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長江第一古鎮——李莊(上)

2020-08-19 在芒果街上的小屋

此文章來自於馬蜂窩博主——zhizhimiao

4月1日我們離開 宜賓 市區去位於 宜賓 東郊的 李莊古鎮 。過 宜賓 金沙江 南門大橋

李莊古鎮

哪吒鬧海

李莊古鎮

宜賓 市六中位於 宜賓 市翠屏區南岸 金沙江 畔,創辦於1904年,前身為公元1904年 美國 基督教會創辦的真道堂。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位於 宜賓 下遊19公裡之處,以「長江第一古鎮,大師學者第二故鄉」聞名全國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路口

李莊古鎮

旋螺殿

到 李莊古鎮 前先路過旋螺殿。旋螺殿是李莊「四絕」之首。梁思成在李莊的六年間,用英文寫成了《圖像 中國 建築史》,在書中,他將李莊的「旋螺殿、百鶴窗、 九龍 碑、奎星閣」並稱為古鎮 「四絕」。

旋螺殿

進入 李莊古鎮 是不收費的,只有進入古鎮裡的景點要票,通票20元。在這裡就可以買通票。

旋螺殿

旋螺殿介紹:旋螺殿,又名 文昌 宮。坐落在 宜賓 市李莊鎮南2.5公裡石牛山下一巨石上,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建,清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均有培修。 旋螺殿為八角形單體建築,高約25米,外觀為三重簷結構,殿頂覆青色簡瓦,8條殿脊皆塑有走獸和置有垂獸,寶頂及8個翼角均起翅柔美,整個建築比例勻稱、線條流暢、造型優美,展現了明代建築的藝術特色。殿內無一根橫梁和鐵釘,採用抬梁支柱法,構成四方形的「燈籠架」,充分運用了力學原理,使結構和裝飾美達到和諧統一。

旋螺殿

1958年 四川 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旋螺殿

2006年旋螺殿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旋螺殿

旋螺殿的上、中、下三層簷下均有鬥拱,分別承受屋面重量。

旋螺殿

旋螺殿

旋螺殿

旋螺殿梁架採用的是抬梁支柱法。即殿的下簷八角轉角處,各豎一根石質簷柱,又在殿內按正方形四個角的位置豎四根井柱,貫至中簷,井口柱的四方穿抬梁上、下兩層,構成四方形「燈籠架」,組成梁架主要骨幹,承受上、中、下三層屋面的重量

旋螺殿

殿的下簷八角轉角處,各豎一根石質簷柱

旋螺殿

旋螺殿木構架

旋螺殿

頂部藻井,八面均用鬥拱,其左側用如意鬥拱,右側斜翅和鬥拱後尾向上重疊呈網目狀。官方介紹說該殿是因其藻井狀如旋螺而得名,但也有人說是因為石牛山似如旋螺而得名

旋螺殿

1957年大修過

旋螺殿

鏤空雕花的木窗

旋螺殿

殿內檻牆有清代碑刻5通,內容多為記述歷代培修旋螺殿的情況。但字跡基本看不清楚了,這通1957年的碑還比較清楚。

旋螺殿

四十年代, 中國 營造學社遷李莊後,梁思成、林徽因、羅哲文等對李莊的古建築物一一進行過測繪,對李莊的古建築評價甚高。梁思成、莫宗江先生讚譽旋螺殿「梁柱結構之優,頗足傲於當代之作」。

旋螺殿

李莊古鎮

李莊歷史上曾為縣治府治所在地,明代開始成為長江上遊的重要碼頭和物資集散地,至今還保存著川南民居、廟宇等很多古建,成為歷史文化名鎮。抗日戰爭時期,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 中國 營造學社、同濟大學等10家有名的文化學術機構和學府,輾轉萬裡遷來此地,一批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如李濟、陶孟和、傅斯年、梁思成等雲集李莊,使李莊名聲大噪,成為抗戰時大後方的文化中心之一。

