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遺址中隱藏著一家古樸的民宿

2021-02-07 空間設計

喜歡設計點擊上方 「空間設計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三面環山,一面平原,這一帶不僅風景優美,且歷史底蘊厚重,是中國古代文明發源地。距今5300-4300年,良渚先民從山前臺地向沼澤平原進發,開墾土地,種植水稻,營建都城,過著漁樵耕種的田園生活。良渚古城所在的綠洲,水網密布,以山為郭,是適宜人居住的理想之地,更是最早江南水鄉的景色。2019 年,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菩提谷主人老宋是餘杭良渚人,本著當地人的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忱,他將菩提谷帶回了良渚。讓我們回到文明的起點,一同感受卸甲歸田的生活之美,探尋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


(圖片來源: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環太湖地區多為水鄉平原,地勢低洼。吳越之民臨水而居,如今許多江南古城、古鎮也依然保持著水城一體的特色,正如唐詩所寫的「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其實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早就開創了這種水鄉的生活方式。



菩提谷良渚古城遺址店位於良渚古城遺址區外城東北面的美人地臺地附近,總佔地 36 畝,建築面積約五千方,由圍繞在池塘周圍的 9 棟民房改建而成。由於地屬遺址保護區,對於房子的改建限制頗多,每一棟房子又各不相同,無論從設計還是改建,面臨的困難都很大。


(圖:菩提谷良渚店總平面圖)

最終,整體呈現的空間包括:餐廳、客房、咖啡館、茶室、健身房、泳池、會議室、藝術商店、露天劇場和戶外大草坪。


入口寬闊的門頭氣勢恢宏,在彰顯良渚古城磅礴歷史底蘊的同時,也延續了山中的巧思,探出的橫梁採用竹子做頂,既通光又美觀。一整面的紅色夯土牆,以考古工作者鑽探所發現的紅色黏土為色彩元素,展現一種古樸的質感。牆體一側錯落有致的矩形通光口,引發人們駐足張望的好奇,如同人類站在時間的分叉口回溯歷史。


前臺大堂呈現出通透溫柔的空間機理。巨大的玻璃天窗,將自然光引入,同時站在空間內的人抬頭即見天空的雲朵和遠方的樹。在一天的不同時刻,呈現變幻無窮的光影效果。這是自然賦予的想像力。位於中央的展示臺為一把鑰匙的形狀,寓意良渚為我們認識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發展提供了一把「鑰匙」。




藝術商店

在館內的藝術商店,準備了各種適合在下榻時閱讀的書刊雜誌、有關良渚文明的介紹,不定期還會有周邊工藝品和紀念品的售賣。



客 房

據考古發現,良渚時期的房屋多建於自然高地或人工土臺之上,房屋平面呈長方形,屋頂為坡度較大的兩面坡或四面坡式,利於冬季卸雪,四壁則為「木骨泥牆」。因此,在設計客房的時候還原了房子的外部構造和顏色,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歷史現場。客房樓棟名曰:稻野 / 樹白 / 嶼風 / 玉藻 / 鷺松 / 夏木 / 月讀,各有所指,代表了每棟房子的不同情境,每一間都有不同情調。為重視現代感的舒適性,除了臥室內優質的床品,還在客廳配備了軟塌,超寬敞的衛浴室,部分樓棟布置了茶房、觀景座、壁爐等設施。請在這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客房裡,度過美好的一刻。


透過房間的不同窗景,可以望見遠處遺址公園的落日餘暉和白鷺群飛的生動畫面,遙想五千年前的絕世風華……


(圖:日落松間白鷺息)



02/ 飯稻羹魚 情景交融

◤菩提谷門前的一大片稻田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曾對江南地區的生活方式有過精闢的概括:「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耕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贏蛤,不待賈而足,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大意是,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刀耕火種,瓜果螺蛤,地形有利,食物豐足。

於是,菩提谷良渚店也希望為來客呈現此般的生活情景與味蕾體驗。



餐廳名叫「無樹」,取自佛教的一句偈語「菩提本無樹」。沿著落地窗而設的舒適卡座,可一邊享受美食,一邊觀賞窗外風景。除此之外,共設有10個獨立包廂,可供宴請賓客和親朋聚餐。無樹餐廳提供的是創意本幫菜,良渚一帶本就物產富庶,在這裡不僅有美味的山珍,還有新鮮的海味。餐品最大程度地體現了食材的本味和香氣,同時也展現中餐烹製的精湛手藝,充滿藝術匠心和美麗外觀的組合,能夠使客人在味覺和視覺上得到滿足。

