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進口減少13%,印度「抗拒」中國資本,中企轉而與印尼合作

2020-12-13 騰訊網

中國與印度的經貿合作關係原本相對密切,但由於今年印度明顯「抗拒」中國,導致兩國的貿易出現僵化,這使得中國企業對印度市場的興趣大大減少。隨後,不少中國企業將對印度的投資資金轉至了印尼。

印度大力抵制中國商品

眾所周知,當前全球範圍內疫情嚴重程度最高的國家就是美國和印度。截至目前,印度新冠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970萬人,在這一情況下,印度經濟無可避免地出現大幅下跌態勢,印度國內形勢愈發危急。為了幫助印度本土企業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推動該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印度下定決心,要將中國商品「趕」出去。

一直以來,中國商品在印度市場上大受好評,這使得印度本土商品難以得到當地民眾的青睞。不過,由於今年中印兩國爆發邊境衝突,使得印度政府有了一個很好的抵制中國商品的理由。藉由印度本土不少民眾發起的「抵制中國商品」熱潮,印度政府趁機抬高中國商品進口門檻,並明確下令,禁止印度當地消費者購買中國商品。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印度對華進口的商品總額約達590億美元(折合約3852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縮減了13%。

中國取消與印度合作發行郵票

然而,印度的做法只會對其本身造成嚴重的影響。正如上述所說,印度拒絕了中國進入當地市場,只會導致中國企業不再青睞印度市場,而疏遠了印度市場,中國也自有一股「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的灑脫,果斷與印尼展開深入合作,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據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中國對印度企業的投資僅達2.63億美元,同比減少了78.6%;而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今年1月至9月,中國對印尼的投資規模則是出現了明顯增大,同比增長了近79%。

此外,據新浪財經12月8日報導,中國國家郵政局宣布,取消原定與印度合作發行2020年紀特郵票的計劃。誠然,對於印度市場,中國期盼友好合作,但不會受制於人。中國在與印度的經貿合作關係中,明顯處於握有主動權的一方。要知道,印度的太陽能電池板、智慧型手機及藥品原料分別有90%、70%及60%需要依賴於中國進口。印度想要在經濟上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是相當困難的。

