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抨擊社區團購?

2020-12-21 寶哥胡扯淡

終於,我們的飯碗被資本盯上了。

今天想說的是社區團購。

很多人大概還不明白這是個啥玩意,

我整了1張圖,沒事可以看看。

簡單來說,就是你買菜的流程變了,

你以前買菜是:

大棚種植-採購-運輸-市場-你手中

現在改成:

提需求-採購-運輸-團長-你手中

就買菜這麼個業務,

最早05年就開始做了;

先是美團、京東、拼多多開始搞,後來連滴滴、國美、搞房地產的都跑來搶肉吃。

為啥?

有利可圖唄,

利在何處?

利在2點;

1有前景

據第3方平臺預估,

2020年中國社區團購規模約為1020億元,

這是塊大餅,來晚了餅渣子都舔不到。

2幹好了能一本萬利

在你眼裡,

社區團購是個低價的團購平臺;

可在資本家眼裡,

這是流量入口。

社區團購解決的是「吃」,

「吃」就代表2點:剛需、高頻,

剛需、高頻又代表了什麼?

流量,

流量又代表了什麼?

錢。

社區團購是電商的新的垂直領域,

在獲客上離用戶很近,

這是天生優勢,

後期把流量入口打通,

就可以建成一個以人為核心,

團購、商城、全國包郵的電商城池。

一旦攻下來,

躺著吃紅利。

你是不是覺得不就買菜的流程變了嘛,

跟我有啥關係?

你知道網際網路公司賺錢的3板斧吧?

先高額補貼,再壟斷市場,最後提價收割。

從豐巢收費到蛋殼坑害年輕人,從外賣、打車、共享單車大戰到今天,都一樣的路子。

先讓你享受短暫的低價,最後要麼提高價格享受之前的服務,要麼割盡最後的韭菜捲款暴雷。

一般來說,

無論哪個行業的「百團大戰」過後,

局面要麼「一超多強」要麼「南北對峙」,

簡言之就是壟斷。

而後可怕之處在於:

他們壟斷了,

你跟社會都會養成習慣。

當你習慣了網上買菜買水果,

當大街小巷沒了小商小販,

這時平臺必會慢慢加價,

把之前補貼的錢給賺回來。

你發現沒?

滴滴打車、美團外賣都越來越貴,

連小單車單價都漲了5毛錢,

你曾經薅的羊毛都得加倍還回去。

一旦社區團購形成壟斷,

平臺必定是2頭賺錢。

一邊對果農、菜農最低價採購,

一邊對我們提高價格或門檻;

對農民來說,

沒別的採購方,

就這麼幾家收你的菜,

他們不得不低價出售,

甚至1年比1年低。

對我們來說,

買菜可能都沒地方了,

你只能在這1 2個平臺上買。

為啥?

因為百團大戰拼資本燒錢的這個過程裡,

菜市場、超市、水果店、實體店、經銷商,

他們都死了。

本身實體店就難做,現在社區團購是直接把菜市場、超市都給幹懵逼了。

傳統的生鮮鏈條養活了很多人,

司機、營業員、保潔阿姨啥的都還有口飯吃,

這社區團購呢?

只讓打工人餬口,讓資本家流油。

那些司機、營業員、阿姨呢?

沒人去管。

這些人無聲消失,

就代表資本準備做婊子了,

但他們會先立個叫創新的牌坊。

但什麼是創新?

我以為是譬如AR、VR、AI、基因技術、星球開發、聚核新能源等技術;從無到有才叫真的創新。

可網際網路創新是啥?

好聽點叫「產業升級」。

說白了:

盤子就在那,

你直接搶過來吃就行了。

你看:

出租自行車+APP=共享單車二房東+APP=長租公寓消費貸+APP=網際網路金融非法集資+APP =P2P

你自己看哪個利國利民?

說起來你見過真正的摸魚麼?

我曾在郊區見過漁民捕魚;

這個捕魚有講究,

這個網孔要大,且有原則:

只抓大魚,不抓小魚。

有的不小心把小魚抓上來了,

也得趕緊丟河裡別乾死了。

為啥?

因為這樣年年才有大魚吃。

今天一些所謂創新是連市場上的魚苗都不放過,當年的漁民都比他們看的明白。

就這個行業,

我今天崇洋媚外當回公知。

你看國外的一些網際網路單位在幹嘛?

在搞技術。

特斯拉都特麼做獵鷹9號了,

有的都整超級高鐵了。

當然他們也會加班,這必須承認,

雖然他們有補貼。

反觀我們呢?

也就阿里達摩院,百度無人駕駛,

就這還沒徹底落地。

其他所謂巨頭、大牛天天在想啥?

一天到晚就想著咋吸引點擊,咋誘導下單,

還想出用1塊錢8個雞蛋,6毛的蔥免費送的套路來搶走底層人民口袋裡最後1個鋼鏰。

他們搞錢搞地搞市場,

就是他媽的不搞技術。

他們擅長種植房子,

卻不擅長種植能吃的小麥。

你看,

之前有人竟把共享單車納入中國「新4大發明」,

結果呢?

