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為什麼能夠佔據臺灣,課本上沒有說的

2021-03-05 漢王武帝

臺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因東臨琉球、太平洋,南接菲律賓群島且與中國大陸相隔十分之近,因此自古以來便是極重要的海上貿易中轉點。在三國時期稱臺灣為夷州,且東吳與其交流非常頻繁,進入隋唐時期,稱之為流求,為進一步加強對臺灣的治理,元代設置澎湖巡檢司,而在進入明代後基本沿用元代管理方式,設置澎湖巡檢司。在新航路開闢之後,稱為「海上馬車夫」的荷蘭開始與明朝接觸,而臺灣由於地理位置的便利性,荷蘭開始對臺灣動起了腦筋。

荷蘭在明代稱之為紅毛番,萬曆二十九年(1602年)荷蘭船隊到達澳門要求與明朝通商貿易,但葡萄牙人早在1553便獲取了在澳門的居住權,因而對於荷蘭的到來葡萄牙人嚴防死守,最終由於葡萄牙人的阻撓荷蘭人未能成功。但荷蘭人並未就此放棄與中國的通商機會,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荷蘭人侵佔澎湖並以此為據點修屋搭寨,以此絕他國與明朝貿易,以期獲得對明朝貿易的獨佔性,最終因為明朝的武力威脅作罷,但天啟二年(1622年),荷蘭人捲土重來復佔澎湖,在巡撫南居益的圍攻下最終迫使荷蘭人放棄澎湖。但在殖民貿易的驅動下,荷蘭依然沒有放棄,轉而將目光放到了臺灣,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開始侵佔臺灣南部地區,為穩固陣腳,荷蘭人又先後在臺灣修建了臺灣城以及赤崁城,而在這一期間,西班牙人也開始尋求對明朝的貿易,因為擔心荷蘭人在臺灣的駐紮會威脅西班牙對明朝的貿易,所以在天啟六年(1626年),西班牙侵佔了臺灣北部的基隆和淡水,為獲得對臺灣的全權控制,崇禎十五年(1642年),荷蘭人擊敗了西班牙人,由此完全控制了臺灣。為減小統治阻力,荷蘭在臺灣創辦學校讓兒童從小學習其文化,以達到奴化思想的目的,而在統治政策上,選擇當地「德高望重」者負責治理,以樹立傀儡的方式穩固其統治。

由於明末的動亂,因而明朝政府也一直未能收復臺灣,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經過激戰,鄭成功成功收復臺灣,由此結束了荷蘭對臺灣的殖民統治。