李莊古鎮

這條同濟大道直 通江 邊。黑色建築是遊客中心,也可以在這裡買古鎮景點的門票。進入古鎮不要票,景點通票(8個景點):20元/人。古鎮的核心區是不允許遊客開車進入的,所以自駕車來的,可以把車停在這裡的停車場,但這裡離景區稍遠。另外古鎮出口處還有一停車場(見下圖),離景區比較近。

李莊古鎮

一般遊客的遊覽路線是:旋螺殿——古鎮入口——(同濟大道盡頭)同濟廣場——東嶽廟——張家祠——羊街——祖師殿——蓆子巷——慧光寺——魁星閣——古鎮出口。遊覽加上看裡面展覽的時間大約要半天的時間。 另外兩個景點: 中國 營造學社舊址(梁、林舊居)和慄峰山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舊址) 離古鎮比較遠。去的遊客比較少。 古鎮導遊圖。景點主要集中在江邊附近。出口處還有一停車場,離景區比較近。

李莊古鎮

我們因為要在古鎮住一晚,所以直接開車到酒店,把車放在酒店後徒步遊覽的。我們遊覽是很隨意的,但我儘量按上面的順序寫,以方便後來的蜂友。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同濟廣場

李莊同濟紀念碑廣場。 抗戰時期,李莊人民以一紙16字電文「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盛情相邀,同濟大學因此與李莊結下了不解之緣。 廣場從東嶽廟門前臺階起,面向長江呈下開放式。廣場地面上有同濟大學從1907年創辦以來的「足跡」。

李莊古鎮

碑銘

李莊古鎮

這座代表抗戰精神的風帆型不鏽鋼與青石紀念碑與東嶽廟遙遙相望,寓意「同舟共濟、自強不息」

李莊古鎮

東嶽廟

東嶽廟始建於明正德年間,供奉東嶽大帝。現東嶽廟重建於 清道 光七年(1827)。由大山門、丙靈殿、玉皇樓、岱宗殿、十二殿等建築組成。 抗戰中(1940——1946)內遷的同濟大學工學院設於此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石門 坊上是頌揚東嶽大帝的對聯:「丙地東皇,萬物資其長養;甲宮南面,群黎荷乃帲幪。」

李莊古鎮

進門處展出的長江石

李莊古鎮

長江石主要為沉積巖、火成巖、變質巖,上遊高山的山石經過自然風化、河水搬運、水砂打磨,形成了色彩豐富、花紋奇特、質地細膩、品種繁多、妙趣橫生的長江卵石奇石。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1937年,日軍侵華戰爭全面爆發, 中國 北方大面積淪陷,為了保存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大批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南遷。西南許多地區,都已接納了大量疏散人口,物資緊缺,自顧不暇。而李莊人發出的 這十六字電文,接納了在戰火中流離的超過1萬2千人的學者和學子們,在長達6年的時間裡,為他們闢一方淨土,置一張書桌,使 中國 的學術文化得以在此薪火相傳

李莊古鎮

自這16字電文發出起,國立同濟大學、金陵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 中國 營造學社等十多家高等學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戰時期遷駐 四川 李莊

李莊古鎮

李莊的「九宮十八廟」,及諸多私家祠堂,全被從鄉紳們拿出來改變了用途。鄉紳們將東嶽廟內的神像請下神壇,騰空大殿、偏殿和大小不一的套院,擺上簡易的課桌——同濟大學規模最大的工學院就此開課了。

李莊古鎮

在此6年間工學院共畢業近700名學生,日後很多人成為各個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李莊古鎮

在李莊的五年中,同濟大學不僅沒有沒落,反而迅速發展起來,增設法學院,工學院增辦了機械專修班,理學院的數理系擴大為數學和物理兩系……這一時期,同濟大學逐漸發展為綜合大學,到1945年,全校總人數已達2423人。

李莊古鎮

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駐李莊的這些機構才先後遷回原處

李莊古鎮

在6年多的時間裡,同濟學子在李莊的廟裡上課、在李莊的茶館自習

李莊古鎮

1945年,同濟大學增設了法學院,玉皇樓就是當年法學院的教室。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玉皇樓的木雕

