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黃河情」走進花湖探尋「中國最美溼地」生態保護之謎

2020-09-21 二三裡資訊阿壩

一隻水鳥悠閒地穿行在水草之間

四川新聞網阿壩9月21日訊(記者 王灩雨 攝影報導)風,從遙遠的地方吹來,翻卷著廣袤無垠的水草。碩大的雲朵靜靜地飄浮在湛藍蒼穹,在遠處連綿的綠色山脈上投下大片斑駁的影子。許許多多的藍色花朵,像天空掉下的碎片,散落在豐茂水草間,一隻水鳥抖動著斑駁的羽毛,徐徐向前遊去……9月21日,四川新聞網記者隨「中國夢·黃河情」主題採訪團來到位於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花湖生態保護區,探尋這個有著「中國最美溼地」美譽的保護區的生態保護之謎。

秋日裡,花湖生態保護區一片金黃

四川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地處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境內,總面積166570.6公頃,其中實驗區38300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澤溼地,又是黃河、長江兩大河流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有著黃河「蓄水池」、「中國西部高原之腎」的美稱,是「國家自然遺產」,也是「國際重要溼地」,保護區始建於1994年,1998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頸鶴(圖據若爾蓋花湖生態保護區)

而花湖生態保護區則是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的一部分,核心區面積6.74平方公裡。湖內及湖泊周邊植被豐富,生長著高原鰍等15種瀕危魚類,周邊棲息著玉帶海雕、大天鵝、小天鵝等10餘種珍稀動物,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黑頸鶴棲息的最大的保護區,2005年被國家林業部授予「黑頸鶴之鄉」,2008年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溼地」。

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科長索郎奪爾基介紹說:「近年來,保護區內通過採取『治沙還溼』、『種草還溼』、『滅鼠還溼』、『填溝還溼』、『溼地生態效益補助試點』、『溼地生態資源管護』等方式保護溼地生態系統,共計投入5968萬元用於溼地保護和恢復工程的實施。」

巡護員如科正在打撈水中的垃圾

同時,保護區內聘用35名巡護人員和29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為溼地生態管護員對溼地生態資源進行管護,人均管護面積7800畝,實現了保護區溼地資源管護全覆蓋。

50多歲的如科便是巡護員之一,他已經守衛這片溼地近12年,更是將自己的家搬到了花湖保護區內。「花湖就是我的家,而黑頸鶴就像我的家人一樣。」如科說,之後他還將繼續巡視在這片美麗的溼地,保護這朵高原之花。

不僅如此,保護區內還以溼地生態效益補償為抓手,探索溼地保護新模式,自2016年啟動實施溼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以來,累計投入9000萬元,以「一次性補助還溼」、「季節性限牧還溼」、「禁止性退牧還溼」、「草畜平衡試點」等方式來探索保護溼地生態系統最佳的保護模式。

「這片溼地是自然給予我們最美的饋贈,在我們當地,幾乎所有老百姓都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保護它。」索郎奪爾基說,再過不久,黑頸鶴將飛往雲南、貴州等地,他相信等到來年三四月份它們回來時,花湖將以更美的姿態迎接它們。

