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怎麼興起的

2020-12-15 澎湃新聞

「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怎麼興起的

2020-08-31 1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大躍進」的腳步步步進逼的情況下,毛澤東和黨中央又萌發了改變農村基層組織結構,實行「人民公社」的念頭,使「烏託邦」式的理想在中國變成了現實。

公社這個名稱,原出於歐洲中世紀,是當時西歐實行自治的城鎮。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後,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和他的學生們於1824年至1828年在美洲購置土地,進行未來理想社會的試驗,並把理想社會的基層組織叫做公社。歐文公社是由2000到3000人組成的工、農、商、學相結合的生產和消費單位。在公社內部,純粹個人日用品以外的一切東西變為公有財產,產品按需分配。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文獻裡,也常把自己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基層單位稱為公社。

我國的公社體制走過了一段不平常的發展軌跡。特別是初期的農村人民公社,也明顯地、普遍地帶有歐文公社的濃重烙印。

陸定一在八大二次會議《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的發言中提到,毛澤東和劉少奇談到幾十年後我國的情景時曾經這樣說,那時我國的鄉村中將是許多共產主義的公社。每個公社有自己的農業、工業,有大學、中學、小學,有醫院,有科學研究機構,有商店和服務行業,有交通事業,有託兒所和公共食堂,有俱樂部,也有維持治安的民警等等。若干鄉村公社圍繞著城市,又成為更大的共產主義公社。前人的「烏託邦」想法,將被實現,並將超過。這期間,陸定一受令編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共產主義社會》一書。收入書的第一條語錄中有兩個地方提到共產主義社會的基層組織叫做公社。這本書的編出,對毛澤東最後決定把生產合作社合併起來的大社叫人民公社起了促進作用。毛澤東還一再向全黨推薦這本書。

於是,1958年初,毛澤東正式提出農業生產合作社要實行小社並大社的主張。全國農村立即開始了籌建人民公社的工作。在合併起來的大社裡,有的地方率先以「公社」命名,如浙江省諸暨縣城南鄉的「紅旗共產主義公社」,遼寧省安東縣有一個地方叫「前陽公社」等。

1958年二三月間,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紅旗》雜誌總編輯陳伯達談過一次話,說鄉社合一,將來就是共產主義雛型,什麼都管,工農商學兵。此後,陳伯達受毛澤東啟發,作了更深的思考,撰寫了《全新的社會,全新的人》,在7月1日《紅旗》第三期予以發表。第一次在黨中央的刊物上出現了「人民公社」四個醒目的字。陳伯達的文章,對人民公社體制的普遍實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毛澤東對新鮮事物從來就投以極大的關注和熱情。因此,人民公社的出現,自然是一百個高興,一百個支持。8月4日,他走出京門,來到河北徐水縣視察,稱讚人民公社成立後達到了「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6日,毛澤東又南下河南新鄉縣七裡營公社,在辦公室門口,久久地疑視公社的牌子,連連點頭說,「人民公社好」。並對陪同視察的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講,「吳書記,有希望啊!你們河南都像這樣就好了。」據有關資料稱,河南省是最先得到關於人民公社信息的,也是最早成立人民公社的省份。9日,毛澤東又東去山東,當山東省委書記譚啟龍匯報有人準備大辦農場時,毛澤東制止說:「還是辦人民公社好」。

由於毛澤東在沿途視察中是一路的興奮,一路的放行。特別是8月29日北戴河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以後,人民公社成了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全國各地農村在短時間內掀起了大辦人民公社的熱潮。到1958年10月底,全國農村共建立人民公社26576個,入社農戶佔農戶總數99.1‰。全國範圍內的農村已基本實現了人民公社化。

農村人民公社的發展勢頭也帶動城鎮搞起了人民公社。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興致勃勃地預言,將來城市也要搞,學校、工廠、街道都辦成人民公社。不要幾年功夫,就把大家組成大公社。城市鄉村一律叫公社。如鞍鋼叫鞍山公社,不叫工廠。