相關焦點

  • 寶島臺灣的現狀如何?驢友剛從臺灣回來:與課本上說的不一樣
    在很多人看來,臺灣是一個繁榮發達的省份,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臺灣經濟,當時臺灣的GDP就佔據了大陸GDP的一半。
  • 臺灣課本怎樣教「大陸史」? 臺灣媒體人揭示
    ,讀中學時已是1985年上下,那時的歷史課本,教我們的「本國歷史」仍然教的是「中國」的歷史,並沒有特別區分什麼「臺灣史」。他們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陸這邊說的是「解放戰爭」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臺灣則說「動員戡亂」。之前的鴉片戰爭、五四運動,倒是都一樣的。  我們來看臺灣歷史課本的「臺灣史」目錄,這是初一學生讀的:  首先開篇就是「史前臺灣」,分成「臺灣史前文化」、「南島語族與臺灣原住民文化」,基本上重點就是「臺灣人」和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年紀一樣老。
  • 臺灣的中學歷史課本怎樣教「大陸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我是1976出生在臺灣,讀中學時大約已是1985年上下,那時的歷史課本,教我們的「本國歷史」仍然教的是「中國」的歷史,並沒有特別區分什麼「臺灣史」。他們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陸這邊說的「解放戰爭」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臺灣則說「動員戡亂」。之前的鴉片戰爭、五四運動,倒是都一樣的。我們來看臺灣歷史課本的「臺灣史」目錄,這是初一學生讀的;首先開篇就是「史前臺灣」,分成「臺灣史前文化」、「南島語族與臺灣原住民文化」,基本上重點就是「臺灣人」和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年紀一樣老。潛臺詞就是臺灣人也有自己的祖宗。
  • 荷蘭成立一家公司,它侵略過澳門、臺灣,它是如何擴張的?
    那為什麼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發展的卻沒有荷蘭東印度的公司有起色呢?這 要歸功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籌集方式的成功。因為在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起初,不管是政界人物,還是普通的荷蘭的普通的民眾。都對印度東印度公司,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所以在剛剛建立的時候,就有了650萬荷蘭盾的資本。而且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10倍。
  • 歷史上收復失地的戰爭那麼多,為什麼鄭成功收復臺灣最為人稱道?
    明朝以後大陸與臺灣的人民往來不絕。到了十七世紀,西方侵略者遠渡亞洲,對多地區展開野蠻侵略。1642年,一支荷蘭軍隊入主臺灣,不但佔據了寶島,還以暴政奴役當地人民。時值大清建國,明朝愛國將領鄭成功在內陸發動北伐戰爭未果,只能退守東南諸島與清廷長期鬥爭。
  • 鄭氏三代佔據臺灣的簡述和清政府收復臺灣的措施及經過
    為了在亞洲進行侵略擴張,荷蘭在1602年成立了荷屬東印度公司、由於當時的英國尚未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在國力上尚且無法和荷蘭抗衡、而最早進行殖民擴張的西班牙也在和英國的戰爭中損失慘重,無力和荷蘭抗衡、只有另外一個殖民國家葡萄牙在和荷蘭的爭奪中佔據了一些上風。
  • 課本上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卻沒有下一句,遊客:早已丟失千年
    我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為什麼會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呢?這要從我們小時候學得課本上說起,在我們國內景區有很多的無數好山好水好景,每一個景色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的地方是屬於盆地的,那有的地方是屬於高山的,又比如在屬於盆地的四川,又有四季如春的雲南,每一個景點都見證了很多遊客的心情。
  • 荷蘭霸佔臺灣多少年才被趕跑
    赫克託號漸漸沉沒下去,還有三艘荷蘭船一看形勢不妙,嚇得掉頭就逃。荷蘭侵略軍遭到慘敗,龜縮在兩座城裡不敢應戰。他們一面偷偷派人到巴達維亞(今爪哇)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鄭軍大營求和,說只要鄭軍肯退出臺灣,他們寧願獻上十萬兩白銀慰勞。鄭成功喝退荷蘭使者,派兵猛攻赤嵌。赤嵌的敵軍頑抗,一時攻不下來。有個當地人給鄭軍出個主意說,赤嵌城的水都是從城外高地流下來的,只要切斷水源,敵人就不戰自亂。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我又被氣到了!
    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國史被大幅精簡,漢唐盛世、帝王將相的名字基本上幾乎消失在臺灣新世代的記憶中。新課納大幅增加東亞史,把中國史納入到東亞史的一部分。其實早在前幾年,臺灣課本就把中國歷史併入東亞史了。三國鼎立為什麼消失?
