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出的「最難一題」,百人團的反應太好笑了

2021-01-14 掐指一算筆記

作為央視自主研發的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一經播出之後,就收穫了不少網友的好評,雖然說這檔節目的收視率與知名度並不算太高,但是它的好評率卻非常的高,因為這檔節目始終都秉承著「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學過的古詩詞。

然而就在此前的一期節目當中,當時也是迎來了一位選手,而董卿給出的題目是「楚王好細腰,宮眾多餓死」中的「細腰」指的是誰的腰?

而答案則為楚國君王的腰、楚國大臣的腰,以及楚國美女的腰,當時在看到這個題目之後,想必很多觀眾首先想到的一定會是C吧?

而當時這位同學也是果斷就選擇了「楚國美女的腰」,因為一說起「細腰」,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女子,所以當時不少觀眾看到這位同學的答案之後,也是感到比較合乎常理,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董卿在宣布答案之後,卻發現真正的答案是「楚國大臣的腰」。

因為當時楚靈王比較喜歡他的臣子擁有纖細的腰身,所以朝中的大臣都唯恐自己腰肥體胖而失去寵信,所以每天都只吃一頓飯來節制自己的腰身,最終等到一年之後,滿朝文武官員的臉色都是黑黃黑黃的。

而當時在得知這個答案之後,百人團的反應也是笑死人了,因為他們紛紛朝前俯身,結果發現自己的答案全部都錯了!

而這位同學也是當場說了一句:「我書看錯了嗎?」而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待的呢?

古典詩詞,真的是給孩子最高級的教養。

從小讀古詩詞的孩子,身上的韻味和氣質自然就能流露出來,董卿老師就是最好的典範。

並且古詩詞也是如今中小學語文的重頭戲。

這兩年"部編本"教材大換血,和以前人教版相比,小學古詩古文新增了80%,初中古詩文更是佔全部課文的51.7%。

可以說,的古詩文者得語文。

而且有很多家長已經算過了,若是不重視古詩詞的積累,中高考可能會丟上起碼40分!

許多家長都曾有過這樣的困擾:孩子對於中國古代詩詞沒有什麼興趣,學上一會詩詞,不知不覺就神遊天際。就算強逼著孩子學,那恐怕也是沒有什麼意義。

今天編者就給大家推薦一套多次被詩詞大會評委楊雨教授推薦,董卿也是在微博無數次安利的《飛花令》——每天一首古詩詞。

書中包含近1000首經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可以說中國上千年傳承至今的優秀古詩詞都被囊括其中了。

