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記者 佟明月)一望無垠的紅原草原上,草灘飲馬,山巒疊黛,一道彎彎的河流猶如天上的新月蜿蜒流轉,此地便為「月亮灣」,這也是「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採訪團在四川的最後一站。四川是一個有靈氣的地方,陰雨綿綿想要留住你前行的腳步,而這片刻的駐足,記者巧遇了一場生態文明的交流碰撞。
《聖地可可西裡》工作區 中國網記者 佟明月攝
遠處,策馬奔騰的草原兒女馳騁江河,走近一看,是《聖地可可西裡》劇組拍攝的現場,鏡頭裡,盡顯草原兒女的豪邁之氣,坐在監視器旁邊的李舒導演拿著對講機協調各個工種,休息片刻中,為我們介紹了電視劇《聖地可可西裡》的故事。
「《聖地可可西裡》是首部講生態保護題材的電視劇,我們以電影中常用的雙線敘事結構,一條線是上世紀初,以藏族青年多吉為首的原住民與猖獗的盜獵者作鬥爭,誓死保護藏羚羊,保護可可西裡;另一條線聚焦現代,國家對藏羚羊的保護已經效果顯著,但卻有部分盜獵者依舊覬覦豐厚的利潤鋌而走險,當地的森林警察寸步不離地守護著可可西裡。兩個時代,一個話題,生態保護沒有時空限制,宣傳了中國的自然保護意識。」
《聖地可可西裡》導演李舒 中國網記者佟明月攝
如今,影視業的發展不僅是文化載體、傳播媒介,更是文旅產業發展、精準扶貧政策、促進經濟發展的時代之聲。
《聖地可可西裡》執行製片人單澤在介紹為什麼選擇紅原月亮灣為取景地時說到:「電視劇講究細節,需要盡力還完故事原貌,紅原月亮灣也是我們經過大量選景最後敲定的取景地之一,這裡的高原文化、藏族文化都保留得很完好。」月亮灣是川西北大草原的一顆旅遊明珠、紅原大草原上的精華景點。2014年,月亮灣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100個最美觀景拍攝點」。
月亮灣景區 中國網記者 佟明月攝
月亮灣景區屬於開放式旅遊景區,旅遊產業發展不明顯,遊客停留時間較短,過境遊特徵明顯,未能將優質旅遊資源轉化為優質旅遊產品,無法帶動促進當地經濟,這是月亮灣景區旅遊產業面臨的巨大挑戰。單澤說:「影視和文旅是分不開的,取景地不僅能夠宣傳地域特色,同時也會帶動一系列的旅遊打卡,促進經濟衍生發展。」
月亮灣景區 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記者從《聖地可可西裡》的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整個劇組拍攝過程中,每個工作人員都配備了垃圾袋,每天拍攝完還要進行徹底清掃,請當地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劇組人員說:「從我們自身做起,把生態環境當成家,我們才能做好家裡的主人。」
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來不是遙不可及的口號工程,這是直接或間接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的使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