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動漫不再火的時候——日本的「3次動畫熱潮」

2020-12-19 OurPlay

日本動漫研究、批評家樹土直志,最近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

1、歷史上,曾經有3次「日本動畫的熱潮」 。

2、現在,我們正處在第3次熱潮當中。

3、然後這種熱潮,終有一天會結束。

他說,雖然現在經常聽到「日本動漫很受歡迎」這樣的新聞,但日本動漫(尤其是動畫)的人氣,也有波峰與波谷,並不是從始至終都很火。

尤其在日本以外的地方,從日本剛開始出口動畫的1960年,到2020年的60年間,日本動畫一共有過3次人氣的高峰。

第一次日本動畫熱潮,始於1970年代末,並貫穿了整個80年代,人氣主要集中在南歐。以《UFO機器人 古連泰沙》為代表的動畫,在法國獲得到驚人的收視率。《小甜甜》這部少女動畫,也風靡了一個時代。

《UFO機器人古連泰沙》: 漫畫家永井豪與東映動畫所共同企劃的「魔神系列」第3作

《小甜甜》(CandyCandy)由NET、旭通信社、東映聯合製作,1976~1975年播出

但當時的觀眾,並沒有意識到這些作品出自日本。一直到了80年代後期,日本動畫在當地電視臺上大量播放,人們才意識到這些動畫是日本製作的。

在這段時間,國外政府開始保護本地動畫市場,再加上部分觀眾批評片中的暴力情節,日本動畫開始被限制,這次熱潮就漸漸消退了。

第二次的熱潮,是1990年從美國開始的。初期最受歡迎的是特攝片《恐龍戰隊》,然後在90年代末,《寵物小精靈》、《龍珠》、《美少女戰士》也都相繼爆紅。這些作品,經過美國的電視頻道,走到了全世界小孩子的身邊。

這段時間,還出現了觀眾年齡層比較高的支流。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有1989年的《阿基拉》,與90年代末的《攻殼機動隊》

這些作品和諸多深夜動畫、OVA一起,感動了許多年齡層的學生或創作者。2000年後的第一個10年,觀眾年齡層較高的深夜作品也引起了熱潮。

但過了2010年,日本動畫忽然就進入了波谷。一方面,是面向兒童的電視頻道越來越少,再加上盜版商品的大量出現,導致日本動畫在海外變得越來越難賣。

就在人們都以為「日本動畫在海外要完了」的時候。從2012年開始,日本動漫卻迎來了第三次熱潮。

這次的發展,在線視頻網站居功至偉。隨著網絡視頻的出現,全世界都能方便又簡單地看到日本動畫。還有許多從未接觸動漫文化的人,也開始進坑。

網飛與嗶哩嗶哩這樣的在線視頻網站,投入重金買了許多日本動畫的播放權

同時,由於手機遊戲的發展,經典動漫可以當做「IP」繼續賣錢。不止美國公司重新投資動畫(比如網飛),中國的在線視頻網站也大量買入日本動畫,用來吸引觀眾。

僅僅在本季,就有《Fate/GrandOrder》與《魔法紀錄》兩部「手遊改編動畫」正在播出

結果在過去的10年,日本動畫產業規模一直在上升。這次熱潮的原動力,基本上都來自國外網絡巨頭(與背後的投資家)。

當然,既然是熱潮,就會有潮退的時候。實際上,日本動漫的前兩次熱潮都因為一些簡單的理由消退了。

樹土直志說,剩下的問題就是「第三次熱潮將在何時消退」了。日本動畫或許和以前一樣,因為市場變化而被冷落。然後其他國家的原創作品,也可能取代日本動畫的地位。

庵野秀明在2015年說:「日本動畫崩潰只是時間問題,大概只能堅持5年」

但比起預言「日本動畫只能蹦躂5年」的庵野秀明,樹土直志還是比較樂觀的。他發現,前兩次熱潮消退後,全世界動漫粉絲的數量反而變多了。

作為一種文化,日本動畫已經在人們心中紮根。對創作者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利用這股熱潮,在未來的世界中生存。

