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登場 圖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圖片來源:中廣新聞網

 

邁入第七年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七月七日登場,今年活動主題設定為「雲林的流金歲月」;不同以往的是,今年的活動主場地「西螺大橋」上,將以西螺及雲林縣的風土人情為展覽主軸,希望塑造出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的特色。

 

1953年通車的西螺大橋,紅色的橋身別具風格,近來在地方的推動下,已成為雲林知名的景點,而今年度的大橋觀光文化節將從七月七日起,展開為期十天的活動,主辦單位也特別將百年大橋,變身為藝術長廊,安排各項展覽及露天音樂會。

 

雲林縣政府文化局長劉銓芝指出,今年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主題訂為「雲林的流金歲月」,將邀集各方的作品到橋上展出,展出內容以西螺本地及雲林縣的風土人情為主;另外,還有咖啡車、音樂廣場、西螺大橋戲院等,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前往體驗五十年代的生活情境。

 

西螺鎮公所指出,為避免大橋文化節成為流動攤販聚集的場所,今年的活動特別將攤販區縮小,希望能還原西螺大橋的主體性,也讓社會大眾好好欣賞這座已有53年歷史的美麗鐵橋。

 

來源:中廣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文化】老橋"記憶"——臺灣中山橋及西螺大橋
    圖1 臺北中山橋    臺北市中山橋,歷經多年的討論,決定拆除搬遷,走入另類保存歷史的展現模式。臺灣中部的西螺大橋有其歷史的定位,在很多地方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憑著微薄的力量號召民眾,以提高橋梁的附加價值,準備將其轉型為觀光功能,延長其使用壽命。
  • 濁水溪畔訪西螺(圖)
    濁水溪畔訪西螺(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1日 23:47 來源: 來源:人民網西螺與濁水溪相依相鄰西螺又緊鄰濁水溪,曾經是彰化、雲林兩地居民往來的渡口,也是臺灣民眾橫渡濁水溪的重要水陸轉運站。隨著西螺大橋的興建,西螺又成為臺灣西部縱貫公路的交通要津。  長街清寂  歲月悠悠地走過,在西螺古鎮上刻畫出道道風情。  延平路是當年西螺最為繁華的三條街道之一,現今街上還保存了不少古洋樓建築,成為風華獨具的歷史街廓。  我們沿街東行。
  • 臺灣西螺大橋
    今年是西螺大橋通車60周年。西螺為昔日的武學重鎮,其中最為著名的名勝古蹟莫過於西螺大橋了。西螺大橋橫跨濁水溪,用以連接雲林縣西螺鎮與彰化縣溪州鄉兩地,以鋼鐵作架,水泥做橋墩,橋面寬7.3公尺,全長1940公尺。位於大同路178內的泰山石敢當,高達五尺,也是西螺僅存、全臺灣最大的一座石敢當。在當地石敢當被居民供奉起來,每逢祭祀之時,附近居民總會奉上鮮花束果,祈求保佑。
  • 西螺感官之旅 體驗無敵三寶味
    (記者羅建怡/攝影)      走進西螺小鎮,老人家常說「西螺有三寶」,雖是老掉牙的開場,但「三寶」卻是西螺玩樂重點──在老街、大橋與醬油之間打轉,興味十足。(記者羅建怡/攝影)      西螺大橋是西螺的地標,沒到橋頭拍張照,不算足跡到西螺。
  • 濁水溪畔訪西螺(行走臺灣)(圖)
    西螺大橋一瞥。  踏著午後暖暖的陽光,我們走進西螺。  西螺位於雲林縣北部,是臺灣南部的墾殖重鎮。這裡平原遼闊,土地肥沃,早在康熙年間,便有大陸移民陸續前來開墾。  西螺與濁水溪,相依相鄰。特殊的地理條件,特殊的歷史際遇,使西螺在臺灣人心中有了不同尋常的符號意義。  歲月悠悠走過,在古鎮刻劃出道道風情。  延平路是當年西螺最為繁華的三條街道之一,現今街上還保存了不少古洋樓建築。  許捷發,一家販賣茶葉的老店,專做來往大陸的茶葉買賣。建築為傳統的長條街屋形式,前後三進,中設天井。
  • 余光中·西螺大橋
    矗然,鋼的靈魂醒著  嚴肅的靜鏗鏘著  西螺平原的海風猛撼著這座  力的圖案,美的網,猛撼著這座  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經,  猛撼著,而且絕望地嘯著  而鐵釘的齒緊緊咬著,鐵臂的手緊緊握著  嚴肅的靜。
  • 一頁 | 西螺
    西螺,一個古老的小鎮,昔日遠東第一大橋-「西螺大橋」為西螺的ㄧ重要地標;此外被列為臺灣省三級古蹟的振文書院也值得大家前往探訪;而西螺的名勝小吃更是赫赫有名,除了醬油、碗糕、麻糬、豆皮等還有許多傳統美食。
  • 「騎Liv夢想家」單車環臺團景點介紹篇——西螺大橋
    ——選自余光中的《西螺大橋》文學中的西螺大橋,詩人余光中曾以詩來吟誦《西螺大橋》最知名,詩人藉由對鋼的靈魂的歌頌,把橋的景觀與意象提升為對人生的一種體悟。而現實中的西螺大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這期小編繼續為大家介紹「騎Liv夢想家」單車環臺團的景點——雄偉壯觀的西螺大橋。