李莊古鎮

撐拱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岱宗殿

李莊古鎮

同濟也以科學與知識回報李莊人。同濟大學工學院在李莊期間,電機實驗室一度用直流電機發電為全鎮的照明供電,後經同濟大學與 宜賓 馬鞍石電廠協商,牽電至李莊,使李莊比縣城南溪早10多年用上了電燈。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張家祠

李莊「四絕」之一的「百鶴祥雲窗」就在張家祠內。張家祠建於 清道 光十九年(1839),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宗祠主體為四合院式木結構為主。上為正祠,下為廳房,廳房上50扇門窗每扇長2米、寬0.6米,均採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有不同形態栩栩如生的仙鶴、四周配以動感十足的雲彩,每扇窗上雕刻2隻仙鶴,共100隻。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抗戰時期中央博物院及所屬數千箱國家級珍貴文物遷駐張家祠六年之久

李莊古鎮

內有「 中國 李莊抗戰文化陳列館」。館名由著名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題寫

李莊古鎮

「七.七事變」爆發後,為了匯聚在 南京 的國寶文物免遭 日本 侵略者的攫取和破壞,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故宮博物院將近17000箱、數十萬件國寶文物,分三路遷至抗戰大後方

李莊古鎮

國寶大遷徙路線圖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1940年,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及部分國寶文物3000箱,西遷至 宜賓 李莊

李莊古鎮

張家祠是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長達六年的工作和生活地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當時中央博物院在此舉辦了史前石器、青銅器、 貴州 苗族衣飾、 雲南 麗江 納西族文化、十三種漢代車制、古代銅鏡等等展覽。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抗戰勝利,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中央研究院還都 南京 時羅南陔為逯欽立羅筱蕖、李光濤張素萱兩對夫婦餞行合影。左起一排逯欽立、羅筱蕖、羅南陔、鄧玉函(羅南陔妻)、張素萱、李光濤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抗戰期間國寶文物西遷場景

李莊古鎮

抗戰期間,中央博物院3000箱國寶文物就存放於此,完好妥善地得到保存,文物一箱也沒有丟失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張家祠內的「百鶴祥雲」窗。據李莊《張氏宗譜》記載,這座張家祠堂裡的每扇窗門,雕刻工價都要14兩紋銀,當時清朝一個正一品官員一月的俸銀才15兩紋銀

李莊古鎮

每扇雕刻2隻仙鶴,現存24扇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羊街

李莊作為歷史文化名鎮,至今完整保存著18條明清古街巷。這些街巷道路皆由條形或方形石板鋪砌而成,兩邊一般留有一米寬的石階。街巷的名 稱多 根據其位置、特徵或集中從事某一商賈活動而命名。 如羊街,古時為牛羊的交易市場。除巷道處有一規模不大現已改作民居的 文昌 宮外,另有劉、胡、王家等數個民居四合小宅院。

羊街也是遊客們到李莊最喜歡遊覽的一條街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羊街7號的王家院子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羊街5號的胡家大院,抗戰中(1940—1946),李濟、王獻唐等曾在此居住。 現為長江航運陳列館。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長江幹、支流通航裡程達7 萬公裡,一年四季不凍,是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

李莊古鎮

川江沿線因碼頭繁榮而應生出眾多濱江城市,在兩江匯合處城市發展規模尤為龐大,像 宜賓 , 瀘州 , 江津 , 重慶 ,萬縣和 宜昌 等等

李莊古鎮

長江航運是古代的一條水上「高速公路」,由於陸路運輸困難,先民們以舟揖之利,開始長江運輸,省力省時。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1840年6月, 英國 發動了侵略 中國 的鴉片戰爭。由於清政府戰敗,被迫籤訂《 南京 條約》,從此外國航運勢力逐漸侵入長江

