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傳統美學對我國古典園林建築藝術的影響

2021-01-20 建設工程教育網

  摘  要:中國古典園林是建築、山池、園藝、繪畫、雕刻以至詩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在我國現存的古典園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築藝術瑰寶,它是特定時期人們審美要求的體現,這一審美情趣也必然繼續影響著我國園林建築藝術的發展。本文從我國古典園林建築發展、立意和布局三個方面,分析了傳統美學對我國古典園林建築藝術的影響。

  建築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是一部凝固的史詩。她積澱著人類的歷史,尤其是文化史,體現了各國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和獨特的思維方式。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由文人、畫家、造園匠師們創造出來的自然山水式園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國造園藝術的基本特徵。在中國園林裡,不規則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觀構圖的主體,而形式各異的各類建築卻為觀賞和營造文化品味而設,植物配合著山水自由布置,道路迴環曲折,達到一種自然環境、審美情趣與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遊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調的園林藝術空間。中國古典園林之所以能夠以其獨特的風格著稱於世,其原因之一正是在於其中蘊藏著豐富的傳統美學思想。

  一、傳統美學對我國古典園林建築發展的影響

  建築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藝術瑰寶,但它同時也是社會政治的集中反映。儒家傳統思想對封建時代的園林建築立意產生了深遠影響。園林建築的物質外殼如亭、堂、館、軒、齋等,更多的是充當一種在文化禮儀及習俗上與「天地」及「先祖」溝通交流的物質媒體。而臺的雛形是「靈臺」,主要功用是祭奠天地祖宗。園林中的宮殿,以「巨麗」為特點,講求儒家「天人合一」所倡導的「順天理,合天意」的禮制,強調中軸線意識及「天定」的尊卑等級秩序,反映的是惟我獨尊的文化心理,適應了統治萬民的政治需要。

  從我國園林建築的發展來看,早期的園林建於自然中,充滿了求仙的神秘氣氛。漢代後期造園逐步消失神秘氣氛以大自然為師法對象。兩晉南北朝是中國園林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時期。文人士大夫為逃脫政治動亂,加上受到佛教、道家思想的影響,大都崇尚玄談,寄情山水,他們在名山大川中求超脫、找寄託,自然山水成了他們居住、休息、遊玩,觀賞的現實生活中親切依存的體形環境,謳歌自然景物和詩文山水畫開始出現。但是,人又不可能實現其遊遍天下名山大川的理想,於是就在家庭園中布置山水花木,既可實現其山林簡樸的生活理想,又可籍之獲得神遊宇宙的樂趣;既可以之寄託神仙境界,又可視其為超越塵俗清心養慮之所,私家園林應運而興。唐宋時期文人墨客紛紛加入造園的行列,他們在設計中以詩畫情趣入園,因畫意而成景,園林與詩、畫的結合更為緊密、精練,概括地再現了自然,並把自然美與建築美相融合創造了一系列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觀,園林建築獲得了成熟發展。

  二、傳統美學對我國古典園林建築立意的影響

  中國古典園林要在有限的地域內創造無窮的意境,顯然不能照搬自然山水,而必須通過造園家對自然的理解,並加上主觀創造才能達到目的,在造園活動時主要靠園林空間的創造來得以實現。

