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也沒有料到,社區團購竟成「過街老鼠」?遭多家供應商抵制

2020-12-25 數碼解說客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也被網際網路巨頭們開發的應用所取代。

外出不在攜帶現金,入住酒店通過網上預約,網際網路的確方面了人們的衣食住行。但同時,也改變了實體經濟的運作模式。

此前,馬雲對所有商家承諾,讓天下再也沒有難做的生意。但現如今,線下實體店卻越來越難做,反而是馬雲自身的身價越來越高。

前段時間,螞蟻集團上市的消息,更是讓人們看到了資本的運作方式。通過ABS的槓桿操作,出資30億元的螞蟻集團,可以放出3000億的貸款,並收取用戶18%的利息。其中的暴利,也是螞蟻集團估值暴增的主要原因。

馬雲的出現固然對的社會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也難逃其商人的本質。

社區團購,難逃外賣局面

在馬雲宣布進入社區團購之後,人們對於社區團購的認知,也開始逐漸發生轉變。

從本質上來看,「社區團購」的出現是為了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戶通過APP就可以購買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動動手指就可以將果蔬生鮮購買到家裡來。

看起來,「社區團購」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實際上卻也難逃與外賣相同的局面出現。

對於早期入駐的商家,「社區團購」的平臺方會給予大量的扶持。但在有了固定的用戶基礎之後,商家也就越難脫離「社區團購」的約束。

比如,此前外賣平臺APP剛剛興起,美團和餓了麼就對用戶和商家給予補貼。大量的紅包和獎勵推送過來,大家都以為自己撿到了便宜,但在培養了用戶群體之後,幾大外賣平臺開始針對商家收取服務費用。

平臺方壟斷的局面一旦產生,商家就再也享受不到平臺的補貼。反而平臺為了收回成本、創造利潤,開始通過對商家和騎手的約束,獲取利潤。

「社區團購」其實運作模式也一樣,只不過外賣的店家變成了供貨商,用戶花錢點的外賣變成了生活用品。在商家看到了「社區團購」的本質之後,社區團購已經成為了「過街老鼠」,並遭到多家供貨商的抵制。

包括漯河市衛龍、華海順達在內的多家供貨商機構,在近日對外宣布了禁止給「社區團購」供貨的通知。

很顯然,「社區團購」觸碰了太多的市場,如果壟斷的局面產生。難逃外賣平臺對商家進行剝削的本質,就此官方媒體進行表態,科技創新同樣是星辰大海。

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們將自己的大量成本投入社區團購的市場之中,掌握先進算法以及科技力量卻不用在科技創新之上。華為麒麟晶片斷供的局面還歷歷在目,而資本卻為了更多的利潤袖手旁觀。

我國科技企業華為、中興頂著被「卡脖子」的壓力謀求發展,卻不見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進行援助。科技創新的基石仍舊需要依靠硬體技術來做支撐,連底層技術都不曾掌握,依靠軟體砸出的市場怎麼會長久下去。

如果同樣的斷供局面放在網際網路巨頭身上,恐怕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支撐下去。從多家供應商的表態也不難看出,企業對於「社區團購」的發展同樣存在疑慮。

寫在最後

現如今,掌握著頂尖資源的網際網路公司,卻把手伸向了人們的「菜籃子」。對科技創新置若罔聞,這也算是國內科技產業的悲哀吧。

馬雲一手創辦了阿里,卻難以逃脫其商人的本質。其背後的資本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影響,幾乎是不可逆的。

