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攜程買機票後遭詐騙損失12萬 法院一審判決攜程公司賠償5萬元

2020-12-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幫同事訂機票後卻收到航班取消的詐騙簡訊。在按對方提示操作退款的過程中,申女士被騙子共計騙走了近12萬元。前天,朝陽法院認定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盡到個人信息的保管及防止洩露義務,判決攜程公司賠償申女士經濟損失5萬元並向其賠禮道歉。

申女士在公司負責行政工作。去年8月9日凌晨,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軟體幫同事下單預訂了8月10日北京飛嘉峪關經西安轉機的機票。

當天上午10點15分,她收到一條署名「東方航空」的手機簡訊,告知其因飛機起落架故障西安到嘉峪關的航班取消,讓她聯繫客服辦理改籤或退票。申女士信以為真,後在騙子的誘導下開通了支付寶「親密付」功能和銀行卡的網銀功能,先後被轉走近12萬元。

事後,申女士將攜程和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一併訴至法院,要求兩公司連帶賠償經濟損失並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前天,朝陽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顯示,本案中,申女士通過攜程公司手機APP平臺訂購機票,因訂購機票行為而產生的出行人姓名、航班日期、起落地點、航班號、航空公司信息、訂票預留手機號信息被整體洩露,詐騙分子根據洩露的信息內容發送詐騙簡訊,引導申女士使用支付寶親密付功能消費及工商銀行網上銀行轉帳,最終導致申女士銀行卡內個人財產受損。

在法院審理過程中,攜程公司對其內部員工授權進行訪問涉案訂單的人員範圍、訪問敏感信息的授權記錄、監控情況、操作記錄、內外部傳輸審批情況等均未提交證據舉證。法院審理中還發現,在大量機票退改籤簡訊詐騙案被媒體報導後,攜程公司對於訂單信息的保護反而從2014年的二級加密保護降低為2018年的一級不加密傳輸。在應用界面及簡訊確認內容中也沒有充分明顯地告知消費者對於航班信息詐騙的注意。

法院審理認為,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的落實方面存在漏洞,未盡個人信息保管及防止洩露義務,具有過錯,應承擔侵權責任。

至於支付寶,法院審理認為支付寶軟體不存在漏洞,在親密付開通的過程中已經盡到了充分的告知義務。因此,法院沒有支持申女士關於支付寶的訴請。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張蕾

