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亞洲:反導試驗靶場技術難在何處

2020-12-20 觀察者網

近日,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介紹我國反導試驗專家陳德明事跡。報導中首次出現我國首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中攔截彈發射升空畫面。

這引起了對中國反導技術能力的又一輪新的熱議。尤其是最近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讓大家談論反導系統的熱情更加高漲。

但是由於反導系統高度保密的特性,大部分讀者對於「反導」這個話題,包括陳德明大校究竟做出了什麼貢獻這些問題都是處於「不明覺厲」狀態。

誇賈林靶場的日常——多彈頭飛彈彈著景象

筆者下面根據美國反導試驗和我國反導試驗的一些情況,試圖稍稍回答這個問題。以下內容皆根據公開資料進行分析。

美國反導系統的搖籃:誇賈林靶場

目前美國陸基中段反導系統主要有兩種,一是飛彈防禦局主持研製的GMD國土反導系統,另一種則是海軍主導的「陸基宙斯盾」。但其試驗都是在美國陸軍誇賈林環礁飛彈試驗靶場進行,該基地一方面進行反導試驗,另一方面也是美國空軍的洲際彈道飛彈試驗的彈著區之一。這是西方國家唯一能適應洲際彈道飛彈按照戰術配置方式進行發射的靶場。其任務是對進攻性飛彈和防禦性反導武器進行測試和鑑定。

誇賈林靶場很早就已經成為早期反導試驗的主要基地,圖為測試「衝刺」反導飛彈景象

誇賈林環礁飛彈試驗靶場位於太平洋中部,距離美國西海岸的西靶場(范登堡空軍基地)約8000公裡,是該靶場洲際彈道飛彈和潛射飛彈試驗的主要彈著區。

該基地是馬紹爾群島的一部分,整個環礁由100多個小島組成,陸地面積14.5平方公裡。誇賈林島是其中主島,長約4公裡,寬不到1公裡,面積2.5平方公裡。整個靶場佔用環礁中的15個島嶼,其中11個島嶼上設有重要設備。

STARTS靶彈試射,這是美國GMD系統經常用來進行測試用的靶彈,該彈可以模擬東風-3、東風-21之類的中程飛彈

誇賈林環礁基地為美國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洲際飛彈試驗和反導攔截試驗的環境,這裡距離美國西海岸的發射場距離夠遠,可以模擬洲際飛彈全程飛行,沿途也沒有密集居民區,基本沒有風險。進行試驗的時候都不必發出NOTAM禁航通告,可以秘密地密集進行試驗。

美國反導試驗現狀

1984年,美國首次使用紅外自主尋的飛彈(HOE)在大氣層外擊落了「民兵」靶彈,驗證了以動能碰撞方式攔截來襲飛彈的可能。此後,他們就開始研製真正具備實戰能力的,可在大氣層外攔截來襲飛彈的外大氣層動能殺傷器,即EKV,今天它也被叫做KKV。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NMD反導系統,後來改名GMD系統的研製,美國開始使用PLV運載火箭作為將EKV送到大氣層外,攔截來襲靶彈的一系列實驗。

美國1984年首次攔截洲際飛彈試驗成功使用的HOE攔截器,可見其相當龐大臃腫,並不具備實戰能力

HOE被裝在「民兵」飛彈上發射升空

HOE攔截器,其彈體的大部分空間用來容納冷卻紅外探測器的氦氣

實際上美國GMD系統和GBI攔截彈是冷戰時期「星球大戰」計劃中「智能卵石」方案的衍生品。「星球大戰」計劃時原計劃在太空軌道上部署攜帶EKV的衛星,在戰時直接實施太空攔截,而現在則改成由飛彈攜帶EKV升空。因此GBI攔截飛彈不像早先那些攔截彈那樣十分重視加速性,而是用了相對廉價,加速性能較慢的的商業運載火箭來將殺傷器送入軌道。

不論如何,GMD系統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密集的測試。

美國「星球大戰」計劃中打算在近地軌道上部署「智能卵石」反導衛星,可以隨時迎擊來襲的飛彈,這比太空雷射衛星計劃看起來就合理的多——1994年該計劃被叫停,改為從地面上發射的攔截飛彈,但攔截器本身的研究仍然繼續了下去