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夠投身科技創新之中,而不是與菜販子搶生意,用資本壟斷市場。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馬雲沒料到,社區團購竟成「過街老鼠」?遭多家供應商抵制
    大佬湧入社區團購馬雲曾經說過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不過從螞蟻金服被無限期延遲上市,就能夠看見馬雲並不是不喜歡錢,只是喜歡賺更多的錢。螞蟻用100倍槓桿,讓它在上市之前估值達到了2萬億,可是隨著四大部門約談螞蟻集團負責人,螞蟻想要上市變得越發困難。
  • 人民日報批評供應商反擊!阿里等退出社區團購?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這讓馬雲一下從神壇跌落凡間,看來人民日報還是有先見之明,曾經評論道:沒有所謂的馬雲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馬雲!或許是馬雲正處於漩渦之中,就連現在火熱的社區團購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網友們也把鍋扣在了馬雲頭上。
  • 網傳多家供應商要「斷供」社區團購,香飄飄回應:供貨需公司授權
    「1分錢買盒雞蛋,9分錢買棵白菜,1毛錢買斤土豆」——如此誘人的低價,恐怕只有社區團購敢喊。但最近社區團購的低價傾銷,卻引來了部分供應商的「開懟」。近日,網傳香飄飄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香飄飄」)等6家企業紛紛給渠道經銷商發通知,將禁止給「嚴重低價」的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 新鮮的「社區團購」,緣何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最近,網上對「社區團購」這個話題,吵的非常熱鬧。先看幾則消息: 第一則消息,12月11日,人民日報評論部的公眾號發表一篇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來看一段話: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 社區團購再起波瀾:「嚴重低價」遭投訴 有供應商發通知「禁止供貨」!
    摘要 【社區團購再起波瀾:「嚴重低價」遭投訴 有供應商發通知「禁止供貨」!】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最近,社區團購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
  • 供應商斷供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這門好生意是怎麼被做砸的
    供應商向網際網路巨頭開炮誰也沒想到,社區團購大戰中率先奮起反擊的是供應商——前幾日,供應商正式向網際網路巨頭開炮:不要太囂張!先是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點燃了戰火。如果商超倒閉了,沒有一家社區團購平臺是無辜的眾所周知,如今社區團購成了最火熱的風口。阿里、美團、拼多多、滴滴等大公司如同巨浪般滾滾而來,各種燒錢補貼、搶團長,簡直讓人眼花繚亂。
  • 社區團購「嚴重低價」擾亂市場,有供應商停止給平臺供貨
    來源:鈦媒體APP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日前,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公司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位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
  • 社區團購成了「過街老鼠」?官方直接點名!供應商斷供!
    對於網際網路巨頭來說,參與社區團購,可以觸及到新的下沉用戶,補貼幾塊錢菜錢,比其它方式燒錢拉新用戶的成本要低得多。對於用戶來說,前期確實可以薅羊毛,但後期或成為收割的對象,之前的網約車、共享單車與共享充電寶,皆如此!
  • 馬雲背後「隱藏了什麼」?社區團購之後,阿里又被央視點名
    作為國內電商市場的奠基人,馬雲和阿里巴巴時常被人們提起,但關於他們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尤其是在之前阿里進軍社區團購領域之後,人們對馬雲的意見就更大了。因為電商打倒了線下實體店,社區團購也將徹底斷了那些靠賣菜為生的普通人的生計。
  • 社區團購瘋狂打折怎麼辦?超市高管:等他們這波錢燒完
    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這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
  • 山東青島社區團購平臺有哪些?社區團購產品批發供應商如何選擇?
    近些年來社區團購發展的如火如荼,各個社區團購平臺如雨後春筍,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最近各大網際網路巨頭資本入駐社區團購,把社區團購推上了前所未有的熱議高度。青島作為山東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山東青島社區團購平臺有哪些呢?做社區團購產品批發供應商又如何選擇呢?
  • 品創餐飲:社區團購沒有未來!
    社區團購成了巨頭必爭之地。資本是來賺錢的,不是愛的奉獻。親歷過團購、外賣、打車等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和變化的人們,也早已聰明地覺察到資本湧入背後的真實意圖,先補貼獲客,然後變著花樣做促銷,上遊供應商成了血汗工廠,下遊客戶都變成數學家了,沒有一點數學功底,你根本就算不清每一次促銷到底優惠了多少。
  • 社區團購價格太便宜!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燒完錢
    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這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   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的評論,相關話題再上熱搜。
  • 社區團購遭批,衛龍等品牌發通知抵制
    日前,網上流傳一份衛龍要求經銷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通知顯示,衛龍要求所有客戶不得在未授權的情況下為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否則視為「竄貨」;不管有無補貼,價格不得低於衛龍終端零售價;產生影響惡劣的,取消經銷權。
  • 國泰君安:社區團購新規並非抵制 而是有利行業發展
    原標題:【反壟斷】國泰君安:社區團購新規並非抵制,而是有利行業發展   市埸監管總局昨日(22日)頒布新規,要求
  • 社區團購,僅僅是價格的較量嗎?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布的評論指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多家供應商隨即宣布禁止經銷商未經授權或低於零售價向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社區團購會被抵制嗎」成了平臺、團長、依賴社區團購居民最大的隱憂。好在事情出現了轉機。「新就業形態蓬勃發展,這些新職業中,有的已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社區團購團長、版權購買師等新職業仍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供貨商打響反擊社區團購第一槍,團長也抵制?有人月入數萬...
    很多人說社區團購搶走了小攤小販的飯碗,但目前來看,不只是小攤小販,便利店、超市、菜市場和供貨商等,都在抵制社區團購,甚至包括部分表面看來是受益者的新興職業「團長」。有業內人士表示,最大原因是網際網路巨頭以價格戰進入社區團購,搶佔市場的同時也擾亂了供貨商的價格體系。
  • 社區團購風口下:搶團長、搶用戶、搶供應商
    資料顯示,第一代社區團購的代表企業是2015年出現的「蟲媽鄰裡」,但是沒有獲得規模化發展;到了2016年,湖南長沙開始出現芙蓉興盛,你我您等社區團購平臺,並且隨著微信小程序的推出而進一步擴張,到2018年,社區團購在某些二線城市月GMV已過千萬,隨後陸續出現頭部玩家大舉融資,巨頭挺進,松鼠拼拼、鄰鄰壹、小區樂等玩家暗淡退場或者合併取暖。
  • 社區團購價格太便宜!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錢燒完
    某全國性質的大型商超電商部門工作人員陳瀟(化名)對記者表示,商超渠道價格高於社區團購平臺有自身原因。從賣場角度來說,賣場上架商品要考慮毛利率,並且由於商超會向供應商收取入場費、陳列費、新品費等,「羊毛出在羊身上」,從供應商開始價格就低不了。並且這些費用目前是商超企業重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很難捨棄。對於價差問題,除了商超渠道自身的原因,社區團購平臺大幅補貼商品價格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