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傳統美食,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
如今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不難發現客家菜的「身影」 客家傳統美食,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味酵粄用米漿製成的味酵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味酵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
-
特色美食—江西客家韭菜粄,手指粄,釀粄,粄條,你吃過幾種?
源自 胡小哈的開心場粄(ban),通常指米漿製作的美食,其中有糯米粄,粘米板,在贛南人的飲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記得小時候別人生孩子、做生日、慶新居、過年節一般都會做粄。而且每次都會做上十幾斤米,樣式也非常多。
-
這些記憶中的「百年客家粄」,你都吃過哪些?
伴隨著熱氣騰騰的五華釀粄出鍋,秋日的氛圍也變得越發濃烈。五華縣技工學校的烹飪課室裡,「小廚們」一邊學一邊吃,紛紛豎起大拇指誇讚:「這釀粄肉餡飽滿、皮滑彈口、香而不膩!」 釀粄、甜粄、發粄、艾粄……作為客家人,粄的美味或許並不陌生。粄之於五華人,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是縈留於口的家常美味。
-
客家粄萬萬千,你最喜歡哪一款?
客家粄類萬萬千—捆粄,「捆」就是包裹、打結的意思,顧名思義,把各種餡料捲入蒸熟的米皮中「捆」起來,就叫「捆粄」!捆粄裡面的餡料十分豐富:鹹菜、筍、豆乾等等,你喜歡啥,老闆就給你捆啥吃。你最喜歡怎麼捆?客家粄類萬萬千—簸箕粄,這種粄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客家粄。我家樓下就有一個小攤子,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老闆熟練把米漿在簸箕籠上蒸熟,卷進去豆乾碎、粉絲碎、筍乾碎、芋頭泥等,卷好淋上辣椒油,一份四條六元錢,還挺划算的。女生早餐來一份可以吃得很飽!
-
「粄」,一種具有傳承精神的客家美味,你想吃嗎?
說起廣東的美食,不得不說的就是來自於客家的美味,客家有一種特別有意思的食物叫做「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個字怎麼讀,但是絲毫不影響客家人對它的喜愛,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中,很多人對一些比較古老的東西已經開始了遺忘模式,但是仍有一些人,他們在傳承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東西,無論是文化還是飲食方面
-
糕粄、餈粑粄、雞屎藤粄……我記憶中的客家土味
宋帝吃過的盆菜,在港九,新界、新安一帶沿襲成地方風俗流傳至今。 如今,用不鏽鋼盆代替了過去用木盆、竹盆盛裝大盆菜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家鄉農曆十月初一這一天清早,家家戶戶農婦早早起床蒸製餈粑粄,這個習俗已沿續了幾百年了。 據《寶安縣誌》記載:「農曆十月初一,適秋收已畢,有糯谷收成,便用糯米粉做餈粑吃。」有諺語:十月朝,餈粑粄碌碌燒。 隨著時間的推移,近30年來家鄉沒田地耕作糧食,「十月朝」這個農事習俗和這特色小吃也淡忘了。
-
陸河客家九大粄,隨你挑隨你吃,總有一款合適您
什麼是粄?粄就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小吃,常見的有老鼠粄、筍粄、草粄、仙人粄等,這些都是客家人最鍾愛的食物。客家粄涵蓋的種類很多,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粉做的,還有用木薯粉做,經過不同的加工手法製作出來,品種有200款之多。
-
史上最全客家美食
每逢外地朋友來大埔,總會問到一個問題:大埔有啥好吃的?呃~大埔吃的東西說起來有一匹布那麼長……這要從何說起?(建議不要空腹看此文,會餓~)早 餐1、大埔醃面 (不要說你吃過梅州醃面,兩碼事,不是一個等級的)2、老鼠粄(沒有老鼠阿~)
-
千年米粄歷史,誕生了數十種客家粄食,這些你都吃過嗎
客家粄食甚至還可以根據季節來劃分,諸如春季吃艾粄、雞屎藤粄、薴葉粄;夏季吃溜鍋粄、仙人粄、老鼠粄;秋季吃味酵粄、番薯粄、餈粑;冬季吃甜粄、蘿蔔粄、圓籠粄。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不蒸甜粄不過年,沒有甜粄不成禮。
-
梅州客家的「粄」文化
戰亂年代的離亂與早期客居山區的艱苦,塑造了客家人吃苦耐勞的樸實性格,也塑造了梅州等客家地區以「粄」為特色的客家飲食文化特色。 梅州等客家地區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客居粵北山區的梅州客家人開墾山間荒地,在平原種植水稻、山區種植雜糧。每逢上山下地勞作,往往離開家便是一天,在嶺南炎熱的天氣下,米飯不易攜帶與保存。
-
客家米漿粄:飽滿彈牙層層疊加的米漿粄,具有客家特色的小吃
今天和大家分享客家地區一道頗具名氣的特色小吃,這道小吃的名字叫做「米漿粄」。從這道小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道小吃大約有什麼內容,顧名思義「米漿粄」,主要的食材就是用米漿製作而成的。之所以稱為「粄」的原因,是因為在客家地區,客家人大多數都喜歡將一些用澱粉製成的小吃稱為「粄」,就有點類似於北方的「包」字或者是潮汕地區的「粿」字,是差不多的意思。客家米漿粄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層次感很豐富,是由好幾層米漿相互疊加在一起的,並且口感十分彈牙,一直以來都深受客家人喜愛。接下來的內容裡,就與大家分享這道客家米漿粄的製作方法,讓我們一同感受在這份特色客家小吃中,所蘊含的的客家美食文化!