相關焦點

  • 誇賈林靶場——美軍反導試驗場
    上圖:誇賈林環礁。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承諾建立新的飛彈防禦系統,以增強本土反導基地。說到反導,誇賈林靶場便不得不提了。該靶場是美國國家靶場和美國國防部重點靶場之一。 誇賈林環礁是太平洋中部馬紹爾群島上的最大島嶼,整個環礁由100多個小島組成,陸地面積14.5平方公裡。誇賈林島是其中主島,長約4公裡,寬不到1公裡,面積2.5平方公裡。
  • 時代先鋒:反導尖兵陳德明
    攔截飛彈與「來襲」飛彈相撞擊的瞬間,他情不自禁地從椅子上跳了起來,用力揮了揮攥得緊緊的拳……  2013年,我國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的壯觀一幕,早已和弱水河畔倔強屹立的那片胡楊林、戈壁深處依稀猶存的那個烽塞關城、茫茫天地間如林威武的那一排排墓碑軍陣,共同凝成了一位反導尖兵的西北印記。  西出陽關廿六載,為國鑄劍固天疆。
  • 反導尖兵陳德明:為國鑄盾敢擔當
    這些都是這支被稱為「英雄部隊」的歷史縮影,他們見證著大漠靶場軍人為鑄造國之利器而付出的努力和辛勞。 在這支倚天鑄劍的隊伍中,有一位意氣風發的科技專家,他目光如炬,時刻關注飛彈技術發展;他步履匆匆,只爭朝夕鑄造國之重器;他智慧超群,牽頭攻克數項技術難題,他入伍26年,獲得20餘項各類科技獎項。他就是人稱「陳鐵人」的戈壁軍人、飛彈試驗專家陳德明。
  • 新型太平洋訓練和試驗靶場/舊版軟體增強或替代技術/高超聲速武器...
    1美國印太司令部推動建設新型太平洋訓練和試驗靶場據防務內情網站2020年7月29日報導,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正在遊說國防部領導人,在FY-22預算中開始研發和建設大型太平洋試驗和訓練靶場設施,以支持先進作戰方案的大型複雜試驗。
  • 陸軍某試驗靶場高級工程師吳穎霞記事
    來源:新華社解放軍分社新華社西安11月10日電 題:「在常規武器試驗道路上不斷衝鋒!」——陸軍某試驗靶場高級工程師吳穎霞記事劉小紅、梁瀟如果時光可以濃縮,陸軍某試驗靶場高級工程師吳穎霞的人生中,那些燦爛輝煌都收納在一隻舊皮箱裡。
  • 中國常規武器試驗靶場-白城兵器試驗中心(組圖)
    這就是我國最大的常規兵器試驗中心——白城兵器試驗中心。  白城兵器試驗中心成立於1954年,是我國最早建成的兵器試驗靶場,是國家對常規武器進行鑑定、定型試驗的權威性機構。經過50年的建設,試驗中心已由單槍單炮試驗靶場,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常規兵器試驗中心,能夠承擔陸、海、空三軍常規武器的設計定型。
  • 靶場射擊試驗測控仿真平臺方案設計
    0 引言  靶場是軍事攻防性能評估的重要場所,是新武器試驗測量的綜合測試平臺,為各種高技術武器裝備提供先進的測量手段,並加快高新武器的開發步伐。近幾年靶場組織完成的多項試驗表明,射擊試驗正在成為制約順利完成複雜武器系統試驗任務的瓶頸。
  • 中國中段反導試驗再獲得成功:大氣層外直撞式攔截有多難
    據國防部發布消息,2018年2月5日,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據悉,這是繼2010年1月1日,中國首次宣布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成功,2013年1月27日,中國第二次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測試之後的第三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據外國媒體報導此前,這次試驗成功標誌著以動能-2和動能-3為代表的我國新一代大型反導攔截彈和新型反導系統已經具備實戰能力,這是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具備對中程彈道飛彈和洲際彈道飛彈進行大氣層外直撞式攔截的陸基反導系統,在我國反導防天作戰體系發展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 中國輕武器靶場試驗鑑定能力達國際水平(組圖)
    輕武器模擬淋雨實驗  中國輕武器靶場擔負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輕武器的試驗鑑定任務,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他們吸收借鑑國外相關試驗理論和技術,開展了一系列理論課題研究,在槍械可靠性試驗、槍械有效射程試驗和槍械壽命試驗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建立起了科學系統的理論體系和試驗方法體系,使整體試驗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一輩子只想做一件事——靶場試驗
