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怎麼能讓臺灣人不怕大陸 真心歡迎統一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臺媒:怎麼能讓臺灣人不怕大陸 真心歡迎統一

2017-03-30 09:01:31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2017年03月30日 09: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臺灣《中國時報》30日發表社論說,臺灣蔡英文當局上臺後,不願公開表態承認「九二共識」,引起兩岸關係的不安。據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一項長期調查研究,臺灣社會「當下統獨選擇」,高達46.4%民眾選擇「獨立」,但「預期未來統獨走向」,卻以「被統一」居多,高達49.7%,「獨立」僅剩35.9%,顯示主觀期待與客觀認知的明顯落差。

  這項長期調查也顯示,「大陸因素」已成為影響臺灣政治發展的重要因素,社會民心已認清大局,「統一」是臺灣的終極命運。但國民黨執政8年,兩岸未正確運用「中國因素」,領導精英視「統」為洪水猛獸,避「統」唯恐不及,大陸領導人雖倡議「心靈契合的統一」,臺灣民眾卻愈來愈懼怕統一。

  民進黨執政至今,並未如民進黨所期待「中國怕臺灣民心更疏遠,絕不會得罪臺灣民意」,兩岸關係漸漸由冷和走向對抗,治理失能更加速民心疏離。當藍綠兩黨輪流執政,都不能有效治理臺灣,民心將重新選擇依靠。換言之,「中國因素」影響力將會再次提升,但必須搭配「統一去汙名化」工程,統一不能去汙名,反而會刺激更多利用社會「明知不可為、不應為而為」悲情心態的太陽花投機政客出頭,激化兩岸對抗。

  去汙名化的關鍵,同時掌握在兩岸手上,臺灣人怕中國共產黨的心理之結不解開,屆時兩岸關係的好與壞,汙名化屆時兩岸關係的好與壞,就會有源源不絕的黑色能量。

  為什麼怕大陸,一來,人類天生就對「巨大」事物存有恐懼;二來,由於大陸崛起快速,臺灣從經濟、文化各領域的領先者逐漸被大陸超越,漸漸陷入邊緣化困境,臺灣人普遍產生相對失落感;三來,相對失落摻揉著恐懼,讓臺灣陷入因怕而縮、愈縮愈怕的惡性循環,又反過來加重了臺灣的失落感與邊緣化。

  「懼大之結」如何打破?患「懼大症」者不只臺灣,大陸周邊國家地區也有程度不一的「懼大症」,大陸在應對事件型的衝突時,如韓國的薩德問題、日本的釣魚島紛爭,短期會採取針鋒相對的「拳頭策略」;但在克服周邊「懼大症」上,採取的仍是溫和的長線布局,例如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的宏觀規劃,就能發揮「雨露均沾」的效果,向國際社會釋出善意:「中國的強,是世界的正能量。」

  這樣的布局理路也應放在兩岸關係的經營上。尤其「懼大症」在臺灣會更被放大,臺灣比其他地方更被大陸的「巨大」重重影響。如何讓臺灣人民先建立安全感,再建立信任感,大陸就必須以行動向臺灣人民證明,大陸愈強臺灣愈好。

  這個基本態度確立後,就要釋出具體善意,採取具體行動,方法上就是「先減惡感,再增好感」。

  當前兩岸民間日漸對立、甚至仇視,大陸不但不可以激化與惡化對立,更要努力緩和對立。人民與人民之間的裂痕一旦劃下,修復往往如破鏡之重圓,萬般困難。

  其次,讓臺灣人看到大陸的善意,贏得臺灣人民的信任。臺灣死硬的「臺獨」力量其實非常有限,臺灣人真正心態是要維護當家做主的權利,大陸對臺灣社會與政治體制愈尊重,兩岸心靈契合速度愈快。

  增加臺灣人對大陸及統一的好感,是大陸可以主控與著力處,消極面上,照顧在大陸的臺商、臺生,不讓他們的權利因為兩岸關係的波濤而受傷害;積極面上,大陸對臺商、臺胞加快落實「國民化待遇」就很正確。但更應發揮智慧,把利多的影響擴及臺灣更多民眾的身上,讓臺灣人也可以分享大陸崛起的紅利。

