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長兩短」常用來指意外的災禍或者危險的事情,那麼它又是源於什麼呢?在鄉下人們是很忌諱說「三長兩短」的。通常認為,三長兩短指的是未蓋上蓋兒的棺材,因為用來裝死屍的棺材正好由三塊長木板、兩塊短木板構成一個匣子。所以在人們看來,這個詞有些不吉利的意思。
「三長兩短」特指棺材的說法猛一聽不無道理,但仔細推敲一下就覺得這種解釋有些不妥當了。如果指的是棺材,那麼應該是有棺材蓋的;人死後棺材豈能不蓋上蓋兒?不蓋之棺焉能下葬?可是,如果有了棺材蓋,那就不應當是「三長兩短」,而是四長兩短了?可見,這種解釋有些牽強。
那麼,「三長兩短」究竟指的是什麼呢?據《禮記·檀弓上》記載,古時棺木不用釘子,人們是用皮條把棺材底與蓋捆合在一起的。橫的方向捆三道,縱的方向捆兩道。橫的方向木板長,縱的方向木板短,「三長兩短」即源於此。到後來,人們用釘子釘棺蓋,既方便又快捷,三長兩短的捆棺材皮條也隨之消失。但是,這個詞語卻一直流傳下來,在生活中經常使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火葬的推行,棺材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如果連棺材都絕跡的話,那麼把「三長兩短」指作棺材的說法也會像三長兩短的捆棺材的皮條一樣消失。那個時候,恐怕知道「三長兩短」來歷的人會更少了。
【相關文章導讀】
♦ 「哇塞」一詞的真正含義,你還好意思再說嗎?
♦ 古代高手如云:中國武術究竟能不能打?
♦ 古代上街買菜是買什麼菜?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