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2020-12-21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深燃(shenrancaijing),作者 | 黎明,編輯 | 魏佳,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最近,社區團購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

最有戲劇性的是,12月11日晚,業內傳了很久的社區團購頭部玩家興盛優選的融資消息終於落定,京東進場投資7億美元,但就在這前後腳,人民日報發評論說,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網際網路巨頭們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追求。

很多人說社區團購搶走了小攤小販的飯碗。事實上,不只是賣白菜水果的小攤小販,便利店、超市、菜市場,以及一些日用品廠商,都在抵制社區團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後,打起了價格戰。

那麼問題來了,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到底是在抵制什麼?價格戰不是新鮮玩意,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這一次的牴觸情緒如此高漲?

深燃試圖站在一個客觀中立的視角,來解讀社區團購背後的爭議。

先說結論:

1、社區團購絕不僅是賣菜,這只是開始,所以被巨頭搶生意的,不只是賣菜的小攤小販。

2、就連供貨商也站出來反對,是因為社區團購導致竄貨亂價,打亂了供貨商的價格體系。

3、燒錢補貼引起的價格戰是導火索,低於進貨價銷售,是引發眾怒的重要原因。

4、擔心巨頭壟斷市場後再收割,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商家對巨頭和資本缺乏信任。

下面我們就展開來嘮一嘮。

誰在抵制社區團購?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搞清楚,社區團購到底在搶誰的生意。

賣菜的小攤小販和菜市場肯定是首當其衝。現在社區團購的核心品類是生鮮(蔬菜和水果),生鮮是剛需且高頻,平臺無一例外都是用生鮮打頭陣,起到了很好的引流效果。這也是為什麼突然所有巨頭都在「賣菜」。

但生鮮只是第一步。以興盛優選為例,生鮮在它的很多門店佔比60%,剩下的是其他品類。一位興盛優選內部員工對深燃稱,電器、洗衣機、空調等大家電,在興盛優選長沙地區賣得很好。現在很多新入局的玩家都在向興盛優選「抄作業」,所以拓品類是遲早的事。這威脅的,就是社區小超市的生意

接下來就是便利店。各種日用品、零食、酒水飲料,這些品類現在已經能在很多社區團購平臺買到了,這跟便利店有一些重合。社區團購是次日達,所以除去那些馬上就要買到手的即時性需求,未來很多需求都可以通過社區團購滿足。

以上是目前能看到、跟巨頭主導的社區團購平臺有直接競爭關係的利益相關方。

所以現在為小攤小販抱不平的呼聲很高,因為巨頭擺明了是在跟他們搶生意。另外,有一些小超市老闆在跟社區團購平臺合作、成為團長之後,發現有些自己店裡的東西,平臺上也在賣,而且賣得比自己還便宜,於是幹了一段時間就撤了。

一個蹊蹺的現象是,最先公開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社區團購平臺的,不是小攤小販和菜市場,而是看起來並沒有受到社區團購衝擊的供貨商

12月12日,滄州市一家從事糧油調料生產銷售的公司「華海順達」,對經銷商發布通知,禁止低於終端零售價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經深燃核實,該通知屬實。除此之外,網上還流傳著一份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發給經銷商的通知,同樣也是禁止給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等社區團購平臺低價供貨,但深燃未聯繫上該公司。

這都是頗有實力的廠家,業務範圍覆蓋全國多個省市,所以一站出來抵制,馬上就引發巨大關注。

在通知中,這兩家供貨商都提到了「竄貨」和「低價」,他們的出發點跟菜市場和小超市不同,代表了另一大利益陣營的聲音,具體在後文再展開討論。

還有一個搖擺的群體——團長。現在巨頭在全國各地開城,標配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搶團長,用掃街的方式,把小區街頭各種小店老闆拉攏到自己的平臺成為團長。團長的門店成為巨頭的提貨點,巨頭按銷售額給團長10%左右的提成,這表面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雙方各懷心思。

