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社區團購企業應該發展社區超市?

2020-12-0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劍鋒

根據畢馬威發布的《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2017 年中國便利店增速達到 23%,2018 年的增速達到 19%,2019 年是 13%,而「社區便利店/社區超市」是一直保持穩定增速的,其 2019 年的銷售額和門店數量增幅分別為 16.5% 和 16.9%。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披露,當下我國線下社區消費佔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20%。也就是說,這一市場份額已增長至與電商的市場份額旗鼓相當。考慮到電商逐漸降低的增速,與社區超市逐漸走高的增速,未來社區消費的市場空間是有很大概率超過電商的。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2019 年我國連鎖便利店品牌門店最多的易捷擁有 27600 家店,在一線城市比較知名的羅森是 2629 家,7-11 是 2147 家,都排名前十,而他們大多分布在寫字樓周邊。阿里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 2018 年就已有 660 萬家夫妻店;相比較,我國連鎖的社區便利店品牌為 74 個,其中擁有門店超過 300 家的,只有 4 家。差距懸殊。

據中國首家上市連鎖便利超市紅旗連鎖財報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紅旗連鎖共有門店3189家。門店主要分布成都社區及周邊縣市,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商品銷售收入451,794.7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98%;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102.53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0.24%。另外,2020上半年增值業務收入233,556.95萬元。

綜合以上行業信息及市場數據,中國便利店還處在一個高速增長紅利期。對於社區團購市場而言,社區超市與社區團購的結合,將給市場帶來新的商業服務模式。我將結合個人的觀點,來闡述為什麼社區團購企業應該發展社區超市。

第一:社區團購需要穩定的團長及履約服務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團長都是小區住戶,基本上由寶媽或者待業在家的人群組成。線上服務門店根據團長的日常時間來決定,例如寶媽團長由於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照顧小孩的身上,小孩生病或者出現其他事情,團長就不能正常營業,導致小區內的鄰居就無法正常下單,這樣會給小區鄰居形成一種三天開業兩天待業的用戶體驗,對於生鮮行業而言,一旦形成線上購物體驗,每周的購買頻次將相當的高。

從平臺及用戶體驗而言,是不能允許出現這樣的情況出現。剛好社區超市的結合就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社區超市具有一個的場地穩定性,基礎儲備設施(冰箱及貨架),固定的服務人員。從團長人員來講,多數社區超市門店都是兩人以上在管理,既是出現團長當天無法進行服務,店鋪的其他工作人員也可以隨時頂替團長來進行履約服務。

穩定的人員下就需要做好履約服務,對於目前兼職團長而言,由於本身的這一份工作是兼職,在服務上就不會做的特別的精細,例如有的團長把貨放在小區的某個位置,就直接通知鄰居去領取,現場也找不到相應的人員,或者是有些鄰居購買的東西太多,沒有攜帶的口袋導致鄰居需要往還家裡與提貨點。

這樣的服務體驗既有可能導致用戶因為太麻煩,不人性化而離開平臺。對於社區超市而言,能否在小區內賣出更多的東西,服務態度及服務方式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好的服務往往帶來更多的訂單,壞的服務讓鄰居避而遠之。

社區團購可以通過自身的服務標準及培訓,來提升社區超市人員的服務質量。其他社區超市贏得更好的競爭力。

第二:社區團購需要211的用戶體驗

目前市場上的社區團購基本上都是以生鮮作為主打品類,線下的社區超市基本上以日用產品為主品類。生鮮類產品是一個低毛利的產品,屬於流量型品類。根據紅旗連鎖財報公布的收入比例,菸酒和食品佔據了總營收的70%左右。但是這一類的產品有屬於即時性產品,例如菸酒是需要的時候採購,熟食和預包裝食品是想吃的時候在購買。

對於生鮮類產品是預期產品,日用品是即時性產品。生鮮可以接受次日達,日用產品往往無法接受。那就需要社區團購在品類上與社區超市形成良好的互補結合。生鮮可以作為社區超市的流量入口,引導更多的消費者前往社區超市自提點,提高社區超市的人流量。藉助於生鮮品類的人流量間接提升日用產品的銷量,從而達到超市社區營業額的增加。

對於社區團購企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才能從社區超市為基礎贏得用戶。

一、以連鎖品牌化的運營的方式

對於很多夫妻店社區超市,用戶往往擔心產品質量或者售後問題,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店主短時間內不具有一定的信任背書,首先在店面形象及店鋪管理上一定做到標準化。例如我所在的小區夫妻店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店招,貨架產品擺放也不夠的規整。走進社區超市感覺就是走進了一家小賣部。

