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心經》是開悟之人才能讀懂的一部佛經。也有人說,讀佛經,要像念佛那樣不間斷地讀,就能開悟。無論哪種說法,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大家都很喜歡《心經》,也喜歡讀《心經》。
之所以如此喜歡《心經》,除了誦讀此經,能讓人獲得無量福報之外,還能讓人的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清淨。佛教中講究慧根,如果你具備慧根,甚至因為誦讀此經而開悟!
想要開悟,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困難。只要一個人的心,真正念誦《心經》而得清淨,那麼你就是真正的有所得。而《心經》中的這四大經典佛句,只要多讀,就會越快開悟!
01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個世界,從來就是處於不生不滅的狀態,只是因為一個人多了妄念,才使得自己的世界,發生了諸多的變化。由此,心中便多了諸多的煩惱。為生活煩惱,為工作煩惱,為愛情煩惱。其實,只要將自己的心放淡,你的煩惱,自然會逐漸變淡。
人的一切煩惱,其實來源於自己的不斷變動的心念。所以,修行,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當你的心,一念放下,就會萬般自在,煩惱自消。
02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你執著什麼,必定會被執著所困。執著於情,則為情所困;執著於愛,你就會為愛所困。當你去掉自己的執著,你就會發現,哪裡有情?哪裡有愛?所有的一切,只不過是自己的心,所產生的而已。你的心若是牽掛,則會沉迷其中,難調難伏。
一個人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為對生太過於執著;一個人之所以喜歡錢,是因為對享受太過執著。當放下生死,放下享受,你會發現,這世間有更多的美好,有更多的幸福。這就是心的秘密,你能舍,就能得。舍了小,得到大,舍了愛恨,便會得到慈悲。舍了掛礙,就會沒有了恐怖。
03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很多人,遇到事物總想求個究竟;有的人,遇到不懂,總想弄個明白。其實,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規則。一個人需要做的,就是遵循它的規則。懂得了,是好事;萬一不懂,那就由它。
《心經》中最後的這個佛句,絕大部分的人不懂。不但你不懂,旁人也不懂。既然都不懂,為何心還要苦苦執著,想要去懂?人本無心,何處可安?無心方為大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在何處?佛在心中。
0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想即是不想,不想即是想。當你不斷誦讀,就等於沒有讀。越讀,你越有新的見解。越有新的見解,你就相當於否認了之前的舊見解。什麼是空?什麼是色?哪裡來的空?哪裡來的色?不過是自己的妄想執著而已。
《心經》中此句最為經典。《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中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人們都以為只是在說念佛,其實裡面也包含著一個人念經。《心經》中的內容,你只要不斷地誦讀,不斷地理解,你就等同於念佛憶佛。因為這部經典,乃是佛陀所宣說,裡面蘊含無盡佛意,無盡佛理。誦讀《心經》,你就是在不斷地與佛陀「交流」。
《心經》涵蓋了所有佛經的內容,無論你讀多少遍,都會對它有新的見解。這是《心經》的奧秘,也是修行的奧秘,也是一個人,自心發生變化的奧秘。所以《心經》要反覆讀,越讀越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