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內容:1918年,李大釗提攜了一位湖南來的晚生後進,作他的圖書館管理員,此人就是毛澤東,毛澤東此後一面工作,一般旁聽哲學和新聞課,總想找名流請教。可是後來他回憶說,當時大家都不理我,他們都是大忙人,沒有時間聽一個圖書館助理員來說湖南話。已經是學界權威並且名揚天下的李大釗,卻對這位只有中等師範學歷的屬員,不僅有問必答,而且經常推薦新書,並把他介紹給了胡適等名師。
鳳凰衛視4月15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1919年9月,「五四」運動餘波未了,李大釗就在當時出版的《新青年》,發表了一篇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向中國人介紹了馬克思主義,身為教授的李大釗不僅傳授知識,更身體力行的成為布道者和殉道者。
李大釗,河北樂亭縣人,1889年生,少年時期就熟讀四書五經後入新學,辛亥革命爆發,使他深受影響,開始有憂國憂民之心。畢業後1913年就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學的是政治本科,在日本三年,李大釗開始接觸了日本早期的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者河上肇、幸德秋水的著作,接觸了馬克思主義。
回國後,李大釗開始投身新文化運動,先期辦報,又到中國新思想策源地的北京大學擔任圖書館主任,通過社會實踐中的比較檢驗,並得知俄國革命勝利的消息後,最後在思想上確定了共產主義信念,並認為只有這一真理能夠救中國。
知易行難,李大釗決定身體力行,做共產主義在中國的推廣者。1918年,李大釗提攜了一位湖南來的晚生後進,作他的圖書館管理員,此人就是毛澤東,毛澤東此後一面工作,一般旁聽哲學和新聞課,總想找名流請教。可是後來他回憶說,當時大家都不理我,他們都是大忙人,沒有時間聽一個圖書館助理員來說湖南話。已經是學界權威並且名揚天下的李大釗,卻對這位只有中等師範學歷的屬員,不僅有問必答,而且經常推薦新書,並把他介紹給了胡適等名師。
1919年6月,「五四」運動領袖陳獨秀被軍閥政府逮捕,李大釗聯絡各界群起營救,同年秋陳獨秀獲釋,但是被軟禁家中,李大釗決定送他到上海。1920年1月,李大釗化妝成趕車夫,拿出少年時在鄉下學來的本事,到陳獨秀寓所接其上了帶蓬的馬車,遇城門盤查從容應對,隨後從銷路直奔天津碼頭。李大釗在路上一面趕車,一面與陳獨秀商議,應該建立一個共產主義的政黨,兩人取得共識,並決定在南北分頭著手。中國共產黨建黨的第一篇,就是在京津路上的馬車裡寫成的。
其後也還是在1920年年初,李大釗支持北大學生鄧中夏等人,組織了早期的共產主義組織,外稱「亢慕義齋」也就是英文Communism,也就是共產主義的諧音。同年春,到了南方的陳獨秀來信詢問李大釗,黨名是否應稱為「社會黨」,李大釗回信一語定音「叫共產黨」。
《騰飛中國》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專區]
首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重播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 13:25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