  • 星球 · 景點 | 戀戀古鎮悠遊雲林西螺
    西螺,一個古老的小鎮,昔日遠東第一大橋-「西螺大橋」為西螺的ㄧ重要地標;此外被列為臺灣省三級古蹟的振文書院也值得大家前往探訪
  • 大甲媽祖抵雲林 數千人西螺大橋頭迎駕
    臺海網4月1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世界三大宗教盛事的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團,19日晚8時許抵達雲林,西螺大橋南橋頭湧進數千信眾迎媽祖,接駕的西螺區各個宮廟,以大陣仗陣頭恭迎媽祖聖駕,大甲媽繞境西螺市區後駐駕福興宮,讓當晚西螺宛如不夜城。
  • 西螺古鎮,徜徉延平老街,體驗濃濃藝術氛圍
    西螺大橋來到雲林縣西螺鎮,一定要先拜訪西螺大橋,西螺大橋至今已有61年的歷史,興建於1937年,全長1,939.03公尺,橋面寬7.32公尺,橋墩32座,每座基樁約2層樓高,完成於1941年,之後因戰爭鋼材挪作他用而中止建設,成為未完成道路,國民政府遷臺之後,在美援下於1952年再度開工並完工,
  • 臺中大甲媽祖繞境 雲林西螺大橋萬人接駕
    原標題:臺中大甲媽祖繞境 雲林西螺大橋萬人接駕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大甲鎮瀾宮媽祖9天8夜繞境,昨晚近8點抵達雲林縣,大批信眾圍在西螺大橋邊迎接媽祖鑾駕,場面壯觀。   媽祖鑾駕通過西螺大橋進入雲林縣境,雲林縣長蘇治芬、「立委」張嘉郡、劉建國、雲林縣前縣長張榮味等人早已等候接駕;往年大甲媽鑾轎抵達西螺鎮為假日,今年適逢周二,人群較往年少3成,不過上萬名信眾仍將橋頭擠得水洩不通,鞭炮、煙火照亮夜空,近900公尺路程鑾轎走了1小時才通過。
  • 臺灣西螺七崁武術文化傳承 韓國瑜20年前想的點子
    華夏經緯網10月2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一年一度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活動26日舉行,這項活動已延續近20年,主辦單位西螺七崁武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縣議員李明哲指出,這個活動的源頭啟發者是韓國瑜。
  • 上萬信眾西螺接駕(圖)
    臺中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行經西螺大橋,民眾爭相祭拜媽祖,場面熱絡、人潮擠爆。華夏經緯網4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大甲鎮瀾宮媽祖9天8夜繞境活動,昨晚8點多抵達雲林縣境,大批信眾圍在西螺大橋邊迎接媽祖鑾駕
  • 臺中大甲媽祖繞境 上萬信眾西螺接駕
    臺中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行經西螺大橋,民眾爭相祭拜媽祖,場面熱絡、人潮擠爆。記者李京升/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中大甲鎮瀾宮媽祖9天8夜遶境活動,昨晚8點多抵達雲林縣境,大批信眾圍在西螺大橋邊迎接媽祖鑾駕,場面壯觀。    媽祖鑾駕通過西螺大橋進入雲林縣境,雲林縣長李進勇、副縣長張皇珍、「立委」劉建國等人早已等候接駕;上萬名信眾將橋頭擠得水洩不通,鞭炮、煙火照亮夜空,近900公尺路程鑾轎走了近2小時才通過。
  • 第二屆多倫多龍文化節熱鬧登場
    第二屆多倫多龍文化節熱鬧登場4/5) "← →"翻頁 圖為太極愛好者在多倫多市政廳前的巨型龍燈下進行太極表演
  • 臺北縣媽祖文化節登場 民眾可上香祈求平安
    臺北縣媽祖文化節登場 民眾可上香祈求平安 中國新聞網 2010年04月12日14:57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農曆3月23日是媽祖生日,由臺北縣板橋慈惠宮等北縣17家媽祖廟所共同舉辦的「臺北縣媽祖文化節
  • 2014臺灣彌陀港蝨目魚節 下月初將登場(圖)
    原標題:2014臺灣彌陀港蝨目魚節 下月初將登場(圖)   2014彌陀蝨目魚文化節有漁夫牽罟活動,供民眾體驗漁夫捕魚的樂趣。(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10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14彌陀蝨目魚文化節將在11月1、2日登場,高雄市府海洋局與彌陀區漁會、公所合力推出10大特色系列活動,其中漁夫牽罟趣1日體驗與蝨目魚大餐搶「鮮」訂購中。海洋局長賴瑞隆表示,當地用深坪式鹹水技術養殖,不僅沒有臭土味,肉質彈牙、味美鮮甜。
  • 釜山「同一個亞洲文化節」十一開幕 韓星悉數登場
    釜山「同一個亞洲文化節」將於10月1日到10月23日舉行。釜山,作為韓國最大海洋物流城市,正逐漸成為韓流新的中心。這裡有國際電影文化節、煙花節,亞洲音樂節等,包括釜山獨有的文化資源與韓流文化相結合的大規模韓流慶典—釜山同一個亞洲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