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星四起卻釣不到魚?原來是這3大因素在作祟!

2020-12-15 釣魚人的江湖

相信很多釣友不管在野外或者是黑坑中都遇到過水底下不停吐著魚星卻遲遲不見魚咬鉤,還有就是魚星總是出現在浮漂前方,遲遲不見魚進窩吃餌,導致這些原因出現,有三方面:第一,魚受過驚嚇。第二,小雜魚鬧窩。第三,漿層過厚。

◆◆

原因一:魚受過驚嚇

◆◆

黑坑

在黑坑,魚受過驚嚇是來源於反覆垂釣,這些魚可以算得上是老奸巨猾了,它們聞到餌料的味型,就會全部聚集,它們會用嘴巴吸吐著餌料碎,從而出現大量的魚星,浮漂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浮動,但不會出現頓口,因此釣友們就會形成錯覺,魚星不停浮現,浮漂也有不少的動作,抱著等一等的心態守著,但最終時間過去了,還是遲遲不見魚咬鉤,最終還是一無所獲。遇到這種情況時,得知是因為魚在吸吐餌料碎產生的情景,我們就可以把餌料的霧化進行調整,把餌料打粘一些減少霧化的散落,使得魚更有針對性的去吸食餌料。減少霧化的做法只限於釣那種狡猾程度適中的魚,如果是碰到老滑魚,建議使用皮筋顆粒垂釣,有些皮筋餌是比較大的,我們可以根據魚的大小來剪斷適當的長度,讓魚更好入口,倘若出現小頓口,未能中獲魚時,我們可把線組放小一到兩個號。

野釣

在野外,魚受驚嚇是來源於漁民的網捕或電捕導致的,這些地域的魚是非常難進窩的,往往會在浮漂的前方兜轉,窩中是遲遲不會出現魚口的,這時,我們千萬不要換長竿,如果換了長竿釣魚星位置,魚會繼續往前走的,這時我們應該加快頻率拋竿,因為畢竟野外的魚都是生口魚,不像黑坑那樣的滑口,我們只有不停的拋揚竿,把餌料的味型加快的擴散開,魚就會慢慢忍受不住誘惑進窩吃餌,但加快頻率拋杆揚竿儘量做到輕拿輕放,畢竟是經歷過危險的魚,也是比較膽怯的。

◆◆

原因二:雜魚鬧窩

◆◆

黑坑

在黑坑,小雜魚鬧窩出現的魚星是最容易辨別的,小雜魚鬧窩出現的魚星一般都是連續性的,不會出現間斷的,也不會出現大量的氣泡,只是出現連續性不規範的小氣泡。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得知底部的小雜魚數量是比較多的,我們底部的窩料是遠不足的,這時候我們只需加大餌料的投放即可,以顆粒為主,讓底部有足夠的窩料,引誘目標魚進窩。

野釣

在野外,小雜魚鬧窩出現的魚星一般都是連續性的,不會出現間斷的,也不會出現大量的氣泡,只是出現連續性不規範的小氣泡。這時候我可以選擇性把餌料做粘一點,加快頻率,堅持半個小時,如果還是未能釣獲目標魚,建議換位置,因為野外與黑坑的魚是不一樣的,野外魚是比較稀少的,倘若正好你坐的位置就是小雜魚聚集的地方,那麼就會被小雜魚鬧上一天了,為此明智的選擇是換位置更適當。在堅持的半個小時,我們可以提前在另一個位置打上少許的窩料,為了換位置誘魚時,省下更多的時間。

◆◆

原因三:漿層過厚

◆◆

黑坑

在黑坑,漿層過厚,也是會導致窩中出現魚星卻遲遲不見咬口的主要因素,漿層厚與不厚,建議垂釣前詢問下魚塘老闆,或者看著水的顏色判斷,水顏色越渾濁說明漿層就越厚,水顏色越清說明漿層不厚,甚至可能是沙底。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把餌料的比重降低,把餌料的味型加大,降低比重我們可以使用輕麩,我們可以通過嘗試法來減輕餌料的比重,首先加入10%輕麩,然後看魚訊,如果出現了中魚型號,那麼證明我們減少的比重正確了,反則繼續添加,在添加輕麩的同時,我們也要把餌料的味型適當加大,只要是為了更好的讓魚能夠找到餌料。

野釣

在野外,也會存在漿層過厚的情況,也是可以通過水的顏色來判斷漿層的厚度,但在野外不建議添加輕麩來減輕比重了,因為本錢太大了,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選擇釣位來解決這種情況,也就是通過水顏色的深淺來判斷,適當選擇相比之下水清晰一點的釣位進行垂釣即可。

