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戶搗衣聲」中「搗衣」是洗衣嗎?詩詞大會百人團一半人理解錯

2020-12-16 美詩美文

中華古詩詞之美,是漢字之美的重要體現。但古詩千代久遠,多數時候我們理解起來只能靠猜猜猜。這就像上學時的閱讀理解題:「作者想表達什麼意思」,或許作者並沒有那麼想,真正多想的是我們。可見要賞好詩詞,就要猜得準、猜得有依據,於是掌握一些古詩詞的經典意象、典故就很有必要了。

很多詩詞迷們或許覺得,經典意象和典故自己已經了解了很多了:紅豆代表相思、鴻雁代表音訊、長亭表示送別、落花表示傷春等等。但這些意象只是常見和普通的,筆者隨便說一個,看看大家是否能答得上來它的本意,它就是:群龍無首。這個成語如今的意思是一群人沒有首領,是烏合之眾,但在千年前它指的是一群龍不爭著出風頭,剛柔並濟,各取所長,是《易經》中的大吉之兆。

除了「群龍無首」,還有不少常見卻被人理解錯的意象,比如本期要和大家重點講的「搗衣」。在有一期詩詞大會中,對這個詞的不理解被體現出來了。當時考的是李白的一首情詩,臺上是一位小選手,當時她被這首詩考得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題目是這樣的: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中的「搗衣」是在幹什麼?

A. 洗衣服時用木杵在砧上,撞擊衣服,使之乾淨

B. 用杵在砧上搗衣料,使之柔軟,便於裁衣

C. 唱《搗衣曲》以思念遠方的親人

當時這3個選題,選手選的是A洗衣服,而百人團也錯了一大半,共有60位理解錯了,其實正確答案應該是B。「搗衣」這個意象很多人經常理解成洗衣,是和「浣衣」搞混淆了,其實只要認真想一想,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李白的原詩:

《子夜吳歌·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寫的是長安城中的女子思念丈夫。與一般的閨情詩不同的時,這首詩有著別樣的大氣。詩的前兩句從天上寫到地下,由視覺寫到聽覺,夜色中詩人是看不到萬戶女子搗衣的,他只能聽到聲音。古代民間的衣服多由粗絲麻線所制,縫製起來很費力,所以才需要先把衣服搗一搗,讓其變得柔軟好縫。詩的後4句,由搗衣聲聯想到長安女子們的「玉關情」,雄渾的意境與悽柔的情感完美融合,讓這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

很顯然選手和百人團中半數以上的人會弄錯,原因就在於對唐代民間的風俗不夠了解,只憑字面意思望文生義。這是一種閨情詩,小選手答不上來倒是挺正常的,畢竟中、小學課本中關於愛情的詩詞作品現在並不多,甚至有人認為不該考小朋友這樣的詩。

