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突發性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在臺北士林官邸逝世,結束了其88年的傳奇人生。蔣介石逝世最悲痛的莫過於他的妻子宋美齡。4月7日,在宋美齡的操辦下,蔣介石的葬禮在臺北舉行。葬禮上,宋美齡並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寄託她的哀思,而是默默的在其棺材裡放入了4本書,分別是《三民主義》、《聖經》、《唐詩》和《荒漠甘泉》,而這4本書,每本都有著一段故事。
《三民主義》是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也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蔣介石作為國民黨的第二任領導人,而且蔣介石一直以孫中山先生的信徒身份自居,所以這本書對他當然很重要。蔣介石生前曾在《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同學錄序》中稱:「吾為三民主義而死,亦即為共產主義而死。」然而實際上他卻並沒有做到,完全是其違心之言。
蔣介石除了是國民黨領導外,他還擁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基督教信徒。但事實上,蔣介石自稱「基督徒」與宋美齡和宋家有著密切關係,宋美齡和宋母都是不折不扣的基督徒。別看蔣介石身份尊貴,但宋美齡的家室也不差,蔣介石為了能娶到宋美齡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不僅與宋美齡「約法三章」,還和其母有個約定,那就是要讓蔣介石研讀《聖經》,成為一個基督徒。因此《聖經》也成為宋美齡送給蔣介石逝世後的書籍之一。
《荒漠甘泉》是基督教的一部經典著作,是由美國傳道士「考門夫人」撰寫的一本以《聖經》為依據的日記,並結合自身的靈修生活,對《聖經》內容的深度闡釋,而《荒漠甘泉》最早的中文譯本就是由宋美齡翻譯給蔣介石研讀用的。據說,蔣介石在47歲時就開始研讀這本書,而且愛不釋手。小悅認為蔣介石之所以會珍愛這本書,除了是基督教徒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對妻子的一種愛。
宋美齡放入的4本書,還有一本就是《唐詩》了。如果說前面幾本書都與蔣介石的身份或者與宋美齡有關,那麼這本書就完全是蔣介石的個人愛好了。蔣介石是一位骨子裡的儒家軍人,據說蔣介石給他長子蔣經國的啟蒙教育,就是《孟子》。因此蔣介石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無疑是十分喜愛的,而《唐詩三百首》就是古代文化作品的卓越代表。唐朝也是中國國力最鼎盛的時期之一,這也許代表了蔣介石對未來的美好願景吧!
蔣介石死後,其子蔣經國繼承了父親的職位。宋美齡與蔣經國的關係一向不融洽,這位已名不副實的「第一夫人」選擇了迴避。1975年9月,宋美齡帶著對蔣公的無盡思念移居到了美國,而她留給蔣介石的那4本書的含義,也永遠沒有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