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莫高窟同為中國重點文保,甘肅這個開鑿更早的石窟,卻鮮少人知?

2020-12-11 馬且停

小馬說旅行,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在馬且停的旅途中,看過的石窟不少於10個,其中最讓我驚喜的或許就是甘肅永靖縣的炳靈寺石窟。這可是和莫高窟一樣,在1961年的時候一同入選為中國首批重點文保單位的古蹟。

或許相比莫高窟和龍門石窟而言,炳靈寺石窟並不算是規模最大且名氣最大的一個石窟,但是憑藉著悠久的歷史和重要遺存成為甘肅省第三大石窟。

如果翻開炳靈寺石窟的歷史,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個石窟始建於西秦建弘元年,往後的十六國時代起,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在此開鑿和塑像,也就是說這裡有著長達1000多年的建造歷史。

其實按照炳靈寺石窟建造年代來說,開鑿年代可是要比敦煌莫高窟早上100年,僅僅比新疆克孜爾石窟稍遲。從這個 歷史來看,我們可以稱炳靈寺石窟為華夏第一窟。

因為跨越的時期廣,所以炳靈寺石窟內的造像和壁畫可謂是藏著多種風格的遺存。因此當你來到這裡一定要去對比下各個時期的造像風格和壁畫模式。

如今在炳靈寺石窟中我們可以看到196個窟龕,造像達到694個。壁畫面積達到900多平方米。其中西秦時期的有2窟1龕,北魏開鑿的有8窟25龕,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龕。

從保存下來的石窟數量可見看得出來唐代炳靈寺石窟算是開鑿年代最輝煌時期,翻開炳靈寺的歷史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得出來當時炳靈寺的規模可謂是空前,僧人幾乎達到了3000多人。

因此在我看來,炳靈寺石窟中最精華的部分一定是唐代的石窟群,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炳靈寺最大的唐代彌勒坐佛,這尊坐佛高達27米,成為唐代作品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尊之一。

除了唐卡的造像之外,炳靈寺石窟內的歷朝歷代的造像都各有特色,西秦時期的壁畫和彩塑就帶著濃濃的西域風情;北周時期的彩塑肉髻低平,面如滿月,口眼俱小;隋代的彩塑則呈現出眉毛彎細,眼低垂,嘴小唇薄的清秀之風等。這些和初唐或盛唐時期,面部圓潤大耳垂肩的風格可謂是截然不同。

很慶幸在一個石窟群裡面可以看到如此多時期的造像風格,讓我覺得這裡完全就是一個石窟博物館。當然除了看石窟文化之外,其實炳靈寺石窟所在的劉家峽水庫,也是一個非常特色的自然景觀。劉家峽水庫炳靈湖是我國最大的高原人造湖之一,水面廣闊。

除了看水之外,整個炳靈寺景區內還可以看到不少特色的山,有的像是佛像,有的像是傳說故事,有的像是動物,因此可以說炳靈寺石窟是一個看點豐富的景點,即便交通不是很方便但是同樣值得前來打卡。

