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國天然氣市場,印尼與中企籤下合作!此前限制對華進口水產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近年來,受天氣變化的影響,各國都在積極優化能源消耗結構,對天然氣的需求也明顯上升。有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達到3.98萬億立方米,同比略漲了3.5%。而中國作為天然氣消費和進口大國,也吸引來了不少合作夥伴。

據越通社2月20日報導稱,近日印度尼西亞國家天然氣公司(PGN)表示,該公司已經和中國重工業生產公司籤署了一項建設、技術和採購的總承包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進一步促進中國液化天然氣(簡稱LNG)的發展。據該家印尼企業估算,每年中國的天然氣需求都將增長15%以上,在中國擴展業務是正確的決定。

而就在一個月前,印尼還對外透露了12項新天然氣項目,預計將會在2020年內正式投入運營。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工程涉及到了2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儲量,將在今年四季度投產。可見,在市場對天然氣需求不斷上升之際,印尼也有意加強自身在該領域的影響力。而在其這些項目落地之前,印尼找上了中企合作,正是看中了中國的天然氣市場。

要知道,中國是全球目前增長最迅猛的天然氣市場之一。而去年在中國天然氣市場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中俄兩國共同建立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正式投產。而哪怕在最近這一關鍵時刻,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的中段也已經有序復工。由此可見,中俄兩國在天然氣領域上的合作腳步未停。而見此情景的印尼,也開始向中國市場拋出「橄欖枝」了。

不過,在面對突發情況之下,印尼的做法卻叫人多感意外。本月初,印尼就已經率先暫停了部分赴華航班。隨後,出於擔憂,印尼又決定限制對華水產品的進口。但隨後,有不少聲音指出印尼的這些舉動或給自己本國經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若是該國堅持為中國部分產品設限的話,不光是天然氣,中印兩國在多個領域的合作或都會受到影響。

