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購機票後被假信息騙12萬 起訴攜程支付寶索賠

2020-12-24 網易新聞

(原標題:女子購完機票被假信息騙12萬 起訴攜程、支付寶索賠)

新京報快訊 買完機票幾小時後便收到「航班取消」的信息稱要退機票款,申女士先後在對方指導下被扣款近12萬元,才發現被騙。她認為這次被騙與攜程洩漏了購票人信息和支付寶一項免密支付功能有直接關係,因此將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支付寶)告上法院索賠。今日(7月3日)上午,該案在朝陽法院開庭審理,兩被告則認為被騙是申女士自身原因。

買完機票 信息全被騙子知道

申女士在北京某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擔任行政工作,幫同事買票也是工作範圍。事發機票就是她通過自己的攜程帳號,於2017年8月9日凌晨為同事孫女士買的,次日一早,航班起飛前她收到了一條簡訊稱,其中一張轉機機票的航班取消,要給她退款。此時孫女士由於乘坐第一趟航班已經無法取得聯繫,她擔心耽誤孫女士轉機隨即給簡訊提供的客服打了電話。

電話中對方詳細的說出了所有購票信息,並說要支付寶的「親密付」功能給她退機票款,她並沒有想到這有可能涉及詐騙,於是按照對方的指示操作,沒想到被划走了近2萬元。這時對方承認後臺操作失誤划走了她的錢,稱要通過網銀給她退錢。「被扣款、退機票,我焦頭爛額,這時候就被她洗腦了。」申女士說,她到銀行開通網銀,按對方指示填了驗證碼,沒想到再次被劃款近10萬元。這才發現被騙報警,目前該案仍無結果。

申女士認為,攜程作為機票代理公司,未盡到合理範圍內的個人信息保密義務,導致其身份信息及訂票信息遭洩露,使得詐騙分子有機可乘,攜程在安全措施上存在重大疏漏,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而支付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公司,未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實施註冊實名制,亦未在親密支付等功能中盡到風險提示義務,導致詐騙分子能夠獲取原告信任並進行詐騙。起訴要求兩公司連帶承擔其經濟損失11.89萬元,並賠償精神損害1萬元並公開賠禮道歉。

攜程稱信息可能在其他環節洩露

庭上,被告攜程認為原告沒有證據證明個人信息是攜程洩露。其代理人答辯稱,由於出票需要,攜程會把信息轉給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中間還會經手航空公司、中國聯通等環節,用戶在各個環節都有可能丟失信息。其次攜程已經對用戶信息做了加密保護管理和技術,也做了欺詐提示。

支付寶答辯表示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支付寶介紹親密付相當於附屬卡,如老人、小孩在支付過程中會有需要代付的情況,為解決這部分用戶實際需要,支付寶於2014年9月推出了這個功能,用戶開通後相當於允許親友在一定額度範圍內用自己的支付寶付款,免密碼。支付寶認為這個是支付的優化功能,已向用戶充分進行風險警示。比如申女士開通親密付時有產品介紹頁面,提示對方務必確認開通親密付的對方身份是「親友」,避免詐騙,扣款簡訊中也進行了風險提示。二被告認為申女士被騙自身有很大責任,輕易相信騙子不合理的轉帳要求。