相關焦點

  • 馬英九:臺灣人對大陸看法改善 "憲法"沒排除統一
    (原標題:馬英九:臺灣人對大陸看法改善 "憲法"沒排除統一)
  • 馬英九:臺灣人對大陸看法改善 「憲法」沒排除統一
    圖為馬英九資料圖(來源:臺媒)海外網2月26日電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日前接受美媒「海峽論壇」節目專訪,談話內容提及兩岸關係,馬英九表示,臺灣人對大陸的看法已經有一些改善了,更指出臺灣地區的憲制性規定「沒有排除跟大陸統一
  • 臺灣又向大陸「統一」了!
    而英媒則將此舉視作向臺灣向大陸靠攏的又一舉動。據BBC報導,「臺灣電力公司以節省電力為由提議將家用電壓從110V改為220V,但民眾家中電器和插座全都要更換,耗費巨大,更有人質疑這是為了向中國靠攏,和節省電力無關。
  • 大陸頻繁臺海軍演,新加坡專家竟稱:臺灣人不會因此「贊成」統一
    @銳看臺灣報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近日宣稱臺海不存在"海峽中線",解放軍也頻繁派戰鬥機巡視臺海,此舉受到外界關注。有新加坡專家唱起反調,指稱大陸反覆使用"越境"和"軍事飛越"的做法只會"事與願違",臺灣人不會因此"贊成"和大陸統一,也不會因此放棄"現有體制"。
  • 臺媒不斷渲染大陸對臺經濟及軍事打擊能力,怎麼看?
    有臺灣媒體將此事與日前《人民日報》海外版重炮抨擊臺灣6位主播與名嘴事件放在了一起看,並對此評論稱,出現這樣的爭論,原因是中國大陸對新聞自由的價值判斷,和美國及臺灣社會的天差地遠。在他們看來,這種紛爭恰恰說明臺灣社會與美國社會的共同價值觀更為凸顯。如此說法,正應了那句成語:臭味相投。
  • 臺媒:臺灣人面對大陸已失去優越感「甘拜下風」
    原標題:臺媒:臺灣人面對大陸已從「走路有風」變「甘拜下風」​​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臺媒稱,適逢兩岸開放新聞交流30年,上世紀90年代第一批赴北京駐點採訪的記者、《中國時報》總編輯王綽中受訪坦言,以媒體人角度,兩岸開放交流30多年來,大陸迅速崛起最讓人印象深刻,身為首善之都的北京從六朝古都,躋身為國際現代化城市;早年臺灣人在大陸可謂「走路有風」,隨著兩岸綜合實力消長
  • 金門「反攻大陸」標語掉漆 臺媒稱大陸人愛看 要刷新
    (原標題:金門「反攻大陸」標語掉漆 臺媒稱大陸人愛看 要刷新)
  • 大陸教授臺媒撰文:兩岸怎麼統一?「武統」肯定不是首選
    或者說,只有在時機不成熟時談得徹底通透,才能在統一的歷史窗口打開時,縱身一躍,抓住這稍縱即逝的瞬間,做好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鋪墊。如果沒有現在對統一的深刻認知,即便統一的歷史窗口打開了,也非常可能白白錯過,結果只能讓後面幾代人繼續扼腕嘆息。統一對於民族復興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算過分。
  • 臺灣軍演「亮劍」?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華春瑩表態了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7月16日援引外交部網站的消息,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媒記者向發言人問詢,16日臺灣舉行了「針對大陸的演習」,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軍演問題應該去問國防部。
  • 想不到吧,現在臺灣居然還有人說大陸統一是為了臺灣的錢!
    ,填補「債臺高築」的地方政府財政黑洞,是大陸人享受「統一紅利」,不是臺灣人……臺灣《旺報》15日對此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姑且不論統一真正得利者是誰,光是拿臺灣錢補大陸財政黑洞,即可知其昧於事實,正反映了綠營對大陸認知的荒謬。
  • 臺媒: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 在大陸的就不是?
    原標題:臺媒: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在大陸的就不是?來源:中國臺灣網長住美國的夫妻返臺後確診,島內民眾質疑其為已知症狀但未通報,且為享醫療之便才回臺。對此,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說,他們終究是想回家鄉的臺灣人,讓島內的民眾別太計較。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快評指出,相對2月3日武漢臺胞返臺後,民進黨當局稱其中有1名確診病例,蘇貞昌當時斥責「完全走樣,以後別想矇混過關」,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 講真的,被美國寵壞的臺灣,真不怕大陸出手教訓?蔡英文收到警告