李莊古鎮

在洋務運動中,清政府採取「由商人出資認股,政府委派官員經營管理」的官督商辦輪船業的經營模式,打破了外輪壟斷長江航運業局面

李莊古鎮

1872年12月, 中國 輪船招商局在 上海 成立。這是我國近代第一家民族資本企業,宣告了外國航業獨霸長江航運時代的結束

李莊古鎮

1925年, 中國 近代偉大的民族實業家和教育家盧作孚先生在 合川 成立了民生輪船公司,從1930年起,在川江航線上以民生公司為中心,開展了「化零為整」統一川江航運的活動,迫使美、英、日等國輪船公司悄然退出。 民生公司在不斷發展壯大的時候,全面抗戰爆發。1938年春,隨著國民政府的西撤,大批人流、物流湧向 四川 , 湖北 宜昌 成了長江航線上的一個重要轉運港。民生公司投入全部運力,把數百個工廠、機關、學校和數十萬人員撤退到大後方—— 四川 ,又將上百萬川軍將士和武器彈藥從大後方運往抗日前線。抗戰中,民生公司輪船遭日機炸毀船隻16艘、犧牲職工100餘人。

李莊古鎮

幫會組織是因碼頭文化而生的,在川江航運史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當船遇到險灘惡水或擱淺時,就必須靠很多人合力拉船,縴夫這個職業由此而生

李莊古鎮

縴夫艱難的逆流而上

李莊古鎮

老照片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川江流域船工們為統一動作和節奏,由號工領唱,眾船工幫腔、合唱的一種一領眾和式的漢族民間歌唱形式。2006年5月20日川江號子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李莊古鎮

小型木船停泊所用的鐵錨。

李莊古鎮

風速風向儀

李莊古鎮

羊街1號的劉家大院。劉家大院門上對聯:含和履中駕福乘喜;培蘭種桂幹國棟家。匾額:光分太已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匾額上的「光分太已」就有一個典故,說的是專指劉家的一個故事。說在漢代,有一姓劉後生家境非常貧寒,但十分勤奮好學,晚上的時候借著淡淡的月光抽空看書,據說一天他正在看書,天上的太乙真人路過此地,掐指一算發現這個人前程不可限量,於是太乙真人從衣袖拿出一顆雞蛋大小的夜明珠,將燦爛的豪光分了一束給這個劉家的後生。在太乙真人的幫助下,這個劉家後生後來發奮圖強最後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後來的劉姓之人就借著「光分太已」的典故來勉勵後來者奮發攻讀,積極向上。

李莊古鎮

在劉家大院回看羊街

李莊古鎮

在劉家大院往前看羊街

李莊古鎮

羊街的 文昌 宮,始建於清乾隆年間, 鹹豐 二年(1852)曾加以培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李莊古鎮

( 李莊古鎮 未完待續)