二、打通線上線下供應鏈服務平臺

在走訪線下夫妻社區超市的時候,一般的社區超市基本面積在80-120平米之間,個別社區超市跟菜鳥驛站進行合作,需要單獨騰出一個房間來給予使用。在原本面積不大的基礎有,只能容納有限的商品SKU,這個時候就需要藉助於社區團購的供應鏈平臺。

社區團購平臺根據小區用戶的生鮮及日用產品購買數據,來推測小區用戶比較適合產品及常規產品。 通過數據分析來指導社區門店在商品來如何來做規劃,減低社區門店的庫存。社區超市的產品與社區團購的產品形成互聯互通。

對於這種互聯互通,對於社區門店而言,提升了商品的流通效率,擴充門店的商品品類。利用有效的物理空間,來擴展更多的商品品類及社區服務,增加門店的銷售收入。

劍鋒認為社區門店的商品品類,由最初的生鮮擴展到其他品類,例如食品、家電、生活服務等等。隨著社區團購的供應鏈不斷的延伸,社區超市的供應鏈也在延伸。社區超市由最初的日用生鮮超市轉變而社區團購的線下服務站。

通過供應鏈的互聯互通既可以滿足小區鄰居的次日生鮮需求,又可以滿足用戶的當下實時需求。

第三:社區團購的護城河在社區超市

目前市場上的社區團購都把重心放在供應鏈、團長、用戶三者身上,有行業人士指出社區團購比拼的是供應鏈和履約服務,這樣的評判幾乎是涵蓋了所有做社區團購的企業。劍鋒認為供應鏈相當於社區團購的城牆,履約服務的團長相當於守城士兵。在城牆與士兵的還需要一條護城河來抵擋敵人的攻擊。

為什麼社區超市是社區團購的護城河?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社區超市相當於平臺的前哨站,對於以社群為流量基本盤的社區團購企業。每一個社區超市就是每個小區的護城河。社區超市社群的穩定性決定了社區團購在小區的流量穩定性。

2:社區超市可以提供最好的履約服務,由於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攻佔市場階段。下一個需要攻克的要地就是履約服務,個人的履約服務往往比較的鬆散。社區超市的往往更標準化履約服務,服務體驗更好。

3:社區超市是品類擴充的基礎點,社區團購主要是以生鮮及日用商品作為重點,如果要實現利潤上的突破就需要在商品品類上做出一個擴充。如果說現在的小區團長是團購平臺的紐帶,通過團長自身的信任度作為背書,來贏取小區業主的信任。那社區門店就是社區團購與小區業主之間的橋梁。個人團長的客單價只能做到20-50元左右,社區門店的客單價可以做到100元以上。本質的原因來自於社區門店與小區個人團長,給予小區鄰居帶來的信任感的差異。

四:社區團購的C2M供應鏈

2016年某位大佬提出C2M將重塑中國製造業和零售業,經過4年的行業發展。我們看到C2M在中國還是處在一個概念階段,這個市場上已經出現必要商城、網易嚴選、京東嚴選、淘寶心選等以C2M口號為模式電商企業,基本上市場還處在摸索期。

所謂C2M模式(用戶直接連結工廠)網際網路電子商務中。它一頭連著製造商,一頭連著消費者,去除庫存、物流、總銷、分銷等一切可以的中間環節,砍掉了包括庫存在內的所有不必要的成本,讓用戶以超低價格購買到超高品質的產品。2016年-2020年的電子商務公司的C2M主要應用於製造業行業。

社區團購行業最符合C2M概念的網際網路模式,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傳統意義的C2M概念,主要是連結製造行業。如果想實現製造行業的C2M化,就需要上遊生產商改變原有的生產模式和生產設備。中小製造商C2M化的轉型成本十分高昂。對於製造行業而言,C2M化這幾年都處在概念化階段,即使像阿里巴巴犀牛項目這樣的C2M工廠也不是一般製造業可以負擔的起的成本。

相對於社區團購的C2M模式而言,主要是連結生鮮產地。由於生鮮行業本身就是一個近乎標準化的行業。每個產地和品種都有自己的標準。社區團購的任務就是把生鮮的價格打下來。要想把生鮮的價格打下來就需要滿足提升商品的流通效率和大量的訂單來實現。

生鮮行業是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必須面對的行業,一日三餐都與生鮮行業有關。由於生鮮行業存在存儲周期時間短,運輸周期時間長,銷售周期不穩定等因素,導致原本產地只需要1元1斤的水果,送達到一二線城市賣到10元一斤。如果想讓普通消費者買到便宜有好吃的水果就需要提升產品的流通效率和大量訂單。社區團購目前正在做的就是提高農產品的流通效率和匯集大量訂單。