對此,筆者認為這首詩卻是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名篇,《唐詩三百首》是古代很有影響力的古詩啟蒙讀物,既然知書尚禮的古人能接受這樣的愛情名篇,那這首詩成為我們如今小朋友的涉獵範圍問題也不大。家長們遇到這類愛情經典詩不用刻意迴避,好好地講解給孩子們聽不是更好?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搗衣是何意?很多人理解錯了
    所以有很多人,便漸漸地愛上了古詩詞。由於語音、語彙、語義和語法,都早已發生了變化,如今我們學習古詩詞的首要任務,就是準確理解它的意思。而要準確理解古詩詞的意思,純靠猜或者望文生義肯定是不行的。這時候就要靠我們平時的積累了。像詞語古今的不同含義,一些比較經典的意象,以及典故等,都必須要確切掌握才行。因為一旦有了偏差,它的意思就「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了。
  • 李白詩中「萬戶搗衣聲」是什麼意思?理解成洗衣可就大錯特錯了
    《子夜吳歌-秋歌》(唐)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自古有城,名曰長安。白天車水馬龍,夜晚明月傳情。這也註定了很多人的思念只是一場悲劇。在深夜,搗衣的聲音雖然聽起來吵鬧,可在夜晚襯託之下,又是那麼安靜。或許她們的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平靜。一字,彰顯了孤獨的明月掛在天闕,無比寂寥。正如少婦的心,被寂寞填滿。萬字聽起來數量很大,可也只是無數孤單的個體罷了。月也孤獨,夜也孤獨,人更是無處訴衷腸。總字,給人一種肯定蕭索之感,正如很多事已經註定。
  • 搗衣人:萬戶搗衣聲
    這是因為「衣」不僅可以禦寒蔽體,在傳統詩學中,它還被視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情感暗語,用來表現徵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情緒。唐代詩人杜甫就曾經作過一首《搗衣》詩。搗衣(唐)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別心。寧辭搗衣倦,一寄塞垣深。
  • 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裡「搗衣」指什麼?很多人想錯了
    在古詩詞中,我們經常能讀到「搗衣」一詞。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裡寫月在「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王昌齡寫「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搗衣聲」,李白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望文生義,「搗衣」是拿著棒子搗衣服,再加上受古裝劇的影響,相信不少人一讀到這些搗衣的詩句,第一反應就是婦人拿著棒子在河邊石頭上洗衣服的情景。但,這些詩句裡的「搗衣」真的是洗衣服的意思嗎?如果是洗衣服,那為什麼「搗衣」時都有月光?為什麼要在半夜洗衣服?其實,很多人想錯了,搗衣並不是洗衣服。
  • 李白說「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搗衣」是指洗衣服嗎
    除此之外,很多人應該還知道李白的《子夜吳歌》,這首詩只有六句,開頭兩句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我之前曾經看過一些書,有一位作者在解釋這兩句話時,是這麼說的:長安城中,月色明亮,千家萬戶都趁著月色在洗衣服,城中傳來一陣陣錘洗衣服的聲音。
  •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 古代詩人為什麼總喜歡搗衣?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問題:古代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搗衣」,是指用木棒敲打來洗衣服嗎?具體如何?前言古時衣服質地比較硬挺,必須先置石上以杵反覆舂搗,這樣才會柔軟穿起來舒服一點,稱為「搗衣」。後亦泛指捶洗。古詩詞中經常看到的」搗衣「這個詞,主要用來表達妻子對於遠戍邊關的丈夫的思念。因此「搗衣」常常在閨怨詩詞中使用。一、關於搗衣 明朝楊慎的描述寫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明朝才子楊慎寫過一本《升庵詩話》 ,他在第十二卷描述了搗衣的形式。搗衣。
  • 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該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子夜吳歌》起首兩句「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順手揀來,渾然天成:秋天的夜晚,或許是中秋之夜,明月凌空高懸,明朗的月光灑滿了長安城,千千萬萬戶的婦女們都走出家門,來到河邊,捶洗衣服,那聲音似乎響徹了夜空。
  • 詩詞大會難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何意?百人團一半答錯
    一場比賽中,節目組以王安石的《元日》這首詩為題,進行分析考察,這道題看上去簡單,就是考察對詩中一組詞語的解釋,但是當時真的把眾多選手都給難住了。詩詞大會難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何意?百人團一半答錯先來看看王安石的這首《元日》元日[宋]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子夜吳歌·秋歌》:賞析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中的團圓之願
    《子夜吳歌·秋歌》唐-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夜裡,月光灑在長安城中,照亮了人間的千家萬戶,一片片此起彼伏的搗衣聲浸染了這安靜的夜晚。從描寫手法上看,首句從視覺角度來描寫秋月明朗,第二句從聽覺角度來寫搗衣聲音;從畫面上看,李白給我們勾勒出了一幅靜中有動的月下搗衣圖。
  • 詩詞大會題「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難倒百人團78人
