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02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
10月14日參議院就澳大利亞移民社區面臨問題(Issues facing diaspora communities in Australia)邀請不同社區的澳洲人進行公開聽證會。
根據探討的反饋,參議院委員會將於2020年11月26日提交報告給外交、國防和貿易參考委員會。
到場的有不同族群的代表,華裔人士共有三位,包含Per Capita智庫的Osmond Chiu、墨爾本副市長候選人Wesa Chau以及ANU China Story blog編輯和非盈利組織China Policy Centre主管Yun Jiang。
聽證會一般場景 (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原本應是聽取不同族群意見的聽證會,卻充斥著麥卡錫主義式的詰問,。
「麥卡錫主義」一詞,最早見於1950年3月美國《華盛頓郵報》上的一幅漫畫。1950-1954年間,美國社會中一股極端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潮流,以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為代表,毫無根據地指控和調查「政府中的共產黨人」。
麥卡錫 (圖片來自網絡)
從1950年代中期起,麥卡錫主義逐漸衰敗,主要原因包括麥卡錫本人公眾支持度的下降以及第14任美國首席大法官厄爾·沃倫領導的美國最高法院的反對。沃倫法院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判決協助終結了麥卡錫主義。
厄爾·沃倫 (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麥卡錫主義卻在澳洲重現。
10月14日的會議文字稿顯示,參會的塔州參議員Eric Abetz(自由黨)非常粗魯地讓三位華裔人士無條件地譴責中國政府,並質疑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質疑他們對澳洲的忠誠度。
澳洲出生的Osmond Chiu選擇拒絕回答相關問題,他言辭強烈地表示這是政客無良的伎倆。
同時,他向委員會談到了澳洲政治生態中多元文化代表性嚴重不足。與加拿大、英國和紐西蘭的政治參與度相比,澳洲議會的多樣性明顯不足,未能很好地體現出澳洲社會生活的多元化。
Eric Abetz參議員 (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Eric Abetz參議員指責出生於澳洲的華裔忠誠度問題,但實際上他自己並非出生於澳洲,他出生於西德,幼年時期才隨家人移民到塔州。
他之前曾在公開場合說,「如果你是個德國人,就像我一樣,那你天生就會被認為是個法西斯主義者,不管你在公開場合會說些什麼」。德國血統以及家族史讓他很容易成為攻擊目標。
一個因德國血統而深受歧視和攻擊的參議員選擇了用相同的方式攻擊澳洲的華裔族群,這是讓我們失望、遺憾並且憤怒的。
參會的新州參議員Concetta Fierravanti-Wells,更是表示某些社區只是不願參與澳洲民主生活,並建議「去閱讀憲法」。
Concetta Fierravanti-Wells參議員 (圖片來自網絡)
不僅是Eric Abetz參議員,即使在政府內閣內也有成員並非出生於澳洲。
如金融部(Minister for Finance)部長Mathias Cormann MP(自由黨),其出生於比利時,直到1994年他(時年23歲)才第一次來到澳洲,並於1996年定居於西澳的珀斯。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移民澳洲之前,Mathias Cormann MP積極參與比利時和歐盟政治活動。他在21歲的時候比利時德語區基督教社會黨(CSP)被選為Raeren's municipal council議員。並在21歲時被選為雷爾倫市的市政委員。之後成為歐盟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中比利時人馬修·格羅奇(Mathieu Grosch)的助手。1995年,他參選法語區基督教社會黨(PSC)主席一職。
近日即將離職的Mathias Cormann MP也被總理莫裡森推舉競爭經合組織(OECD)主席一職。總理表示,Cormann作為任期最長的金融部長,表現出了極強的領導與溝通能力,這正是經合組織所需要的那種領導者,Cormann是這一職位的不二人選。
有政治分析人士表示,Mathias Cormann MP的歐洲背景也是總理力推其競爭OECD主席一職的重要原因。OECD的成員大部分為歐洲國家,同時歐盟委員會亦參與到日常工作中來。
反觀澳洲華裔,即使在聯邦層面,華裔的身份似乎成為了政治活動中一種奇怪的「原罪「。
現任聯邦議員廖嬋娥(自由黨)在就職之初更是受到以對澳忠誠度為中心的諸多攻擊和打壓。
加之新冠疫情、全球地緣政治因素,澳洲華裔族群正面臨著較為負面且不友善的澳洲大環境影響。
當下正值維州、昆州選舉之際,許多參選的華裔候選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帶有挑釁意味的攻擊與謾罵。
無論他們是第一代移民、第二代移民或是第三代移民。對澳洲忠誠度的質疑被拉到空前的高度。許多現任議員以及媒體更是此類事件無形的推手,這無疑將進一步打壓華裔的參政活躍程度。
10月14日聽證會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面對議員無禮的質疑與嘲諷,澳洲華裔可能會更加不願在公開場合辯論或是參與到選舉活動中去,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言論會被斷章取義或扭曲。
相關非盈利機構 (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澳洲的少數族裔,華裔要提高整個族群的社會地位(尤其是政治地位),就要關心和參與澳洲政治,同時要在選舉中不缺席,投出自己的選票。
投出您的一票,讓社會聽到華裔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