社區團購可以與產地直採模式,實時掌握產品的上市周期,通過判斷產品的上市時間來確定上架時間。同時通過道路運輸網絡數據分析從田間到用戶的時間,從而提升整個物流運營環節的流通效率。通過平臺的匯集的大量訂單數量,來降低產品的流通成本。

社區團購C2M的直採模式,降低採購及運營成本,從而在供應鏈環節爭取最大的價格空間。對於社區超市而言,作為末端最後一個流通環節,需要做的就是在第一時間把生鮮的蔬菜水果送到用戶的手中。

相關焦點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最有戲劇性的是,12月11日晚,業內傳了很久的社區團購頭部玩家興盛優選的融資消息終於落定,京東進場投資7億美元,但就在這前後腳,人民日報發評論說,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網際網路巨頭們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追求。
  • 為什麼巨頭要血拼「社區團購」,他們看到了什麼?
    11 月份,消息傳出字節跳動、快狗打車都計劃進軍社區團購。從 2014 年至今,無數次被證偽的社區生鮮團購,為什麼現在成為巨頭爭搶的超級風口?如此多的資本、巨頭、創業團隊拼命角逐,背後的核心原因絕並不僅僅在於尋找所謂的「新增長點」、增加用戶粘性、以及網際網路企業的無邊界拓展等等。
  • 市場要聞|北京鼓勵連鎖超市建立社區直營門店,實體商超與社區團購...
    繼人民日報發表《「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一文後,社區團購又迎來了新一波的降溫。 近日,北京市商務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文中指出鼓勵連鎖超市在社區新建直營門店,擴大連鎖規模;鼓勵連鎖超市開展農超對接,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鼓勵電商、快遞企業與超市、便利店等合作開展末端共同配送服務;支持共同配送網點信息化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末端配送集約化水平。
  • 原創|社區團購為什麼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社區團購這個事有點火,必須承認,對於突然興起的社區團購我雖然不看好,但是當時認識問題的角度還是不夠高的—— 這幾天仔細想了想站在宏觀管理者的視角應該怎麼看待社區團購的問題,總算理清了其中的脈絡,這裡給大家講一講。
  • 社區團購應該拼什麼? 性價比才是王道
    原標題:社區團購應該拼什麼?經濟日報:性價比才是王道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提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包括不得低價傾銷、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這9條紅線直指社區團購目前最被人詬病的「低價傾銷」和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長期存在的不正當競爭、大數據殺熟、假貨泛濫等行為,抓住了問題的要害。社區團購本身是值得鼓勵的業務。
  • 企業品牌如何做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小程序怎麼搭建?
    整個行業的模式基本上介紹完了,給大家簡單講一下品牌商、消費品行業從業者如何和社區團購合作。 首先,我先說明一個立場:不建議品牌商自己去開團做社區團購。 對於品牌商、經銷商來說,你服務的是品牌;而零售商服務的是消費者。二者有本質不同。
  • 社區團購火熱 巨頭們應該拼什麼
    原標題:巨頭們應該拼什麼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提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包括不得低價傾銷、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
  • 你擔憂社區團購壟斷市場割韭菜?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
    ,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 社區團購搶了賣菜大爺大媽的生意?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被罵慘了,罵歸罵,社區團購已經到來,不管你喜不喜歡。 罵的理由無非就是說壟斷市場之後割韭菜、一個網際網路公司好意思跟賣菜的大爺大媽搶生意。 之前就發文分析過,這些理由其實都站不住腳。
  • 2019社區團購平臺排名top5最新盤點 深度分析社區團購發展的趨勢
    2019 年 8 月,社區團購經過 1 年時間的發展,在吸納近 100 億資金後,進入了行業的深耕期。那麼目前的社區團購公司情況怎樣?他們的營業規模如何? 2019 社區團購平臺排名情況是否發生了變化?社區團購平臺top5 都有哪些企業呢?
  • 社區團購狂「打折」,價格低過超市!要不要跟?
