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要國內銀行帳戶裡有錢,奈及利亞人去杜拜度假,到倫敦購物,或者去美國佛羅裡達迪士尼只需帶著國內借記卡就足矣,但現在這樣的日子已經結束了。近期,奈及利亞人到國外旅遊時刷卡被拒的情況屢見不鮮。
QZ27日報導稱,包括GTBank,StanbicIBTC,First Bank等信譽良好的奈及利亞銀行在內,均在近期不斷發送郵件告知客戶,他們借記卡的日度、月度或年度的美元兌換上限被下調。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奈及利亞的經濟目前正面臨困境。石油是奈及利亞主要出口產品,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數據,2014年,奈及利亞出口為838.97億美元,其中石油出口為769.25億美元,約佔總出口額的91.7%。隨著石油價格跌破40美元,該國石油出口收入驟減,外匯儲備已經不足300億美元(或許至多僅夠維持6個月的進口)。2014年,奈及利亞進口額為619.8億美元。
面對「捉襟見肘」的外匯儲備,該國現任央行行長Godwin Emefiele引入了外匯「需求管理」。具體來講,就是不鼓勵某些產品的進口,從而抑制外匯需求。
被列入「不可在奈及利亞外匯兌換窗口兌換外匯」的進口商品有牙籤、某些類型的鋼、獨輪手推車,甚至還有印度香薰。如果進口商在國外銀行沒有自己的外匯(或者在自己家裡沒有儲存外匯),這實際就是一個進口禁令。
零售銀行受「需求管理」的衝擊最大。對這些銀行來講,最近從央行購買美元為客戶償還國際債務已經變成噩夢。「需求管理」也給普通人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上周,一些銀行客戶的日額度已經被減少到100美元。目前,已經很難找到給客戶日額度超過300美元的銀行。據QZ報導,一位奈及利亞商人不得不懇求供應商允許他分六天償還1800美元的貨款,也就是每天償還300美元。
還有許多奈及利亞人出國時持數張銀行卡。他們用這些銀行卡在國外的ATM上取款,然後帶回奈及利亞。今年10月,一名男子離開奈及利亞拉各斯國際機場時,因持有108張銀行卡被捕。幾天前,在奈及利亞城市卡諾(Kano),另外一名男子也因為持有800張借記卡被捕。
Emefiele 最近發表評論稱,不但不會放鬆管制,而且要加倍減少那些對珍貴外匯的「非法」需求。
雖然大部分民眾對政府面臨的經濟困境表示理解,但有一種情況是肯定的,那就是「需求管理」持續時間越長,對該國經濟及普通民眾產生的破壞性越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請戳天下首頁(tianxia.jiemian.com)。動動手指,長按二維碼,關注【最天下】微信公眾號:theveryworld (如果長按不行,就麻煩看官掃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