  莊子在《逍遙遊》中把萬物生存的道落實到精神上,強調人要追求精神上的完全解放,並提出以「心齋」、「坐忘」來作為體驗道的手段,這種功夫必須以「無欲、無知、無己」的修養而得虛靜之心,並對事物作純知覺的直感活動,同時以通天地之情的共感而求達到物我兩忘的境地。莊子這一思想表現在造園上,就是不能照搬照抄自然山水,而是對大自然進行深人的觀察和了解,並從中提煉出最高,最富感染力的藝術形象,用寫意的方法創造出寄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意境,而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正是最好的概括;莊子的「遊心」思想對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創造影響極大,莊子認為要「以天地之心為心」,方可「欺契造化,與道同機」,才能不受現實的拘束,在切實認識客觀事物後,經過主觀的美的感情,選擇繽冶,構成美的意象,從而「由無得一,由一得多,由多歸於一」。在造園家看來,外在景物只不過是生情的媒介,而特別注意到景物的象徵性和處理的含蓄性。因唯有象徵性,物體以有限的形象而求無窮無盡的意義。唯其含蓄性,人的想像才能得以自由馳騁而獲不盡的氣韻。這時景物已不再是純粹的線條,色彩,質感等的組合,而是在傳統體驗下給予人們以心理的暗示,造園時多以象徵的手法,不論景物的名稱、形狀或布置均別有深意,以擴大人們的藝術聯想力。於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有「一池水可為汪洋千項。一堆石乃表祟山九初」之說,從而以少勝多,產生無窮無盡的意境.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詩詞匾聯是達到啟示,象徵和意境的重要手法,早已與園林空間藝術融為一體。如網師園中的「月到風來亭」取唐代詩人韓愈「晚年將秋至,長風送月來」之句而得名,由於亭所建的位置最宜秋夜賞月,有「月到天心、風來水面」的情趣;而拙政園中的「與誰同坐軒」取宋代詩人蘇軾「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找」之句而得名,借與清風明月同坐表達封建士大夫的清高,從而以一簡單的扇面亭空間賦予了豐富的思想內容。(論文 Www.LunWenNet.Com)

  三、傳統美學對我國古典園林建築布局的影響

  從布局上來看,中國園林建築大多呈現出嚴格對稱的結構美和迂迴曲折、趣味盎然的自然美兩種形式,這兩種建築布局風格分別我國傳統古典美學中儒家美學思想和道家美學思想的集中反映。

  儒家講中庸之道,注重萬物的和諧,中正,均平,循環,建築的布局喜歡用軸線引導和左右對稱的方法求得整體的統一性。受儒家美學思想的影響,園林宮區的格局,包括結構、位序、配置皆必須依禮而制,皇家園林中的宮殿建築和私家園林中的住宅建築,以及寺廟園林建築在設計上多取方形或長方形,在南北縱軸線上安排主要建築,在東西橫軸線上安排次要建築,以圍牆和圍廊構成封閉式整體,展現嚴肅、方正,井井有條,這些是儒家的均衡對稱美學思想在園林建築中的反映。如皇家園林頤和園中的建築「涵遠堂」、「知春堂」、「澄爽齋」、「湛清軒」、「知春亭」等呈中軸線對稱;私家園林中的蘇州拙政園住宅部分位於山水園的南部,分成東西兩部分,呈前宅後園的格局,住宅坐北面南,縱深四進,有平行的二路軸線,主軸線由隔河的影壁、船埠、大門、二門、轎廳、大廳和正房組成,側路軸線安排了鴛鴦花籃廳、花廳、四面廳、樓廳、小庭園等,兩路軸線之間以狹長的「避弄」隔開並連通。

  道家主張返樸歸真,無拘無束,任其自然,其建築無論在情趣上或構圖上都表現出曲折多變和自由活潑。受道家美學思想的影響,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在布局時採取了本於自然、高於自然的基本原則,力圖使人工美與自然美相互配合,相互增色,園林建築多以輕巧活撥的造型,開敞流通的形式,與自然相諧調,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如天開」的境地。園林建築山水園部分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則,返璞歸真,呈現出不規則、不對稱的布局。園林建築布局上高低錯落,如圓明園、頤和園和避暑山莊在造園的思路上巧用地形劃分景區,在每個景區布置不同意境、趣味的景點,並使用對景、借景、隔景、透景等傳統手法,形成各自的特色。環境空間構成上手法靈活多變,藏露曠奧、疏密得宜,曲徑通幽,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瀟灑超脫,逸趣橫生。追求天趣是中國古典造園藝術的基本精神,把自然美與人工美高度結合起來,將藝術境界與現實的生活事例為一體,形成了一種把社會生活、自然環境、人的情趣和美的理想都水乳交融在一起的,可居、可遊、可觀的現實的物質空間。

