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語文,最好的途徑是什麼?
我孩子從小開始,基本上也會做到每天堅持以上四項內容的學習。
我所認識的朋友當中,凡是比較重視對孩子教育的,一般都會堅持讓孩子閱讀、練字、讀詩的。
學好語文最好的途徑是從時開始積累和養成良好語文習慣。當然,這裡面還有很多的細節需要區別與細化。
教育的角度來說,背古詩還是其它,區別並不大。實際上,這四項內容可以概括為閱讀(包含記憶,即背誦)和練字兩項。
如何幫助孩子從小打好語文基礎的途徑。因為語文的基本功裡,聽說讀寫都離不開閱讀與記憶積累。要讓孩子從小打好語文的基礎,如果能夠做到每天堅持閱讀,背誦,堅持每天練字,那麼假以時日,這個孩子的語文素養絕對不會差。
以下三個方面如果能夠長期從小堅持,對孩子學好語文、奠定成材基礎非常有用。
一是閱讀
閱讀最好要養成習慣,每天回家,不要讓孩子坐到電視面前面,而要讓孩子坐在書桌前,拿起書本,讀它一個小時或幾個小時。從小學低段開始的繪本閱讀,到逐漸過渡到有拼音、沒有拼音的故事,年級漸高逐漸看全本經典等,無論是童話、寓言、古詩,還是校園小說、傳統國學等書籍,只要他願意看,喜歡看,就要多看。
如果能做到海量閱讀,精讀和粗讀相結合,瀏覽與細讀相結合,閱讀的質量就會漸漸提高。
閱讀要成為一種習慣,成為孩子隨時隨地願意做的興趣,成為孩子內心一種自然萌發的願望,那麼對於學習來說,就等於打好了基礎。
二是寫作
閱讀是積累素材、開闊眼界、拓展視野的途徑,看得多了,腦海裡的語言、詞彙量積累了,就會有更多的想法,需要經常地把它寫出來。閱讀是內部語言的轉化與交流,寫作是把內部語言外化為外部語言。寫作好了,語文水平高低才能真正得到體現。
光有閱讀量的提升,如果不能轉化為寫作水平的提升,那麼閱讀就會失去支撐與意義。寫作訓練要從小開始,可以先讓孩子與父母多通過語言交流,在閱讀過程中經常交流對書中人物的看法,對重要情節的描述、理解與記憶等,可以交流補充書中段落、改寫情節故事等,評價人物好壞。
孩子與父母的交流、與老師及同伴的交流,在閱讀過程中必不可少,這是走向寫作成功的前提。交流的多了,語言表達順暢了,再把它寫出來就水到渠成了,作文水平想不高都難。
寫作訓練可以引導孩子堅持每天寫寫日記,記心得體會,摘錄好詞好句。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只要動起筆來,閱讀+寫作,基本上語言的全部訓練都可以包含在裡面了。
題主的四個選項裡,沒有寫作,其實這個環節真的很重要,但許多父母重視寫作,卻不知道怎麼引導,只會把孩子扔到作文輔導班裡去。事實上,閱讀後的親子對話,寫點小日記等方式,都是非常好的寫作訓練。
越是不經意地寫,越能幫助孩子領悟到寫作的好處,而且又不會讓孩子對寫作望文生畏。
三是寫字
字寫得漂亮不漂亮,真的很重要。
考試中,閱讀老師在批改時,對字寫得很漂亮的學生,天然就會有好感,就會打高分。掌握正確的書寫習慣,把字寫漂亮,也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效。
寫字訓練也要從小開始,拿本好的字帖,每天練寫幾個字,時間也不需要很長,漸漸養成好習慣。
寫字貴在堅持,沒有幾年時光,難以練出一手好字。
養成了以上三個良好習慣,積累了豐富的語文素材,濡養他豐富的人文情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與交流技巧,語文學習自然能夠出類拔萃,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