相關焦點

  • 最新,緬甸尋求中企解決用電難題!此前卻限制稀土對華出口
    來源:金十數據據緬甸有關部門公布的最新消息,6月26日該國電力與能源部下屬的發電公司(EPGE)與我國液化天然氣發電廠——中技偉能聯合體籤署了兩份購電協議,為期5年。據悉,加上6月10日籤下的一份發電項目,中企的這3個發電項目相當於緬甸現有旱季電網發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大幫助緬甸解決夏季用電的難題。2019年,緬甸電力與能源部承諾在2020年夏天不再停電。不得不說,近年來緬甸已經多次在能源領域找來中國合作。
  • 限制進口中國水產後,印尼又做出意外決定:對華部分商品發起調查
    而在突發情況發生之初,也有國家為了更好地保護本國市場,選擇主動暫停了和華的部分進出口往來。比如,上個月印尼決定限制進口中國水產品。而如今,該國又做出意外舉動。據媒體3月16日報導稱,近日印尼相關部門發布公告稱,決定對原產於中國的熱軋鋼卷產品發起相關調查,該公告要求中國部分出口企業需要在4月17日前向其提交有關信息。
  • 最新,加拿大493億天然氣項目遭撤資!此前呼籲中企投資油氣管道
    突發:加拿大493億天然氣項目被撤資!等待中企救場據加拿大當地媒體報導,日前沃倫·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宣布退出對加拿大魁北克省一個液化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計劃投資。
  • 對華進口減少13%,印度「抗拒」中國資本,中企轉而與印尼合作
    中國與印度的經貿合作關係原本相對密切,但由於今年印度明顯「抗拒」中國,導致兩國的貿易出現僵化,這使得中國企業對印度市場的興趣大大減少。隨後,不少中國企業將對印度的投資資金轉至了印尼。
  • 限制中國水產品進口後,印尼又現意外舉動:對中國鋼產品發起調查
    上周日(3月17日),印尼方面證實該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上升至117例,較此前公布的數據新增21例,該國也正式宣布這一國際衛生事件的傳播為「國家災難」。另需關注的是,在突發衛生事件爆發的背景下,印尼上個月卻決定限制進口中國水產品,而如今,該國又再次做出意外舉動。
  • 印尼大宗商品銷售遇阻,對華出口額大跌46%!已停止對外供應鎳礦
    來源:金十數據近幾年來,在中國經濟的輻射下,東南亞國家迎來了不少發展機遇,印尼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在印尼宣布停供鎳礦、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等多個因素的疊加影響下,情況開始出現變化。對此,雅加達智庫——印尼經濟改革中心表示,近年來印尼的經濟發展一直在放緩,甚至在此次全球突發情況發生之前,印尼的經濟增速就「不太令人滿意」,因此,該機構預計,隨著中國對印尼天然氣、煤炭和棕櫚油等大宗商品的進口下降,印尼的經濟情況將「進一步惡化」。
  • 中國與印尼籤訂煤炭合作協議,澳洲中國市場不保,或將被印尼接收
    此前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針對澳洲進口葡萄酒存在傾銷,相關機構進行了一波查證,確定它嚴重損害中國葡萄酒實質產業,兩者存在直接因果關係,故而中國決定對它執行臨時反傾銷措施,這預示著澳洲的出口葡萄酒產業將面臨一場巨大的危機。
  • 美英等國表態援助澳洲,將限制中國商品進口,實際早與華加強合作
    「五眼聯盟」計劃限制中國商品進口據澳洲財經見聞12月13日報導,由美國、英國、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組成的「五眼聯盟」(Five Eyes)正在籌措一項計劃,即對中國商品實施進口限制。據悉,該計劃的具體內容為,5國分別在不同領域限制中國商品,或是讓澳大利亞優先限制中國商品,而另外4國緊跟其後,達成一致協定,不再採購相應商品。報導指出,目前該計劃還在處於協商中。需要一提的是,該計劃僅有部分政府官員參與討論,並未列入國家經濟事務的商討範圍。對於澳大利亞來說,盟國的「幫忙」可以說是相當「義氣」,然而,這或許壓根就起不了什麼作用。
  • 中企對印尼投資已形成集群效應
    從行業分布來看,中國企業對印尼投資的多數項目可歸納為有色金屬、汽車產業、建材電氣和食品加工。 依託印尼豐富的鎳、鋁資源,近年來中企在印尼設立了大量礦場,並開展金屬冶煉活動製造簡單金屬製品。孫釗介紹,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第三大汽車市場,同時也是東協潛力最大的汽配市場。此前,日本汽車公司在印尼的汽車市場佔有絕對優勢,印尼新車銷售量中日本品牌如豐田、日產、三菱等佔90%以上份額。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汽車企業開始積極進駐印尼市場。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車公司進入印尼市場不久就在印尼西爪哇省建立了現代化主機廠和汽車工業園區,這也是國內汽車製造商在印尼建立的第一家整車工廠。
  • 最新:將266億元基建項目交給中企後,柬埔寨首次向華購買天然氣
    有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進口天然氣達9660萬噸,同比增長了6.9%。儘管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天然氣進口大國,但卻還有國家選擇從中國購買天然氣。據中新網1月14日最新報導稱,近日,搭載了5個液化天然氣(LNG)罐式貨櫃的班輪從中國北部灣港出發,已於本周二順利抵達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這意味著柬埔寨首次從中國進口天然氣,也標誌著中柬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又迎來了新的進展。事實上,此次柬埔寨首次從中國採購天然氣,也是對中國基建實力的一種認可。