責任編輯:zoe

相關焦點

  • 淺談蘇州古典私家園林的美學應用價值
    摘要: 我國園林建築專家陳從周讚譽蘇州園林,說「中國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古典私家園林作為世界園林史上一朵璀璨而折射中國文化古韻的奇葩,擁有其獨特的美學應用價值,堪以深究並為今用。本人在遊歷蘇州園林之後,就其美學特徵有若干自己的見解,不能詳盡,只為應用者擴展設計視聽盡己微力,以彰國粹。
  • 淺談:中國傳統建築之中國古典園林
    園林是我國傳統建築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注重利用自然地形開池引水、推山疊石而使之「有高有低、有曲有深」並且「自成天然之趣」。另外在建築物的配置上也儘量順應自然,隨高就低、蜿蜒曲折而不拘一格,從而使建築與自然環境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而起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效果。
  • 淺談:中國古典文人園林的山水畫印記
    中國古典園林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她集自然之美、繪畫之美、建築之美、藝術之美和文學之美的精華於一身,是中國文化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中國古典文人園林和山水畫一脈相承,在歷史的進程中她們並行發展,相互滲透,互為影響。
  • 淺論中國古典園林藝術造園的美學特徵,喜歡,就趕緊看過來吧!
    這種講求自然的特點深受古代自然美學的影響,特別是受到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響。孔子認為自然之美在於「比德」,「君子比德」思想對園林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被歷代士人們奉為至理名言,作為論析風景的理論依據。如文人特別喜歡石,以石之品行象徵自己剛正不阿,在園林中堆山置石成為園林組景的重要手段。
  • 江南古典園林藝術設計中的禪學意境——塗強
    江南古典園林(圖片來源:資料圖)   一、   江南園林藝術設計思想與禪的審美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園林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豐富的主題思想和含蓄的意境。早在周文王的時候,中國就有了營建宮苑的活動。
  • 【適之】園林美學中的天人合一理念
    其中,在建築史中就有一朵奇葩,它就是聞名於世的中國古代園林美學。作為我國乃至世界園林、建築史上的「瑰寶」,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散發的魅力深深的吸引著我們。今天就讓我們懷著「解密」者激動澎湃的心情一起走近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更深刻更近距離的了解一下它獨有的魅力所在吧!。
  • 親近自然、融於自然,品味古代「天人合一」的園林美學文化
    說起園林美學,那就不得不說一說古代中國的園林美學文化了。眾所周知,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其本身就擁有數不勝數的優秀歷史文化。其中,在建築史中就有一朵奇葩,它就是聞名於世的中國古代園林美學。作為我國乃至世界園林、建築史上的「瑰寶」,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散發的魅力深深的吸引著我們。
  • 淺析中西方園林藝術風格及其美學思想
    中國的園林藝術源於中國傳統繪畫,因而從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是傳統繪畫的又一表現形式,從審美主體來說,長期受深厚的哲學、美學的陶冶,而主體本身又是經過各種成熟的藝術詩詞、繪畫、工藝美術和建築交融滲透獨立發展起來的一個形態完善的藝術類別。「詩情畫意」是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審美境界。西方園林中的法國有「園林是陪襯,是背景,是建築的附屬物,確實不是獨立完備的藝術」(黑格爾語)。
  • 古代藝術:古代四大建築類型之——古典園林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藝術:古代四大建築類型之——古典園林,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本質是通過對山、水、建築、植物等要素的有機組合,構成一個富有情趣的、飽含藝術意境的美的環境。它與歐洲或伊斯蘭園林等世界其他園林體系相比,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首先,中國古典園林重視自然美。在造園的總原則上,必須以天然景物為基礎。即使是改造和模擬自然,也必須遵循「有若自然」的原則。其次是追求曲折多變。在布局方面,一般不用宮殿的中軸對稱手法與完整的格局,而是在師法自然的基礎上,採用靈活多變的自由方式。再次是強調意境。
  • 古典園林與攝影美學
    >這種規律具有普遍的延展性具有經過驗證的適用性你一定會恍然大悟你一定會學有收穫今天給大家分享古典園林中體現的構圖方法攝影美學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指以江南私家園林和北方皇家園林為代表的中國山水園林形式。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古典園林是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建築。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奇觀,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那麼我們從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上能收穫什麼構圖方法呢?就讓我們通過這幾種方法來看看吧!