(如有不妥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莊,萬裡長江第一古鎮
    李莊,我曾去過的知名古鎮(6),這裡是萬裡長江起始點,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避難所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養生堂。我這個背包客獨自站在長江岸邊,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宋代詞人李之儀所作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 李莊酒廠:品質與文化賦能長江第一古鎮名酒品牌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報導說到萬裡長江第一古鎮李莊,這座落落大方的古鎮裡藏著太多的美食和美景,最具特色的就是李莊「三白」——白酒、白肉、白糕。一枝獨秀蜀山水,千種佳釀總戎州。位於酒都宜賓的李莊,白酒更是聞名遐邇,在宜賓多糧型白酒文化長河裡宛如一股清流,獨樹一幟。走進李莊古鎮,一股濃濃的酒香撲面而來。
  • 李莊酒廠:品質與文化賦能長江第一古鎮名酒品牌
    說到萬裡長江第一古鎮李莊,這座落落大方的古鎮裡藏著太多的美食和美景,最具特色的就是李莊「三白」——白酒、白肉、白糕。李莊白酒出生名門,天生麗質,繼承上千年的釀酒基因,擁有五大優勢,獨具風味。李莊酒廠集團有限公司酒坐落在古鎮融於古鎮。
  • 萬裡長江第一古鎮,以肉聞名全國,文化和歷史齊聚的滄桑小鎮
    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保存著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老建築,現在這些遺蹟成為我國的熱門旅遊景點,今天,編輯來到這個萬裡長江第一古鎮,即以肉類聞名的全國、文化和歷史匯聚一堂,李莊,這是一個文化和歷史遺蹟沉澱的古老小鎮,是一個訴說抗戰風雲變遷的古老小鎮,是一個可以折射中國傳統文化,
  • 四川一座古鎮,與周莊古鎮齊名,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之稱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去旅行已經是很平常的事了, 人們非常享受旅行的過程,旅行中人們的身心放鬆,旅行中看到的也不斷豐富人生經驗,開闊人們的視野,很多人把旅行看作是提高生活質量的方式,四川一座古鎮,與周莊古鎮齊名,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之稱。
  • 四川「萬裡長江第一古鎮」,因抗戰文化中心聞名,原始古樸免門票
    「萬裡長江第一城」之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宜賓卻擁有大江大河的先天優勢,往東沿長江而下可以去瀘州、重慶、武漢、上海,沿岷江而上可以前往成都。李莊建鎮距今已有1460餘年的歷史,由於瀕臨長江,故為清明時期水運商貿之地。如今仍保持那時古鎮的格局和風貌,臨江碼頭,有石板階梯層疊而上,通往大街,兩旁多為清代建築,具有濃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
  • 四川有個古鎮,以「李莊白肉」聞名全國,有「長江第一古鎮」之稱
    文/旅行創意指南 (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在美景與美食並存的四川巴蜀大地,有這麼一個極為特殊的小鎮,它以令眾多食客魂牽夢縈的「李莊白肉」這道地道的四川美食而聞名全國,同時它保留著明清時期古色古香的建築被譽為「長江第一古鎮」。那這是個什麼地方呢?歡迎跟著小編的腳步來一起探尋。
  • 萬裡長江第一城·宜賓,2200歲生日快樂
    蜀南竹海 感受豐富多彩的竹文化遊李莊古鎮品李莊三白品當地小吃帶你遊覽萬裡長江第一城——宜賓這座立於長江之頭的城市凝聚了太多的過往與回憶從公元前182年到公元2018年在浩瀚的歲月長河中宜賓向我們訴說著它的千年歷史今年是宜賓建城2200周年讓我們一起感受歷史星河中宜賓這抹星光
  • 我在宜賓李莊古鎮的 網紅打卡處
    李莊座落於酒都宜賓長江下遊20公裡處,素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的美譽,抗戰文化和建築文化享譽大江南北。東嶽廟東嶽廟位於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上河街現東嶽廟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由大山門、丙靈殿、玉皇樓、關聖殿、十二殿等建築組成。
  • 李莊古鎮升級改造最新進展來了!亮相時間已定…
    整個景區以李莊文化抗戰紀念館為核心,周邊配套營造人文街、月映荷池、田園景觀、梁林舊居等景點。力求最大程度「修舊如舊」,保護古建築群落原本風貌,最大限度保留好李莊味道。因此,硬體上的改造提升是李莊古鎮創建國家級5A景區邁出的第一步,如何讓遊客的一日遊變為深度遊,將從這次的升級改造過程中找到答案。
  • 北京市長安大街、宜賓李莊古鎮,細數那些非常出名的旅遊景點
    李莊是一個文化和歷史遺蹟沉澱的古鎮,風雲變幻,這是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培養中華民族精神的古鎮,李莊古鎮位於四川省宜賓市東郊長江南岸,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古鎮」,李莊從現在開始1460年建立了鎮史,在長江邊的千年古鎮,隨著長江的繁衍,形成了「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桂嶺、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觀,這裡氣候溫和,地形平坦,水陸交通便利,歷史悠久,人文景觀密集,商業氛圍變少