    陳德明榮立一等功後:「飛彈武器試驗是一個大系統,我個人是渺小的。」餘清華 攝    央廣網7月24日消息  早已邁過不惑之年的陳德明,事業上取得了驕人成績:國家「863計劃」某專家組副組長、全軍高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原總裝「雙百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和科技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曾負責國家某重點武器靶場技術論證和10餘項國家軍隊重要課題研究……  工作中的成績令人驕傲,生活中他也過得簡單而快樂。
  • 他,亮劍靶場!
    短短幾天後,第二發靶標再次進入發射窗口,隨著指揮員的點火口令,靶標呼嘯著拔地而起直衝藍天,在天空劃出了完美的弧線,飛行試驗圓滿成功!所有人都被凡永華的這份擔當和不計個人榮辱的精神所打動。這充分體現了凡永華過硬的技術實力。正是由於過硬的技術,凡永華也交出了4年成功飛行15發不同飛行器的答卷,把論文寫在了祖國的靶場上,同時,把西工大的紅旗也插在祖國的靶場上。
  • 中國中段反導功臣陳德明:三次請辭行政職務,加班暈倒辦公室
    這8年中,正是懷著這樣一種「初心」,陳德明沒有坐等而是奮起,為他的科研人生劃下一道閃亮的航跡,將當年自己的鏗鏘誓言化作壯美足跡——1994年,他成為第一批參與某型飛彈武器飛行試驗任務發射場論證工作的科研人員;1996年,他最早著手開展巡航飛彈靶場規劃和評估工作,邁開新質戰鬥力研究新步伐……8年過去了,又一個8年過去了,陳德明就像一株戈壁中茁壯成長的沙棗樹
  • 日韓反導「合作」暫無解
    美國強化亞太反導能力  鑑於反導系統是個投入大、技術複雜的體系,且倚重前沿部署,美國極力吸收盟國加入反導系統,一方面節省軍費開支,另一方面通過共建反導系統「捆綁」盟國,以分擔戰時風險。  川普擔任美國總統後,在強化反導系統方面持續加碼。他在向國會提交的2018財政年度聯邦政府預算報告中,為飛彈防禦劃撥的經費高達79億美元。另外,駐日美軍在日本相模原市組建第38防空炮兵旅司令部,負責駐日美軍陸基防空反導力量的指揮、管理和調度。該司令部運轉後,將提升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防空反導作戰效能。
  • 探訪中國潛射武器試驗靶場 夫妻捨生忘死測試飛彈
    陽春三月,筆者走進了我國唯一的潛射武器試驗靶場——海軍某試驗區。從震撼心靈的誓言牆、立正園、礪志坡等多處文化景觀,到盪氣迴腸的百首靶場戰歌、百部勵志作品,筆者如同走進了瑰麗多彩的軍營文化大觀園。  百首戰歌唱響時代強音  去年「八一」建軍節,駐地舉辦大型「雙擁」廣場晚會。
  • 美國靶場驚現S-300PT防空飛彈,我國國土防空秘密是否洩露?
    圖註:國外軍迷在衛星圖上發現美國某靶場出現的S-300PT防空飛彈系統前不久,國外一名軍事博主在整理衛星照片的時候,驚奇地發現在美國某靶場中出現了一套S-300PT遠程防空飛彈系統,美國空軍似乎在用其進行模擬對抗試驗
  • 俄軍再次試射新型反導攔截彈
    ↑俄軍反導測試中攔截彈裝填入發射井的畫面俄羅斯國防部7月2日發布消息,俄空天軍反導部隊在薩雷沙甘靶場成功試射新型反導飛彈,這是一個月內俄羅斯進行的第二次反導攔截測試,6月3次俄羅斯也在該靶場測試了新型了反導攔截彈。
  • 人工智慧/「精確打擊飛彈」/「太空靶場」網絡安全技術
    作者 | 趙霄編輯 | 張岸佳2美陸軍成功完成「精確打擊飛彈」第三次試射4月30日,美陸軍在白沙飛彈靶場成功進行了「精確打擊飛彈」(PrSM)的第三次試射。試驗中,「精確打擊飛彈」由「高機動炮兵火箭系統」發射器發射,成功擊中85千米外的目標。
  • 席亞洲:解放軍如何對付薩德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美軍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件事,經過數年時間醞釀,終於在2017年進入實施階段。美韓不顧中國的安全關切,將這一系統部署到韓國,引起了我國民眾的憤慨。我國通過外交、經濟等多方面,對美韓進行了必要的回應。
  • 合天網絡靶場能力詳解
    合天網絡靶場是針對網絡攻防競演和網絡新技術評測檢驗的重要基礎設施,用來提高網絡和信息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和性能。合天網絡靶場由計算存儲服務資源和網絡資源、大規模網絡仿真平臺、網絡服務與用戶行為模擬平臺、試驗數據採集與評估平臺、系統安全與管理平臺等部分組成。靶場用戶一般分為白方、紅方、藍方、綠方和黃方五類角色。
  • 中國華陰兵器試驗靶場:新型飛彈在這裡誕生(圖)
    中國新型步兵戰車火力有大幅提升中國華陰兵器試驗靶場,是我軍常規兵器走向戰場的一座搖籃。這裡建成了各種酷似戰場的試驗陣地,如火箭試驗陣地、彈道試驗陣地、穿甲試驗陣地、彈丸威力試驗陣地。 靶場建成以來,已完成數千項兵器試驗。我國第一、第二代反坦克飛彈在這裡試驗成功;我國第一代子母彈在這裡定型;我國第一個野戰火箭射表等試驗都是在這裡完成的。這裡的軍人,他們的生活有點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