  • 蘇州古典園林的世界遺產價值:完整性、真實性
    建造於11至19世紀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9處古典園林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中國古代文人寫意山水園林藝術的典範,完美地詮釋了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隱逸文化、美學思想與城市人居環境的和諧統一。
  • 我國十大古典園林
    在筆者中學時代,每當聽起老師講起中國古典林園,心中會充滿神往,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喜歡古典園林這種建築風格和文化底蘊,而中國園林按地理分布可以分為江南園林和北方園林、嶺南園林;按所有者可以分為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
  • 淺析新中式園林對傳統園林的傳承與創新
    ,傳統中式園林建築設計風格在清朝完善成熟,將過去數千年的建設元素進行完美融合,又在現代手法中進行重新體現,可以說在美學上具有獨特的美感,受到了大眾的認可。[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1 新中式園林設計特點新中式園林設計是在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影響下,結合當代景觀設計手法所組成的一種新型中式景觀表現方法,此類景觀在表現形式上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時尚要素進行融合和創新,在設計手法中主體是應用傳統的造園手法,大量使用了傳統文化色彩和傳統設計符號,在植物山水的配置上與古典園林文化緊密結合,
  • 欣賞中國十大園林,領略古典園林藝術之美!
    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傳統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它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裡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享有「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的盛譽。
  • 「天人合一」思想對古典園林山水布局的影響
    園林設計中人們經常提到「天人合一」,我們將其稱為一個思想。可以說,「天人合一」思想已經滲透到社會上的各個方面,中國的建築、環境、文學、繪畫、園林等都與「天人合一」的相關理論有關。本文以「天人合一」思想與古典園林山水空間的構建為依託,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對皇家園林及私家園林山水布局的影響。
  • 中國古典園林如何營造景觀意境?
    2.園林美學園林美指在特定環境中,由部分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相互滲透所構成的一種整體美。古典園林建築審美的"完形"與"完象"1."完形"與"完象"古典園林中在意境的創造方面達到很高的水平,很多園中園、景域甚至單體的匠思都蘊含著深刻的對歷史典故的再次詮釋。
  • 淺談:歐洲古典四大藝術風格對女裝風格的影響
    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藝術風格流派,它們表現在建築、美術、音樂、文學及染織藝術等各個藝術領域,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產生影響。在歐洲的藝術史上哥德式藝術風格、巴洛克藝術風格、洛可可藝術風格、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樣地影響到同時期的服裝風格。
  • 淺談:中國傳統園林要素特點
    中國古典園林歷史非常悠久,在全世界的園林風格中獨樹一幟,而且取得過輝煌的成就,我們在發展現代園的林的同時應好好借鑑傳統園林的精華,讓傳統園林在現代中國繼續發揚壯大。一.中國園林發展歷史  園林在中國產生得很早,歷史悠久且不斷向前發展,中式園林也成為東方園林的代表,從先秦至明清,中國古典園林從初期的苑囿開始,逐漸成熟完善,發展到後期的人工山水園林,歷經千年的演化,在每個階段時期,都取得了相應的成就,其中凝聚了民族人文思想、傳統技術和社會觀念的精髓。
  • 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形式和風格
    簡介: 中國古典園林自成一體,有其獨特的風格。封建的儒家與宗教思想在中國園林中的深遠影響。  園林建築是與園林環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結合的建築,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環境的有利條件。任何建築設計時都應考慮環境,而園林建築更甚,建築在環境中的比重及分量應按環境構圖要求權衡確定,環境是建築創作的出發點。  我國古典園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為景觀構圖的主題,建築只為觀賞風景和點綴風景而設置。
  • 旅遊:對我國近代園林發展的美學趨向作的初步探索
    我國是世界園林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我國有關園林的最早記載,始見於3000多年前商周時期的「面」和《詩經》中的「園」自秦漢至明清,歷代帝王都興建御苑,即宮廷園林。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又先後出現了私家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