    疫情發生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不斷進行政治操弄,頻頻對大陸疫情防控進行無端指責,並接連炒作所謂「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等有關話題,妄圖「以疫謀獨」。與此同時,美國也跟著煽風點火,不僅多次派軍艦穿越臺灣海峽,還支持「臺灣加入世衛組織」,公然為「臺獨」撐腰打氣。
  • 擁有F16V戰機後,臺灣就不怕大陸了?
    島內的綠媒也對這件事大書特書,他們認為F16V的到來,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臺灣軍方的戰鬥力,擁有F16V戰機後,臺灣就不怕大陸了。但也有專家認為,F16V的到來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臺灣的劣勢。臺灣媒體甚至還公開表示,在近距離纏鬥上,F16V同樣不落後於殲20。
  • 國臺辦前副主任王在希一番話嚇壞臺媒:大陸決定「武統」?
    【國臺辦前副主任王在希一番話嚇壞臺媒:大陸決定「武統」?】在目前臺海局勢緊張局勢下,臺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走向到底怎麼看?害不害怕?民進黨和一眾綠營支持者還要叫囂「臺獨」,繼續升高兩岸對抗嗎?蘇貞昌之流真要拿掃把抵抗解放軍嗎?今天,臺灣中時新聞網一篇標題為《大陸決定武統臺灣?國臺辦前高官曝3關鍵:和平統一可能性喪失》的報導,嚇壞很多臺灣網友。
  • 臺灣「變天」陸客回歸?臺媒:大陸旅行團將赴臺中高雄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包括國民黨韓國瑜當選市長的高雄市在內,不少縣市「綠地變藍天」。有臺媒報導稱,目前已有大陸旅行團推出赴臺旅遊,將高雄、臺中等地納入行程,預計大陸遊客赴臺數量將增加20%至30%。
  • 臺灣改居留證是在學大陸?臺媒:可學但別污衊大陸
    (原標題:臺灣改居留證是在學大陸?臺媒:可以學習,但別再汙名化大陸居住證了)【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當局宣稱,為提升在臺居留外來人口的生活便利性,決議現行居留證的統一證號將比照臺灣人的身份證編碼格式。有島內媒體表示,這不禁讓人想到大陸針對臺胞發行的居住證。臺灣現行居留證的統一證號是「2位英文字母+8位阿拉伯數字」。據臺灣《自由時報》29日報導,臺「內政部」28日下午發布新聞稿稱,「為營造友善外來人口生活環境趨勢及落實政府積極推動吸引、延攬外籍人才政策」,當局決定將「外來人口統一證號」編碼格式,比照臺灣人身份證的編碼格式進行修正。
  • 臺媒:大陸統一臺灣時間點或在2030至2040年
    一位曾從事中共黨建研究的學者則指出,大陸官方對於統一的心理預期,最後的時間點是2050年,但不會到那麼晚,學界以香港情況推論,籤約後13年才正式回歸,給了13年適應期,因此應該往前推10多年,大致落點在2030至2040年間。
  • 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大陸已發出明確信號:沒有放棄武力統一
    在兩岸關係緊張、外部勢力介入的背景下,臺灣地區的此次演習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據臺媒報導,臺軍今年演習帶有很強的實戰化背景,進行的各種飛彈、魚雷實彈射擊科目,模擬的是解放軍多兵力從不同方向和空層發起攻擊時,臺軍如何從遠、中、近距離實施飛彈攔截攻擊。 看來,「解放軍攻臺」,一直在民進黨當局的想定之中。那麼,對於臺灣此次軍演,大陸有何評論?
  • 臺灣人在大陸:和大陸朋友交換最誠摯的真心
    中新網2月5日電 臺灣《旺報》5日刊載了臺北市青檸檬的投稿文章,作者領著自己的大陸朋友在臺灣吃喝玩樂,兩個人為了未來的人生藍圖努力著,交換了最誠摯的真心。文章摘編如下:某天當我開啟QQ郵箱時,一位昔日的大陸好友說要去臺灣做交換生了,只是我已在大陸工作沒辦法接待,終於趁著過年長假返臺期間,可以與她見面,當時的激動真是不在話下。
  • 臺灣升五星紅旗人士接受本報專訪:盼大陸"王師"統一臺灣
    這是臺灣愛國人士魏明仁組織的升旗儀式,他的行為立刻引發了兩岸民眾的關注,2日,《環球時報》對魏明仁進行了專訪,魏明仁表示,拿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行走天下,是他的最大期盼,他希望大陸「王師」立刻武力統一臺灣!當電話接通,記者詢問魏明仁「是不是碧雲禪寺升國旗人士」時,他首先糾正了記者的說法:「我們這不是碧雲寺,而是『社會主義民主思想愛國教育基地』,簡稱為『愛國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