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與書·和7位藝術家一起跨越千年,東方漫遊!

2020-08-29 魔都探長編輯部

三月春色漸濃,宜踏春,宜云遊。

是時候為大家介紹小五娘在年前就被種草的大展了。

提問:怎樣才能雲遊賞景,坐看古今風光?

答案:去明珠美術館,看其兩周年慶典大展——《風景與書》。

此外,還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

明珠美術館自重新開館起,將為醫護人員永久免票,憑本人有效證件即可免費觀展:)詳情請諮詢票臺工作人員。

為明珠美術館這波操作點讚

展覽亮點

一場融貫古今的獨特對話

一次跨越千年東方漫遊

七位中外當代藝術家的探索創作

兩百餘件多元珍品的薈萃雅集

當代藝術、古籍善本、古代書畫

江南文脈、西湖勝景、秦淮八豔

觀書中畫、遊畫中景、遇景中人

除了當代藝術家為本次展覽特別創作、首次公開的繁多作品,通過展覽還可了解:

« 中國古籍刊刻巔峰之作(宋刻本等)

« 中國古代勘校題跋、書籍裝幀的傳統與獨特藝術魅力

« 湮沒於歷史中的江南閨媛的文字藝術佳作、逸事傳奇

……

哦,差點忘了,除了在「風景與書」中展開東方漫遊外,看到最後的朋友還可以現場免費體驗木刻水印!‍‍‍

小朋友也可以在指導下玩耍哦~(具體情況依現場而定)

看,這是小五娘的拙作,嘻嘻

參展藝術家

陳丹青、清川阿莎美、王冬齡、徐冰

嚴善錞、楊小京、周小英

「這是一次特殊的展覽,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創舉,它古今融貫,又古又今,又藝術又文獻。學術的含量甚至潛入展覽的題目當中。它是指向藝術、指向歷史的。我們的文明史是書籍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我們生活的大地應該不斷美麗、不斷風景化的歷史。」

——範景中(著名中國與西方美術史專家、展覽學術主持)

明珠美術館自開展以來,舉辦的展覽都頗具文化價值

恰逢兩周年慶典,「風景與書」這一大展,更是深入其所根植的文化淵源。

展覽邀請了陳丹青、清川阿莎美(Asami Kiyokawa)、王冬齡、徐冰、嚴善錞、楊小京、周小英,集中呈現7位中外藝術家圍繞「風景與書」這一母題展開的精彩而多元的當代探索與創造。

因為對往昔與當下的共同關切,他們的作品或直接或間接地相互折射與唱和,並勾連起藝術史、文學史、書籍史中諸多如星光般璀璨的人物、作品與故事

此次展覽共展出當代版畫、油畫、裝置、藝術家手工書、古籍善本、古代書畫、手稿200餘件精彩之作,從「書籍之為藝術」(Books as art)的獨特視角出發,以自然和心靈的風景為底色,開啟一場關乎書籍與藝術、時光與記憶的獨特旅程,引發未來創造之思考。

對於人文歷史、古籍刊刻的愛好者,「風景與書」可謂是一場錯過便不會再有的饕餮盛宴。

我們希望通過策劃舉辦這樣一個獨特的展覽以及展期內的一系列高水準學術講座,引發人們對於書籍的藝術與歷史、文本與圖像、傳統與當代關係等議題的重新發掘與思考。」

——明珠美術館執行館長及策展人李丹丹

自然的饋贈 心靈的折光

翁貝託·艾柯(Umberto Eco)在《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中將人類的記憶分為:「有機記憶」、「礦物記憶」和「植物記憶」。

他說:「隨著書寫的發明,漸漸誕生了第三種類型的記憶,我決定稱之為植物記憶……正是由於紙的發明……製成了書籍

此外,『書』的希臘文biblos和拉丁文liber的詞源都來自樹皮……書籍的誕生先於印刷術,它最初的形式是捲軸,之後,漸漸地才變成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樣子。」

從植物到記憶的歷程曲折又旑旎,如同《世說新語》所言「山陰道上,目不暇給」。

這沿途的風景,既是自然的饋贈,也有心靈的折光。

△喜歡「清明上河圖」的朋友,速來!細細品味,近距離觀賞,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重點作品

展覽以陳丹青的作品開始。

△《被書帖包圍的文徵明》,陳丹青

他用三聯布面油畫形式描摹王羲之書帖與文徵明山水畫冊,畫中有書,書中有景,景中有人,引用與再現層層疊疊。

雖然於藝術家本人而言,在畫布上描摹畫冊,只是單純提出「為什麼要畫」這個問題。

然而這種圖像引用卻關聯起傳統與當代,構建起風景與書與人的關係思考,詩意且耐人尋味。

△「我們的故事」系列,《破戒》島崎藤村,清川阿莎美

清川阿莎美用色彩與線條在字裡行間穿針引線,通過刺繡將情節、記憶交織纏繞,使情感嫣然浮現於紙面,借通感之美喚起人們內心的故事。

其敏銳而細膩的表達,令文本與圖像交互轉換,在書頁上呈現獨屬於自己的心靈風景。

△《芥子園山水卷》(局部),徐冰

△《天書》,徐冰(作)、周小英(題跋)