雙方圍繞涉案個人信息是不是攜程洩露,以及支付寶親密付是否安全等爭議進行展開。

該案未當庭宣判。

本文來源:新京報 作者:劉洋 責任編輯:羅嘉珍_NBJS6445

相關焦點

  • 攜程陷「信息洩露」醜聞!用戶買機票遭詐騙12萬
    驅動中國2019年1月2日消息 據《北京晚報》報導,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替同事訂機票後卻收到航班取消的詐騙簡訊,在按對方提示操作退款的過程中,申女士被騙子累計騙走12萬元。在對方誘騙之下,申女士開通了支付寶「親密付」功能和銀行卡的網銀功能,先後被轉走近12萬元。事後,申女士將攜程和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一併訴至法院,要求兩公司連帶賠償經濟損失並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 用戶買機票後被騙十餘萬:個人信息疑遭洩露,攜程被判賠5萬
    人民法院報1月3日消息,申女士通過攜程購買機票後收到航班取消退費簡訊,騙子通過詳盡的個人信息騙取了申女士信任,一天內將10餘萬元轉帳到騙子帳戶。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認定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盡到對個人信息負有的信息保管及防止洩露義務,判決攜程公司賠償申女士經濟損失5萬元並向其賠禮道歉。在攜程買機票落入騙局,個人信息疑遭洩露起訴索賠2017年8月9日零時許,申女士通過攜程公司APP為同事訂購東方航空公司承運的兩張聯程航班機票。
  • 用戶買機票後被騙:信息疑遭洩露 攜程被判賠5萬
    原標題:用戶買機票後被騙十餘萬:個人信息疑遭洩露,攜程被判賠5萬人民法院報1月3日消息,申女士通過攜程購買機票後收到航班取消退費簡訊,騙子通過詳盡的個人信息騙取了申女士信任,一天內將10餘萬元轉帳到騙子帳戶。
  • 買機票後被騙十餘萬:個人信息疑遭洩露,攜程被判賠5萬
    申女士通過攜程購買機票後收到航班取消退費簡訊,騙子通過詳盡的個人信息騙取了申女士信任,一天內將10餘萬元轉帳到騙子帳戶。在攜程買機票落入騙局,個人信息疑遭洩露起訴索賠2017年8月9日零時許,申女士通過攜程公司APP為同事訂購東方航空公司承運的兩張聯程航班機票。首乘飛機起飛前申女士收到+85295672718號碼向其訂購機票所留的手機號發送的簡訊,簡訊內容為「尊敬的旅客:你好!
  • 訂票遇航班取消圈套 女子被騙近12萬狀告攜程、支付寶
    法院供圖  買完機票後收到「航班取消」的信息稱要退機票款,申女士先後在對方指導下被扣款近12萬元,才發現中了圈套。  她認為被騙與攜程洩露購票人信息和支付寶免密支付功能有直接關係,將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支付寶)告上法院索賠。
  • 一女子攜程買票後遭電信詐騙12萬 詐騙簡訊裡個人信息從哪來?
    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幫同事訂機票後卻收到航班取消的詐騙簡訊。在按對方提示操作退款的過程中,申女士被騙子共計騙走了近12萬元。今天上午(12月29日),朝陽法院認定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盡到個人信息的保管及防止洩露義務,判決攜程公司賠償申女士經濟損失5萬元並向其賠禮道歉。申女士在公司負責行政工作。去年8月9日凌晨,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軟體幫同事下單預訂了8月10日上午10點50分北京飛嘉峪關中間經西安轉機的機票。
  • 在攜程買機票後遭詐騙損失12萬 法院一審判決攜程公司賠償5萬元
    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幫同事訂機票後卻收到航班取消的詐騙簡訊。在按對方提示操作退款的過程中,申女士被騙子共計騙走了近12萬元。前天,朝陽法院認定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盡到個人信息的保管及防止洩露義務,判決攜程公司賠償申女士經濟損失5萬元並向其賠禮道歉。申女士在公司負責行政工作。去年8月9日凌晨,申女士通過攜程手機APP軟體幫同事下單預訂了8月10日北京飛嘉峪關經西安轉機的機票。
  • 知名網站訂機票買到假保單 消費者索賠80萬(圖)
    攜程訂機票 買到假保單  消費者要求其道歉否則索賠80萬,保險人士透露真假保單常混搭銷售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熊栩帆  最近,著名的旅遊中介服務商攜程旅遊網似乎遇到了大麻煩:因為兩份標價為20元的假保單,被一名其
  • 買機票後專騙航班延誤保費,女子瘋狂詐騙近300萬元
    買機票後專騙航班延誤保費,女子瘋狂詐騙近300萬元 2020-06-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女子中「親密付」退改籤機票圈套 被騙近12萬
    法院供圖買完機票後收到「航班取消」的信息稱要退機票款,申女士先後在對方指導下被扣款近12萬元,才發現中了圈套。她認為被騙與攜程洩露購票人信息和支付寶免密支付功能有直接關係,將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支付寶)告上法院索賠。