深燃聯繫到多位經營夫妻老婆店、現在同時入駐了美團優選、多多買菜、興盛優選等多個平臺的團長,他們表示,其實內心是抵制社區團購平臺的,與其給平臺賣貨拿提成,不如自己賣貨拿差價,但「整條街所有人都在做,你不做會有人做」,於是就先做吧。

當然,也有人非常歡迎社區團購。西北某城市的一位本地社區團購平臺負責人對深燃說,當地有一些過去經營情況很差、快要幹不下去的夫妻老婆店,現在同時加入了多個團購平臺,玩得不亦樂乎,店裡積攢的庫存也消化掉了。「這群人是受益者,都是只做不說,偷著樂。」

本質上,社區團購的興起,引發了一場零售行業利益格局的洗牌,既然是洗牌,就會有資源的重新分配,就會有利益受損者站出來抵制。

他們為什麼抵制?

那麼,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具體是在抵制什麼?

與其說是抵制社區團購,倒不如說是在抵制網際網路巨頭。問題就出在巨頭掀起的價格戰上

作為後來者,為了搶市場,美團、拼多多、滴滴無一例外採用了價格戰打法。烏魯木齊當地的一位社區團購從業者告訴深燃,多多買菜12月初進入當地市場,他連續多天觀察了多多買菜的定價策略,發現很多產品的價格都要比市場價低,而且有些產品的售價甚至低於進貨價。

一位熟悉當地酒水市場的廠家對深燃說,一款當地產的白酒,傳統渠道正常進貨價一箱550元,多多買菜賣549元,正好比進貨價低一元,除去給團長10%(54.9元)的佣金提成,他猜測多多買菜每賣一箱要虧55.9元。

這種燒錢玩法會帶來很多問題。

首先就是一些終端銷售門店不樂意了。

上述社區團購從業者稱,拼多多進入烏魯木齊不到兩周,當地很多便利店和超市小老闆就在微信群自發成立了「反社區團購聯盟」,矛頭直指多多買菜。

門店反對的理由很簡單:多多買菜的售價比門店低很多,甚至低於進貨價,把當地的零售價格體系打亂了,而且消費者都跑到了多多買菜。

這接著又帶來另一個問題——廠家站隊。

這些門店要求廠家停止給多多買菜供貨,否則他們就停止銷售廠家的產品。換言之,廠家要麼把貨供給他們,要麼供給多多買菜,二選一。於是很多廠家不得不放棄多多買菜,把產品從多多買菜下架。這讓本地團購平臺也受到波及,部分產品因廠家停止供貨而缺貨。

廠家抵制社區團購的原因,是價格戰引起的竄貨。跟電商渠道不同,線下銷售是按一級接一級的經銷體系:廠家生產——經銷商代理——終端門店銷售。廠家依靠龐大的經銷體系,才能把貨賣到消費者手中,「廠家會保護既有的經銷體系的利益格局,畢竟這才是他們主要的出貨渠道,不可能讓社區團購來傷害這塊的利益。」給連鎖便超提供社區團購軟體系統的訂單兔CEO連傑說。

這就回到前邊我們提到的華海順達和衛龍公開抵制社區團購的案例,他們的理由都一樣:因為社區團購引起了「竄貨」、「低價」。一位已經明確禁止經銷商跟社區團購平臺合作的廠家負責人李秋華對深燃說,起因是他收到一些客戶(超市一類的終端銷售渠道)和經銷商的舉報,發現某些經銷商未經他授權,把貨供給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等社區團購平臺,平臺降價銷售,導致不同區域零售價格差異很大。另外有消費者投訴經銷商,指責其價格比平臺貴。於是廠家才站出來抵制。

但是廠家的抵制,多少帶有點「不得已而為之」的意味,因為竄貨其實從根本上很難避免。多位業內人士向深燃表達了一個類似的觀點:廠家只是給經銷商表個態。「廠家肯定要表態,因為經銷商都開始反對了,但以後可能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供應鏈公司送蛋俠合伙人王俊對深燃說。

