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雞是近幾年剛被恢復的一道博山名菜,目前在博山至少有5、6個店將其做為自己的特色菜、招牌菜,要知道這道菜有位名廚做的最拿手!
一級廚師馮蘭譜在聚樂村幹了35年紅白案,他製作的傳統菜品「布袋雞」「鴛鴦雞」「蝴蝶海參」等為名廚王廣鏞親傳絕活,尤為著名。「布袋雞」的特色是造型美觀、口感軟嫩、香而不膩、原汁原味。
製作:此菜關鍵是整雞出骨,刀法細而準,雞全身不能剔破,裝入炒好餡料。(有兩種:一種「八寶布袋雞」,一種「什錦布袋雞」)裝好後用竹籤別住口,雞脯朝碗底扣碗,放調料高湯蒸熟。原汁倒入勾內調味勾芡淋上大蔥油即可。
「鴛鴦雞」製作複雜,技藝性強,是宴席上的大件名菜。
原料:雛雞兩隻(共約3斤重),瘦肉8兩,水玉蘭片一兩,水海米1兩,水海參4兩,火腿6錢,水發口蘑6錢,水發冬菇6錢,水發魚骨6錢。
調料:醬油2兩、南酒、味精、鹽、蔥、姜、汁湯、生粉、糖色各適量、炸油3斤(實用一兩左右)
製作:將兩隻雞宰殺後,燙過退毛(不可把皮弄破)洗淨摘淨毛根,然後割斷雞頸(皮不可割斷),再在雞素袋上部用刀割破雞皮,抽出雞頸骨,隨即用麻繩栓住頸部掛起,持刀將雞肉自頸部向下連皮翻過來,剔淨雞骨,翅骨和腿骨從骨環處割斷連在肉內(但須注意不可將雞皮和雞脊弄破),並在雞尾肛門處割斷大腸,除去五臟。
然後再將雞皮翻到裡面,用刀背顛斷雞下腿骨和翅骨,剔出翅骨上節和大、小腿骨,再將雞翻過去,截去翅稍,用清水洗淨雞的頭部和肛門,剁去咀骨和爪尖,放入盤內備用,再將肉、火腿、玉蘭片、海參、口蘑、冬菇、魚骨切成二分丁,海米、木耳截開(玉蘭片、海參、冬菇、魚骨、木耳需用水汆透控幹),蔥姜切成末,將上述配料盛入盆內,加醬油、南酒、味精、鹽調勻成餡,分成兩等分,裝入兩支雞腹內,用竹籤別住刀口。
然後將其中的一支雞放在漏勺內用開水澆燙成白色,雞脯朝下放入碗內。
另一支雞塗糖色稍晾,置漏勺內以開油澆燙至雞身遍起小泡為止。雞朝下放入碗內是為紅雞。而後將兩雞碗內加入汁湯,入籠蒸爛後取出,將蒸雞原汁舀入兩勺、抽出雞身竹籤,割去肛門,反扣在兩個碗內,再將兩勺內汁湯放味精、調生粉,分別澆在紅白兩雞身即成。
特點:色澤呈紅白二色,口味濃香鮮美。
關注美食博山,回復炸肉看炸肉秘方,回復春卷,看春卷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