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設計點擊上方 「空間設計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圖片來源: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環太湖地區多為水鄉平原,地勢低洼。吳越之民臨水而居,如今許多江南古城、古鎮也依然保持著水城一體的特色,正如唐詩所寫的「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其實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早就開創了這種水鄉的生活方式。
(圖:菩提谷良渚店總平面圖)
最終,整體呈現的空間包括:餐廳、客房、咖啡館、茶室、健身房、泳池、會議室、藝術商店、露天劇場和戶外大草坪。前臺大堂呈現出通透溫柔的空間機理。巨大的玻璃天窗,將自然光引入,同時站在空間內的人抬頭即見天空的雲朵和遠方的樹。在一天的不同時刻,呈現變幻無窮的光影效果。這是自然賦予的想像力。位於中央的展示臺為一把鑰匙的形狀,寓意良渚為我們認識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發展提供了一把「鑰匙」。
藝術商店
在館內的藝術商店,準備了各種適合在下榻時閱讀的書刊雜誌、有關良渚文明的介紹,不定期還會有周邊工藝品和紀念品的售賣。
客 房
據考古發現,良渚時期的房屋多建於自然高地或人工土臺之上,房屋平面呈長方形,屋頂為坡度較大的兩面坡或四面坡式,利於冬季卸雪,四壁則為「木骨泥牆」。因此,在設計客房的時候還原了房子的外部構造和顏色,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歷史現場。客房樓棟名曰:稻野 / 樹白 / 嶼風 / 玉藻 / 鷺松 / 夏木 / 月讀,各有所指,代表了每棟房子的不同情境,每一間都有不同情調。為重視現代感的舒適性,除了臥室內優質的床品,還在客廳配備了軟塌,超寬敞的衛浴室,部分樓棟布置了茶房、觀景座、壁爐等設施。請在這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客房裡,度過美好的一刻。(圖:日落松間白鷺息)
02/ 飯稻羹魚 情景交融
◤菩提谷門前的一大片稻田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曾對江南地區的生活方式有過精闢的概括:「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耕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贏蛤,不待賈而足,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大意是,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刀耕火種,瓜果螺蛤,地形有利,食物豐足。
於是,菩提谷良渚店也希望為來客呈現此般的生活情景與味蕾體驗。03/ 玉出東方 借古鑑今
玉文明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特徵。玉以其美麗、堅韌和稀有等特徵成為表現信仰與權利的主要載體,反映了良渚文化最高的藝術成就。菩提谷良渚古城遺址店在設計上廣泛運用了玉器的元素,包括琮、璧、鉞等,也體現了古今融合之道。
◤房間內的地毯(左)和牆面(右)運用了玉璧的元素
泳 池
240平的露天泳池,如同巨大對稱鏡面的水面,落日時分的絕美倒影,無與倫比;到了夜晚,頭頂滿天星空,夜景更是迷人。會議室/多功能廳取名「大鱷」,出自良渚文化晚期出土的器物中所發現的一款刻畫符號——鱷魚。我們不會回到原始,但應該了解文明最初的樣子。在菩提谷,這裡的每一處都蘊含著能夠讓人慢慢感受良渚五千年文明的細微點滴,以及歷史之於當下的地域文化,拉近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的距離。希望人與土地的敦厚感情,會是這裡最美地表現。
來源:民宿邦
近期熱文
▽
▲生活好物,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