明面上的抵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現在社區團購平臺的銷量沒起來。「過去經銷商都是先給我打款,再提貨,不管賣得怎麼樣我先把錢賺了,現在巨頭的社區團購不給我打款,從經銷商低價拿貨,然後低於市價來賣,銷量沒多少,倒把我的價格體系打亂了,我當然會選擇維護原來的經銷體系。」李秋華直言。

最終還是回到最核心的價格戰問題,這是引發系列矛盾的關鍵。

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已經在近日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要求平臺經營者「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阿里、美團、滴滴、蘇寧在南京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先後在《告知書》上簽字。

「補貼力度估計是太大了。」美團優選一位區域負責人在看到這個消息後對深燃說。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遊雲庭對深燃分析,巨頭做社區團購,售價如果高於進貨價,法律不幹涉,但是用低於進貨價銷售,就違反了反壟斷法和價格法。低於成本價一直是違法的,但有一段時間政府也處於觀望期,比如在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時候去除了低於成本價銷售這一點,改成作為不正當競爭的情形。但價格法的規定其實是一直存在的,今年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指南出來之後,進一步明確了低於成本價銷售屬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在網際網路野蠻競爭、快速發展的時候,政府在執法上比較保守,但現在已經到了調整整頓競爭秩序的階段,此時政府對於低於成本價銷售的容忍度就會低很多。」遊雲庭說。

當時代的車輪碾下

圍繞社區團購,現在輿論自動分成了兩大陣營,一邊認為這是一種先進生產力,是生鮮電商的最優解決方案,網際網路的下一個流量入口;另一邊認為這是巨頭的資本遊戲,是要打垮實體商販。結合官方的評論定調,以及政府的反壟斷組合拳,仿佛社區團購成了洪水猛獸。

為什麼民眾對社區團購,尤其是巨頭的社區團購,抵制的聲音這麼強烈?

某社區團購創業公司的一位團長對深燃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他們(巨頭)要的是數據,不關心質量,也不關心團長,無非就是有錢有實力,可以燒錢砸。」這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普通老百姓的看法,深燃接觸的多位團長,都提到了「數據」這個詞。

這背後是人們對網際網路巨頭,以及背後的資本深深的不信任感。

團長擔心巨頭過河拆橋。在社區團購當前的模式裡,平臺跟團長是合作關係,團長為平臺貢獻客流、提供自提點,平臺給團長分成。現在巨頭剛起步,需要流量,需要訂單,需要團長的人脈,團長有利用價值。團長加入一個社區團購平臺後的標準操作是——拉微信群,把自己的所有顧客和潛在顧客拉進來,瘋狂安利一波。但很多團長擔心,如果未來這些人都轉移成巨頭的用戶,流量都聚集到巨頭的APP裡,自己還有什麼價值?畢竟,現在一整條街的門店,包括快遞站和美容院,都變成了提貨點,團長太多了。

廠家擔心自己辛苦建立的經銷體系被巨頭打垮,未來跟巨頭談判失去話語權。李秋華的經銷體系覆蓋全國,憑藉這套體系,他每年召開經銷商大會,跟這些分散的經銷商談判,管理好經銷商,就管好了全國的渠道。但現在巨頭的社區團購打破了這種平衡,如果有一天站在他面前的只有美團和拼多多,他還能有現在的話語權嗎?

用戶擔心巨頭把其他玩家都幹掉後壟斷市場,然後開始漲價收割。從當年的外賣大戰,到前幾年的網約車大戰,巨頭已經把燒錢補貼的路子玩得駕輕就熟:補貼-價格戰-幹掉對手-壟斷市場-漲價收割,這套玩法是否會在社區團購重演,現在樂於在巨頭的平臺薅羊毛的用戶們,未來是否會成為被收割的對象?在很多人眼中,資本一定是逐利的,是野蠻的,是不講武德的。

小超市和便利店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巨頭的降維打擊。平臺掌握了算法和數據,了解用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知道哪些商品、什麼樣的價格,用戶才會買單。一位社區團購從業者感慨,巨頭對小區商販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但這些都只是從業者的猜測和擔憂。當時代的車輪碾下,未來巨頭究竟會怎麼打,社區團購行業會怎麼走向,都還是未知數。

