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5日傍晚,法國巴黎著名地標——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教堂尖頂在大火中坍塌。
就像卡西莫多失去了心愛的姑娘一樣,法國人也面臨失去文明瑰寶的痛苦。
情的大火已經給這座數百年歷史的古蹟帶來了嚴重的損毀。儘管在400多名法國消防員盡全力撲救之下,巴黎聖母院的整體結構得以挽救,大量文物得以搶救,其頂部基本上卻已被焚毀,標誌性的塔尖更是已經倒塌。彩色的玻璃窗花也沒能倖免於難。
在美麗的窗花下做彌撒 攝影/FREYA
幸好的是除了那個倒下的塔尖、大教堂的主體結構得到了「挽救和保存」。
目前,美國CBS新聞網已經發布了一組來自聖母院內部的照片,那場面令人不忍直視……
圖片來源:CBS新聞網
最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宣布法國將全力重建巴黎聖母院。
「今晚,我向各位宣布,我們將一起重建巴黎聖母院」,他說,「這是法國命運的一部分,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投入這項工作」。
人類文明的瑰寶——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徵。
來源:搜狐
來源:全網資源
它建造全部採用石材,其特點是高聳挺拔,輝煌壯麗,整個建築莊嚴和諧。雨果在《巴黎聖母院》比喻它為「石頭的交響樂」
在它之前,教堂建築大多數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頂、粗矮的柱子、厚實的牆壁、陰暗的空間,使人感到壓抑。巴黎聖母院衝破了舊的束縛,創造一種全新的輕巧的骨架券,這種結構使拱頂變輕了,空間升高了,光線充足了。因而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來源:全網資源
教堂內部極為樸素,嚴謹肅穆,幾乎沒有什麼裝飾。只有數不清楚的花窗。
主殿翼部的兩端都有玫瑰花狀的大圓窗,上面滿是13世紀時製作的富麗堂皇的彩繪玻璃書。北邊那根圓柱上是著名的「巴黎聖母」(Notre-Dame-de-Paris)像。
南側玫瑰花形圓窗,這扇巨型窗戶建於13世紀,但在18世紀時作過修復,上面刻畫了耶穌基督在童貞女的簇擁下行祝福禮的情形。其色彩之絢爛、玻璃鑲嵌之細密,它把五彩斑斕的光線射向室內的每一個角落。
圖片來源:新浪培明
喜歡的風景就要去看
「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關於這一切,關於古老的高盧歷史,關於整個哥德式藝術,現在還有什麼存留給我們呢?」
——雨果 《巴黎聖母院》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儘管總統馬克隆宣布要重修聖母院,但美國華盛頓郵報的一篇評論文章卻感慨地說:聖母院是會重新站起來,但一切已回不到從前……
這些年來,被大火等天災人禍毀壞的東西不在少數。
想去看的風景,就要去看。有喜歡的事,就努力一下。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那個先來到。
雖然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但是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教堂。如果你感興趣不放計劃一下,努力一下,去目睹它們的美貌——
1. 我國唯一的全石教堂,與巴黎聖母院齊名。
石室聖心大教堂位於廣州市區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該教堂建於1863年,落成於1888年,歷時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
聖心大教堂幾乎具有哥德式教堂的所有構圖元素,既有早期建築風格的彩色玫瑰窗、透視門等,又具中、晚期建築風格的雙鐘樓尖塔等。另外,尖頂拱券、飛扶壁、石束柱等構件運用得得心應手,構圖的完美,比例的準確,使其成為屹立於東方的一個非常純正的歐洲中世紀天主教堂。
2.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建於1506-1626年,是天主教會的重要象徵之一,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眾多文化巨匠都曾參與教堂的設計。
3. 西班牙塞利維亞大教堂
建於15世紀-1506年,原本是一座大清真寺,之後被改建為天主教堂,是同倫敦聖保羅大教堂齊名的世界三大教堂之一。教堂混合了哥德式與穆斯林風格,大名鼎鼎航海家哥倫布的靈柩也在教堂中。
4. 義大利佛羅倫斯大教堂
建於1925年-1946年,是天主教佛羅倫斯總教區的主教堂,也是市內最高的建築,登上教堂的463級臺階可俯瞰佛羅倫斯的全景。
5.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大教堂建於1386年,1965年最後完工,歷時500多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哥德式教堂,它不僅僅是一個教堂,更是世界建築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蹟,可供4萬人舉行宗教活動。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旅遊資訊,帶你領略不一樣的世界。
責任編輯|Moil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