編輯:王少偉

相關焦點

  • 用戶攜程上買機票後遭詐騙12萬,公司被判賠償5萬元
    (原標題:用戶攜程上買機票後遭詐騙12萬,公司被判賠償5萬元)
  • 攜程陷「信息洩露」醜聞!用戶買機票遭詐騙12萬
    驅動中國2019年1月2日消息 據《北京晚報》報導,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替同事訂機票後卻收到航班取消的詐騙簡訊,在按對方提示操作退款的過程中,申女士被騙子累計騙走12萬元。在對方誘騙之下,申女士開通了支付寶「親密付」功能和銀行卡的網銀功能,先後被轉走近12萬元。事後,申女士將攜程和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一併訴至法院,要求兩公司連帶賠償經濟損失並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 一女子攜程買票後遭電信詐騙12萬 詐騙簡訊裡個人信息從哪來?
    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幫同事訂機票後卻收到航班取消的詐騙簡訊。在按對方提示操作退款的過程中,申女士被騙子共計騙走了近12萬元。今天上午(12月29日),朝陽法院認定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盡到個人信息的保管及防止洩露義務,判決攜程公司賠償申女士經濟損失5萬元並向其賠禮道歉。申女士在公司負責行政工作。去年8月9日凌晨,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軟體幫同事下單預訂了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北京飛嘉峪關中間經西安轉機的機票。
  • 用戶買機票後被騙:信息疑遭洩露 攜程被判賠5萬
    原標題:用戶買機票後被騙十餘萬:個人信息疑遭洩露,攜程被判賠5萬人民法院報1月3日消息,申女士通過攜程購買機票後收到航班取消退費簡訊,騙子通過詳盡的個人信息騙取了申女士信任,一天內將10餘萬元轉帳到騙子帳戶。
  • 買機票後被騙十餘萬:個人信息疑遭洩露,攜程被判賠5萬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認定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盡到對個人信息負有的信息保管及防止洩露義務,判決攜程公司賠償申女士經濟損失5萬元並向其賠禮道歉。後申女士向派出所報案,目前該刑事案件尚未偵破。申女士認為,攜程公司作為專業的機票代理機構,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導致其身份信息及訂票信息洩露,使得詐騙分子能夠依此獲取其信任,導致損失發生,攜程公司在安全措施上存在重大疏漏,其基於攜程公司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要求攜程公司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用戶買機票後被騙十餘萬:個人信息疑遭洩露,攜程被判賠5萬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認定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盡到對個人信息負有的信息保管及防止洩露義務,判決攜程公司賠償申女士經濟損失5萬元並向其賠禮道歉。在攜程買機票落入騙局,個人信息疑遭洩露起訴索賠2017年8月9日零時許,申女士通過攜程公司APP為同事訂購東方航空公司承運的兩張聯程航班機票。
  • 乘客網購機票遭電信詐騙 攜程因信息安全漏洞被判賠5萬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申女士通過攜程購買機票後收到航班取消退費簡訊,一天內將10餘萬元轉帳到騙子帳戶。因認為攜程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致其身份信息及訂票信息洩露,支付寶未依法實施註冊實名制,申女士將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公司)、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支付寶)訴至法院。今日上午(12月29日),北京朝陽法院宣判,認定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判決賠償申女士經濟損失5萬元並向其賠禮道歉。
  • 女子購機票後被假信息騙12萬 起訴攜程支付寶索賠
    (原標題:女子購完機票被假信息騙12萬 起訴攜程、支付寶索賠) 新京報快訊
  • 消費者買單程票竟變聯程並遭遇「被退款」,法院判攜程三倍賠償
    【新華社上海8月8日電】攜程網上訂好單程機票,付款後竟然「變身」聯程機票,更匪夷所思的是這張聯程機票的第二段航程竟已被人申請退款,而韓先生本人對此卻一無所知。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終審判決,認定攜程公司行為構成欺詐,判決其依法賠償韓先生機票退款三倍計1110元。
  • 將乘客多付機票款退款據為己有 法院判攜程構成欺詐
    韓先生從攜程網訂了張機票,付款後卻發現機票有些奇怪:自己明明訂的是張單程機票,卻莫名其妙變成了包含兩個航段聯程機票。更蹊蹺的是,在他乘坐第一航段後,第二航段的機票款370元被人申請退款,而這筆錢並未退給韓先生,錢哪裡去了?近日,上海一中院作出終審判決,認為攜程公司的行為構成欺詐,依法判令攜程公司賠償韓先生1110元。