「人民公社」這種體制在我國延續了20多年,到上世紀80年代予以結束,被「鄉」一級政權所代替。

轉自:非常歷史

原標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怎麼興起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②人民公社化運動驟然興起
    ,把毛澤東關於辦人民公社的講話宣傳了出去。,已經不是什麼遙遠將來的事情了,我們應該積極地運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條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具體途徑」。此後,在各級黨委、政府自上而下強力推動下,人民公社化運動驟然興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國,僅兩個來月全國農村就實現了公社化。至10月底,全國共建起人民公社26570個,參加公社的農戶佔全國總農戶的99.1%。公社規模都在幾千戶至一兩萬戶,有的甚至達幾萬戶。
  • 第九章「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
    第九章「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 黨的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後,各縣展開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廣大幹部群眾發揮高漲的社會主義建設積極性並取得一定成果。
  • 難以忘卻的歲月: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大躍進"運動在盲目求快、急於求成的思想影響下,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農業強調"以糧為綱";工業強調"以鋼為綱",要求在5年以致3年內提前實現原定15年鋼產量趕上或超過英國的目標。各地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的群眾運動。畝產20萬斤水稻,牛皮吹上天!"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
  • 50年前今天:全國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
    四、指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體所有制,以後可以變為全民所有制,並為向共產主義過渡作準備。9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來》的社論。此後,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全國農村基本上實現公社化。 關於在我國農村建立「大社」的思想,早在農業合作化運動的高潮中已初見萌芽。1956年完成了高級合作化,每社平均200戶左右。
  • 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和「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
    為此,黨中央、毛澤東醞釀並制定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並在這個過程中相繼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在當時被稱作「三面紅旗」。它們的提出和推行,表明黨試圖在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開展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打開一個新的局面,反映了曾經長期遭受帝國主義欺凌的中國人民在站立起來之後求強求富的強烈渴望。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
  • 一組珍貴老照片: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的真實照片,圖四是慶祝豐收
    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的宣傳海報。一組珍貴老照片: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的真實照片,圖四是慶祝豐收。   一組珍貴老照片: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的真實照片,圖四是慶祝豐收。
  • 「人民公社」
    1982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修改後的《憲法》規定:改變農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體制,設立鄉政府。到1985年6月,全國共有56000多個人民公社的牌子被摘掉。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們黨在五十年代後期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中,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作的一項重大決策。關於在我國農村建立「大社」的思想,早在農業合作化運動的高潮中已初見萌芽。
  • 什麼是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俗稱吃大鍋飯)在社會主義國家為過往的社會制度,在中國大陸屬於一種「政社合一」組織,分為「農村人民公社」和「城市人民公社」,而以前者最為著名。農村人民公社屬於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村政治經濟制度的主要特徵,即農村計劃經濟時代。人民公社既是生產組織,也是基層政權,普遍存在的時期為1958年至1984年,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而解體,全部被鄉或鎮取代。
  • 1958:大躍進、全民煉鋼與人民公社化_大國腳印:網友心中60年最具...
