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網訊 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漫步蘇州陽澄湖服務區,遊客未入蘇州城先賞蘇州景;如恐龍主題公園一般,在常州芳茂山服務區,84座恐龍雕塑足以讓小朋友流連忘返;無錫梅村服務區則與商業綜合體完美結合,被網友評為「服務區中的愛馬仕」。
蘇州陽澄湖服務區
「雙節」期間,江蘇多個高速公路服務區衝上微博熱搜,圍觀網友紛紛表示:「刷新了我對服務區的認知」。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高速公路網的不斷延伸,自駕遊、短途遊越來越受青睞。數據顯示,從2017年開始,全國自駕遊出行人數佔國內旅遊總人數比重連續三年超過60%。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自駕遊更是成為許多家庭團圓遊的「首選」。從江蘇省內情況來看,自駕出遊人次超去年同期,全省四大國有石油公司累計銷售成品油38.88萬噸,足夠一輛小型轎車繞地球14萬圈。在這樣的浪潮中,處於旅途起點與終點之間的服務區,被時代賦予了更多意義。
在或長或短的旅途中,很容易把服務區當作遊客追尋「詩與遠方」的驛站,殊不知對於大數據時代而言,服務區其實是遊客了解一個城市和地區的「第一站」,在服務區的體驗更可能通過網絡成為諸多網友對於城市好感度的「終點站」。服務提質增效,成為服務區的一道「必答題」。
但做好這道必答題,卻絕非一日之功。
早在2016年,江蘇在全國高速公路率先啟動服務區「雙提升」工程,從提供停車、如廁、便利購物等基本服務功能,到打造服務業和商業全方位一站式綜合體,打造4.0版主題特色型服務區。歷經幾年整治提升,「處處皆風景」的網紅服務區模樣初顯,引來遊客頻頻「打卡」的同時,服務區作為路衍經濟產業鏈中的亮眼商機,有效促進車流、人流轉化成資金流,實現了名利雙收。有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江蘇全省服務區消費收入增加了近兩倍,效益翻了四番。其中,網友點讚無數的無錫梅村服務區,早在2018年便成為了全國首個淨利潤超過1億元的服務區。
「凡心所至,處處皆風景」。以人為本,融入地方特色,功能配置完善,正是江蘇網紅服務區的這種「走心」服務,讓「路過而已」變成駐足之地,收穫了全社會的點讚認同。
常州芳茂山服務區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網紅」之所以成為網紅,根本原因仍然是不夠普遍。目前,各地仍有一些服務區存在功能單一、廁所髒亂臭、商品價格貴等問題,不良的用戶體驗嚇跑了過路遊客,也給城市地區的形象品格抹上一層灰。從這個角度來看,網紅服務區軟硬體升級改造的背後是服務理念的變革和創新,帶來的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值得借鑑與思考。
新消費時代,高速公路服務區既是城市地區特色的展示窗口,也是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內循環的活力來源。江蘇網紅服務區的出圈證明,服務區只有回歸服務本質,不斷創新理念、因地制宜,才能實現城與客的共贏。
(記者/孟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