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雨水將至,「寒溼症」來襲?常喝這5道湯,祛溼健脾,關鍵還不貴
大地冰雪消融,雨水節氣夾寒而至。這個節氣也正是「乍暖還寒,最難將息」的時候,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降雨也會明顯增多,空氣的溼度會更大,寒溼之邪易入侵為患。寒溼如痺阻經絡,則氣血瘀滯、經絡不通,常會引起肌肉無力、關節酸痛;寒溼若困住脾胃,則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溼氣便秘或溼氣虛胖;因此,雨水前後,應注意保暖,少食生冷之物,以利溼祛溼、健脾養肝為養生原則。
健脾利溼的湯粥常用於祛溼調理,在雨水節氣服用養生湯粥,對潤和脾胃,調理肝氣,祛溼利水大有益處。接下來就分享5道湯粥,溼氣重的朋友不妨試一試,「雨水」至,倒春寒,這5道湯,都不足5塊錢,卻祛溼護脾保平安!
陳皮赤豆薏米茯苓湯
【準備食材】
兩人份所需食材有:薏米30克、赤豆30克、茯苓30克、陳皮15克、紅糖25克。您可根據具體的食用人數酌情增減食材的用量。
【製作方法】
1.浸泡赤小豆。赤豆提前浸泡3小時以上,我們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泡上。
2.浸泡茯苓。茯苓清洗後用溫水浸泡2小時。
3.炒制薏米。薏米清洗後用文火炒制,當薏米略有焦斑,微香就可以了。
4.開始煮製。鍋中加入赤小豆、薏米、茯苓,加適量的清水開始煮製,大火煮開10分鐘後轉中小火慢慢熬煮40分鐘。
5.加入陳皮。將陳皮清洗乾淨,控幹水分後,加入鍋中,再繼續煮製10分鐘。
6.加入紅糖。加入紅糖煮製3-5分鐘即可關火。
【小提示】
經過充分煮製後將陳皮及茯苓撈出,其餘食材可隨湯食用。
芡實白扁豆粥
【準備食材】
需要準備芡實、薏米、蓮子各50克(三種食材的比例為1:1:1即可,數量可酌情調整)、白扁豆15克、糯米20克、糖適量。
【製作方法】
1.浸泡芡實扁豆。芡實和白扁豆要用清水泡3小時以上。可以在煮粥的前一天晚上完成。
2.浸泡薏米。將清洗乾淨的薏米提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
3.開始煮製。白蓮清洗乾淨,連同提前浸泡過的芡實等食材一起入鍋,加入適量的清水開始煮製,大火煮開後,保持火力煮10分鐘。
4.加入糯米。此時加入糯米,水再次煮開轉中小火熬製30至40分鐘。如果您喜甜,可放適量冰糖。
【小提示】
粥中的糯米請不要用大米代替。
芡實淮山薏米赤豆湯
【準備食材】
兩人份所需食材有芡實、蓮子、淮山、薏米、赤小豆各20克、冰糖適量(可省略)。您可根據具體食用人數酌情增減食材的用量,五樣食材的用量為四等份即可。
【製作方法】
1.浸泡芡實和赤小豆。芡實和赤小豆要提前浸泡3小時以上。這項工作我們可以在前一天的晚上來完成。
2.炒制薏米。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將炒好的薏米取出放涼。
3.清洗淮山幹和蓮子。淮山幹和白蓮清洗乾淨後泡10分鐘。
4.開始煮製。鍋中加入芡實、赤小豆和薏米,大火煮開10分鐘。
5.加入淮山幹和蓮子。繼續大火煮製至沸騰,轉中小火慢煮50分鐘左右。
6.加入冰糖。食材都煮熟後,加入適量的冰糖,用湯勺攪動至冰糖融化即可關火,盛熱食用。
【小提示】
薏米可以多炒出一些,晾涼密封存放,隨吃隨取。
五味補脾湯
【準備食材】
需要準備的食材有五種:芡實、薏米、茯苓、蓮子、山藥各20克,清水適量。此食譜約為2-3人量,您可以根據食用人數酌情增減用量,五種食材等同重量即可。
【製作方法】
1.浸泡耐煮食材。芡實、薏米、茯苓質地比較堅硬我們需要提前浸泡3小時以上。
2.浸泡蓮子。蓮子不用浸泡時間太長,提前浸泡10-20分鐘即可。
3.預處理山藥。山藥去皮後切成小塊兒備用。
4.開始煮製。先將浸泡好的芡實、薏米和茯苓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後轉中火煮30分鐘。
5.加入蓮子和山藥。半小時後加蓮子和山藥,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煮製30分鐘。
【小提示】
煮製後的茯苓口感稍顯乾柴,如果您不喜歡它的口感,或胃腸比較弱,可將其挑揀出丟掉。其他食材與湯水同食。
紅糖蜜橘桂蓮湯
【準備食材】
兩人份需要準備的食材有:橘子2個、茯苓30克、蓮子16顆、桂圓乾6顆、紅糖15克、枸杞子20粒。您可根據具體食用人數酌情增減食材的用量。
【製作方法】
1.浸泡茯苓。茯苓用稍微溫一點的水浸泡10至15分鐘,清洗乾淨備用。
2.開始煮製。將泡好的茯苓和桂圓肉、蓮子一起煮製30分鐘。
3.加入紅糖。30分鐘後,加入紅糖繼續加熱3分鐘。
4.加入橘瓣。加入橘瓣再加熱2分鐘。
5.此時紅糖已經完全溶化,此時停止程序或關火,加入清洗乾淨的枸杞即可飲用。
【小提示】
食用時可將茯苓撈出,其它食材與湯一起食用。
這5道養生湯粥您學會了嗎?在製作過程中,您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留言給我,如果您認同我的文章,就請留言、點讚、轉發噢,祝您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