    對一系列國際國內形勢作了錯誤的判斷後,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到來,「冒進」變成「大躍進」,鋼產量要求幾年內翻幾番,農業是十幾年間要從封建形態跨越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社會主義在「總路線」的快軌中騰雲駕霧。
  • 回顧經典:人民公社大食堂 瘋狂的年代 瘋狂的吃喝
    7月初,正式建立了「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這樣,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在河南誕生了。河南省委書記處書記史向生在專列上向毛主席匯報了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的情況。當談到嵖岈山公社試行簡章時, 毛主席說:「人民公社這個名字好,包括工、農、商、學、兵,管理生產,管理生活,管理政權。」他指出:「公社的特點是:一曰大,二曰公。」毛主席視察三省和「還是辦人民公社好」的消息,很快在報上發表。各地立即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
  • 毛澤東:人民公社是群眾自己搞的不是我的發明
    隨後,全國農村迅速掀起人民公社化運動,僅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全國的數十萬個農業合作社合併成兩萬多個人民公社。萬馬奔騰景象的鼓舞 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話:「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金橋。」這就清楚不過地表明了人民公社與共產主義的內在聯繫。
  • 鄧小平對人民公社的歷史思考
    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體制,主要特點是一大二公。隨著公社化運動的開展,「共產風」以及生產上的瞎指揮、高指標、高估產、高徵購、高用糧等等也發生了,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就暴露出比較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引起了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重視,也引起了鄧小平對人民公社的深思。  毛澤東率先發覺到出現的問題。
  • 十字軍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從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興起,到它徵服羅馬的近東,到它徵服羅馬埃及,到它徵服羅馬的北非,到它徵服西班牙、西西里,甚至跨過庇里牛斯山進入法國,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擴張的過程,這個擴張的過程叫什麼呢,叫聖戰——吉哈德。這是一個穆斯林不間斷地擴張的過程。在阿拉伯帝國的這種不間斷的擴張裡,它跟法蘭克人是怎麼相遇的呢?
  • 1958年公社化鬧劇:老婆是不是自己的得請示上級
    1958年公社化鬧劇:老婆是不是自己的得請示上級 人民公社化運動興起(資料圖)  本文摘自《共和國經濟風雲中的陳雲》 孫業禮著, 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北戴河會議號召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結果只用了20幾天就在全國農村基本實現了公社化
  • 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集體主義經濟,村裡一切都免費共用!
    據說我們國家土地遼闊,景點非常多,每個省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象都很多,眾所周知,我國有人民公社化,有實施集體經濟的時期,那個時期大家團結起來發展經濟,是村鎮單位,但隨著我國的發展,這種經濟發展方式逐漸被淘汰,我國最後實施人民公社的地方 今天的小編會帶你去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
  • 遼陽縣吉洞峪鄉塔子人民公社舊址:遼陽保存最完好的人民公社舊址
    人民公社對於我國有著特殊的意義,很多人都會有印象,這個我國經濟社會特定時期的產物,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見證了一段意義非凡的歷史。不過時過境遷,人民公社已經沉寂了下去,而隨著中國社會的迅速發展,絕大部分公社都被拆除了,只有少部分有幸保存了下來,讓我們可以繼續回憶其身上記錄了往事。
  • 廣東肇慶餐飲業興起「電商化」
    廣東肇慶餐飲業興起「電商化」 2014-11-10 18:04:47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肇慶11月10日電 題 廣東肇慶餐飲業興起
  • 極限運動在深圳悄然興起
    深圳國際體育博覽會上的特技單車表演震撼全場。   「中國人接觸這些極限運動其實時間不長,也並沒有完全推廣開來,所以到現在還屬於小群體的運動,在大多數人看來極限運動充滿了危險,不願意嘗試。」張旭說,「不過現在已經有很多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年輕人願意去了解這些運動,特別是滑板等幾項極限運動納入奧運會之後,很多人都開始去關注極限運動了。」   在深圳,極限運動已經悄然興起。
  • 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女孩不願外嫁,外村男孩卻願倒插門
    在發展的所有手段當中,我國曾經推出過一種新型的體制,那就是人民公社。與傳統的農村不同,人民公社讓農村的人聯繫更加緊密。在人民公社的初期,也確實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 武漢室內蹦極運動悄然興起
    時而像鳥兒展翅高飛 時而四肢離地空中倒立江城室內蹦極運動悄然興起江城興起室內蹦極運動昨日,記者在泛海城市廣場一家健身館看到,館內裝了十多根類似威亞的吊繩。健身者穿戴好運動裝備後,用安全扣連接吊繩,即可懸空運動。館內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新興健身方式叫室內蹦極。記者在現場看到,室內蹦極的動作幅度非常大,健身者利用彈跳繩的輔助做出一連串動作,上、下、左、右、前、後移動,很快就累得滿頭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