多了無數的單車墳墓,

還有我200百塊沒退的押金。

之前,

淘寶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結果呢?

流量費超過租金費,

一些產品線上都比線下更貴。

之前,

滴滴說要解決打車難、叫車難,

結果呢?

幾位年輕姑娘被害時叫天無門,

高峰或雨天打車,需要多付調度費。

之前,

蛋殼說要保護年輕人的夢想,

結果就不多說了。

這些公司有1個算1個,

他們大一點的就想著壟斷市場,

小一點的就對外榨取利潤,

對內榨取員工剩餘價值,

你自己觀察是不是?

就像《人民日報》裡批評:

有錢了,

不想為國分憂也就罷了,

咱別為國添亂可以麼?

我突然想起之前有人看一些詞,

比如資本主義、資本家、打倒資本主義、割資本主義尾巴,他們並不能理解,這都啥玩意?為啥要重複歷史書上的詞?

怎麼這麼恨資本主義?

這幾年,人民吃2遍苦遭2遍罪,

才知道什麼是資本主義,

為啥要割資本主義尾巴。

很多事就這吊樣,

你看遠了看早了都沒用;

人嘛,

不在自己利益受到傷害時候,

你說啥他都會跟你抬槓。

所以才說感同身受是個了不起的技能。

而且還有這麼個怪圈:

當資本滲透到我們生活各個細節時候,

你可能會覺得生活方便了;

但你慢慢會發現,

你除了給他們打工,你別無選擇。

不幸的是,

等你明白過來貌似晚了;

幸運的是,還不算很晚,

很多年輕人開始回過神來了;

更幸運的是,

這樣的年輕人貌似還不少。

以上

非常感謝你的閱讀!