  • 鄭成功佔據臺灣後經濟軍事實力不足以與大陸抗衡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軍登上了臺灣島,收復了被明鄭勢力佔據的臺灣,此時離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已經過去了21年。 在這二十一年的時間裡,鄭軍經歷了清荷聯合攻臺、清朝厲行海禁等政策,不得不放棄金門、廈門等大陸據點後全部撤往臺灣。
  • 有個臺灣女生說:為什麼要怕解放軍?他們又不是日本人
    我同時也看大陸新聞,大陸這邊沒有一條新聞說遼寧艦會打臺灣啊,我不相信遼寧艦會這麼小人,說不打,用偷襲的方式。因為我們不是日本人。所以我就在臉書上寫了幾句感慨。我是很認真地在安撫大家,遼寧艦不會打臺灣,大家不要擔心,因為如果一個飛彈射過去,萬一死到的是他們的親戚、親家怎麼辦?
  • 小小的荷蘭為何能霸佔我國臺灣三十餘年
    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小小的荷蘭為何能霸佔我國臺灣三十餘年?首先,荷蘭雖然面積不大,但實力可不弱,是當時的海上霸主,稱霸世界海洋數十年。17世紀鼎盛時期的荷蘭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商船隊和海軍力量,荷蘭的商船數量超過1.5萬艘,比歐洲其他國家加起來還要多,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霸主。
  • 九月開學,臺灣毒害下一代的新「臺獨」歷史課本又要上路了
    臺灣歷史課本竟宣揚「臺灣主權未定論」。(圖片來源:臺媒)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族,大陸人看到臺灣人就有親切感,但是我們需要關注到,兩岸孩子們學的歷史課本大有不同,臺灣青少年學的東西,尤其是歷史,是和大陸有很大區別的。首先說一下臺灣教科書審查制度。
  • 料羅灣海戰:中國人第一次海上大敗西方海軍,荷蘭輸了但這波不虧
    荷蘭插手東亞貿易佔據臺灣這個時候荷蘭人出場了,今天的男主終於出場了,說到大航海就不能說荷蘭人,荷蘭人是海上馬車夫,荷蘭瀕臨大西洋但是卻缺少自然資源,所以很多人出海經商,至今荷蘭仍是全球最發達的是一個國家之一。
  • 梁文道:臺灣沒有大陸人說的那麼好,也沒有臺灣人說的那麼壞
    開始研究農村政治和公民社會的建立,因為一般來講,公民社會就是城市,農村有自助、互助的傳統,這些學者會研究這類傳統有沒有問題,怎樣改造它,讓它變得更好。最近十年,全世界由農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動的趨勢沒有變,但是在很多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這個趨勢減緩了,甚至倒流了。臺灣也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城市的生活壓力很大,年輕人開始發現,很難像父輩一樣在職場上一直往上走,機會不是那麼多。
  • 荷蘭和西班牙在臺灣打仗?1641年的「聖薩爾瓦多城之戰」
    如果說兩支外國軍隊,在中國的國土上開戰,大家通常會想到什麼呢?通常會想到的都是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此時清政府對東北地區的控制很薄弱,日俄兩強在中國的國土上橫行霸道,清廷卻根本不敢幹預,可謂是喪權辱國到了極致。
  • 中國遊客到荷蘭旅遊,一下飛機就說:為什麼荷蘭人都長這麼高?
    我國人們的平均身高大概就是一米七左右,平時的生活習慣是南方以米飯為主,北方以麵食為主,可能在中國沒有地區的差異,哪個地方都有長得高的,也有長得矮的,身高這種東西在中國沒有限制。人類研究學家也說,這些和遺傳因素有關,如果自己的家族都是長得高的,那麼自己的後代也會長得高,相反就會長得矮。走在大街上能看見各種各樣身高的人,長得高的就比較顯眼,在人群裡一眼就能看到,而且他們也可以利用他們的身高優勢來從事不一樣的職業。在我國姚明有1.9米左右,加入了籃球隊,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就。
  • 荷蘭在臺灣的殖民統治,引起了哪些人的反抗?他們做了什麼?
    郭懷一,漢族人,原是鄭芝龍的部屬,長期在臺灣南部居住他「因憤荷人之虐,思殲滅之」,與其同伴一起計劃於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以自己「大結首」的身份,邀請荷蘭駐臺長官及普羅文查城的荷蘭官吏來賞月,一舉加以殲滅,然後以送長官入城為名,賺開城門,驅逐荷人。可惜這一計劃被漢奸告密出賣了,郭便決定提前起義。
  • 寶島臺灣現在咋樣了?和課本中的不一樣,希望早日回到祖國懷抱
    很多人已經不再滿足於物質的保障,更多的去追求精神的享受,旅行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尤其是對於一些生活水平較高的人來說,出國旅行也漸漸的成為了一種流行的趨勢,像一些周圍的國家就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日本、韓國、泰國等等。要說起臺灣可謂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而且在一些小時候的課本中還出現過臺灣的美景,但是臺灣真的像課文中所說的那樣嗎?
  • 臺灣是何時淪為荷蘭殖民地,又是何時收復的?
    臺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我們所說的臺灣地區,包括臺灣本島以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的64個島嶼,以及金門、馬祖島嶼,其中臺灣本島的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是中國的第一大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