  • 宜賓李莊古鎮的三白之中最出名的白肉真的好吃嗎?
    李莊鎮素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的美譽,李莊古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體現了明、清時期川南民居、廟宇、殿堂等建築特點。全鎮幅員面積71.52平方公裡,總人口4.3萬人。李莊鎮於2005年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並評為中央電視臺「魅力名鎮」之一。
  • 宜賓李莊古鎮升級改造最新進展來了!亮相時間已定~
    整個景區以李莊文化抗戰紀念館為核心,周邊配套營造人文街、月映荷池、田園景觀、梁林舊居等景點。力求最大程度「修舊如舊」,保護古建築群落原本風貌,最大限度保留好李莊味道。因此,硬體上的改造提升是李莊古鎮創建國家級5A景區邁出的第一步,如何讓遊客的一日遊變為深度遊,將從這次的升級改造過程中找到答案。
  • 李莊古鎮升級改造!古鎮規劃設計搶先看
    李莊古鎮李莊古鎮位於川黔渝金三角旅遊腹部地帶,一千五百年歷史時光鑄就了萬裡長江第一鎮美譽壹——月亮田景區項目月亮田景區佔地約1046畝,是由現在的同濟大道、鹽李路和長江圍起來的一片三角形區域,是未來李莊新增的一個景區。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中國李莊,文化脊梁,在這裡讀懂李莊的故事~
    李莊古鎮素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之稱臨江碼頭,有石板階梯層層疊疊而上,李莊,不僅文化歷史悠久,這裡的美食也同樣成為了一道招牌。「三白」是到了古鎮必嘗的三大美食。李莊白肉、李莊白糕、李莊白酒都有著各自的特色。
  • 周末遊,首選李莊+南關石牌坊+仙市鎮+太平鎮「川南文化古鎮」
    周末遊之成渝、成宜、成瀘線川南文化古鎮隆昌南關石牌坊古鎮、宜賓李莊、沿灘區仙市鎮、古藺縣太平鎮、合江堯壩鎮、樂至縣勞動鎮。李莊鎮【萬裡長江第一古鎮】李莊古鎮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莊」而得名,素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之稱。古鎮深處,是幾條古街巷,與其他以「古」為特色的景區不同,古街巷沒有任何「做舊」的痕跡。狹長的街巷兩旁,均是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四合院,像劉家院子、王家院子以及傳說中的龍門客棧等,清一色的石地木牆、精工建造。
  • 一個上海人眼裡的李莊(一)——「文以抗戰」盪氣迴腸
    宜賓位於長江起點,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前者是風光秀美、宜人宜居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萬裡長江第一城」美譽,另一個是海納百川、繁華發達的國際大都市,民間廣為流傳「魅力魔都」的雅稱。
  • 長江邊的文化古鎮,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古鎮",同濟大學舊址
    古鎮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時代的傳承,我國的古鎮大多數都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這些悠久的古鎮在展現在人們面前就像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只有你自己來探索這些古鎮才能夠感受到它的別樣魅力,四川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出名的地方,這裡不僅經濟發展的好,古鎮也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歷史文化底蘊十分豐富的古鎮。
  • 「畫境長江 ·文脈李莊」臻品航線正式首航
    伴隨著新年的第一縷陽光近日宜賓三江遊輪再添新航線連接冠英古街和李莊古鎮的「畫境長江 ·文脈李莊」臻品航線 正式首航三江遊輪。沿途景點此次開通的李莊航線,從合江門出發,沿長江而下抵達李莊古鎮,單面航線全長19公裡,整個旅遊時長約1個小時。遊客沿途可欣賞哪吒溼地公園、化工工業遺址公園、鹽坪壩長江大橋、宜賓港等10餘個景觀景點,充分感受舊工業文化遺址、傳統神話故事、李莊抗戰文化和紅色旅遊等宜賓特色文化。
  • 探尋|那些掩藏在千年歷史裡的文化古鎮(上)
    >李莊古鎮548 年,南朝梁武帝置南廣縣,治設今李莊,李莊距今已有1460 年建鎮史,是長江邊上的千年古鎮。現今的李莊,坐落於四川宜賓,明清古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上世紀40 年代在李莊紮根的營造學社,還從李莊的建築中汲取靈感,從而誕生了享譽中外的《中國建築史》。李莊,被譽為「中國建築聖地」,是中國古建營造技術保護與發展學術論壇的永久會址。作為中國抗戰大後方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在抗戰的艱難歲月裡,中華民族的文脈在此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