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設計師林亞琴和她的小夥伴大膽創新,把家鄉的傳統美食麻餈、米饅頭等,經過包裝和工藝創新,打造成一款款口感好、賣相驚豔的時尚點心,成為創業新秀。記者昨日慕名來到象山時,她正在跟小夥伴一起「頭腦風暴」,探討如何持續創新設計,把傳統美食的寧波故事講得更加出彩。
一名光鮮亮麗的平面設計師,緣何會投身煙火氣十足的特色點心?面對記者的疑惑,林亞琴微笑著拿出了手機。「今年清明節,舅舅讓我幫他在象山丹城推銷自家做的麻餈。沒想到,他發來的點心照片,色調灰暗模糊,看了毫無食慾。」第二天,林亞琴趕到象山西周,想親自拍些照片,再嘗下點心味道。當她聞到柴火和點心混合發出來的淡雅清新味道,看到麻餈的整個製作過程,頓時變得興奮起來,「舅舅做了一臺搗麻餈的機器,看著像木馬,能把麻餈『搗』得異常軟糯」。鑑定完點心的品質後,林亞琴心裡有了想法:何不推廣家鄉的傳統特色點心,讓更多人吃到呢?
家鄉點心口感夠好,但賣相平平。如何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這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平面設計師,林亞琴去紙行選紙,設計貼紙,短短2天便完成了麻餈的新包裝:將麻餈切塊後用一張進口食品專用紙包成長條,再用一張黃色藝術紙裝飾,貼上標籤。新包裝立馬使麻餈「高大上」起來,經朋友圈測試後,得到了眾多朋友認可。
林亞琴趁熱打鐵,註冊了微店,時尚風加持後的麻餈銷售非常火爆。
西周代表性的點心非米饅頭莫屬,但市場上的米饅頭品質良莠不齊。為此,林亞琴到處尋找做米饅頭的老手藝人,並讓舅舅拜對方為師學習。第一批做出來的米饅頭分發給鄰居、朋友品嘗,大家都說彈、軟、香、糯,非常好吃。得到認可後,林亞琴立馬對產品精心包裝,投放市場後,得到一致好評,獲評象山旅遊商品大賽銀獎,有人更是稱讚其為「米饅頭界的NO.1」。
近三個月來,林亞琴平均每天銷售100公斤米饅頭,最多一次達到500公斤。「現在國內消費正在加速復甦,我們會加快創新步伐,搶抓新消費商機,推出更多有創意、有品位的點心新品,讓舌尖上的寧波美食更有時尚感和影響力。」林亞琴說。記者易鶴 通訊員張芳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