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古鎮,徜徉延平老街,體驗濃濃藝術氛圍

2020-12-20 九世寨老

西螺古鎮,沒有一般老街的商業氣息,有的是濃濃的藝術氛圍,值得細細品味。

西螺大橋

來到雲林縣西螺鎮,一定要先拜訪西螺大橋,西螺大橋至今已有61年的歷史,興建於1937年,全長1,939.03公尺,橋面寬7.32公尺,橋墩32座,每座基樁約2層樓高,完成於1941年,之後因戰爭鋼材挪作他用而中止建設,成為未完成道路,國民政府遷臺之後,在美援下於1952年再度開工並完工,完工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也是遠東第一大橋。

西螺大橋是早期臺灣西部,南北的交通要道,1997年隨著溪州大橋及中沙大橋的興建完工,因橋身老舊,2000年曾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在雲彰2縣政府的努力下,現已轉型為觀光大橋,供小型車、機車、自行車通行的便橋。

從橋的2側遙望全長約2公裡的西螺大橋,是視覺的享受,也是攝影愛好者拍攝必入鏡的景點,橋頭兩側寬敞的公園綠地及人行步道,有兒童的遊樂設施、童心園,公共藝術區,很適合親子遊,小朋友可以奔馳在草地上、放風箏玩遊戲。橋下還有一片4公頃大的草坪綠地及8公裡長的腳踏車步道,從橋的西側下去可以通往中沙大橋來回8公裡。

延平老街

除了西螺大橋以外,西螺延平老街更是遊客不可錯過的景點。西螺老街是早期臺灣水陸貨運交流的重鎮之一,當時最繁華的商業場所就是現在的延平老街。

日治時期建造的西螺老街,建築多為二進建築,第一進為店鋪、第二進為住家,每進之間有天井相隔,如有第三進。第二進多為輔助店鋪生意之加工空間,第三進才為住家,呈現臺灣人住商不分勤奮的獨特生活環境。

老街建築因受現代主義風格及裝飾風格的影響,在外牆部分,造型多樣的女兒牆是整體建築最醒目的部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螺溪齒科的外牆,非對稱的兩個大弧形,配上三角木窗,右方為哥德式尖拱加上小陽臺窗戶,非常顯眼獨特。

另外,金玉成商會是老街上稀有3層樓建築,聳立在3樓頂端的鐘樓,成了老街建築的獨特地標,也贏得88年老街選美后冠的美譽。

文創市集

除了老街建築外,還有東市場文創市集,那裡有一群熱愛藝術的工作者,他們捨棄繁華的都市,進駐到這裡,賦予老街新的生命力,只要您耐心的去探訪,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王秀杞的雕塑館、空谷幽蘭藝術工坊,「聿之坊」的花布創作、還有「老K樂坊」的真空管音響、50年代的留聲機;「八乃木作坊」裡稀奇的古物、數十幅素人畫作及「有藝思」的彩繪燈籠、紙扇,都會讓你驚豔,留連忘返!如果逛累了,還可以在「陸氏咖啡」坊,品嘗現磨現泡的咖啡。

這裡不只是東西好,人更可愛,他們當中有藝術家、有來自不同行業的退休人員,因為熱愛藝術,來到了這裡,校長退休的素人畫家蘇文俊,畫到手都受傷還樂在其中,不為什麼,只是想把自己旅遊世界各地的美好記憶,畫下來與大家分享而已!來到西螺就愛上這裡的雕塑家王秀杞,捨棄繁華的都會,早把他鄉(西螺)變故鄉了;從私人公司退休回到家鄉的黃夙佞,在這裡圓了她手工藝創作的夢。

同樣位於延平老街的百年老店「丸莊醬油」觀光工廠、「螺情懷舊滷味」、「西螺老街文化館」及文昌路與興農西路口的三級古蹟振文書院、廣興裡的七嵌武術「阿善師」的墓園,都值得遊客一一踏訪。您可以到延平路92號的「西螺老街的文化館」免費租用語音導覽系統及免費租用腳踏車,來漫遊西螺小鎮!