咖啡館和茶室的公共空間,抬眼可見一整片水塘,故而名曰「見澤」。咖啡館另一側修竹林立低矮的靠背塌椅適宜賴坐著發呆,點一杯香醇的手衝咖啡,靜觀一天中光影的流轉。一扇老門板相隔的茶室,則是老宋的專屬會客區,單是一整面落地玻璃的窗景就足夠令人留戀了。日式的木質移門,圍繞著中心茶桌的竹蓆榻榻米,雪天在這裡烤火煮茶,更是一番人間佳話!

03/ 玉出東方 借古鑑今


玉文明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特徵。玉以其美麗、堅韌和稀有等特徵成為表現信仰與權利的主要載體,反映了良渚文化最高的藝術成就。菩提谷良渚古城遺址店在設計上廣泛運用了玉器的元素,包括琮、璧、鉞等,也體現了古今融合之道。


◤房間內的地毯(左)和牆面(右)運用了玉璧的元素



在戶外公共區域的設計上做了大膽的開拓。戶外大草坪區的露天劇場以玉冠、玉琮為設計原型,圓形舞臺讓線條更加柔和,融入山嵐背景,四周的山、雲、風、鳥、稻浪都是主角,我們不過是配角,在落日的餘暉下,以歌唱敬天謝地。可供舉辦戶外音樂會、市集、活動演出等。


泳 池

240平的露天泳池,如同巨大對稱鏡面的水面,落日時分的絕美倒影,無與倫比;到了夜晚,頭頂滿天星空,夜景更是迷人。

會議室/多功能廳取名「大鱷」,出自良渚文化晚期出土的器物中所發現的一款刻畫符號——鱷魚。


我們不會回到原始,但應該了解文明最初的樣子。在菩提谷,這裡的每一處都蘊含著能夠讓人慢慢感受良渚五千年文明的細微點滴,以及歷史之於當下的地域文化,拉近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的距離。希望人與土地的敦厚感情,會是這裡最美地表現。