相關焦點

  • 甘肅這個景點少有人知,卻比莫高窟早100年,藏近700尊造像
    到了甘肅旅行最不可錯過的就是藏著這裡的石窟,畢竟這可是石窟大省,從魏晉南北朝開始,這裡就不停地開鑿石窟,據說從甘肅的隴東到「河西走廊」分布有100多座石窟,其中有家喻戶曉的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和榆林窟,也有中國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石窟等等,當然還有更多的小眾石窟可謂是比比皆是。
  • 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卻少有人知
    說起石窟,大家都知道的是,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同被列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卻少有人知。麥積山大門眾所周知,石窟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是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藝術景觀。
  • 甘肅的麥積山石窟,雖與敦煌莫高窟齊名,卻鮮有人知
    今天要說的是位於甘肅就有這麼一處千年的石窟文化積澱,雖然論名氣與敦煌莫高窟差之甚遠,但其歷史意義以及價值是堅決不可否認的,這裡就是「麥積山」。這個聚集了華夏文明的區域,八千年來匯聚的價值不可預估,裡面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古蹟數不勝數。
  • 中國最美石窟,和莫高窟同為中國四大石窟,門票高達120元看點豐富
    這個和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一同被稱為了中國的四大石窟。雲岡石窟規模非常大,如今保留下來的石窟長約1公裡,共有45個洞窟,252個大小不不一的窟龕,造像更是多達5萬多尊,成為了如今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
  • 中國最早開鑿的石窟,不輸敦煌莫高窟,距今1700多年卻鮮有人知
    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營建的一千年曆程,時值中國歷史上兩漢以後長期分裂割據,走向民族融合,又由巔峰而式微的重要發展時期,而這段時期正是中國藝術理論、門派形成的發展時期,因此敦煌石窟具有特殊的跨時代意義,不過除了敦煌莫高窟之外,在我國新疆境內,其實還藏者可與之媲美的石窟,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只不過鮮有人問津。
  • 甘肅的石窟,甘肅旅遊必去景點,有中國四大石窟之二
    在我國全國各地分布有眾多的石窟,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四座,被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其中的兩個都在甘肅省,我們就一起看一下甘肅的這兩個石窟。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又被稱為千佛洞,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國的四大石窟裡面規模最大的,也是這個內容最豐富的,是中國四大石窟之首。敦煌莫高窟歷史悠久,最早的建造時間是前秦時期,後歷經各找各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現代的規模,現在的敦煌莫高窟一共有石窟700多個,大小不一,小的不足一平方米,大的能夠達到兩百多平方米,是現在世界上現存界上最大的佛教藝術地。
  • 中國四大石窟最不知名的一個,和莫高窟同在甘肅,雕塑在世界最強
    說起中國的石窟旅遊,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洛陽的龍門石窟和甘肅的莫高窟以及大同的雲岡石窟,可以說這三個石窟是中國石窟藝術的典範,但是其實在甘肅不只有個莫高窟,還有一個石窟說起名字來大家都有印象,但是卻很少有遊客想要去遊玩過,幾乎被人們遺忘。
  • 為什麼敦煌會出現莫高窟,是誰開鑿的?裡面到底有什麼?
    甚至會捐錢建造佛像石窟,供養神靈佛祖。包括敦煌百姓、世家大吏、各路政客等都會在敦煌營造屬於自己的石窟。久而久之,敦煌開鑿石窟的人越來越多,石窟的規模也就越來越大。現在我們所說的敦煌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它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 中國第五大石窟,距今1400年與雲岡石窟媲美,卻少有人知
    石窟是一種佛教建築形式,它起源於印度,後來石窟藝術傳到了中國,各朝各代都有開鑿石窟的行為,尤其是黃河流域一帶,石窟藝術一度非常興盛。所以我國石窟藝術源遠流長,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石窟藝術瑰寶。
  • 和莫高窟同為中國重要石窟,為何甘肅這個更良心的景點,卻少有遊人
    關於炳靈寺石窟的旅行經歷,或許跟很多人一樣有所糾結,自己去的話會覺得路線有點遠,一天往返有點趕趟;報一日遊的話,又擔心預留景區內的時間太少。經歷了一天的考慮,我最終還是選擇了相對比較自由的一日遊,畢竟這個團在景區內預留了3個小時,因此也算是時間充裕。
  • 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迄今1600多年歷史,是「石窟鼻祖」
    一路向北,走進河西尋找最美最驚豔,開鑿時間最早的石窟。畢竟是長途之行,乘坐高鐵還是比較方便的。毫無疑問,第一站就是甘肅,不去敦煌的莫高窟,不去肅南的馬蹄寺,直奔那鮮為人知的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位於甘肅涼州城南50公裡左右的一處山村內,建於東晉,迄今為止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雖名為天梯山石窟,但遊人都以習慣稱它為古涼州石窟,而當地人則喜歡叫它涼州大佛窟。記住哦,這些名稱指的都是同一個地方(天梯山石窟),千萬不要為這些小錯誤而被別人說沒文化哦。其實,河西走廊歷代以來都是佛教文化東傳西歸的重要道路。