·END·

寶哥胡扯淡

打工人的避風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社區團購的果蔬比較便宜?社區團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不管是美團買菜,還是快團團,或者是盒馬優選,都可以稱之為社區團購品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聽起來很玄乎的「社區團購」是什麼,對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影響。社區團購怎麼玩?社群團購與傳統菜市場相相別,後者主要是線下流程,前者側重線上流程。以蔬菜為例,從原產地到大批發市場,再到二級批發商,最後才是我們消費者常見的超市、攤販和蔬果店。這就是傳統菜市場模式。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後,打起了價格戰。那麼問題來了,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到底是在抵制什麼?價格戰不是新鮮玩意,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這一次的牴觸情緒如此高漲?深燃試圖站在一個客觀中立的視角,來解讀社區團購背後的爭議。
  • 對社區團購,除了憤怒,我們該做什麼?
    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文件強調,「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12月12日,關於阿里、美團、拼多多的謠言在網際網路出現,「被宣布」退出社區團購業務,後於當日晚間被三家網際網路巨頭闢謠。網際網路上掀起了一陣又一陣對社區團購聲討的狂潮。
  • 為什麼社區團購的果蔬比較便宜?社區團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不管是美團買菜,還是快團團,或者是盒馬優選,都可以稱之為社區團購品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聽起來很玄乎的「社區團購」是什麼,對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影響。社區團購怎麼玩?社群團購與傳統菜市場相相別,後者主要是線下流程,前者側重線上流程。以蔬菜為例,從原產地到大批發市場,再到二級批發商,最後才是我們消費者常見的超市、攤販和蔬果店。這就是傳統菜市場模式。
  • 社區團購為什麼會火爆全國,未來又會何去何從
    為什麼社區團購火起來了可能有人要問了,社區團購為什麼突然火起來了?其實社區團購,並不是近些年才興起的,早在15年的時候,就開始出現社區團購了。並且很多社區團購的平臺,都是因為經營不善最終倒閉。那麼為什麼社區團購又重新活起來了?其實也和今年的疫情有關係。
  • 當我們討論社區團購時,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
    雖然「社區團購」這個業態早在2018年就誕生了,但是確實是在2020年的「宅家紅利」期間成為風口的;所以悲觀估計,我們大概要到2022年才能把這個業態理解的比較透徹(如果屆時還有人在做社區團購的話)。此前,本怪盜團撰寫過一篇關於社區團購的分析文章,收到了不少反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 十薈團CEO陳郢:為什麼社區團購能量之大超出我們的想像?
    來源:虎嗅APP原標題:十薈團CEO陳郢:為什麼社區團購能量之大超出我們的想像?作者:陳郢(十薈團CEO)為什麼社區團購的能量之大超出我們的想像?社區團購的市場規模之大,遠超想像。2. 十薈團不畏巨頭,我們一定能贏得勝利。今天我就來說說這兩個結論。一、社區團購的競爭,打的是什麼?
  • 郭德帆:為什麼北京沒有社區團購
    來過陸玖財經做客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的夥食很好,因為我們有自己做午餐的習慣,美團買菜、每日優鮮都是陸玖財經經常用的買菜軟體,我們經常也是頭天晚上下單,第二天早晨讓平臺送貨到公司,所以公司大伙兒始終都很疑惑,為什麼北京沒有社區團購,難道北京人民不配享受這項服務嗎?
  • 「社區團購,我們不幹了!」
    部分供貨商「斷供」社區團購最近火熱的社區團購,一般來說,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社區團購被認為是中國零售的最後一戰,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
  • 為什麼我覺得社區團購不靠譜?
    當時,我絕對沒想到這就是所謂「社區團購」,沒想到它會在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變成網際網路巨頭激烈爭搶的生意,更沒有想到整盤生意會因為幾份文件,忽然蒙上巨大的不確定性,又成為無數自媒體借題發揮、大肆渲染,成就了新一波的流量收割。因為沒有實際用過社區團購,我對它的了解都來自各種文章。
  • 反壟斷與社區團購
    很多人就說,網際網路巨頭們這是想要壟斷菜市場、壟斷大眾民生啊,包括社區團購在內的很多網際網路平臺服務,都是低價傾銷,都是不正當競爭,都是為了壟斷啊。但其實還是需要釐清一些誤解。社區團購「火」了社區團購這次「火」了,有很多原因。
  • 為什麼巨頭要血拼「社區團購」,他們看到了什麼?
    11 月份,消息傳出字節跳動、快狗打車都計劃進軍社區團購。從 2014 年至今,無數次被證偽的社區生鮮團購,為什麼現在成為巨頭爭搶的超級風口?如此多的資本、巨頭、創業團隊拼命角逐,背後的核心原因絕並不僅僅在於尋找所謂的「新增長點」、增加用戶粘性、以及網際網路企業的無邊界拓展等等。
  • 為什麼熱衷於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來了,他來了,他來了,同時來了三家,夠一桌了。哈哈哈!首先我是歡迎的。 1.便利。 前一天晚上下單,第二天中午基本能到提貨地點。如果不能,下午也可以提貨,晚上也吃的上。下班回來路過超市門口順便就提走了,不用再繞菜市場一圈。
  • 供應商為什麼不願給社區團購供貨了?說說你的看法!
    供應商為什麼不願給社區團購供貨了?現在是大數據時代,誰佔有了數據,誰就佔有了市場,誰就佔據主動。社區團購價格如此便宜,為什麼要抵制呢?社區團購就有一些運作的意味。商品最初本不貴,經幾輪炒作後就貴了,最後搞得原始供應商和消費者都不合適。就像果農掙不到錢,但老百姓買水果又嫌貴。無論什麼生意都離不開市場規律。
  • 當我們討論社區團購時,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
    雖然「社區團購」這個業態早在2018年就誕生了,但是確實是在2020年的「宅家紅利」期間成為風口的;所以悲觀估計,我們大概要到2022年才能把這個業態理解的比較透徹(如果屆時還有人在做社區團購的話)。此前,本怪盜團撰寫過一篇關於社區團購的分析文章,收到了不少反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從那以後,我又進一步與一些社區團購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了交流。
  • 社區團購對於普通消費者的意義
    供貨商抨擊社區團購以低於成本價的價格出售是在破壞他們的長期利益,為了抵制這種資本肆意妄為的擴張行為,不惜對各個社區團購平臺斷貨也要阻止其不守規則的亂入。中間商則因為基本盤被毀,更是暴跳如雷,作為最直接的受害者,這部分既得利益者對社區團購始終是幾近憤怒的怒罵,仿佛社區團購的罪行已經到了罄竹難書的地步。
  • 菜鳥驛站入局社區團購。為什麼說2020年社區團購小程序會大爆發?
    基於小程序的本地社區團購到家平臺,正在發展的如火如荼。區域有流量有資源有品牌的平臺,一定要抓住這波機會,打造新的營收增長點。 01 為什麼做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為什麼能做?第一是有客戶需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商業模式。
  • 為什麼說社區團購企業應該發展社區超市?
    對於社區團購市場而言,社區超市與社區團購的結合,將給市場帶來新的商業服務模式。我將結合個人的觀點,來闡述為什麼社區團購企業應該發展社區超市。第一:社區團購需要穩定的團長及履約服務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團長都是小區住戶,基本上由寶媽或者待業在家的人群組成。
  • 社區團購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大家好,相信最近幾天大家都對社區團購有一定的了解,那麼我就站在自己的角度來和大家聊一聊社區團購。首先,什麼是社區團購?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一個社區或者小區組團買東西(比如水果,蔬菜,海鮮等)組團買會更便宜一些,減少一些中間商賺取差價。第二,對於我們來說是利是弊?從我個人角度看,短期內是利大於弊。
  • 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
    實際上社區團購的有效發展僅僅三四年時間,在2016年,在湖南長沙出現了一批自稱「團長」的人,他們出沒於長沙的各大生活小區和小區店鋪,一方面拉攏小區的住戶加入社區團購微信群,另一方面去和店鋪老闆談判,爭取到最合適的商品團購價格,之後由「團長」在微信群中發起團購。於是,社區團購的生意悄然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