  • 女子手機訂票被盜刷近12萬 將攜程和支付寶告上法庭
    支付寶:事主無視風險提示  來源:法制晚報  法制晚報訊(記者 於忠洋) 申女士在攜程上訂機票後,收到「東方航空」航班取消並退票的手機簡訊,且在其誘導下開通支付寶親密支付功能致銀行卡被盜刷11.89萬。
  • 女子手機訂票被盜刷近12萬將攜程和支付寶告上法庭
    手機購票丟11萬告攜程、支付寶原告:收退票簡訊按指示開「親密付」 攜程:各環節都可能洩露信息支付寶:事主無視風險提示申女士在攜程上訂機票後,收到「東方航空其訴至法院要求攜程及支付寶賠償。今天上午,此案在朝陽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幫同事訂票被盜刷11.89萬申女士訴稱,2017年8月10日凌晨,自己在攜程上幫助同事預訂了機票。
  • 乘客網購機票遭電信詐騙 攜程因信息安全漏洞被判賠5萬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申女士通過攜程購買機票後收到航班取消退費簡訊,一天內將10餘萬元轉帳到騙子帳戶。因認為攜程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致其身份信息及訂票信息洩露,支付寶未依法實施註冊實名制,申女士將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公司)、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支付寶)訴至法院。今日上午(12月29日),北京朝陽法院宣判,認定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判決賠償申女士經濟損失5萬元並向其賠禮道歉。
  • 交行信用卡購攜程機票享立減
    交行信用卡購攜程機票享立減活動時間2020年12月19日(上午10點開始)-2021年2月6日(活動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活動實際結束時間以活動名額全部消耗為止)活動對象交通銀行信用卡持卡人,僅持
  • 女子買機票被假「客服」騙萬元 支付寶無法追回
    年關將至,不少人為購買過年期間返鄉的車票、機票而煩惱,而詐騙分子也開始利用人們返鄉心切的心理,變著花樣「衝業績」。近日,陳女士就因為圖便宜購買返鄉的機票而被騙走萬元。  圖便宜買機票被騙上萬元  19日,陳女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為了順利回家過年,她通過百度搜索找到了一個可以訂購西南航空公司機票的電話,電話號碼顯示是區號為010的北京固話。  陳女士稱,電話接通後,一個南方口音男子自稱是西南航空公司的票務人員,可以幫陳女士購買深圳到庫爾勒的機票,價格是2225元。
  • 用戶攜程上買機票後遭詐騙12萬,公司被判賠償5萬元
    (原標題:用戶攜程上買機票後遭詐騙12萬,公司被判賠償5萬元)
  • 攜程之後去哪兒再現"假機票" 也稱"代理商失誤"遭質疑
    又現疑似假機票,涉事OTA(在線旅行票務機構)平臺交出的「兇手」還是機票代理。  上海市民張先生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他在OTA平臺去哪兒網上預訂了上海至加拿大多倫多的往返機票,卻被航空公司告之機票「不存在」。經多次交涉,1月20日,去哪兒網給出正確機票,稱此前是「代理商操作失誤」。
  • 上海教授起訴韓亞航空 索賠500萬美元
    據美國媒體7月31日報導,一名上海教授在美國起訴韓亞航空公司,為在韓亞航空航班舊金山墜毀事故中受傷索賠500萬美元。據報導,這名教授名叫謝正恆(音),在韓亞航空公司7月6日的事故中椎骨受傷,目前依然打著石膏。他的律師韋爾納說,謝教授目前正作為門診病人在史丹福大學醫療中心接受治療。
  • 攜程深陷「假機票門」 問題機票為何會流出?
    2016年1月12日訊,在線旅遊遭遇「多事之冬」,繼「去哪兒」遭到三大航封殺後,攜程也陷入假機票門事件,多位消費者反映在攜程預定機票後,登機時被認定無效。昨天,實名微信公眾號「李淼」發文稱,其於攜程訂購的北京札幌往返機票在收到電子票號,在機場航班起飛前被認定無效。 李淼文章說的 「假機票」是2015年12月24日,其幫助好友訂購的從北京到札幌的往返機票。
  • 利用多個身份購買機票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
    每次購買機票都用四五個身份 最多購買三四十份延誤險 成功近900次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6月10日,「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在李某住所,辦案民警搜出大量用於記帳和航班信息的紙質筆記材料,以及電腦中多份航空延誤險異常說明樣表。這些樣表清晰記錄了其向各大保險公司索賠的詳細信息。據調查,李某除了使用自己的身份外,其他用於購買機票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都是其以買理財為由從親朋好友處騙來的。其中一趟航班,李某以5個人的身份索賠到了1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