不過,投資人很理性。一位VC基金的投資總監對深燃說,除了國家政策直接幹預或者社區團購模式自己沒跑通,現在的這種抵制應該起不到多大作用。

訂單兔CEO連傑認為,社區團購是一個新的更有效率的渠道,它威脅到了過去線下建立的舊渠道,利益體系不同,就會有衝突,但這個新渠道的崛起,是未來的趨勢。

「現在都講究內卷,有人抵制,自然有人從中牟利,但阻擋不了社區團購的崛起。」上述投資總監說。

相關焦點

  • 國泰君安:社區團購新規並非抵制 而是有利行業發展
    原標題:【反壟斷】國泰君安:社區團購新規並非抵制,而是有利行業發展   市埸監管總局昨日(22日)頒布新規,要求
  • 為什麼巨頭要血拼「社區團購」,他們看到了什麼?
    11 月份,消息傳出字節跳動、快狗打車都計劃進軍社區團購。從 2014 年至今,無數次被證偽的社區生鮮團購,為什麼現在成為巨頭爭搶的超級風口?如此多的資本、巨頭、創業團隊拼命角逐,背後的核心原因絕並不僅僅在於尋找所謂的「新增長點」、增加用戶粘性、以及網際網路企業的無邊界拓展等等。
  • 供貨商打響反擊社區團購第一槍,團長也抵制?有人月入數萬...
    然而價格戰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社區團購的爭議會如此之大? 供貨商抵制社區團購,具體是在抵制什麼? 與其說是抵制社區團購,倒不如說是在抵制網際網路巨頭。問題就出在巨頭掀起的價格戰上。 作為後來者,為了搶市場,美團、拼多多、滴滴等無一例外採用了價格戰的打法。
  • 社區團購遭批,衛龍等品牌發通知抵制
    日前,網上流傳一份衛龍要求經銷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通知顯示,衛龍要求所有客戶不得在未授權的情況下為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否則視為「竄貨」;不管有無補貼,價格不得低於衛龍終端零售價;產生影響惡劣的,取消經銷權。
  • 馬雲沒料到,社區團購竟成「過街老鼠」?遭多家供應商抵制
    大佬湧入社區團購馬雲曾經說過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不過從螞蟻金服被無限期延遲上市,就能夠看見馬雲並不是不喜歡錢,只是喜歡賺更多的錢。螞蟻用100倍槓桿,讓它在上市之前估值達到了2萬億,可是隨著四大部門約談螞蟻集團負責人,螞蟻想要上市變得越發困難。
  • 社區團購價格太便宜!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燒完錢
    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這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   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的評論,相關話題再上熱搜。
  • 我們為什麼要抨擊社區團購?
    今天想說的是社區團購。很多人大概還不明白這是個啥玩意,我整了1張圖,沒事可以看看。2幹好了能一本萬利在你眼裡,社區團購是個低價的團購平臺;可在資本家眼裡,這是流量入口。社區團購是電商的新的垂直領域,在獲客上離用戶很近,這是天生優勢,後期把流量入口打通,就可以建成一個以人為核心,團購、商城、全國包郵的電商城池。
  • 郭德帆:為什麼北京沒有社區團購
    表象,社區團購一定是表象。必須指出,買菜和社區團購是兩件事情。這就是為什麼,美團有美團買菜和美團優選兩個不同的APP的原因。社區團購為什麼不在北京開團?答案很簡單,北京社區團購的目標客戶群體樣本不夠,北京這樣大城市用戶的對於今天的電商巨頭們來說,已經意義不大,用戶早已經被瓜分,拼多多自下而上百億補貼進來搶人,目前收效也不是特別大。
  • 社區團購狂「打折」,價格低過超市!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這波...
    「我們的瓜子一上社區團購(平臺)秒殺活動,經銷商就打電話來投訴!」最近一兩個月,洽洽食品(002557,SZ)某三四線城市的銷售經理張健(化名)疲於應對。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這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
  • 馬雲也沒有料到,社區團購竟成「過街老鼠」?遭多家供應商抵制
    社區團購,難逃外賣局面在馬雲宣布進入社區團購之後,人們對於社區團購的認知,也開始逐漸發生轉變。從本質上來看,「社區團購」的出現是為了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戶通過APP就可以購買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動動手指就可以將果蔬生鮮購買到家裡來。
  • 社區團購瘋狂打折怎麼辦?超市高管:等他們這波錢燒完