西螺還有許多當地傳統美食,如建興路的豆菜面、魷魚羹、蕭家油蔥粿、黃家九層粿等以及延平路的琴連碗粿、螺情懷舊滷味,還有觀音街的麵疙瘩。

相關焦點

  • 西螺感官之旅 體驗無敵三寶味
    (記者羅建怡/攝影)      走進西螺小鎮,老人家常說「西螺有三寶」,雖是老掉牙的開場,但「三寶」卻是西螺玩樂重點─      來參加西螺大橋生日Party      ★推薦行程:  中西兼容 延平老街的味覺與視覺  西螺醬油 找回古早味
  • 星球 · 景點 | 戀戀古鎮悠遊雲林西螺
    豐富的物產-逛逛延平老街順著西螺大橋往下50米轉個彎,來到了西螺的延平老街。如果您對這些想要有更深入的了解,所有相關西螺的歷史,坐落在延平路上的螺陽基金會可以提供您完整的資訊。逛完了延平老街當然得選一些當地名產作為伴手禮,在這裡可以簡略的為您介紹西螺特產:
  • 一頁 | 西螺
    西螺,一個古老的小鎮,昔日遠東第一大橋-「西螺大橋」為西螺的ㄧ重要地標;此外被列為臺灣省三級古蹟的振文書院也值得大家前往探訪;而西螺的名勝小吃更是赫赫有名,除了醬油、碗糕、麻糬、豆皮等還有許多傳統美食。
  • 「騎Liv夢想家」單車環臺團景點介紹篇——西螺大橋
    ——選自余光中的《西螺大橋》文學中的西螺大橋,詩人余光中曾以詩來吟誦《西螺大橋》最知名,詩人藉由對鋼的靈魂的歌頌,把橋的景觀與意象提升為對人生的一種體悟。而現實中的西螺大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這期小編繼續為大家介紹「騎Liv夢想家」單車環臺團的景點——雄偉壯觀的西螺大橋。
  • 在南京高淳的老街上,南京是唯一值得一遊的古鎮
    雖然南京是古都在六朝,有很多名人和名勝古蹟,但是古鎮不多,不多,不是沒有,高淳老街是南京,值得一遊古鎮。老街基本情況高淳老街位於南京市高淳區淳溪街,距南京市區約80公裡,他建於宋代,已有近的歷史。」,「金陵第一古街」被中外學者和遊客譽為「東方文明之縮影」、「古建築的藝術寶庫」老街故事老街上有一口老井,據說乾隆皇帝曾經掉過江南,當他來到高淳街時,他感到很累,想喝水,他命令人們挖井取水,他指揮下的所有人都很快地挖井,在乾隆皇帝喝了井水後,他發現這裡的井水純淨、清涼解渴,還有甘甜的痕跡
  • 龍塘千年古鎮年味濃濃,新街老街農貿市場人們都忙著置購年貨
    臘月二十六,時隔才幾天,濃濃的年味正在這座千年古鎮裡顯示出來。有人說,最濃的年味只有在農村鄉鎮才能真正體驗到,我不敢否認,但今天我特意用徒步的方式,從新街道走進這座美麗風情千年古鎮去體驗一下年的味道,看看人們都在忙著置購些什麼年貨。
  • 濁水溪畔訪西螺(行走臺灣)(圖)
    踏著午後暖暖的陽光,我們走進西螺。  西螺位於雲林縣北部,是臺灣南部的墾殖重鎮。這裡平原遼闊,土地肥沃,早在康熙年間,便有大陸移民陸續前來開墾。  西螺與濁水溪,相依相鄰。特殊的地理條件,特殊的歷史際遇,使西螺在臺灣人心中有了不同尋常的符號意義。  歲月悠悠走過,在古鎮刻劃出道道風情。
  • 濁水溪畔訪西螺(圖)
    ,西螺人民依水而居,憑水而生。西螺又緊鄰濁水溪,曾經是彰化、雲林兩地居民往來的渡口,也是臺灣民眾橫渡濁水溪的重要水陸轉運站。隨著西螺大橋的興建,西螺又成為臺灣西部縱貫公路的交通要津。  長街清寂  歲月悠悠地走過,在西螺古鎮上刻畫出道道風情。  延平路是當年西螺最為繁華的三條街道之一,現今街上還保存了不少古洋樓建築,成為風華獨具的歷史街廓。  我們沿街東行。
  • 何美慧|西螺老街社區活化經驗
    土地面積4993公頃,農地佔74%。2014年4月的人口數是47353人,農作人口佔35.7%,主要作物為稻米、蔬菜。鎮內擁有醬油、豆皮、精米等著名農特產品。  位於鎮內北端的西螺大橋在第三任鎮長李應鏜的大力奔走之下,於1953年1月開始通車,當時是遠東第一、世界第二長公路橋,更是國民黨政府遷臺後的第二大建設,西螺在50年代成為臺灣中部繁華的農業鄉鎮之一。
  • 南平:「2019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開啟
