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和服賞花被打?吳服究竟是不是和服?吳越地區傳統服飾?

2020-12-12 世界史圖鑑

前不久,有兩名男性遊客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花,被打上了熱搜,很多網友都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言論。有人認為穿什麼是自己的自由,武大保安不應該幹預,也有些支持武大保安,因為武漢大學有自己的校園規定,穿和服不得欣賞校內櫻花。這一事件的爭議焦點便是男遊客究竟穿的是和服還是唐朝的吳服。和服作為日本的傳統服飾並無異議,但是由於日本在近代以來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傷害,和服在中國很難被接受,這也是武大被打事件的起因之一。當然男性遊客辯解,這不是和服是唐裝。其實中國的服飾一直在演化,而且模式的區別也很大。

漢服最早起源於炎黃之時,到了周朝才完全定型。後來深受少數民族的服飾影響,發生了巨大變異。唐朝時的服裝與周朝已經有很大不同,由於唐朝的國際影響力巨大,因此日本,韓國,越南,蒙古等等國家民族服飾都受到了唐文化的影響。又由於中國近代以及滿清時期服飾的變更幅度甚大,也使得中國人失去了穿漢服的機會。而反觀域外國家,日本和韓國則相繼保留了明顯受到中華文明影響的服飾特點。但是我們注意到問題的焦點不在於當事人穿的是和服還是唐裝。而是日本和服與中國吳越地區的吳服的區別。

日本的和服,在此不做過多的贅述。吳服形成於吳越之間。是吳地人家傳統服飾在歷史長河當中也不斷改變著形態和款式。吳服的歷史並不比漢服短。在考古研究當中,我國出土的最早的紡織品不是漢服,而是在無錫出土的吳服絲織品,由於吳服的衣著習慣於中原人不同,先秦時期的中原服飾禮儀制度非常規範,形成了一種嚴肅而又體現威儀的禮服。吳越地區雖然吳服的歷史雖然與漢服的歷史相差不大,但自身始終沒有完整的服飾禮儀制度和規範。但長期以來也形成自己鮮明的地域特色,此後傳承數千年。伴隨著吳國服侍的發展,蘇州刺繡等等於絲織品有關的絲綢文化才逐漸興起。

中國的吳服早在三國時期的紡織技術和縫製方法機會已經流傳到了日本,成為日本的主要服飾,被稱為和服。現在我們經常用吳服專指以絲綢為面料而製作的高級和服。吳服等同於了和服,這種觀念其實也比較悲哀。畢竟真的源自於中國。甚至在蘇州等地,還有吳服的生產公司和吳服文化。在已經出土的吳越地區的青銅器當中,也有身穿吳服的青銅小人。總不能說蘇州地區是日本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吧。不錯,正如很多人認為中國並沒有吳服,說吳服本身就是和服的一種。但這也不能否認,在古代吳越地區,當時的先民們正是穿著吳服。

吳王夫差,越王勾踐所穿的也都是吳服,難道他們就要因為自己的穿著服飾是現代和服的一種被認為是日本人嗎?當然,由於之後的民族服飾的改變與消逝,現在的吳服已經是和服的一種,這不可改變。但是,但是也不能否認吳服曾在歷史上作為漢服的一個旁支,在吳越地區曾經是主要的服飾。回到這件事情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青年男子穿的服飾自稱是唐裝,吳服與日本的和服有區別。就現在的環境下,我並不認為這個年輕人說的是對的。因為吳服作為華夏漢服的一個分支,其實早已經消失了。

現在的吳服就是和服的一種。當然,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但我認為,作為即將成為世界首屈一指大國的中國而言,國民的心態顯然太過局限。凡成大國者,海納百川。固然日本給中國帶來了很沉重的災難,尤其是在近代。但是和服比較無辜,是日本民族的一個象徵。但不是侵略的象徵。很多人將穿德國納粹時期的軍裝到歐洲和以色列與在中國穿日本和服相對比,其實並不理智。對等的比較應該是日本的軍裝。那代表著日本的法西斯主義和侵略,為日本侵略者張目。