本篇文章就先到這裡。雖然未來不可預期,但動漫IP的賺錢模式,必然會繼續發展與延續。想玩文中提到的手遊的用戶,也可以使用OurPlay免費加速。

相關焦點

  • 日本動漫的「萌芽」和動畫之父
    現在我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已經離不開動漫了。從電視機走進我們老百姓的生活那一天起,動畫也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70後,80後,90後,00後,10後等等,小時候都是看著動畫片長大的。尤其是社會發展到今天,動畫片已經不再叫動畫了,而是「動漫」(Anime)。
  • 《謝文東漫畫》為什麼我看了動漫後會憧憬動漫裡日本的鄉村生活?
    動漫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在看動漫的過程中總能遇到很多美麗的景色。但是令人印象深刻並不是高樓大廈,而是在高樓大廈背後的鄉村。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大家憧憬動漫裡日本的鄉村生活。聖地巡遊經濟作為日本動畫產業應該是屬於附屬品的存在,因為大多數動畫的第一目的並不是為了振興某個地方的旅遊經濟,而是讓這個動畫與現實日常產生聯繫,才將故事背景放在某個鄉村,動畫火了,自然也帶動慕名而來的動畫觀眾進行戲中景點旅遊。
  • 日本很火,國內卻不火的5部動漫
    一部動漫能否大火,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質量,也就是劇情。然而,也有這麼一些動漫,由於各種因素,導致並沒有大火。亦或者是在日本很火,引進國內時卻不溫不火,人氣不高。本期給大家盤點幾部日本很火,國內卻不火的動漫(個人向),歡迎補充。1.《刃牙》前段時間《刃牙2》海皇篇公布了動畫化消息,將於2020年也就是今年正式播出。又可以看到這部「便宜格鬥動畫」了,粉絲們表示很期待。
  • 日本京都動畫遭惡意縱火,為什麼是動漫界「911」?
    當地時間今天上午約10點30分,日本知名動畫製作公司京都動畫遭人縱火。事發時有70餘人處於建築中,截止本文發布,火災已造成33人死亡。據當地居民說,發生火災時,聽到建築內部傳出爆炸聲,並且看到了黑煙從室內飄出。下午3點20分左右,京都市消防局宣布火勢已得到控制。
  • 《大聖歸來》破7億的時候:日本動漫是真要完
    提起動畫、漫畫和二次元,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是日本,在《大聖歸來》火遍中國的時候,日本動畫和漫畫行業過得卻並不太好,甚至可以用日本的動畫產業早晚完蛋來形容。這篇文章就簡單的科普一下日本現在動漫行業的坑,也算是給尚未成熟的中國動漫產業打個預防針。
  • 重拾年少時的珍貴記憶 跟隨動漫人物遊日本
    原標題:重拾年少時的珍貴記憶 跟隨動漫人物遊日本 說到動漫,不得不提及日本(景區詳情)。有著「世界第一動漫強國」之稱的日本,其動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創新和吸引力。而動漫作為日本的第一產業鏈,也突破了二次元的束縛,在日本民眾的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動漫帶來的改變。
  • 3次登上日本NHK,被贊世界級水平的中國動漫,《鏢人》要出動畫了
    8月8日,鵝舉辦動漫年度發布會,連續8小時的不間斷直播,公布了2020年動漫最新片單。片單中包括22部重磅新作IP動畫化、22部持續開發國漫系列作品和20部2020年度已宣動畫化作品新進展,共計64個重磅IP。
  • 動漫壁紙,日本漫畫發展與變遷,動畫製作流程
    日本漫畫的發展與變遷一方面反映了日本人對漫畫的喜愛和對漫畫藝術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漫畫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而不斷變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日本漫畫的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現代漫畫的發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漫畫是日本出版界最重要的支柱力量之一,在出版產業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
  • 日本最火的三部動漫作品是哪三部?死火海不是標準答案
    或許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三大民工漫畫「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這三部,但是這並不代表只有這3部才是最火的漫畫,那麼日漫還有哪些巨頭?其實跟火影忍者和海賊王同時期非常火爆的日漫作品還有,名偵探柯南、龍珠等等。那麼最開始的日漫三巨頭是那三部呢?其實最早的日漫三巨頭並不包含死神,正確的日漫三巨頭開始的時候其實說的是「火影忍者、海賊王和全職獵人」。
  • 日本動畫、漫畫發展史:日本動漫的前世今生
    日本動漫,是日本動畫(Anime)和日本漫畫(Manga)的合稱,日本動漫憑著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佔有著重要地位,是世界動漫文化的領軍人。   日本是典型的動漫強國,素有「動漫王國」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製作和輸出國,全球播放的動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歐洲這個比例更高,達到八成以上。