來源:四川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中國夢·黃河情」若爾蓋多措並舉優化溼地生態系統 保護黑頸鶴家園
    花湖岸邊蘆葦叢生,因為湖中盛開的一種白色的小花聞名,這裡同時也是觀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最佳去處,被譽為「黑頸鶴之鄉」。花湖湖面遼闊,湖下面是深不可測的沼澤地,沿著湖邊的棧道可以走進溼地,湖畔五彩繽紛、雲霞委地,曾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溼地。
  • 「中國夢黃河情」若爾蓋多措並舉優化溼地生態系統 保護黑頸鶴家園
    在四川若爾蓋和甘肅郎木寺之間的213國道旁,安靜的躺著一個草原上的綠寶石,它是熱爾大壩草原上的天然海子——花湖。花湖岸邊蘆葦叢生,因為湖中盛開的一種白色的小花聞名,這裡同時也是觀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最佳去處,被譽為「黑頸鶴之鄉」。
  • 「中國夢 黃河情」熱爾大草原的美麗花湖 迷人的「黑頸鶴之鄉」
    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中國網9月21日訊(記者鄭亮)花湖生態保護區位於若爾蓋縣西北部之熱爾大草原腹心,核心區面積6.74平方公裡,是熱爾大草原上的一個天然海子。從2018年起,花湖生態保護區投資1.3億元,按照4A級旅遊景區的要求,全力打造景區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軟體服務。經過周密布置,精心安排,迅速行動,在景區的環境面貌、衛生環保、功能設施和服務質量提升、制度措施、旅遊宣傳、交通運營、旅遊安全、電訊服務、旅遊購物等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從而高效得保護了花湖生態保護區自然生態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 「中國夢·黃河情」邂逅若爾蓋 觀黃河生態發展之變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來到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縣,直擊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腳踩黃土,切身感知黃河兒女在黃河生態發展之路上的所思、所感、所為。
  • 【中國夢·黃河情】若爾蓋大草原上的生態守護人
    【中國夢·黃河情】天蒼野茫,風吹草低,牛羊滿坡,熱爾大草原廣闊無垠。近日,記者跟隨「中國夢·黃河情」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到達若爾蓋,走近這片美麗溼地上的生態守護人。依偎在黃河母親懷裡的若爾蓋兒女心懷這片土地,時刻保護著母親河的水源,用不同的方式默默守護著同一片淨土。
  • 「中國夢·黃河情」合陽處女泉照片
    【中國夢·黃河情】合陽處女泉照片合陽在古時稱為「莘國」,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被譽為「中國愛情詩之源」、「中國民間文化之鄉」、「中國黃河生態美食名城」。如今,合陽正在建設中的黃河西岸生態走廊項目,未來將成為黃河流域的生態核心區,打造為生態旅遊文明樣板。
  • 若爾蓋多措並舉優化溼地生態系統 保護黑頸鶴家園
    花湖岸邊蘆葦叢生,因為湖中盛開的一種白色的小花聞名,這裡同時也是觀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最佳去處,被譽為「黑頸鶴之鄉」。花湖湖面遼闊,湖下面是深不可測的沼澤地,沿著湖邊的棧道可以走進溼地,湖畔五彩繽紛、雲霞委地,曾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溼地。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
    中國網9月22日訊(記者郜玉至)9月22日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沿黃九省(區)網信辦、中國網承辦。
  • 中國夢·黃河情|鳥類「國際機場」!「打卡」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9月24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媒體行走進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探尋黃河口溼地「鳥類天堂」的奧秘。據了解,世界上共有8條鳥類主要遷徙通道,3條在我國境內,其中黃河三角洲橫跨2條,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地區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棲息地和繁殖地。每年春、秋候鳥遷徙季節,數百萬隻鳥類在黃河口溼地捕食、棲息,大量南遷前往越冬地的候鳥也將這裡作為它們遷徙旅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加油站」,甚至作為自己越冬棲息地和繁殖地,黃河三角洲因而被國內外專家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
  • 邂逅若爾蓋 觀黃河生態發展之變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來到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縣,直擊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腳踩黃土,切身感知黃河兒女在黃河生態發展之路上的所思、所感、所為。
  • 「中國夢·黃河情」|築牢黃河上遊蓄水池 護水天一色魚躍鳥飛
    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花湖生態旅遊區裡,木質棧道一直伸向遠處,遊客沿著棧道前行,時不時停下腳步,掏出手機記錄下眼前的美妙瞬間。 「你們注意看,這水裡有很多魚,這些都是黃河魚。」站在溼地內一處觀景臺,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科長索郎奪爾基指著不遠處一片水域,向大家介紹起花湖近年來的可喜變化。「溼地生態環境變好的表現有兩個,一是溼地面積不斷擴大;二是溼地內的野生動物數量不斷增加。這兩點,我們都實現了。」 位於若爾蓋縣西北部之熱爾大草原腹心地帶的花湖生態旅遊區,原本是一個天然的海子,2018年升級成為4A級風景區,核心區面積6.74平方公裡。
  • 中國夢黃河情|瞰壯美東營黃河三角洲,美麗金秋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4日訊 9月24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媒體行走進壯美東營黃河三角洲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位於山東省東營市東北部的黃河入海口處
  • 熱爾大草原的美麗花湖 迷人的「黑頸鶴之鄉」
    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中國網9月21日訊(記者鄭亮)花湖生態保護區位於若爾蓋縣西北部之熱爾大草原腹心,核心區面積6.74平方公裡,是熱爾大草原上的一個天然海子。從2018年起,花湖生態保護區投資1.3億元,按照4A級旅遊景區的要求,全力打造景區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軟體服務。經過周密布置,精心安排,迅速行動,在景區的環境面貌、衛生環保、功能設施和服務質量提升、制度措施、旅遊宣傳、交通運營、旅遊安全、電訊服務、旅遊購物等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從而高效得保護了花湖生態保護區自然生態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 「中國夢·黃河情」月亮灣巧遇《聖地可可西裡》劇組談生態保護與文旅發展
    中國網訊(記者 佟明月)一望無垠的紅原草原上,草灘飲馬,山巒疊黛,一道彎彎的河流猶如天上的新月蜿蜒流轉,此地便為「月亮灣」,這也是「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採訪團在四川的最後一站。四川是一個有靈氣的地方,陰雨綿綿想要留住你前行的腳步,而這片刻的駐足,記者巧遇了一場生態文明的交流碰撞。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萬裡入胸懷!齊魯大地奏響幸福大河新樂章
    秋分時節,「中國夢 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東,探尋新時代齊魯大地與黃河的故事。黃河,決定一座城市的氣韻因河而生,因水而興。在山東,黃河是經濟繁華之源,也是文化繁榮之基。在黃河流域區域發展大格局中,濟南區位優勢明顯。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安瀾潤兩岸 書寫綠色發展新畫卷
    水,是綠色之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發力的關鍵。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以「水」為筆繪就美麗生態畫卷,是當下中國正在經歷的巨變。九曲黃河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進入新時代,在黃河文化蘊含的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偉大奮鬥、偉大團結、偉大夢想精神的滋養下,沿黃省區走出了一條人水和諧之路,美了家園、活了資源、富了百姓。近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圓滿收官。
  • 中國夢 黃河情丨閃電漫評:揚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
  • 中國夢·黃河情|東營:黃河落天東入海,河海城共新生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
  • 中國夢·黃河情|西黃東清 水口樞紐 古時華山周圍水系生態變化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
  • 「中國夢黃河情」生態治黃綠色先行 看小浪底工程如何讓流域人水和諧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9月15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小浪底,探尋小浪底帶給黃河的巨大變化。媒體記者的疑問引來了工作人員的解答,「黃河一路自西奔騰而來,在小浪底被大壩攔截後,水中的黃沙漸漸沉澱下去,故而清澈。」大河網記者了解到,小浪底工程開發目標以防洪、防凌、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灌溉和發電,蓄清排渾,除害興利,綜合利用。樞紐工程主要由大壩、洩洪排沙系統、引水發電系統組成。生態治黃,綠色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