-
客家的小吃憶子粄
億子粄是客家美味可口的小吃,來客家旅遊,一定要品嘗當地最正宗的億子粄,特別的好吃。下賣憶子粄的老闆娘,就有好幾個,都賣憶子粄很多年,一年四季都做憶子粄來售賣,維持生活賺錢。一般在下午售賣去。全部都是騎著自行車,自行車後座,掛著兩個木桶,左邊裝著甜的憶子粄,右邊裝著鹹的憶子粄,放著大喇叭一般播放憶子粄到處售賣,人們一聽到大喇叭喊的憶子粄,就知道有賣就來買。有個賣憶子粄的老闆娘,不同的是大喇叭播放的是憶子粄燒。顧客一聽,憶子粄是熱氣騰騰的,不是冷的。
-
不只是粄條、麻糬!客家米食文化有這些故事…
導讀:不只是粄條、麻糬!客家米食文化有這些故事… 提及客家料理,通常會立即聯想到鹹、香、油三大特色,然而每種飲食特色勢必有其道理及文化,客家人愛物惜物,對於美食的態度也一樣,從傳統客家婦女傳承下來的一道道智慧結晶,其實背後都藏著故事!
-
客家包餡糯米粄,吃過一次念念不忘的美食,你也試試吧
客家包餡糯米粄吃過咱客家蘿蔔粄後總是念念不忘,可是卻不知道怎麼做。今天用了杏鮑菇瞎整亂整的還真給我做成了味道還真不錯哦(-ω-`)原料:杏鮑菇、豬肉條、青蔥葉、糯米粉、粘米粉、玉米澱粉、鹽、黑胡椒粉。粉皮如果全是糯米粉的話太黏了,所以我加了粘米粉跟少許玉米澱粉。來自 美食天下 開心肥羊 的作品。
-
「品客家粄食 享麻磡濃情」 你知道客家蘿蔔粄這道美食嗎?
老百姓們圍在桌子前,與胡芸同志和潘軍書記等領導一起擼袖作粄,共同品嘗傳統客家美食,共享麻磡社區樸素而濃鬱的鄉情鄉味。三年來,客家粄活動凝聚了廣泛的客家民情民意,獲得各界廣泛讚譽和支持,已成為凝聚海內外麻磡人鄉情親情的精神紐帶,也促進了社區原居民與外來建設者的文化融通與和諧。
-
沒吃過客家茶果,怎麼在惠州混?
客家人喜歡聚在一起閒話家常,於是以糯米製作成甜鹹糕點,邊吃邊談,由於它配茶吃最適合,所以將其命名為「茶果」。「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比如清明節吃的艾粄、五月初五吃的粽子、十月初一吃的餈粑、冬至吃的蘿蔔粄,過年吃的大籠粄、祈福嫁娶吃的喜粄。
-
百年客家粄創新之旅
伴隨著熱氣騰騰的五華釀粄出鍋,秋日的氛圍也變得越發濃烈。五華縣技工學校的烹飪課室裡,「小廚們」一邊學一邊吃,紛紛豎起大拇指誇讚:「這釀粄肉餡飽滿、皮滑彈口、香而不膩!」釀粄、甜粄、發粄、艾粄……作為客家人,粄的美味或許並不陌生。粄之於五華人,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是縈留於口的家常美味。
-
還沒吃早飯嗎?快來試試這些口味豐富、別具特色的客家粄吧
是純粹的客家婦女最珍貴的禮物,其獨特的味道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美食。1、酵母粄用米漿製成的發酵過的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想到它那柔韌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獨特的紅味都可以流一地的口水。
-
傳統客家美食,你吃過哪些?
自古民以食為天而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今天丸子妹就帶大家看看來自客家的傳統美食,快來看看你吃過哪個?梅州醃面+三及第湯醃面對於梅州這座城市真的算是神一樣的存在,所以很多人會對自己的朋友說:來梅城我請你吃醃面!梅城人的早餐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它們,或許吃醃面已經成為一份情感和習慣。
-
筍粄的外形與客家蘿蔔粄相似,入口爽滑,是梅州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筍粄是廣東梅州大埔小吃中最典型的帶有濃厚中原飲食文化烙印的一道風味小吃。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埔美食之一,它的外形與客家蘿蔔粄相似,入口爽滑,口感香糯十足,是梅州人記憶中的老味道!客家族群長期在遷移中漂泊,對吃雖然不十分講究,但他們根深蒂固、始終如一地延續中原飲食習慣,很久以前,逢年過節都要包餃子,但南方沒有種植小麥,弄不到包餃子的麵粉,聰明的大埔人就把當地種植的山芋、薯類製成澱粉作為「餃皮」,然後用當地的竹筍、香菇、木耳等加以肉料製作餡,最後製成形似「餃子」的粄,因裡面包餡料主要是竹筍,人們就稱它為筍粄,是大埔客家人賀歲的食品,後來逐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