    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這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
  • 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編輯導讀:今年社區團購可謂是吸睛行業,先是巨頭紛紛入場,接著有文章指出社區團購侵害了小菜販的生意,不少供應商開始抵制社區團購,最近人民日報更是發表評論「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所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社區團購的發展,似乎蒙上了一層薄霧,未來將走向何方?
  • 反對社區團購的有年輕人嗎?
    我曾在12月12日寫過一篇文章《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家進行抵制》,核心觀點就是:「先燒錢低於成本價賣出,打垮零售商,然後形成壟斷,最後就是他們盈利的時候」,這是我對買菜平臺一直以來的看法。這種打垮一片,存活自己的經營策略我個人堅決抵制。以上觀點並不是說我不接受新鮮事物,而是社區團購的出現,徹底擾亂了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
  • 姜兆華:社區團購是「風口」還是「陷阱」
    以低價狙殺為基本特徵的社區團購成為電商平臺搶佔客戶流量的又一「入口」。電商巨頭殺入社區團購,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心有餘悸。社區團購究竟是「風口」還是「陷阱」? 一、社區團購為什麼這麼「火」 其實,社區團購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2016年社區團購便開始興起,2018年著實火過一把。
  • 實探社區團購:當新業態遇上「補貼大戰」
    已經發展了兩年多的社區團購為何突然惹來爭議?誰在受益誰在受損?各方究竟在抵制什麼?社區團購是破壞市場秩序還是商業創新?證券時報記者走訪各個市場主體,解讀社區團購背後的爭議。動了誰的「奶酪」?多位菜販接受記者採訪時都表示,今年影響生意最大的因素是疫情,而來自社區團購或者生鮮電商的影響不明顯,對於這種新興業態,他們大多持樂觀心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客戶群體,他們做他們的生意,我們也有多年的積累,做好我們自己的生意就可以了。」菜販吳女士表示。
  • 為什麼說社區團購企業應該發展社區超市?
    考慮到電商逐漸降低的增速,與社區超市逐漸走高的增速,未來社區消費的市場空間是有很大概率超過電商的。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2019 年我國連鎖便利店品牌門店最多的易捷擁有 27600 家店,在一線城市比較知名的羅森是 2629 家,7-11 是 2147 家,都排名前十,而他們大多分布在寫字樓周邊。
  • 社區團購狂「打折」,價格低過超市!要不要跟?
    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這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 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
  • 菜鳥驛站入局社區團購。為什麼說2020年社區團購小程序會大爆發?
    基於小程序的本地社區團購到家平臺,正在發展的如火如荼。區域有流量有資源有品牌的平臺,一定要抓住這波機會,打造新的營收增長點。 01 為什麼做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為什麼能做?第一是有客戶需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商業模式。
  • 社區團購瘋狂燒錢的背後,卻會搶了他們的飯碗
    社區團購火了,社區團購又被點名了。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2010年,我上大學那會兒,網購還是在網頁淘寶、網頁京東、網頁亞馬遜上。那時候諾基亞手機還是最流行的智慧型手機,諾基亞的時代是2g3g。社區團購你不能夠?社區團購,顧名思義就是以團購的價格,低價賣菜、集中賣菜。其實,就是在一個區域形成一個或者多個品牌的壟斷,比如這個app上賣菜便宜,我買,另一家便宜,我在那裡買。最後哪個app背後的「爸爸」有錢,哪個app就能壟斷市場。
  • 謹防社區團購步入共享單車的老路
    珠 江瞭望 今年下半年,社區團購確實很火,火到讓人有點吃不消——河北滄州市一家糧油調料公司日前發布了「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的通知」,通知稱,其收到多方投訴,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