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當導遊,十一長假跟著詩詞遊西安!

2020-12-18 西安文旅之聲

祖國大地富饒多姿

山河萬物都有故事

古人的詩詞

把祖國的美寫的一覽無餘

趁著十一假期

隨著古人的筆墨

一起穿越古今

品讀詩人眼中的山清水秀

完成一場最詩意的文化之旅吧

一座城,她千年的鐘聲迴響至今

她千年的詩詞絕唱傳唱不衰

關於西安的詩詞

實在繁若星空

不管是唐詩宋詞還是樂府詩集

隨便吟來

便有長安

這些美麗的詩句匯集在一起

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完整的西安畫卷

西安

西安的歷史

西安的文化

西安的美

也盡在這一字一詞一句中

1

大雁塔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唐代,凡新科進士及第,除了戴花騎馬遍遊長安之外,還要一起曲江流飲作詩品評,杏園探花參加國宴,登臨大雁塔,推舉善書者將他們的姓名、籍貫和及第的時間用墨筆題寫在牆壁上留念。

在雁塔題名的人當中,最出名的當屬白居易。他27歲一舉中第,登上雁塔,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表達他少年得志的喜悅。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唐代許多著名詩人登臨大雁塔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2

曲江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杜甫《曲江》

「每天退朝歸來,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邊舉杯暢飲,盡醉而歸。因賒酒太多,處處留有酒債。人生活到七十歲,自古以來就不多。蝴蝶在花叢中穿行,時隱時現。蜻蜓緩緩飛動,時而點著水面。我要對春光說,請與蝴蝶、蜻蜓一同流轉。須得片刻欣賞,莫誤時機」。

這就是杜甫在《曲江》一詩中,對曲江的描述。他似乎非常青睞曲江,閒來無事就去曲江邊飲酒,他還有一首詩也是關於在曲江邊飲酒的。

曲江對酒

杜甫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

3

大唐芙蓉園

芙蓉闕下會千官,紫禁朱櫻出上闌

——王維《敕賜百官櫻桃》

從唐玄宗時代開始,「芙蓉園中看花」——皇帝遊幸芙蓉園成為一種經常性的活動。這個活動規模很大,內容也豐富多彩,有宮娥嬪妃、梨園子弟、學士寵臣、皇親國戚等。

他們在紫雲樓上宴飲歌舞,芙蓉池中流觴題詩,君臣歡娛,其樂無窮。好詩不僅可以得到皇上的嘉獎,同僚的羨慕,而且馬上傳遍長安朝野,變得婦孺皆知。

憶長安四月

丘丹

憶長安,四月時,南郊萬乘旌旗。

嘗酎玉卮更獻, 含桃絲籠交馳。

芳草落花無限,金張許史相隨。

(南郊即是南苑,指芙蓉園。)

4

華清池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白居易《長恨歌》

華清池,又名華清宮,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使其成為中國唐宮文化旅遊標誌性景區。

白居易的《長恨歌》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詩中的有些句子大家一定耳熟能詳。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節選

大 明 宮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大明宮是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餘年。

王維的《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利用細節描寫和場景渲染,寫出了大明宮早朝時莊嚴華貴的氣氛,別具藝術特色。

青 龍 寺

碣石山人一軸詩,終南山北數人知。

擬看青龍寺裡月,待無一點夜雲時。

——賈島《題青龍寺》

青龍寺,又名石佛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唐朝佛教真言宗祖庭。其座落在西安樂遊塬上,是唐朝長安東郊最有名的風景區,背對興慶宮和大明宮,前望千峰堆翠的終南山,俯視煙水明媚林木蔥鬱的曲江杏園,來到這裡,京師的勝景名跡盡收眼底。

興 慶 宮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遊巡。

幽咽龍池水,悽涼御榻塵。

隨風秋樹葉,對月老宮人。

萬事如桑海,悲來欲慟神。

——戎昱《秋望興慶宮》

興慶宮是唐玄宗登基後,在自己臨淄王府所在的興慶坊的基礎上興建的宮殿,是唐長安城三大宮殿群之一,毀於唐末戰亂,今遺址開闢有興慶宮公園。唐玄宗當政時多半時間在這裡居住和理政,安史之亂後,又在這裡當有名無實的「太上皇,大唐帝國也因此由盛轉衰。此詩中的悲涼不僅僅是詩人內心的情緒,也是那時大唐的真實寫照。