相關焦點

  • 看好中國天然氣市場,印尼與中企籤下合作!此前限制對華進口水產
    而中國作為天然氣消費和進口大國,也吸引來了不少合作夥伴。據越通社2月20日報導稱,近日印度尼西亞國家天然氣公司(PGN)表示,該公司已經和中國重工業生產公司籤署了一項建設、技術和採購的總承包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進一步促進中國液化天然氣(簡稱LNG)的發展。
  • 中國轉向印尼加購煤炭?關鍵時刻,澳大利亞巨頭找來中企合作
    根據摩根大通提供的相關數據匯總分析,由於,多國出現了「經濟停擺」和生產停滯的現象,加之目前國際經濟的「不確定因素」增加,預計今年世界各國對於煤炭的需求會減少6000萬噸。而煤的整體產能過剩,已經出現了「供過於求」的情況,而在這之下,許多的煤企應該會採取減產或者直接停產的方式來止損。
  • 印尼近30000頭豬死亡!損失達數百萬美元,轉而對華出口雞肉?
    據印尼媒體12月19日最新報導,截至12月15日,印尼境內爆發疫情導致頭豬的死亡數量已經達到近30000頭,預計損失將達數百萬美元。據悉,早在12月12日當天,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就確認了印尼的疫情,主要爆發地點就在北蘇門答臘地區。10月底,印尼央行年內第四次降息,將其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5.00%。眾所周知,一國降息之下,唯有擴大出口才能儘快提振經濟。其中,印尼轉而想著對中國市場出口雞肉。
  • 放棄印度,中國資本轉向印尼
    小米董事長雷軍創立的順為資本,以及中國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支持的基金公司BAce Capital都表示,他們正在從印度轉向印度尼西亞,這個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在《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活躍投資機構百強榜》中,順為資本排名第18位。順為資本在印度已經投資20多家企業,包括印度本地語言社交平臺ShareChat、印度最大的社交電商公司Meesho,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平臺KrazyBee等等。
  • 95%晶片依賴進口,印度「抱怨」中企不供貨!最新回應來了
    印度「抱怨」聯發科不給印企供貨觀察者網12月4日消息,兩家印度本土廠商Lava和Micromax近日聯合指控稱,聯發科在全球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將大部分晶片提供給了中國大陸手機廠商。印度之所以「出言抱怨」,與該國半導體行業的進口依賴有關。據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印度一直在嘗試晶片本土化,並將本土晶片開發視為一種戰略需要,但遺憾的是,該國半導體行業始終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痛點」——半導體產品及設備95%依賴進口。其中,聯發科便是該國廠商晶片進口的重要來源。
  • 印尼對華停供鎳礦後,如今渴望獲中國投資其遷都計劃
    來源:金十數據據新華社1月10日報導,在中國對印尼投資持續大幅增加,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的背景下,印尼證券交易所日前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如何利用印尼資本市場助力中企發展」的商務論壇。該交易所CEO伊納爾諾在論壇上呼籲,期待未來中國企業能在印尼資本市場上市,從而進一步推動兩國經貿合作。作為印尼最大的海外投資國,具體來看,2019年上半年中國就對印尼直接投資總計36億美元(約合253億元人民幣),接近2018全年43億美元的投資水平,佔印尼國外投資的25.4%。
  • 突發,中國國家郵政局宣布:取消與印度合作發行郵票!
    據新浪財經最新消息,12月8日當天,我國國家郵政局發布通知,宣布取消原定與印度合作發行2020年紀特郵票的計劃。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印度自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約為590億美元(折合約3852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減了13%。
  • 突發,中國國家郵政局宣布:取消與印度合作發行郵票
    據新浪財經最新消息,12月8日當天,我國國家郵政局發布通知,宣布取消原定與印度合作發行2020年紀特郵票的計劃。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印度自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約為590億美元(折合約3852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減了13%。這其中的原因,恐怕還與印度的多項「騷操作」分不開。
  • 中國進口冷凍食品頻現新冠病毒,印尼加強監控對華出口冷凍魚產品
