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每天陪伴孩子完成作業的歷程,搭乘孩子成長的列車,和孩子一同成長。
《青蛙寫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7課的課文。作者以水中青蛙的視角寫了一首小詩,巧妙地將幾種標點符號鑲嵌在課文中,通過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引導學生來認識逗號、句號、省略號,極富情趣。
這篇《青蛙寫詩》的課文內容如下:
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青蛙說:「我要寫詩啦!」小蝌蚪遊過來說:「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池塘裡的水泡泡說:「我能當個小句號。」荷葉上的一串水珠說:「我們可以當省略號。」青蛙的詩寫成了:「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後,老師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文中講述的知識,同時也鍛鍊大家看圖寫話的能力,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
「發揮想像,補充出青蛙寫詩的內容……」
受制於「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這種七字一句的形制,孩子出口成章——
「今天,下雨,我寫詩。逗號,句號,省略號……」
站在完成作業的角度,我認為孩子的這首小詩寫的也算是短小精悍的了。但是處於對看圖寫話能力的練習,我又開始引導孩子玩起了擴充的「老把戲」。
首先,第一句「今天,下雨,我寫詩。」寫的很好,只是為了引出下面地內容,我們增加了一句——「大家一起來幫忙。「。
接下來,我們把第二句的「逗號,句號,省略號……」,結合課文中的描寫擴充成三句——
「蝌蚪,蝌蚪,小逗號。
水泡,水泡,小句號。
一串水珠,省略號。」
最後,把課文插圖中的蜻蜓也加入進來:「對面蜻蜓看過來,」孩子很自然地補充了一句——「你說奇妙不奇妙?」
於是乎,我們替青蛙寫的小詩就這樣誕生了——
《青蛙寫詩》
今天,下雨,我寫詩。
大家一起來幫忙。
蝌蚪蝌蚪,小逗號。
水泡水泡,小句號。
一串水珠,省略號。
對面蜻蜓看過來,
你說奇妙不奇妙?
雖不是什麼精妙之作,至少我和孩子都比較滿意。
對於孩子的寫話練習來說,多讀、多練很關鍵,而且在平時的作業練習中,適當的引導也是至關重要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