有了它,孩子們根本不用擔心讀不懂詩,家長們也能夠放心孩子們的語文考試了。

目前這套書搞活動只需要79.9元,全套彩印的書籍,加上古詩詞文化的精髓,僅僅需要79.9元的價格,孩子獨特氣質的培養應該從小開始!#中國詩詞大會#

如果你想提高孩子的內在氣質,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直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詩詞大會難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何意?百人團一半答錯
    ),為每場比賽設置一個關鍵字,不再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雲」「春」「月」「夜」等詩詞中出現的高頻字。在場上選手完成答題後,由選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團答題成績的第一名,來到舞臺中間,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直到有一方背不出,則另一方獲勝。獲勝者直戰擂主。
  • 詩詞大會題「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難倒百人團78人
    古代的孩子們要背古詩,很多只能買上一本《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詩選集。但現在不一樣,我們接觸古詩有太多的渠道,網絡、各種圖文並茂的圖書、甚至影視作品都可以。但筆者發現一個頗有意思的現代,越是渠道多,越容易出問題。
  • 最新一期中國詩詞大會,實力強勁的向芝誼,被這道描述線索題坑了
    《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第3期,第一個上場的選手,小學四年級的吳雨曼,前面幾題連連得高分,我就感覺這期的選手都得倒黴了。他們的分數肯定爭不過吳雨曼,但是小學四年級的吳雨曼,詩詞的儲備以及臨場發揮,肯定鬥不過現場選手,更加鬥不過彭敏。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看點多
    由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正在央視熱播。從13歲的鄧雅文連續四期擂主,到年僅12歲的陳瀅因為龐大的詩詞量而上熱搜,已經播出四季的《中國詩詞大會》看點不斷。本季《中國詩詞大會》共10期節目,央視一套將於今明兩天20:00播出最後兩期。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中「長久」一詞,百人團僅有9人答對
    因此應該是大多數人最熟悉、最喜愛、最難以忘懷的一首詞。但就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經典佳作,卻難倒了百人團中91位選手。其實相信應該有很多人,對這首詞的意思不是很了解。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出現的一道題目,這道題目源自我們都非常非常熟悉的,蘇軾的《水調歌頭》。
  • 詩詞大會考岑參邊塞名作,外國選手輕鬆答對,百人團卻有46人答錯
    喜歡古詩詞的朋友,應該對詩詞大會這個舞臺並不陌生。這個舞臺上的選手都是經過選拔之後才踏上舞臺,即便是百人團的選手也個個都是對於詩詞了解頗多的「高手」。但即便如此,節目組出的一些題還是難倒了很多選手。
  • 詩詞大會連出兩題,多人答錯
    中國詩詞大會是一檔廣受好評的詩詞節日,主持人的詩意銜接,評委的妙語連珠,選手的經綸滿腹,都是值得關注的看點。詩詞大會考驗選手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李白這首《送友人》就以兩種不同的形式出現在了舞臺上。第四季是提供了九個字,用來組成一句詩;第五季更加直接,明確給出兩個選項,分別是「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和「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要求划去一個錯誤選項。
  • 詩詞大會很刁的題,選手們怎麼答都是錯的,有觀眾認為這題不該出
    詩詞大會第5季已經結束,但大家對節目中的不少題還記憶猶新。如果要讓大家評一評本季節目中,哪道題最難,大家會怎麼選呢?或許有人會說是那道讓關於陸遊的題,問題是:「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寫的是陸遊入劍門門幹什麼?答案是到成都做官。
  • 「侯門一入深似海」有錯字,難住詩詞大會大半人,小學生輕鬆答出
    詩詞大會有一個經典題型,叫做:划去錯誤項。不少觀眾可能覺得這種題真的沒什麼存在的必要,它就是考選手的背誦能力,完全不需要理解,只是在摳字眼。對此,筆者倒是不這麼認為,因為這種題會讓我們明白什麼叫「字字珠璣」。
  • 《中國詩詞大會》裡看究竟
    就是《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了!一共10期,目前已播出8期。換往年春節,真不太可能靜下心看這檔節目。但今年不是特殊嗎,家裡蹲,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然後……這是反省分割線新一季《中國詩詞大會》別看就10期,報名人數達到史無前例的40萬人,是第一季報名人數的13倍!現場長這樣——扇子區那四片兒(紅黃藍綠),就是現場的百人團。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的「長久」指什麼?百人團裡91個都錯了
    如今,我國掀起了一場國學熱潮,電視上也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一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節目,像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就是一檔非常不錯的節目。今天要說的就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出現的一道題目,這道題目源自我們都非常非常熟悉的,蘇軾的《水調歌頭》。
  • 中國詩詞大會:成語「出水芙蓉」最早形容什麼,百人團49人不知道
    中國古代詩詞歌賦堪稱最豐富的語言寶庫,許多著名的成語典故、名言警語、美文精華都源於其中。所以,閱讀古詩文不但可以陶冶情操,獲得審美體驗,增加內涵氣質,而且可以豐富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表達功力。中國詩詞大會上的一個常識性的題目:成語「出水芙蓉」最早用來形容什麼?百人團竟有49人不知道。49人是一個什麼概念?看似不多,但幾乎達到了總人數的一半,而且能夠進入百人團的,又豈非是泛泛之輩?所以,這一結果,令人震撼,發人深省。
  • 用詩詞打擂臺 高冷的《中國詩詞大會》咋這麼火
    前有央視大大的《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聽寫大會》、《中國謎語大會》等綜藝節目提前試水,誕生了一系列學術界的超男超女,但都沒能達到這一季《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熱程度。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兼《中國詩詞大會》的學術顧問李定廣解釋道,古詩詞是中華審美文化中的精粹,相比漢字和成語,詩詞更美更完整,是「雅文化」的代表。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這首中秋詞,難倒詩詞大會91人
    詩詞大會五季看下來,很多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越是簡單,耳熟能詳的詩詞,越能難倒百人團選手。例如第一季中曾考到王安石的《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百人團就有75人答錯;第二季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將近一半人選擇了錯誤答案;還有李白的《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曾經多次考到,每次都有不少人答錯,最多的一次是第四季,有82人答錯…… 印象很深的是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難倒91人,是歷屆詩詞大會中錯誤率最高的一題
  • 李定廣:出「熟悉的陌生題」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吳振東  記者:《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出臺的緣由?  李定廣(《中國詩詞大會》學術總負責人):2014年以來,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屢次強調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從民族文化基因的高度來看待古代經典詩詞的獨特價值,對古代經典詩詞要加強傳承與傳播,以展現中華審美文化的風範。
  • 詩詞大會百人團一半人理解錯
    這就像上學時的閱讀理解題:「作者想表達什麼意思」,或許作者並沒有那麼想,真正多想的是我們。可見要賞好詩詞,就要猜得準、猜得有依據,於是掌握一些古詩詞的經典意象、典故就很有必要了。很多詩詞迷們或許覺得,經典意象和典故自己已經了解了很多了:紅豆代表相思、鴻雁代表音訊、長亭表示送別、落花表示傷春等等。
  • 詩詞是熟悉的陌生人給中國詩詞搭一個青春舞臺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從農曆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一,《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以下簡稱「詩詞大會」)用一種中國人的方式,讓觀眾度過了一個本就是中國傳統佳節的假期。 截至2月7日,詩詞大會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全部10期,累計收看觀眾9.18億人次;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的全部10期累計收看觀眾2.45億人次,合計兩個頻道累計收看觀眾11.63億人次。
  • 詩詞大會多人答錯,康震:別小看李白
    《中國詩詞大會》是文學愛好者的至愛,剛開始看的時候,會覺得出的題目太簡單了,是不是瞧不起我們這些詩詞愛好者和百人團?但百人團的答題情況的真是打臉之前的想法。這首古詩在詩詞大會上考了兩次,兩次結果都有些不盡人意,錯的人數都在兩位數。第一道問的是「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香爐」是什麼,當時百人團共有20人答錯。
  • 詩詞大會考「千裡江陵一日還」,百人團62人答錯,董卿蒙曼直搖頭
    高考作文全國卷考的是「對齊桓公、管仲和鮑叔哪個感觸最深」,如果對文化知識不太了解,拿到這個題多少會有點兒懵。同時,杜甫登上了天津卷的高考作文題,王昌齡的詩也成為了全國二卷作文題。這些事實都讓詩詞迷欣慰,是的!傳統文化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重視。
  • "中國詩詞大會"帶動學詩詞熱潮 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節目火了,大人小孩一起追看 《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之後,推出的又一檔大型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這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