水底有魚星卻沒口就是這三個方面引起的,這三個方面使用相應的方法是可以很好地解決魚遲遲不吃餌的症狀。

相關焦點

  • 窩裡有魚,干著急,怎麼就釣不上來?
    01餌料不合口在垂釣時,一開始窩子裡常有魚咬鉤,但是忽然窩子中出現大量魚星,冒出大水泡,這說明有大魚進窩了。這會讓釣友們很興奮,摩拳擦掌準備博大魚,但是等了很久不但大魚沒釣上來,原來咬鉤的魚也沒了。按理說有魚星出現,窩子裡一定是進了魚,怎麼就不咬鉤呢?這就是因為餌料不合魚口,魚不喜歡吃,自然就不會咬鉤了。例如我們原來釣的目標魚是鯽魚,窩料就是香甜味的,使用的釣餌也是香甜味的,被吸引過來的魚自然都是鯽魚,咬鉤的也是鯽魚。
  • 春季學會這樣找魚,不怕釣不到魚
    觀察好了魚情,不但可以選擇合適的釣點,還能根據魚情的變化改變釣點,這樣有利於釣到更多的魚。觀察魚情的變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大家都知道野生鯉魚有拱底覓食的習慣,所以有鯉魚的地方,鯉魚拱動水底汙泥時,都會產生水泡,這就是魚星。
  • 釣青魚如何誘魚?釣青魚的聚魚方法和最能吸引青魚的味型
    釣青魚的誘魚方法和最能吸引青魚的味型 一、通過魚星找到青魚的魚窩,在魚窩附近下竿。青魚遊動較慢,尤其是在釣場裡的青魚活動區域不大,找到了青魚的魚星,基本上就找到了青魚的魚窩所在,在附近下竿必能有所收穫。青魚的魚星為碎星,是較為分散的小氣泡群,偶爾夾雜著幾個大氣泡,和草魚的魚星類似。
  • 釣不到魚別愁,掌握這2種民間釣法,上魚率不是一般高
    其實這個問題回答起來不難,影響釣魚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氣,氣溫,水溫,餌料等等。一些潛在的因素有很多,但無法逐一確認。如果真想釣到魚,釣好魚的話,那麼就得釣友從自身彌補不足。大家都知道釣魚是講究方法,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懂得不夠多,釣魚也沒有那麼容易。
  • 克服了這點,就沒有釣不到的魚
    言歸正傳,釣魚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細節,都會從方方面面影響我們的魚獲。但是有一個問題,我認為是最最最大的忌諱!釣魚人能克服掉這點,那真的是沒有釣不到的魚。釣友們可以猜一下是什麼?是打窩嗎?還是調漂?還是餌料搭配?選釣位?哈哈,這些都是會影響我們魚獲的,但是都不是最大的。
  • 天氣越來越冷,你釣不到魚是有原因的,總結四點冬釣技巧
    一、適宜氣候條件冬天氣溫低是一般規律,但冬天也有風和日麗的時候,特別是寒流過後,氣溫回升,此時是釣鯽好時機,下雪前,小雪中,也是好機會。另外,寒冷的冬天,中午時段氣溫比早晚略高,所以人們總結出了一條規律:出釣時間以上午9點至下午3點為宜。這條規律,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定律。
  • 冬季釣鯽魚,找到魚窩再下竿,鯽魚在這些地方成群扎堆過冬!
    年底咯,盤點下冬釣鯽魚的一些窩點問題,畢竟冬季釣魚找魚窩永遠是第一步。如何找魚窩,不能確保準確萬無一失,但是至少會距離魚群會近上不要,打窩的效果也會更好一些。找魚窩,新手一般都會圖方便,高手憑藉經驗精選釣點,這個時間花費絕對是值得的。那冬季魚到底在哪些位置?且聽慢慢分解。
  • 為什麼總是釣不到魚?釣不到魚的主要原因分析,教你如何釣到魚
    有很多的年輕人加入釣魚的隊伍,也有一些剛退休的老同志們閒來無事學釣魚,這些人都屬於釣魚新手,在沒有領悟釣魚技巧時,釣不到魚是很正常的,但也有一些釣了幾十年魚的老釣手,卻也常常釣不到魚,讓人很是不解。下面,我們來針對這些現象,來分析一下釣不到魚的主要原因,並給大家提出一些有幫助的建議。
  • 釣場的這幾個位置別錯過,下面必有大鯉魚
    但是,隨著盛夏的來臨,鯉魚就不那麼好釣了。若想釣得到、釣得好,咱得先找到它們的藏身之所。接下來咱們要聊的,就是夏天上哪去找鯉魚。水體情況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像鯉魚這種生性膽小、謹慎的魚,更不會在水清的地方呆著。所以我們抵達一個釣場,要找水體渾濁的地方,或者說在雨天之後,整體水質都會相對渾濁。
  • 冬季在自然水域釣鯽魚,老釣友選好釣位有三招,野釣連杆上魚不難