終 南 山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終南別業》

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驪山

驪山絕望幸,花萼罷登臨。

地下無朝燭,人間有賜金。

鼎湖龍去遠,銀海雁飛深。

萬歲蓬萊日,長懸舊羽林。

——杜甫《驪山》

驪山,又稱「酈山」,是秦嶺北側的一個支脈,因遠望山勢如同一匹駿馬,故名驪山。古蹟遺址在這裡星羅棋布,有被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驪山晚照」,烽火戲諸侯的「烽火臺」等。

灞河

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灞河兩岸從秦漢時期開始,廣植河柳,每年春季柳絮隨風飄揚,宛若雪花。因此「灞柳風雪」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詞

打破了時空的界限

讓我們穿越回過去

去尋找古城西安的足跡

對於這些古詩詞裡的景點

你有一種怎樣的情懷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和文旅君進行分享

來源:陝西電視臺都市青春頻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謝子君

審核:魯雷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六期——遊重慶
    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李白的偉大在於,不僅在少年時代能為我們寫出「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更重要的是在烈士暮年,依然能為我們展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經四川。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
  • 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江上吟》這是一首七言古詩,李白作詩,最棒的就是古體詩,因為古體詩在創作上非常自由簡直跟李白狂放瀟灑的個性渾然一體,所以對於李白這樣的詩人,一定不能有束縛,比如七言律詩,因為有太多的限制,相比之下,李白在律詩上的成就,就要稍微遜色一些了。
  •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成都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五期——遊成都《蜀相》唐代 杜甫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大唐開元八年(720)春,20歲的李白人生第一次離開故鄉江油,「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來到成都,開始了自己的蜀中漫遊之旅。此詩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李白離開成都,秋夜行舟,路經峨眉。但見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月影倒映在青衣江澄澈的江面。夜間乘船從清溪出發,直奔三峽,眼看故鄉在身後漸行漸遠,還沒離開,就已經開始思念了。
  •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十六期——遊濟寧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十六期——遊濟寧日落沙明天到開,波搖石動水縈迴。——唐 李白《魯東門泛舟二首》 李白在濟寧一住就是23年,訪友攬勝,幾乎走遍了山東的名山大川、古祠勝跡。公元738年,李白在任城東門泛舟而行,留下了《魯東門泛舟二首》,落日與沙洲交相輝映於水中,微風輕拂,桃花夾岸,波搖石動,舟隨溪轉。月的溫柔恬淡,加之夜的朦朧幽遠,餘韻悠然。
  • 李白與杜甫的友情,也許你不懂!走進詩聖杜甫
    這幾句描寫出自杜甫的《憶昔》,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是何其昌盛,人們的生活是何其幸福。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杜甫在慢慢地長大。由於出生在官宦世家,家學淵源,杜甫得以獲得良好的教育,以及開闊的眼界。杜甫的詩詞才能一方面得益於自己的天賦,另一方面得益於家族的遺傳。
  • 同為唐朝詩人,為什麼李白一生遊山玩水,杜甫卻窮困潦倒
    讀唐詩時,有時候會感慨,「這世界真是生而不公」,舉個例子,唐朝最好的兩位大詩人李白和杜甫,李白一生都在遊山玩水,而杜甫卻只能戰亂流離,潦倒困頓,甚至小兒子都餓死了。李白日子過得滋潤,除了他的個性豁達灑脫之外,是否真如大家想像中那般有貴人相助?是否真有「吃軟飯」靠妻過日子?
  • 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只給杜甫回了兩首
    起碼杜甫對李白不是。回顧李白和杜甫的相遇,兩人聚了三次,晚上睡覺蓋一條被子,白天手牽手出去玩。三次會面,讓杜甫回憶了一生。隱娘總結了杜甫寫給李白12首詩,縱觀杜甫寫給李白的這12首詩,足見杜甫對李白的深情。
  • 最美的風景,都在詩詞裡,一起跟著詩詞去旅行吧
    沒關係,都說最美的風景,在詩詞裡。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詩詞裡的風景,快跟著詩詞一起去旅行吧!1.雁門關: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裡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 太陽和月亮的相碰——李白和杜甫的友情