但是日本和服作為一種文化,作為在中國外交體系當中的重要大國。我們可以選擇不原諒日本。 但是必須容納,中國的崛起並不是為了報復已經傷害過自己的國家。如果僅僅因為有人穿上曾經侵略過中國國家的民族服飾而被毆打。中國距離真正的海納百川的大國,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相關焦點

  • 武大賞櫻男子因穿「和服」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
    (原標題:武大賞櫻男子因服飾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5日電 3月24日,武漢大學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男子發生肢體衝突。據媒體報導,事件起因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被指穿「和服」的青年人(左一)與武漢大學保衛人員發生衝突。視頻截屏 上遊新聞網上視頻顯示,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和另一男子被幾名保衛人員按在地上,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並稱自己「穿的是唐裝」。而當事人隨後也對媒體再三強調,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
  • 武大賞櫻男子因服飾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
    據媒體報導,事件起因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被指穿「和服」的青年人(左一)與武漢大學保衛人員發生衝突。視頻截屏 上遊新聞  網上視頻顯示,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和另一男子被幾名保衛人員按在地上,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並稱自己「穿的是唐裝」。  而當事人隨後也對媒體再三強調,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  這則新聞立即引起了網友討論。
  • 武大賞櫻穿和服被打,遊客穿的是唐裝,還是和服?
    近日,有兩名男遊客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被打上了熱搜榜。不少網友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認為穿什麼是人家的自由,武大保安不應該幹預;也有支持武大保安的,認為在公共場所穿和服不適宜,就該阻攔。我們先來了解事情的起因:據武大披露的信息來看,是這兩名男遊客穿了一身和服去武大賞櫻,在預約檢查身份的時候,被武大保安攔了下來。保安告訴他們,穿這身衣服不適宜進武大賞櫻;其中一名男遊客罵了武大女保安;後雙方引起了衝突。另據男遊客說,他們身上穿的不是和服,是唐裝。
  • 李蓬國: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別拿「自由」說事
    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回復記者稱,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武漢大學是國內一流大學,穿著這種衣服去賞花不合適,制止他們入校賞花沒錯。」此事正在調查之中,「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
  • 吳服、和服,傻傻分不清楚?專家:中國從來就沒有吳服!
    日本是唐文化的繼承者,因為當初的大唐太強盛了,所以,日本人當年是全方位地學習唐朝的文化,從語言文字到機構設置,從生活習慣到衣著服飾,幾乎是完全照搬的唐朝。就連現在的日本天皇穿的傳統服飾都是幾乎和唐朝一樣的。
  • 被指穿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打,小夥:我愛國,穿的是唐裝吳服
    圖為武漢大學事發現場,左圖男子為被指身穿和服。視頻截屏穿「和服」在武漢大學賞櫻被打?爆料視頻顯示,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他倆掙紮起身後,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
  • 和服?看個櫻花怎麼這麼多事?武大賞櫻男子因服飾被打?
    這幾天武大櫻花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只要是會上網的,看得懂字的都知道這事。小瑤也在網上看到不少討論這事的帖子。雖然小瑤是漢服愛好者,可真沒辦法從這麼模糊的視頻看出那位男子穿得到底是什麼?不過更讓我感到奇怪的,居然到如今還有民警會阻止學生拍視頻。也不想想現在是什麼年代了。任何事放在網絡上都如同放在放大鏡下來,看得清清楚。
  • 武大賞櫻男子與保安起衝突,唐裝和服傻傻分不清楚?太打臉啦!
    在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一位青年男子從瀋陽特意慕名來武漢看櫻花,不料因自己穿著類似和服的的衣服,被武大保衛攔在門外,稱其穿和服不讓進入,最後雙方從語言衝突發展成為肢體衝突,竟然打起來了,年輕人真的是血氣方剛啊。
  • 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被打?吵了一天,這三大疑問還待解
    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一民警官稱,衝突起因系遊客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入校賞櫻,「武漢大學是國內一流大學,穿著這種衣服去賞花不合適,制止他們入校賞花沒錯。」該派出所還稱,此事正在調查之中,「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