    記者不斷在幾家主流社區團購平臺間切換並在超市內尋找同款商品,對比了幾十款商品後發現,絕大多數商品在社區團購平臺上的售價都要低於在超市的售價。 價差最高的是安井食品(603345,SH)旗下一款桂花糕(300g),相差超過1倍。記者注意到,價差超過50%的品類集中在酒水飲料和調味品。
  • 菜鳥驛站入局社區團購。為什麼說2020年社區團購小程序會大爆發?
    基於小程序的本地社區團購到家平臺,正在發展的如火如荼。區域有流量有資源有品牌的平臺,一定要抓住這波機會,打造新的營收增長點。 社區團購作為運營方必須深耕落地才有成效的業務模式,是網際網路巨頭無法快速滲透的藍海領域,外部環境已經培養了用戶習慣,現在正是順勢整合供應商和商戶資源,藉助本公司的技術服務,快速打造全新本地社區團購平臺的最好時機。
  • 巨頭血拼「社區團購」
    11 月份,消息傳出字節跳動、快狗打車都計劃進軍社區團購。從 2014 年至今,無數次被證偽的社區生鮮團購,為什麼現在成為巨頭爭搶的超級風口?如此多的資本、巨頭、創業團隊拼命角逐,背後的核心原因絕並不僅僅在於尋找所謂的「新增長點」、增加用戶粘性、以及網際網路企業的無邊界拓展等等。
  • 社區團購之後會何去何從?巨頭布局社區團購,你還機會嗎?
    近半年來,社區團購持續佔據各大媒體頭版頭條,似乎所有人都在討論社區團購,所有人也都在用社區團購,那社區團購為什麼突然就這麼火了呢?這是基於社區團購現金流好、創業成本低、擴張性強、獲客成本低的等多種天然優勢。
  • 阿里、美團、京東盯上的社區團購,2年內真能幹掉500平米超市嗎?
    再幹一兩年,500平以上超市就沒戲了當社區團購的火越燒越烈,旁邊看戲的人也不免再添上一把火。近日,在2020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發表了自己的一些見解。他旗幟鮮明的提出:社區團購再幹一兩年,500平方以上的超市基本上沒戲了。
  • 社區團購為什麼火?平臺補貼低價不正當競爭壟斷從何說起?
    沒有社區團購,社區零散的賣菜小商販也活不下去。電子商務取代實體店這是新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大中城市社區賣菜的都是什麼人?農村進城農民,經常因為城市管理和環保成為基層矛盾焦點。 社區團購發展起來影響的不是社區可有可無賣菜小店,而是附近大型超市的蔬菜生意。這樣一來,此次打著社區團購擠壓小商販生計論調來源就不難看出背後利益集團是誰了。
  • 「社區團購,我們不幹了!」
    圖為北京豐臺區一家超市內售賣的蔬菜。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供貨商為啥「斷供」?在社區團購如火如荼上演時,為什麼供貨商率先發難?有分析人士認為,發起反擊是對未來的預判,害怕網際網路巨頭形成壟斷。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目前看,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電商的升級,服務更便捷,性價比更突出,客戶粘性越來越高,肯定是未來風口,「但一定是網際網路巨頭玩的遊戲,中小型企業玩不了。」
  • 社區團購的品牌商家們
    疫情來了之後,大家都封閉在社區裡,社區團購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像最早做社區團購的長沙興盛優選,母公司叫芙蓉興盛,是專門做線下便利店的,從便利店再發展到線上的社區團購,去年突破了100個億的規模。在零售電商行業一直有這樣一個標準:一個新的商業模式能夠突破100個億,就證明這個創新的商業模式是可以規模化的。
  • 供應商斷供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這門好生意是怎麼被做砸的
    有人說,社區團購將會對商超帶來10%-30%的衝擊。當商超賣的生鮮價格完全沒有競爭力了,消費者還會來商超買東西嗎?知乎上就有網友表示,從今年開始,自家超市的人流量越來越少,營業額降幅達到60%以上。就連人民日報也發話了,說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現在看來,社區團購平臺們似乎不僅要砸了菜販的飯碗,連商超、經銷商和供應商的飯碗也要一併砸了。「社區團購」四個字成了眾矢之的,但這並不代表社區團購不是一門好生意。
  • 趁著家家悅漲停,來聊聊最近超市和社區團購
    今天超市的龍頭股——家家悅直接漲停,這也是近五個多月下跌以來的第一次漲停。因為我所持有的某隻前支付寶金選基金也是重倉這隻股票的,由於硬抗著家家悅的腰斬,也錯過了近三個月來白酒的行情,這隻基金不僅僅是業績不斷下滑,也丟掉了支付寶金選這塊好招牌。為什麼社區團購會影響超市呢?
  • 社區團購瘋狂打折怎麼辦?超市高管:等他們這波錢燒完
    經銷商之所以投訴,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存在大量低價商品「不講武德」,這影響了其自身利潤,並且他們的客戶——商超渠道反應也相當激烈。疫情背景下,社區團購發展迅速,短短數月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光明頂」,但圍攻的卻遠不止「六大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