    天寶三年(744年)的夏天,杜甫和李白初識於洛陽。此時,李白四十四歲,剛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離開長安來到洛陽。他雖然被排擠出了朝廷,但詩名顯赫,正像是光芒四射的「太陽」。比李白小十一歲的杜甫則是一個聲名尚未顯露的詩壇青年,就像是光華未露的「月亮」。
  • 詩壇知己:李白與杜甫·同遊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大唐天寶三載,也就是公元744年,43歲的李白和32歲的杜甫在洛陽初次相遇了。彼時,李白被賜金放還,杜甫進士不第,兩人都處在人生的失意時刻。
  • 李白和杜甫的相遇相知,是唐代最偉大的文學邂逅
    先看看李白和杜甫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
  • 杜甫唐詩句句誇李白,三四句10個字連用2個典故,無愧詩聖之名
    而且詩仙詩聖彼此之間交往還不少,實在是古典詩詞發展之幸。他們兩人詩詞酬和碰撞的火花,多少年來一直讓人們津津樂道。杜甫和李白兩個人的友誼是非常動人的。尤其是杜甫寫給李白的那些唐詩,幾乎都是在表達傾慕之心。在杜甫看來,李白寫詩清新無比,瀟灑俊逸,大多語出自然,自帶豪情。而這也是杜甫所渴望達到的境界。
  •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十八期——遊洛陽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十八期——遊洛陽 「千嬌百媚看不夠,魂牽三月洛陽花」,歷史上與洛陽有關,或提及洛陽風物的詩詞篇秩浩如煙海,這份獨特的精神、歷史遺產,足以使洛陽獨步天下。——唐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鄉愁,是每一位在外的遊子魂牽夢繞、不可避免、無法斷絕的情感,已經滲入血脈、融於骨髓。
  • 杜甫:老子愛李白,跟全世界無關
    對了,說到這,申明一下,由於性格和文風的差異,很多人誤以為杜甫比李白老,在這裡鄭重科普一下: 李杜相遇時,李白44歲,杜甫33歲,李白比杜甫大11歲。,高適滿嘴飯菜地跟著瞎起鬨。 於是第二年的春天,他們三人在濟南又見面了,然後再度分手。 到了秋天,李白杜甫卻又暗搓搓地在兗州重聚了,是的,這一次,他們沒再喊高適。
  • 魚巷子文化散談:李白杜甫登嶽陽樓的「仙聖」五律
    中國詩歌史上兩大高峰李白和杜甫都曾經登上嶽陽樓,寫下千古名篇,而且都是在他們的晚年,詩藝爐火純青臻於造化之際,這種殊榮在江南三大名樓中,唯有嶽陽樓獨享!李白登上嶽陽樓,是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李白因為在「安史之亂」中站錯隊,被流放夜郎。走到白帝城,傳來唐肅宗大赦天下的消息,李白也被赦免,重獲自由。
  •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七期——遊長沙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七期——遊長沙長沙, 湖南省省會,簡稱長,地處湖南省東部偏北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七期——遊長沙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七期——遊長沙《山行》 杜牧之于楓葉就如李白之於明月,蘇軾之於中秋,白居易之於江南。在我們的腦海中,只要是提到秋天的紅楓,大概第一想到的就是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詩句了。
  • 跟著杜甫遊成都:他詩詞中那些絕美的風光,你知道現在都在哪嗎?
    成都是四川的省會,位於成都平原腹地,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發祥地,有著兩千年歷史的成都,曾是眾多文學大家遊歷和居住之地,從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關於成都風土人情的詩詞,而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杜甫了。杜甫被稱為「詩聖」,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 杜甫的這首詩,僅憑開頭一句,千年來便廣為流傳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跟詩詞有關的書,名字叫《跟著古詩詞讀歷史》。這本書是結合歷史來講述詩詞的,非常有趣。為什麼介紹這本書呢?對於很多對古詩詞有興趣的人,常常因為不甚了解,最終選擇實際。其實,在閱讀古詩詞中,有兩點是不能忽視的。第一點需要專業的注釋和解析。
  • 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十三期——遊濟南
    憑著頑強的意志,她堅持住了,流傳下來的所有文學作品一共才七十多篇,但是卻能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作品成千上萬的大文豪平起平坐,充分說明了李清照的才華。跟著詩詞去旅行|星聚力教育第十二期——遊嘉興在李清照之後56年,濟南又誕生了一個將要流芳千古的名士。
  • 詩壇的兩大巨山,李白和杜甫,誰更得你心
    都說中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而詩歌發展最鼎盛的時期就是在唐朝,那些被記載且遺留下來的詩歌都已經近5萬多首。在這個文學繁榮的朝代裡,群星燦爛、人才輩出,那麼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詩人就將近五六十個,其中最具有文學造詣以及最具有代表性的詩人絕對非李白和杜甫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