    同樣的,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也經常會被人背成「濃妝淡抹總相宜」。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大家經常背錯的句子。在詩詞大會上,這句詩曾難倒百人團78位高手,不過12歲小選手倒是順利答出了,讓我們來看看這道題: 唐.裴休《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中,下列唐詩名句,哪一項是正確的: 1、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2、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3、若無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的「長久」指什麼?百人團裡91個都錯了
    從幼兒園的第一首古詩《詠鵝》開始,現代人十幾年寒窗苦讀,讀過的古典詩詞作品不下幾百首,但真的能理解清楚每首詩意思的人卻不多。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先舉兩個例子,大家看一下自己是否能準確的知道其中的含義。今天要說的就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出現的一道題目,這道題目源自我們都非常非常熟悉的,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是,就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人人皆知、流傳千古的經典佳作,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卻難倒了百人團中91位選手。具體的題目是這樣的: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中的「長久」所指是?A.
  • 詩詞大會考岑參邊塞名作,外國選手輕鬆答對,百人團卻有46人答錯
    喜歡古詩詞的朋友,應該對詩詞大會這個舞臺並不陌生。這個舞臺上的選手都是經過選拔之後才踏上舞臺,即便是百人團的選手也個個都是對於詩詞了解頗多的「高手」。但即便如此,節目組出的一些題還是難倒了很多選手。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中「長久」一詞,百人團僅有9人答對
    因此應該是大多數人最熟悉、最喜愛、最難以忘懷的一首詞。但就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經典佳作,卻難倒了百人團中91位選手。其實相信應該有很多人,對這首詞的意思不是很了解。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出現的一道題目,這道題目源自我們都非常非常熟悉的,蘇軾的《水調歌頭》。
  • 中國詩詞大會:成語「出水芙蓉」最早形容什麼,百人團49人不知道
    中國古代詩詞歌賦堪稱最豐富的語言寶庫,許多著名的成語典故、名言警語、美文精華都源於其中。所以,閱讀古詩文不但可以陶冶情操,獲得審美體驗,增加內涵氣質,而且可以豐富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表達功力。這樣的話,就不會對「明日黃花」提出質疑,也不會將「萬人空巷」認為是空無一人,將「空穴來風」理解成毫無根據的消息……當然,你也會知道「痛哭流涕」流出的是眼淚而不是鼻涕,「美人遲暮」原本並不是指美女年長色衰……然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如果」之上的,現實情況如何呢?中國詩詞大會上的一個常識性的題目:成語「出水芙蓉」最早用來形容什麼?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中蘇軾希望什麼長久?百人團僅9人答對
    但就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竟難倒了百人團中的91個人,只有9個人答對。當時的題目為: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中的「長久」指的是?A.親情長久 B.友情長久 C.壽命長久當時百人團中大多數人都選擇了A或B,以為是親情長久或者友情長久,這就曲解了蘇軾的意思,正確答案其實是C,壽命長久。
  •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四首最精緻的小詩,寫盡最特別的月亮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四首最精緻的小詩,寫盡最特別的月亮描寫月亮的詩句數不勝數,我們隨口就會說出好多: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張若虛的「江月何年初照人」,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等;但是今天小編特意精選了四首帶有月的五言詩來跟大家分享
  • 詩詞大會考「千裡江陵一日還」,百人團62人答錯,董卿蒙曼直搖頭
    對於這些出現在高考中的古詩,或許會有朋友覺得簡單,畢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在背詩。12年下來,全文背誦的詩歌太多了。但會背了,就真的理解了嗎?這個事我們要打一個問號。
  • 《中國詩詞大會》出的「最難一題」,百人團的反應太好笑了
    作為央視自主研發的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一經播出之後,就收穫了不少網友的好評,雖然說這檔節目的收視率與知名度並不算太高,但是它的好評率卻非常的高,因為這檔節目始終都秉承著「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學過的古詩詞。
  • 詩詞大會: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壓酒」指的是什麼
    雖然大家對這首詩很熟悉,但如果我們較真了,可能有些問題很多人就蒙了。比如這首詩中第二句,《中國詩詞大會》就以這一句出過兩個題目:1、「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這兩句詩中的「壓酒」指的是什麼?雖然《中國詩詞大會》中出現了這個題目,但在任何版本都見不到「胡姬壓酒勸客嘗」。所以,「胡姬」一句是錯誤的。而且,當時李白是在金陵,金陵古屬吳地,所以稱當地女子為「吳姬」,就是酒家女。那麼《中國詩詞大會》為什麼會出這樣一個題目呢?這是因為「吳姬」和「胡姬」是唐代著名的兩大美人系統,「胡姬」來自西域,多生活在長安一帶;「吳姬」出自南方,生活在古吳地一帶。
  • 詩詞大會多人答錯,康震:別小看李白
    《中國詩詞大會》是文學愛好者的至愛,剛開始看的時候,會覺得出的題目太簡單了,是不是瞧不起我們這些詩詞愛好者和百人團?但百人團的答題情況的真是打臉之前的想法。蘇軾的經典作品之一《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應該是我們張口就來的。可是當被問到「長久」指的是什麼的時候,衝關選手卻答錯了,但最讓人驚訝的是百人團成績也慘不忍睹,竟然91人答錯了,這個結果可是相當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