  • 吳服到和服的演變史 百聞牌女妖怪們的新裝
    作為日本的傳統服飾,和服不僅賞心悅目,也是對藝術審美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存在。但實際上,和服在江戶時代前被稱為「吳服」,這個名稱來源於中國的三國時期。在中國的三國時期,由於東吳與日本的貿易往來密切,東吳的紡織品及衣服縫製的方法得以傳入日本。
  • 遊客身著和服進武大賞櫻被打 專家:中國服裝史上沒有吳服這個稱謂
    針對男子身著「唐服」與「和服」的討論,26日上午,中國青年網記者聯繫到了西安培華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副教授李媛,其向記者表示,「僅從新聞圖片來看,暫時無法給出結論。但從當事人表示自己穿的是『吳服』來看,男子應該身著的是『和服』,因為中國服裝史上並沒有『吳服』這個稱謂。」
  • 武漢大學有明文規定:櫻花開放期間,不允許在校內穿和服照相
    該男子身著吳服(他自己所稱),但由於該服裝跟和服實在太相似,他就被保安攔下,不允許進入學校。我們且不說他穿的是不是吳服,就算他穿的是和服,難道就不允許去學校內拍照嗎?武漢大學還有這樣的規定?事實是真的有這樣的明文規定。
  • 穿「和服」在武大賞櫻被打?當事人:我愛國!
    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回復上遊新聞記者稱,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此事正在調查之中,「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上遊新聞獲得的一段1分34秒的視頻顯示,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
  • 男子被指穿"和服"進武大賞櫻:我愛國 穿的是唐裝吳服
    &nbsp&nbsp&nbsp&nbsp3月25日上午,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主動聯繫記者稱,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nbsp&nbsp&nbsp&nbsp武漢大學事發現場,左圖男子為被指身穿和服。
  • 疑穿和服賞櫻被打 | 愛國要理智,衝動是魔鬼
    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3月25日上午,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又主動聯繫記者稱,說他是愛國的,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等等。
  • 穿和服不等於「精日」但應遵守武大賞櫻規定
    有人說起因是男子穿和服,也有人說起因是男子沒有預約;很多人說男子穿的是和服,男子則聲稱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以及武漢大學保安到底有沒有毆打穿和服的男子?究竟哪一種說法才是真實的,這些都還有待公安機關經過詳細調查之後才能給出答案。從法律角度說,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原則,穿和服不是違法犯罪行為,因為我國沒有一部法律明文規定禁止中國人穿和服。
  • 法情糾結:男子穿疑似和服武大賞櫻遭保安毆打
    據現場一名學生說,事件起因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有視頻顯示,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和另一男子被4名保衛人員按在地上,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並稱「我穿的是唐裝。」25日凌晨,派出所回復稱,調查有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有民警稱,「武漢大學是國內一流大學,穿著這種衣服去賞花不合適,制止他們入校賞花沒錯。」
  • 穿和服賞武大櫻花,怎麼了?
    珞珈山派出所回復上遊新聞記者稱,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而從記者獲取的視頻中,穿和服男子則表示「我穿的是唐裝。」  都知道,日本和服多由唐朝服飾改制而來。在有人的眼裡,青年男子若穿「唐裝」,民族情感可以接受,若穿「和服」,民族情感不可接受。似乎爭論的焦點應集中在「是和服還是唐裝」上。不過,冷靜一想,即便青年男子穿的是「和服」,那又怎麼了?
  • 武大穿和服賞櫻事件反轉!武大學生訴苦,網友表示心疼!
    一則年輕男子疑似穿和服進入武大賞櫻,遭到校方安保員制止,引發肢體衝突的報導引發熱議。據上遊新聞報導,3月25日上午,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主動聯繫記者稱,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此事刷爆微博,引發爭議。
  • 日本旅遊小知識:日本為什麼把「和服」說成「吳服」?
    日本旅遊:日本為什麼把「和服」說成「吳服」? 你知道和服的真正由來嗎? 帶你一覽和服的「前世今生」 其實日本人一開始並不稱和服為「和服」,那是西方人的叫法,和服正兒八經的稱謂是「吳服」。這個稱謂的由來要追溯到古中國的三國時期了……三國時期的東吳,女人們長穿的服飾跟現在的和服非常相似,而當時的東吳跟日本有通商往來,東吳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傳入日本,日本仿製東吳的服飾製作衣服並將這種充滿異域色彩的服飾稱為「吳服」。 在那時的日本,吳服是地位較高的達官貴人才有機會穿著的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