徐冰的作品雖然均為與古代傳統對話、與風景和書籍相關的創作,卻展現了藝術家當代的思辨與藝術語言。

展覽的第二個部分,主要展出藝術家嚴善錞、楊小京與周小英的作品。他們不僅都對古籍與藝術史著迷,且都長期活躍在杭州西子湖畔

△《富春#6》,嚴善錞

△《西湖十景之蘇堤春曉》,楊小京

△《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楊小京

周小英的創作在今天顯得尤為獨特,她享受著寂寞的研究與創作,探索如何讓勘校和題跋成為藝術,用最活潑潑的方式延續這一古代文人傳統的生命。

王冬齡還為本次展覽特別創作了淋漓磅礴的《柳如是尺牘》,徐冰《天書》亦並行展出,周小英為這些當代作品均題寫了欹側秀美的跋文,妙趣橫生。

△《柳如是尺牘》,王冬齡(作)、周小英(題跋)

△《柳如是遺集》,張蘭思(編)、周小英(題跋)

△《勘書圖》(局部),邵仄炯、蒙中、王素柳(畫),周小英(題跋)

此外,展覽的中文語音導覽是青年作家蔣方舟錄製的,大家可在現場掃碼收聽。伴隨作品的講解,大家就不會錯漏遺珠啦!

展覽信息

  • 風景與書:明珠美術館兩周年慶典展
  • 展覽日期:2020年1月18日—2020年6月底
  • 開放時間:11:00-19:00,18:00後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 地址:上海市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8層
  • 地鐵:地鐵10號線龍柏新村站3號出入口

⚠️ 現明珠美術館因配合疫情防控,啟用預約制觀展(預約方式詳見官方通知)