    近期,中國在進口冷凍食品中發現了新冠病毒,並立即採取了一系列進口禁令以控制潛在的疫情擴散。受此影響,印尼政府將更加嚴格地監控對中國的魚產品出口。 據印尼海事和漁業部消息,截至11月,已有三家位於北蘇門答臘,東爪哇和萬丹省的漁業出口商的魚產品被中國海關暫停進口,原因是在其產品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
  • 莫迪限制外來投資後,中國資本轉戰印尼,英媒:印度恐成最大輸家
    現在中國資本已經將目標轉移到了印尼,給印尼帶來新的推動力。英國媒體指出印度恐怕會因此成為最大的輸家。印度限制外來投資很早之前就有專家表示過未來世界經濟體系中印度將是重要的一環,因此印度市場受到了許多海外投資者的關注,中國資本因此進入印度,許多企業在中國資本的幫助下林立而起,在送餐、支付、在線教育等許多領域都有了中資企業的影子。
  • 中國高鐵首次整體出口,中國和印尼加強合作,澳大利亞不好受!
    中國高鐵首次整體出口,我國加強與印尼的合作是對澳大利亞和印度的敲打嗎?博採眾議地球議,大家好呀我是小議,今天小議來和大家聊聊最近我國和印尼的合作。根據報導,11月28日首批由我國發往印尼的雅萬高鐵鋼軌在廣西北部灣的防城港碼頭裝船啟航。
  • 限制進口中國水產後,印尼又做出意外決定:對華部分商品發起調查
    比如,上個月印尼決定限制進口中國水產品。而如今,該國又做出意外舉動。據媒體3月16日報導稱,近日印尼相關部門發布公告稱,決定對原產於中國的熱軋鋼卷產品發起相關調查,該公告要求中國部分出口企業需要在4月17日前向其提交有關信息。
  • 日媒:38家日企考慮轉移在華供應鏈!越南、印度將「撿漏」?
    據《日本共同社》12月30日報導,經過調查,在96家被日本認為需要防止技術流向海外的企業中,有4成企業(38家)表示有意調整在華供應鏈,將生產基地和供應商分散到東南亞、印度等更多地方。聽上去,這個比例很高,但事實上,能落實起來的企業恐怕沒幾家。
  • 中企對印尼投資已形成集群效應
    目前,中國企業對印尼投資已形成多個主要產業集群。 從行業分布來看,中國企業對印尼投資的多數項目可歸納為有色金屬、汽車產業、建材電氣和食品加工。 依託印尼豐富的鎳、鋁資源,近年來中企在印尼設立了大量礦場,並開展金屬冶煉活動製造簡單金屬製品。
  • 印度宣稱「自力更生」,向中國進口卻激增至18.7%?
    中國一直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以及進口來源國。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高達6395.2億元,其中印度累計向中國進口了5156.3億元商品,佔兩國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二。因此,今年以來,印度一直宣稱要「自力更生」,然而該國自華進口仍在不斷增長。
  • 中國購買印尼近百億元動力煤,普京也來分一杯羹,澳洲卻愁眉苦臉
    根據最新的報導,印度尼西亞煤炭開採協會表示,已經和中國相關企業成功籤署了一項煤炭合作協議,該協議內容表示,2021年我國將向印度尼西印度尼西亞購買價值14.6億美元的動力煤,折合人民幣為96.5億元,這也讓印度尼西亞對華出口的煤炭總量有望再增加2億噸。
  • 印度一手好牌被打爛,中國資本轉戰印尼,印度或成最大輸家
    撰文:Daydreamer根據媒體報導,英國在其金融領域某媒體的官網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涉及到了中國的科技投資者投資方向的轉變。文章表示,中國的投資方向已經從印度轉到了印尼。中國順為資本聯合創始人塔克·萊克管理多達30億美元的資金,對外表示該公司不會在印度進行任何新的投資,而是打算將投資目標轉到印尼,屆時將會產生更多的交易。印尼市場熱度增加還有一位投資領域的專業人士也表示,雖然印尼的市場並不是非常的適合投資,但是該公司還是打算進一步拓展印尼的市場。
  • 印尼多次禁止鎳礦出口,中企破局:拿下印尼鎳項目72%股權
    周一(1月4日)最新消息顯示,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公司格林美周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為了加強對鎳資源的「戰略控制」,已經決定將其對東南亞大國印尼一個鎳礦項目的持股提高一倍,並成為其控股股東。在其公告中,格林美表示,根據一項框架性備忘錄,其下屬公司荊門格林美已經同印尼莫羅瓦利工業園區項目的合作夥伴約定,荊門格林美對相關合作項目的持股份額將從此前的36%提高到72%,成為該項目最大的股東。該公司之所以急於提高對該項目的持股比例,與近期鎳礦短缺的問題有關。
  • 中國宣布,對孟加拉國97%商品「零收費」!印度關鍵產業受衝擊?
    近年來,在市場持續開放下,中國與孟加拉國的經濟合作關係不斷升溫。2018年,兩國貿易額達到187.4億美元,同比增長16%,中國繼續蟬聯孟加拉國最大貿易夥伴的桂冠,兩國合作潛力也不斷釋放。在此背景下,日前我國宣布對孟加拉國97%的商品實施零收費,兩國的貿易額有望大幅增長。與此同時,作為孟加拉國的競爭對手,印度在重要產業上也將面臨更大壓力。
  • 從印度到印尼 中資集體轉向
    此前,中國的風投和技術投資者推動了印度的技術繁榮,他們投資了該國許多領先的初創企業,包括支付公司Paytm、送餐公司Zomato和教育平臺Byju’s等。2018年的高光時期,印度應用商店前100的榜單中,約有一半是由中國廠商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