  • 女子手機訂票被盜刷近12萬 將攜程和支付寶告上法庭
    其訴至法院要求攜程及支付寶賠償。今天上午,此案在朝陽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原告  幫同事訂票被盜刷11.89萬  申女士訴稱,2017年8月10日凌晨,自己在攜程上幫助同事預訂了機票。  申女士稱,撥打電話後,對方準確報出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及航班信息,並稱「飛機由於機械故障取消,需要提供支付寶帳號辦理退款」。  申女士在對方的誘導下,為戶名「開通航空」的用戶開通了支付寶親密支付功能,隨後發現綁定支付寶銀行卡帳戶約1.9萬元的存款被他人劃扣。之後申女士又按「提示」開通了手機銀行,再次被劃款約9萬元,兩次共遭劃扣共計11.89萬。
  • 女子手機訂票被盜刷近12萬將攜程和支付寶告上法庭
    手機購票丟11萬告攜程、支付寶原告:收退票簡訊按指示開「親密付」 攜程:各環節都可能洩露信息支付寶:事主無視風險提示申女士在攜程上訂機票後,收到「東方航空其訴至法院要求攜程及支付寶賠償。今天上午,此案在朝陽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幫同事訂票被盜刷11.89萬申女士訴稱,2017年8月10日凌晨,自己在攜程上幫助同事預訂了機票。
  • 旅客購單程機票莫名變聯程並"被退款" 攜程被判欺詐
    旅客在攜程網訂好單程機票,付款後竟然「變身」聯程機票,更匪夷所思的是,聯程機票的第二段航程竟已被申請退款,而購票者本人卻一無所知。近日,上海一中院依法作出終審判決,認定攜程的行為構成欺詐,判決其依法賠償韓先生機票退款三倍計1110元。
  • 信用卡遭異地盜刷2.3萬元買機票 交通銀行拒不賠償用戶損失吃敗訴
    (圖片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資料)中宏網山東8月12日電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案卷披露,泰安市交通銀行一名信用卡用戶凌晨3點多在熟睡中遭異地盜刷2.3萬餘元用於購買機票交通銀行卻以該用戶「洩露密碼導致信用卡被盜刷」為由拒絕承擔賠償責任,被用戶訴上法庭,一審二審均被法院判決為敗訴。案卷顯示,泰安市民楊冬婷(化名)持有的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在2018年11月29日凌晨陸續收到多條帶有動態支付密碼及激活碼的簡訊提示,該信用卡分三筆消費了共計2.9萬元。
  • 攜程再曝聯程機票黑洞:私吞退票費 被認定欺詐判三倍賠償
    在攜程網上訂的單程機票,付款後竟然「變身」聯程機票,更匪夷所思的是,這張聯程機票的第二段航程竟已被人申請退款,而韓先生本人對此卻一無所知。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終審判決,認定攜程公司行為構成欺詐,判決其依法賠償韓先生機票退款三倍計1110元。
  • 訂票遇航班取消圈套 女子被騙近12萬狀告攜程、支付寶
    昨日上午,朝陽法院法官當庭展示使用親密付的過程。法院供圖  買完機票後收到「航班取消」的信息稱要退機票款,申女士先後在對方指導下被扣款近12萬元,才發現中了圈套。昨日上午,她在法庭上詳細講述了幫同事訂票後遭遇的「航班取消」騙局。  2017年8月9日凌晨1時,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平臺,為同事孫女士訂了東方航空公司的聯程機票。航班號為MU2154,8月10日早10時50分自北京起飛經西安轉機到嘉峪關。其中,北京到西安的機票990元,西安到嘉峪關的機票1250元,她用攜程APP上的綁定工商銀行信用卡支付,並留了自己的手機號。
  • 攜程再曝聯程機票黑洞:私吞退票費 被認定欺詐
    「積分機票」後又現「聯程機票」 隱瞞真相私吞後段航程退票費  攜程被法院認定欺詐判令三倍賠償  記者 黃安琪 上海報導  在攜程網上訂的單程機票,付款後竟然「變身」聯程機票,更匪夷所思的是,這張聯程機票的第二段航程竟已被人申請退款,
  • 攜程機票又現「坑」,網上預訂機票一定要注意這些!
    一個不小心可能會被「坑」別認為這事不可能發生近日,就有消費者買單程票竟變聯程並遭遇「被退款」還好法院判攜程三倍賠償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終審判決,認定攜程公司行為構成欺詐,判決其依法賠償韓先生機票退款三倍計1110元。這件事的經過是醬紫的:2015年8月15日,韓先生在攜程公司經營的「攜程旅行網」下單購買機票。
  • 「李鬼」商家頻現,法院判攜程發布錯誤信息,商家獲賠5800元
    家和旅館訴至法院。審理中,姜某稱其對此事不知情,也從未盜用過家和旅館相關信息上傳到攜程網,自己於2017年下半年就已停止經營「迎賓旅店」。 攜程公司則稱相關信息系姜某提供,並提交與姜某籤訂的《酒店現付產品合作協議》複印件一份,該協議載明酒店名稱、地址,並載明聯繫電話為姜某的個人手機號碼並有姜某的籤名等內容。 姜某和攜程方說法不一。
  • 在營業廳被客戶經理詐騙350萬,法院判定工商銀行賠償40%
    兩個月後,在2014年7月1日,馬某給張某打電話說還有50萬元想買理財產品,在萬方匯雅爾森自助烤肉樓下的工商銀行儲蓄所,馬某將50萬元存入自己的銀行卡內,在張某的車上,張某用自己的手機登錄馬某的網上銀行,馬某輸入密碼後,張某將50萬元轉入其母親帳戶中20萬元,分兩次將30萬元轉入案外人劉某銀行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