    冬季在自然水域作釣鯽魚,在很多釣魚人看來,無非是尋找好的釣位,打好窩料選對餌,用合適釣具就可以釣好,釣魚的道理說起頭頭是道,但你要他真的去釣,大多數人都釣不幾條魚,到底如何才能在冬季釣獲更多的鯽魚呢?初冬季節在自然水域作釣,釣位的選擇相當重要,由於自然水域的魚密度小,這給釣魚人帶來比較大的難度。
  • 冬釣鯽魚,這些魚窩可以「看」出來,遇上別放過,這裡下竿準沒錯
    冬季釣魚的兩大基本要點,選好天氣,找準魚窩,這是冬季能夠釣到魚的基本要素。天氣合適魚才開口,不然技術、餌料全是浮雲。找準魚窩,這是因為冬季鯽魚成群扎堆,覓食範圍很小,找不準魚群基本就預示著白瞎了一天。鯉魚覓食的時候會翻起水底的泥沙,出現一長串的氣泡,距離很遠都可以看到,所以可以追求魚星釣,這個在春末夏初鯉魚繁殖前後極為好用,俗稱追星釣。往往是使用長竿短線釣法,看魚星出現的位置,把餌料遞到魚星走向的前面,稍微等待幾分鐘,就很可能釣到一條大鯉魚,十分的簡單有效。冬季釣鯽魚也可以通過找魚星的辦法來找到魚群,這是因為冬季氣溫低,鯽魚扎堆在水溫較高的地方。
  • 釣底時這樣調釣,有口就中魚!
    4、精確找底:(以釣2目為例)       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 2目,繼續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 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 【黑坑釣魚】黑坑如何釣大鯽魚?
    黑坑釣大鯽魚,如何釣的更多,且聽慢慢道來,涉及內容非常多。隨著快魚時間的結束,就開始進入糗魚期,開始換竿和線組,主線一般選用0.6、0.8號,子線選用0.2、0.3、0.4號為宜,鉤子選用4、5號細條袖鉤。2、餌料準備餌料準備比較複雜,一般成品大鯽魚比較認味型。由於南北餵養的飼料不一樣,導致大鯽魚對一定味型的餌料會有偏口。
  • 根據草魚魚性得出的三種施釣方法
  • 釣魚不做窩,釣的也不多!
    實際上,這是有所偏頗,窩子很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那麼大的水面,你鉤子上那麼小的一塊餌料,即使再強大也是徒然,碰巧路過的魚你有可能能給釣上來,但想要釣獲更好,光靠過路魚是這顯然是不夠的。正所謂:釣魚不做窩,釣到也不多。我們這篇文字想說的「做窩」,是想和大家分享討論一下如何做窩及如何控窩,在釣黑坑時就顯得更加重要!
  • 滑魚難釣?這樣做試試看!
    要儘量找跟周圍環境不太相同的地方,如果是在找不到,那就儘量偏離那些老釣位。       釣位選好之後就是打窩了,誘餌窩料儘量不要用特別重口味的,要比平日裡用的窩料稍微清淡一點。如果口味太重,滑魚通常是不會吃的。老鬼颶風戰隊打爆口2代是專為黑坑釣滑魚設計的,除了做釣餌之外,打爆口2代也能製作窩料。
  • 【釣魚技巧】釣魚不做窩,釣的也不多!
    實際上,這是有所偏頗,窩子很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那麼大的水面,你鉤子上那麼小的一塊餌料,即使再強大也是徒然,碰巧路過的魚你有可能能給釣上來,但想要釣獲更好,光靠過路魚是這顯然是不夠的。正所謂:釣魚不做窩,釣到也不多。
  • ❀ 老釣友根據草魚魚性得出的三種施釣方法!
    我每天將會與您免費分享各類釣魚技巧、新聞趣事、搞笑視頻、精彩美文等,讓您每天充實、進步、開心!我愛釣魚,但多數時候是釣鯽魚和白鰷之類,很少釣到草魚,尤其是大草魚,基本沒有遇過。在釣魚時,我經常看到有人一手拿一根釣竿,一手拿抄網沿河邊遛邊。我覺得奇怪,這是釣魚嘛?
  • 在冬釣大棚裡怎樣釣鯉魚和鯽魚?在大棚裡釣鯉魚和鯽魚的技巧
    冬釣大棚的垂釣方式在近些年越來越流行,讓很多酷愛釣魚的釣友在寒冷的冬季依然能夠有魚釣,而且還能夠較為舒適地垂釣,不需要頂風冒雪了。冬釣大棚基本上都以放釣鯉魚和鯽魚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釣到較多的魚呢?下面,我們講下在冬釣大棚裡釣鯉魚和鯽魚的技巧。
  • 黑坑型水庫,0.6子線釣上9斤大鯉魚過程經驗分享
    第一步,找水深定釣點準備打窩(千萬別先打窩,不急這一會)這樣打窩才準確(可以先不調漂,重鉛找底,窩子做好了再調漂開餌)!備註:這個水庫魚情特別,魚一般在窩子外兩三米轉悠,不怎麼進窩子裡邊!所以,只打到竿稍前一兩米位置!窩料:先打幾把米,畢竟主釣鯽魚!然後用粉餌以及麥粒、通威顆粒等搓成團,打3-5團!畢竟釣一天,可以把窩子做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