  • 甘肅最出名的三個石窟,都是世界文化遺產,都和這個地方相關聯
    甘肅,因敦煌出名,也因敦煌給遊客對甘肅的印象帶來影響,甚至很多人想只要想起甘肅,腦海中只能聯想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場面。這種固有印象甚至影響了人們對甘肅文化的判斷,認為除了敦煌,甘肅文化底蘊遠沒有西安深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甘肅七大世界文化遺產的其中三個。
  • 西安周邊有座1500年的低調石窟,與莫高窟並稱「甘肅四大石窟」!
    ,這偏遠的景點,人跡寥寥,但對遊客來說,卻是非常難得的待遇和體驗,沒有紛紛擾擾的人群幹擾,想看多久看多久,盡情參觀,甚至在遊覽石窟內部時,面對千年前的莊嚴佛像,人本能地有種眾生渺小的唏噓感。其實甘肅是一個石窟遺產非常豐富的地方,在中國的四大石窟裡,獨佔了兩個座位,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使這個地方的世界名聲大振,也許是因為兩者都太優秀了,本省的南、北石窟寺低調而不為人所知。
  • 西安周邊,有座1500年的低調石窟,與莫高窟並稱甘肅四大石窟
    雖然民間的社火慶典也是不可缺少的活動,但從具有1500年歷史的「甘肅四大石窟」之一的北石窟寺的慶典和開化情況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甘肅省是石窟遺產豐富的地區,獨佔了中國四大石窟中的兩個,敦煌的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向世界展示了這片土地,也許是因為兩者過於突出,本省的南、北石窟寺鮮為人知,北魏時期,甘肅東部海拔1000多米的慶陽市西南郊覆鐘山下,蒲河和茹河交匯。
  • 中國四大石窟之首,甘肅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俗稱千佛洞,中國4大石窟之一,世界文化遺產,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的嗚沙山東麓斷崖上 。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前秦建元二年(西元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地,見山上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
  • 來到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
    來到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到甘肅敦煌旅遊的,多都是奔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而來的。至於其他景點略顯偏僻,交通略有些不便(現在已經好多了,我是2013年去的),要麼自駕要麼找旅行社。不過,榆林窟的石窟藝術絕非是莫高窟的簡單『翻版』」。(《中國國家地理》)就是這樣一個藝術寶庫,首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來遊者也是寥寥無幾,只因它深藏在瓜州(縣)的極乾旱荒漠之中,方圓數十公裡內只有風沙吹過峽谷之中。我們幾個散客從敦煌出發,一路來到一百公裡外的瓜州縣鎖陽鎮榆林窟。
  • 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是石窟界的鼻祖,卻很少人知道其存在
    在兩晉南北朝期間,中國開始出現大量名聞遐邇的佛教造像石窟。尤其是在甘肅,從來就不缺少精緻的石窟造像。中國四大石窟中的兩座——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就處於甘肅境內,也都是始鑿於那個時代。不過我國四大石窟卻不是最早開鑿的石窟,今天,筆者和朋友們介紹一下這座石窟界的鼻祖。在武威市南50公裡的祁連山脈中,有一片開闊的盆地。
  • 中國石窟的特點?
    今天看了敦煌莫高窟的紀律片,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國佛教的石窟文化。大約在公元三世紀,中國開始了石窟的開鑿,盛行於公元五年至八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基本終止。現存最早的是克孜爾石窟,人氣最高的是敦煌莫高石窟。僧房窟是僧人起居、修禪和集會的地方,僧房窟中有一間是專為修禪的小窟,叫禪窟或羅漢窟;佛殿窟是僧徒禮佛的場所,一般在窟中雕出佛的形象或在窟中壁上開龕,內置塑像,像前留一片空地;塔廟窟在佛殿窟內豎立中心塔,又稱中心塔柱窟,塔內收藏佛骨舍利;大像窟是設置大型佛像的洞窟,也是僧徒禮佛的場所。此外,石窟還兼有安置屍體的功能,如河北響堂山石窟、河南龍門石窟、甘肅麥積山石窟和寧夏須彌山石窟等,被稱為「瘞窟」。
  • 除了龍門石窟,這幾個石窟也是你應該知道的
    四大石窟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一般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是「三大石窟」加上麥積山石窟形成的並稱。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四大石窟,看看四大石窟的特色。 1.
  • 透過甘肅石窟窺見恢弘文化 四集電視紀錄片《中國石窟走廊》在央視...
    地處絲綢之路黃金地帶的甘肅,是全國石窟群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全省共有大小石窟群205座,擁有5萬多平方米壁畫和2萬多座塑像,數量居全國第一。中國四大石窟,甘肅佔了一半。中國十大佛像,甘肅也佔了半壁江山。中國內地開鑿最早的石窟群,幾乎都集中在甘肅三千裡絲路古道上。佛教文明與中華文明的交流碰撞,誕生了獨一無二的敦煌石窟藝術和涼州造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