司緊急回應來源:紅星新聞10年前,華住酒店的前身漢庭酒店集團(NASDAQ:HTHT)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股價大漲13.63%,募集資金達1.1億美元。
  • 季琦:華住已經是全球最大,要把漢庭開到中國每一個縣城
    12月12日,華住集團(以下簡稱:華住,NASDAQ:HTHT)在上海召開第六屆世界大會上,華住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這樣評價自己的公司,他同時還將華住評價為「住做得最好」的公司。季琦認為,中國市場現有的四大紅利將繼續促進未來的發展。首先是新人口紅利。
  • 斥資7億歐元,華住收購德國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團
    2019年11月4日晚間,華住集團(簡稱:華住,NASDAQ: HTHT)宣布收購德國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團,這也是華住首次收購海外酒店。據了解,此次華住全資收購的DH是德國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團,有近90年悠久歷史,酒店擁有超過10500名員工,旗下5大酒店品牌包括豪華酒店品牌詩德堡(Steigenberger)、高檔酒店品牌MAXX by Steigenberger和IntercityHotel、設計型酒店品牌Jaz in the city和Zleep。
  • 華住收購德國本土酒店集團
    2019年11月4日晚間,華住集團(簡稱:華住,NASDAQ: HTHT)宣布收購德國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團,這也是華住首次收購海外酒店。據了解,此次華住全資收購的DH是德國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團,有近90年悠久歷史,酒店擁有超過10500名員工,旗下5大酒店品牌包括豪華酒店品牌詩德堡(Steigenberger)、高檔酒店品牌MAXX by Steigenberger和IntercityHotel、設計型酒店品牌Jaz in the city和Zl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