  • 宮崎駿——日本動漫大師
    都說動漫只是屬於兒童的福利,其實不然,譬如我們看的很多美國動漫日本動漫其實他的定位就是屬於老少皆宜,再來說一個最近火爆的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漫確實打動了很多成年人!可以說,你作為父母的身份去看了體味了,就不難理解為啥票房如此之高——只有成人才能真正懂其中的酸爽滋味!
  • 日本電影業的復甦,東京志願者制服的爆火,都是因為這部動漫?
    每一部優秀的動漫,都可能影響一個人的想法和決定。就像當年《灌籃高手》和《足球小將》的火爆一樣,讓很多人愛上了籃球和足球。現如今,也有這麼一部現象級別的動漫作品,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著影響。日本電影業復甦最近,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創下了日本首周末票房最高紀錄。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在日本興起現象級觀影熱潮,上映後連破票房紀錄,首周末票房或達50億。
  • 盤點2021上線網飛的日本動漫新作!日本動畫強勢來襲!
    這麼多日本動漫大作即將在 Netflix上線,你最期待的是哪一部?動畫片在日本影視文化中地位有多重要?今年《鬼滅之刃 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連破影史票房紀錄就是明證。  Netflix10月27日在日本東京舉辦「」2020 Netflix 在線動漫祭「」,為全球動畫迷16部原創動畫作品的最新進度:怪獸動畫劇集《哥斯拉:奇異點》,早前宣布的《生化危機:無盡黑暗》。  全球賣座電影改編《動畫版環太平洋》、穿梭時空的喜劇漫改動畫《羅馬浴場》、1990年代經典漫畫改編影集《轟天高校生》、浴血求生恐怖動畫《天空侵犯》以及《伊甸》等。
  • 重拾年少時的記憶 跟隨動漫人物遊日本
    說到動漫,不得不提及日本。有著"世界第一動漫強國"之稱的日本,其動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創新和吸引力。而動漫作為日本的第一產業鏈,也突破了二次元的束縛,在日本民眾的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動漫帶來的改變。
  • 就算我不喜歡動漫也看哭了!日本40歲人們心中的感人動畫排行
    就算我不喜歡動漫也看哭了!日本40歲人們心中的感人動畫排行 動漫 178ACG ▪ 2016-11-06 12:01:09
  • 動漫星空晚報:《熊出沒3》刷新國產動畫電影票房記錄 日本推出全息...
    各位晚上好,又到了回顧一天動漫新聞的時間了,一起來看下今天的動漫新聞吧。《熊出沒3》刷新國產動畫電影票房記錄,兩天票房過億;日本推出全息交互二次元萌妹子,有了這個神器宅男們還要啥女朋友啊;聲優鈴木達央在演唱會彩排時受傷,左肘骨折。那麼接下來就進入今天的主要內容吧!
  • 一個瘋子用一把火,讓全世界很多動漫迷哭著刷屏
    但對廣大動漫粉絲來說,這可能會成為他們一生中最不願記起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日本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被一場大火毀於一旦。這場火等於動漫業界的「火燒巴黎聖母院」;這場火讓全世界動漫迷經歷了一次「911」。京東動畫在業界站穩腳跟後,開始從外包向獨立製作轉型。《全金屬狂潮》校園篇推出引起強烈反響,應廣大觀眾要求又推出了續篇。真正讓京東動畫在動漫迷心中紮根的是《AIR》。畫面精緻流暢,製作精良。
  • 日本動漫:從「東方迪士尼」到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產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日本軍政府下令動畫師製作宣傳片以影響大眾,這種類型的電影得到了擴展。日本在戰爭中戰敗後,動漫產業又發生了轉變。1952年,藝術家德冢修(Osamu Tezuka)發行了《鐵臂阿童木》(Astro Boy),這是一部關於熱愛和平的機器人男孩的漫畫,他有x光視力和超強的力量。
  • 日本知名動畫製作公司京都動畫事件反思-原創動漫設計重要性
    京都動畫製作公司也有稱作京阿尼,前身為京都動畫工作室,創始人始人八田陽子曾為日本漫畫泰鬥、阿童木之父手塚治虫工作,工作室於1981年成立,1986年成立動畫部門。藝虎動畫公司了解到,「京都動畫」是一家以動畫的企劃、製作以及動畫製作相關的技術指導為主要營業事項的日本企業,常被粉絲們暱稱為「京阿尼」(阿尼為動漫英文animation的前兩個音節),以「統包」業務(即以外包形式,承接全套動畫製作流程)聞名業界,原來我們熟悉的《蠟筆小新》就是京都動畫一直參與製作。這樣知名的日本動畫公司會搞抄襲嗎?
  • 中國動畫竟然是日本動漫的老師
    雖然這張圖的說法有些過於偏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動漫市場上,我國的動畫產業遠遠遜於美國和日本。時下熱映的「小黃人」——《神偷奶爸3》首周票房破4億元,突破由《功夫熊貓3》創造的3.39億元動畫片首周票房紀錄,而這兩部系列動畫片都是從國外引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