    11月30日,為期3個月的「2019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在南平市延平開啟。本次活動以「藝術激活鄉村」為主題。用當地文化結合藝術呈現形式,探索「鄉村品牌化」路徑,吸引更多人走進鄉村,體驗鄉村生活。2019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行走在南平市延平區巨口鄉谷園村,總會在不經意的瞬間遇見許多極富創意的趣味作品。石頭牆上的迷你畫、池塘裡的金色蓮蓬還有黃泥牆邊的陶瓷壁虎。藝術家們通過想像,結合當地古民居進行藝術創作,讓原本平凡的古村落煥發出別樣的生機。遊客這裡的村莊給我的感受很不一樣,那麼多的藝術家在這裡創作,更增添了它的美。
  •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登場 圖
    圖片來源:中廣新聞網  邁入第七年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七月七日登場,今年活動主題設定為「雲林的流金歲月」;不同以往的是,今年的活動主場地「西螺大橋」上,將以西螺及雲林縣的風土人情為展覽主軸,希望塑造出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的特色。
  • 延平:美在山水間,情在人文裡
    峽陽千年古鎮 茫蕩山三樓農耕 樟湖蛇文化 延平茶洋窯 …… 這座千年古邑處處彰顯 深厚的歷史文化元素
  • 臺北寫真:徜徉淡水老街 古色古香很隨意(圖)
    九月十五日,記者參觀臺北淡水老街。站在臺北淡水漁人碼頭的棧道上遠眺,可看見對面的觀音山和出海口盡頭的臺灣海峽。作者:曾福志中新社臺北九月十六日電題:徜徉淡水老街中新社記者 曾福志 陳立宇淡水河流經臺北後的出海口就叫淡水鎮,淡水鎮是座歷史古鎮,一八五八年就開埠通商,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歷史悠久的淡水鎮因其老街而聞名,但記者初識淡水卻是始於坐檯北捷運,臺北捷運南端新店,北端淡水。
  • 送友朋至安亭古鎮逛老街
    老街念舊友,醉也只為君!一一庚子秋日,與三定送傳清兄至安亭古鎮,遊老街丶賞風景。安亭老街,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載:「十裡一亭,以安名亭,以亭為鎮」,安亭鎮由此得名。安亭鎮自古以來就是物產豐富、商業繁華之地,河流安亭涇南北走向,沿河兩側為市街,市街南北約1裡.以菩提寺、永安塔、嚴泗橋等為中心,是一條江南風格的景區老街 。這裡保留了江南水鄉的「路—橋—街」格局,老街建築內斂而有氣度,明清時代韻味撲面而至。
  • 風景這邊獨好:楊林老街,探尋古鎮民居濃濃鄉愁
    大衡之東7月27日訊(融媒體記者 劉星野)近日,楊林鎮一支由群眾自發組成的旗袍隊前往衡東「不可移動文物」楊林古街觀光採風拍攝,宣傳古街文化,捕捉古韻美景,找尋濃濃鄉情楊林老街位於楊林鎮楊林村,面積約1.5平方公裡,已入選中國傳統村落目錄。楊林古街形成於宋、元時期,盛於清代、民國。清澈蜿蜒的洣河水從老街旁流過。
  • 春節最值得一去的古鎮TOP10,濃濃年味,最後一個太心動了……
    而隆冬臘月裡的古鎮早早飄出新年味,滿街民居廊沿窗前、沿街廊下掛滿臘腸,空氣中飄散醬香味,老街人來人往,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氛圍。四川閬中古城閬中是四大古城之一,同時還是「春節的發源地」。想體驗最地道的年味,不如到春節之源走一趟。
  • 藝術與古鎮,談一場美麗的「戀愛」
    熱鬧之餘,古鎮也飽受詬病:建築是仿古的,還有哪兒都能買到的「特產」,千鎮一面,缺乏個性。這樣的狀況如今正在改變。「藝術節」「藝術街區」「藝術創作基地」這些與古鎮看似不相干的名詞,逐漸在古鎮落地生根。除了看風景、吃東西、買特產之外,遊客在古鎮找到了新樂子,古鎮的打造也在藝術中找到新的靈感。在四川,就有這樣幾個古鎮,與「藝術」談起戀愛。
  • 來柴又老街感受濃濃昭和氣氛
    在東京的葛飾區藏著一個可愛的和風散步街道,如果想要悠閒的品嘗傳統和風甜點,邊走邊吃烤糰子,逛逛復古零食店,花上一個下午好好探索寺廟、電視劇場景以及拍照的話,那麼柴又老街會是很不錯的選擇哦!走在充滿濃濃復古風的書造院木造建築街道中,空氣中流瀉著昭和時期的音樂,走進這個場景裡就仿佛掉進時光隧道一樣讓人感覺新鮮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