相關焦點

  • 足不出戶,和孩子一起漫遊世界十大博物館!
    大藝術家們都因在藝術的海洋裡徜徉,而擁有了跨越夢境與現實之間的藩籬的勇氣與能力。 可見,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對於孩子的科學藝術啟蒙來說,有多重要。
  • 這本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竟然集合24位頂級藝術家作品大展?
    《書之極》的出版人張向東這樣評價「藝術家手作書」:「或是一個畫家和一個詩人聊得興起,或是幾個雕塑家在一起喝了幾杯,也可能是某一個藝術家在庭院裡抽菸鬥,抽著抽著,一個絕妙主意電閃雷鳴般出現,工作室就在隔壁,紙張筆墨優良,工具齊備又就手,動手開幹,做出來大家各留一份自己玩,這些東西就是這一本本藝術家手作書。
  • 兩位藝術大師跨越千年的對話——杉本博司和馬遠
    杉本博司和馬遠杉本博司,一位日本廣受讚譽的當代藝術家, 英國《泰晤士報》公布20世紀200位最偉大藝術家排行榜中,他是日本4位上榜藝術家中唯一在世的攝影家牧溪的《瀟湘八景》在我看來堪稱東方自然主義的一座高峰,令人觀止。......我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名單:梁楷,玉澗,夏圭.....這些偉大的藝術家讓我受益匪淺。儘管明白自己的作品在很多地方都無法與這些大師比肩,我依然以「溫故知新」作為座右銘來激勵自己:從古老事物中獲得關於新事物的啟迪。」
  • 「最美的書」漫遊建築與文學
    近日,2011年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評選揭曉,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漫遊:建築體驗與文學想像》(中英雙語版)獲評「世界最美的書」稱號。這項一年一度的國際圖書設計大獎,自2004年起,每年都可見中國獲獎者的名字。
  • 國美金書架 |《王流秋文獻集》《風景與書》
    《風景與書》範景中、李丹丹 主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由中國美術學院範景中教授擔任學術主持、上海明珠美術館館長李丹丹策劃的「風景與書」大展,年初於滬上為觀眾呈現了一部動人的「西湖志」——圍繞著西湖風景和西湖文獻,展覽共展出陳丹青、清川阿莎美(Asami Kiyokawa)、王冬齡、徐冰、嚴善錞
  • 24本藝術家手作書的故事
    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 Kohler Art Library 的藝術家手作書藏品這種手作書籍旨在營造獨特的「圖書空間」,把文字內容、視覺感受、材料觸感結合在一起,讓書籍變成一種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和安迪·沃霍爾的這本書一樣,許多藝術家手作書都運用了立體元素。
  • 邂逅東方好萊塢,來一場千年的穿越
    有人說旅行是為了看風景也有人說旅行是為了與另一個自己相遇我們總是為了生活不停奔波縱使身邊出現如煙花絢爛般的景色也無暇欣賞當回過頭來才發現,時間已匆匆溜走然而很多的旅行,卻從來不曾嘗試過人生短暫,我們都應該添幾筆深情的記憶邂逅東方好萊塢
  • 特寫:「和而不同」——中日藝術家跨界合作共覓東方新美學
    杜瀟逸 攝  這部作品集由講談社出版,通過日本攝影師筱山紀信的攝影鏡頭呈現了三位藝術家作品的融合。作品實現了「水墨、線條、空間與有無、虛實、禪意等意境的有機結合,探求藝術與東方美的內在關聯」。  在此書發布之後,首場展覽計劃於今夏在東京大學新落成的美術館開幕,該美術館也是隈研吾最新完成的建築作品。
  • 不出國門賞遠方的風景,跨越三個世紀的旅行展覽
    展覽地址:北京東路99號益豐·外灘源 106B 展覽時間:2020.09.06 -10.08,10點到22點免費開放,無需預約展覽內容:展覽中,可以看到來自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對風景的不同理解。
  • 馬斯克公布SpaceX首位繞月旅行乘客:藝術家的太空漫遊
    1972年,阿波羅17號完成了人類迄今為止最後一次登月任務,而在半個世紀後的2023年,億萬富豪兼藝術家前澤友作將以旅客的身份展開他的太空漫遊
  • 《茶之書》裡的東方美學
    《茶之書》出版後,猶如空谷足音,迅速響動歐美,並被選入美國中學教科書。一百多年來,《茶之書》不斷新版重印,除了各種英文版外,還有法語、德語、瑞典語、西班牙語等版本,可見其經典地位。日語版的《茶之書》,於1929年由日本巖波書店翻譯出版,岡倉天心的聲音,也由此傳回了他的東方故土。岡倉天心1863年出生於橫濱。
  • 大師與傑作 | 7位女性藝術家的經典之作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思想的解放,大眾也漸漸開始思考男性藝術家眼中的女性是否反映了真實的女性形象,那些著名女藝術家的作品開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統一的灰色和淡紫色在畫面中克制的融合在一起,柔和的色彩讓觀眾將視野更集中在母親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上。當兩人都專注於同一件事時,他們就像洗浴中使用的壺與盆、盆與水一樣緊密相連。
  • 莫高窟與吳哥窟 跨越千年文明對話
    莫高窟與吳哥窟 跨越千年 文明對話2019年11月10日—11日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時段播出的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以亞洲文明對話為題材,向人們展現了不同文明之間命運相通、藝術相通的奇妙關聯。
  • 三位藝術家個展在成都同時開幕 周末別錯過
    12月19日,麓湖·A4美術館主辦的年末三場藝術家個展開幕儀式在麓湖·水上劇場成功舉辦。三場展覽分別是:楊冕個展「二百六十萬個點和西方藝術史」,顧雄個展「顧雄-河流」,以及廖明明個展「Tangpu-入蜀」。
  • 風景畫:藝術家的詩意浪漫
    雖然早在古埃及和羅馬就存在一些可以歸類為風景畫的壁畫,因為它們以自然的手法來描繪巖石、植物等自然景物,但是絕不是純粹的想描繪自然之美,而是用來作為支持人物生死的背景。,這和其他畫家在描繪月光時採用的手法都不一樣。
  • 重啟2020——和GUCCI一起漫遊平行宇宙
    Oda Sonderland,1996年出生的挪威藝術家。少女時代的Oda深受日本漫畫和動漫的影響,開始繪製一些關於動漫中女性的作品。有時,你會感覺自己似乎身處城市的中心——像奧斯陸,或者處於森林的深處。她的畫面有一種獨特的纖細質感和透明感。夢境般的色彩運用,為那些噩夢的暗喻增添了柔軟的底色。
  • 足不出戶,帶孩子漫遊世界十大博物館!
    01畢卡索曾說: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但只有見過天空才可能想要飛越太空,而博物館裡有著最廣闊的天空,那就是藝術的天空,人文精神的天空,是創造力無限的天空。大藝術家們都因在藝術的海洋裡徜徉,而擁有了跨越夢境與現實之間的藩籬的勇氣與能力。
  • 國家記憶|跨越千年的民族——佤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中文國際頻道)特意製作了五集系列節目《跨越千年的民族》。新中國成立後,面對紛繁複雜的民族問題,中國共產黨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對一些還處於原始社會、沒有明顯階級分化的少數民族,幫助他們從原始社會形態直接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形態。《跨越千年的民族—佤族》佤族聚居在雲南省西南部,與緬甸接壤。佤族,自稱「阿佤」,意為「住在山上的人」。
  • 穿越千年漫遊古蹟!一圖帶你了解雲岡石窟千年變化
    穿越千年漫遊古蹟!一圖帶你了解雲岡石窟千年變化 2020-12-25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7位藝術家、五大展覽板塊!藝術蘭州·蘭州國際影像雙年展亮點一起...
    據本次展覽的藝術總監牛恆立介紹,這次共有27位藝術家的作品參加「文獻之上——當代語境下的中國紀實攝影」主題學術展,展覽期間,10月27日、28日還要在蘭州市文創大廈北裙樓6樓路演中心舉辦「文獻之上 蘭州國際影像雙年展學術論壇」,邀請著名學者、文藝評論家、藝術家進行學術講座、對談與作品分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