來源:民宿邦


近期熱文


▲生活好物,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那些美麗洲畔良渚港邊的故事
    北京時間7月6日14時43分,隨著大屏幕上,世界遺產大會主席敲槌的一聲脆響,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這一刻,屬於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83年良渚考古史,25年良渚申遺史;這一刻,屬於所有的炎黃子孫、華夏兒女。
  • 良渚古城遺址續寫新篇章
    良渚古城,曾被多位中國考古學泰鬥譽為「中華第一城」,為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實證。去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走過申遺成功一周年,距今已經有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遺址,正在續寫新的篇章。這一年,他們深入探索良渚「良渚是四代考古人一點點挖出來、研究出來的文明,目前我們對它還知之甚少,良渚考古仍需深入。」
  • 發現良渚古城遺址有感
    盧雲超  11月29日杭州市政府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發現良渚文化時期完整的古城牆基址。這不僅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古城遺址,也實證了杭州5000年的建城歷史,提升了杭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對此,我欣喜萬分。
  • 良渚古城遺址為啥火了?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良渚成為中國第55個世界遺產」「中國世界遺產總數位居世界第一」「7月14日前參觀票已預約滿」「良渚好評如潮」「良渚古城遺址開園」……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有關良渚話題不斷刷屏。良渚是啥?為啥火了?為啥要去良渚打卡?請帶著疑問,跟隨我們的腳步,來一場穿越之旅。
  • 如何讓良渚古城遺址「活在當下」?
    當年7月7日,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有限開園。雙方合作以來,阿里雲所沉澱的雲計算、數據驅動、人工智慧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協助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實現了數據資源的綜合應用、深度應用和本地化應用,為遊客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務和體驗,不斷提高智能決策及精細化管理水平。
  • 如何讓良渚古城遺址「活在當下」?
    這其中,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2019年3月,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與阿里巴巴(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協同推進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智慧景區建設。當年7月7日,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有限開園。
  • 良渚古城遺址「遺產大腦」發布
    本報杭州11月4日訊 (記者 嚴粒粒 通訊員 搖慧敏) 11月4日,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召開的2020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開幕式上,良渚古城遺址「遺產大腦」發布。2018年8月,對標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的國際要求,歷時5年研發的良渚古城遺址監測預警平臺建成上線。以該平臺為基礎,2019年啟動的良渚古城遺址「遺產大腦」建設對良渚古城遺址現有數據資源、系統資源進行了深度整合。目前,良渚古城遺址「遺產大腦」綜合管理平臺完成升級。面向管理層的數字管理系統及面向用戶層的應用小程序投入使用,意味著「遺產大腦」架構搭建完成、功能實現應用。
  • 良渚古城旅遊開發邊界在哪
    對於公園及周邊的旅遊、商業開發,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管委會暫未計劃牽頭對周邊進行大規模商業開發,但良渚街道、瓶窯鎮等周邊地區已有民宿、酒店、餐飲等配套設施建成。在業內看來,未來良渚古城周邊旅遊開發可能需要走一條與麗江、平遙等國內傳統古城截然不同的路,在保證核心區及保護區遺址保護的情況下,將旅遊設施融入當地居民居住區之中,與杭州、浙江其他歷史文化主題景區串成旅遊線。
  • 浙江良渚古城遺址為啥火了?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良渚成為中國第55個世界遺產」「中國世界遺產總數位居世界第一」「7月14日前參觀票已預約滿」「良渚好評如潮」「良渚古城遺址開園」……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有關良渚話題不斷刷屏。良渚是啥?為啥火了?為啥要去良渚打卡?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
    古城的發現,可謂'畫龍點晴',說明它是一個國家的首都了。 價值 良渚文化是分布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
  • 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金銀紀念幣在良渚遺址首發
    7月6日,正值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一周年。中國人民銀行於當天發行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金銀紀念幣一套,首發儀式在浙江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
  • 玉見|良渚古城遺址
    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沒記錯的話杭州也就成了北京後獨立遺產數較多的城市。瑤山遺址12M神人獸面紋玉琮 良渚博物院館藏其實,良渚古城遺址並不全部在良渚,大部分位於餘杭區的瓶窯鎮,很小一部分在湖州德清
  • 28宿&菩提谷·良渚古城遺址店丨落日餘暉,白鷺低飛,在5000年世遺古城打卡絕美溼地風光
    ﹋@菩提谷·良渚古城遺址店上一次見老宋,還是在杭州菩提谷的大麓寺店。一行人在山上的茂林修竹間繞了七十幾道彎,一直開到路的盡頭,天光大亮、豁然開朗。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年10月,菩提谷·良渚古城遺址店正式動工建設。
  •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談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題:申遺成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談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新華社記者施雨岑、王思北作為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的聖地,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在杭州眾多著名景點中,探尋良渚古城遺址入考古夢
    某天,用手機查看某地圖時,「良渚古城遺址」六字突然出現在眼前,大腦立刻檢索出關於「良渚」的簡簡訊息,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代表中國歷史很久遠的一種文化。隨後決定了去遺址現場看看。良渚古城遺址附近在杭州眾多的著名景點中,小編選擇花某天的時間去探尋良渚古城遺址也是無意在地圖上發現了它的具體地址,這才有了到現場的舉動。
  • 發現良渚丨80載良渚古城遺址考古全揭秘
    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於6日宣布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1994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名錄》預備清單起算,25年夙願終實現。良渚古城遺址發現、發掘和申遺成功的背後體現的是80多年一代代考古研究和保護管理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結果。
  • 走進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探尋文明聖地的「秘密」,其水生植物豐富
    遺址公園再現了澤國的風格,澤國是一個水生植物豐富、河網密布的水鄉,遊客可以在這裡「穿越時空」,藉助科技經驗和模擬場景感受良渚塵封的過去,見證這裡不斷進行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走進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探尋文明聖地的「秘密」,其水生植物豐富」。
  • 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金銀紀念幣隆重發行
    2020年7月6日,在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由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金幣總公司共同主辦,中共杭州市餘杭區委、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政府、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承辦的「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金銀紀念幣發行活動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與梅花鹿來一場親密約會
    遊客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鹿苑與梅花鹿約會。暮春時節,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草長鶯飛,綠意濃濃,遊人絡繹不絕,感受五千年良渚文化,茂林深處時見梅花鹿,與大自然來一場親密約會。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鹿苑梅花鹿。5月1日前,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實行免門票及觀光車票優惠政策,疫情防控期間,遺址公園實行每日3000人預約制限流措施。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春色迷人。遊客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玉器作坊參觀。遊客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感受五千年良渚文化。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
    古城的發現,可謂'畫龍點晴',說明它是一個國家的首都了。 價值 良渚文化是分布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