  • 8家肉企無法對華供應,澳大利亞卻還「嘴硬」:中國不是唯一市場
    繼我國12月8日宣布再暫停一家澳大利亞牛肉企業進口後,當日澳媒又傳出消息稱,該國兩大羊肉出口商實際上已被禁止進入中國市場。至此,今年以來該國已有8家肉企無法正常向我國市場供應商品,這對澳洲相關產業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 中國經濟「好胃口」催生英企在華發展良機
    中國經濟「好胃口」催生英企在華發展良機 2018-11-08 19   (首屆進博會)中國經濟「好胃口」催生英企在華發展良機  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 (記者 李姝徵)第六屆中國境外投資大會8日在滬召開。
  • 這國同意進口21種中國水果,中企擬收購新加坡的……
    這國同意進口21種中國水果,中企擬收購新加坡的……|這國同意進口中國21種水果【中油網】訊:據海關總署公告顯示,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允許中國符合要求的水果出口到哈薩克斯坦。公告中,詳細指出,來自中國市場的蘋果、梨、柑橘類水果等21種水果,在符合檢疫要求後,將順利出口至哈薩克斯坦。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哈薩克斯坦對華出口78.2億美元,同比增長24.1%;自華進口65.7億美元,同比增長22.1%。就此,中國也成為哈薩克斯坦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俄羅斯。
  • 雞價跌25%,中國擴大對外進口之際,印尼提出對華出口冷凍雞肉!
    在我國與印尼擴大來往之際,據媒體11月22日最新報導,近日,中國企業已同印尼多家企業籤署了總值為25億美元(折合約 175.89億元人民幣)的進口合同。隨後,據媒體11月20日報導,印尼有關代表人士在拜訪我國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簡稱「農貿聯」)時指出,儘快與中國達成包括凍雞肉、豬肉、菠蘿、火龍果在內的多種農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合作關係及籤訂輸華議定書。
  • 中法籤下1050億合作後,法國或成歐洲經濟新「火車頭」?那德國呢
    今年中國豬肉需求大增,為此法國獻上橄欖枝。在進博會期間,約有20家法國肉企與中國籤下了供應協議,這意味著中國市場又將新增重要肉類供應國。積極對華合作之下,法國收穫了來自中國價值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50億)的多項合作訂單。就在中法關係不斷升溫的背景下,法國再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法國有望「取代」德國,成為歐洲經濟「新火車頭」。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2010年,日本遭遇口蹄疫風波,2011年,發生核洩漏事件,致使中國一度停止進口日本奶粉。2011年,明治針對中國市場用澳洲產奶粉替代日本罐裝,但在同年12月,其生產的「明治STEP」奶粉因檢測出微量放射性銫而召回40萬罐,在華奶粉銷售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 與華籤96億煤炭大單後,印尼總統再次宣布一個重磅喜訊:感激中國
    此前美國試圖拉攏印尼,欲將直升機停駐在印尼機場,被印尼直接回絕,由此可見印尼當局對美國的態度。印尼政府深知美國真正目的,不過是想在印尼建立軍事基地,進而遏制中國發展。而印尼與中國近年來在經濟上頻繁進行貿易合作,軍事上引進中國軍事設備,美國試圖從中打破這層友好關係,得到的只能是拒絕。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此次股權收購是為了強化從原料奶採購到生產的價值鏈,並為在中國實現業務的可持續增長打好基礎。」日系奶粉在華「全軍覆沒」乳業專家宋亮表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水土不服」,其佐證就是日系奶粉的「全軍覆沒」及其低溫乳品的長期虧損。
  • 全球液化天然氣投資創新高 中國四大進口通道已形成
    在全球能源發展由高碳向低碳轉型的過程中,天然氣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並已經成為了世界主體能源。但是,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卻一直拿不下中國巨大的天然氣市場。畢竟中國具備多元化進口天然氣的優勢,周邊國家天然氣資源豐富,中國既有擴大LNG進口的條件,也有增加管道氣進口的多元化選擇。截至2018年,中國已經投產了20座LNG進口接收站,接收能力達到每年7070萬噸。
  • 中俄在遠東地區推進經貿合作,拓展天然氣進口渠道
    《中俄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發展規劃(2018-2024年)》近日正式獲批。《規劃》推介在俄遠東地區開展中俄經貿合作的七個優先領域,包括天然氣與石油化工業、固體礦產、運輸與物流、農業、林業、水產養殖和旅遊等,並詳細介紹俄遠東地區中俄戰略合作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等。中俄雙方將以《規劃》為指導,務實推進遠東地區的經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