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融科技升級!國泰君安推出「開放金融雲」
12月8日,國泰君安在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分論壇上發布了「國泰君安開放金融雲」平臺。這一平臺是國泰君安提出的開放證券理念的有形載體,同時,也是國泰君安多業務實現了科技賦能。
開放證券:國君金融科技新理念
雖然頭部券商們都在大力宣稱自己發展金融科技,但各家券商在發展金融科技上,選擇出的方向是不同的。有的券商選擇依附於大的網際網路公司,有的券商選擇自己做出網際網路公司能有的樣子。
國泰君安顯然更傾向於成為後者——借鑑不少網際網路公司的「開放」理念,力圖打造一個金融行業中的開放平臺。
董事長賀青稱,數字經濟的根本任務是價值體系的重構,傳統的價值體系是基於技術壁壘所構築起來的縱向封閉式生態。而數字經濟時代的價值體系則是基於新型能力的「共建·共創·共享」形成的開放價值生態。
基於此,國泰君安在業內率先提出「開放證券」理念。「開放證券是一種促進能力整合,構建價值共同體的發展理念。傳統證券最重要的資源是資金和牌照,而開放證券最重要的資源是數據和能力。傳統證券技術架構是資訊時代的中心化思想,而開放證券技術架構是數字時代的分布式思想。」賀青稱。
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稱,「開放證券」的定義是,在法律和監管對數據提供保障的前提下,券商以重點場景為核心、以客戶旅程為主軸的業務經營模式重塑,涵蓋戰略定位、生態運行、組織形式、產品結構、運行機制、信息系統建設在內的全面轉型。以開放的思維、業務和技術,在行業內及跨行業實現生態共贏。
開放證券提倡資本市場參與者圍繞各自核心能力進行提煉和產品化後對外開放;通過開展跨行業內外的業務場景融合、數據價值共享、技術能力互補等合作相互賦能,打造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全新產品和服務體驗;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的平臺生態,實現商業價值1+1>2。
開放金融云:國泰君安金融科技發展核心
自提出開放證券理念以來,國泰君安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包括打造了「國泰君安開放金融雲」,積極推動行業數據生態研究,積極參與行業雲鏈基礎設施建設,與上交所行業雲合作打造各類SaaS雲服務;與建設銀行等金融同業探索打造生態化的財富管理中臺;與上海銀行共建安全數據共享平臺;與浦發銀行、太平洋保險等11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設立了開放金融聯盟;與華為等頭部科技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等。
其中,「國泰君安開放金融雲」可以說是在新的金融科技發展理念指導下,一個比較核心的產品。
——什麼是「國泰君安金融科技雲」?
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稱,「國泰君安開放金融雲」是一個載體,它就像一艘巨型貨輪,裝載著公司的各項標準化的開放產品貨櫃,安全運達到各生態合作夥伴的港口。
開放金融雲底層沉澱的是國泰君安的各類業務和技術的能力,在合規的前提下以雲服務、Open API等形式向生態合作夥伴提供對接。開放金融雲的門戶網站為合作夥伴提供了業務介紹、信息查詢、帳號註冊、合作對接等服務。開放金融雲也具備APP Store等應用商店的作用。
目前,國泰君安財富管理業務線、交易投資業務線已經率先在開放金融雲上面上架和推出了智能交易、場外金融雲兩大開放業務服務。
——落地業務一:面向量化交易,推出STS智能服務體系
國泰君安財富管理業務線基於開放金融雲推出「STS智能服務體系」,這是面向量化交易客戶,提供極智交易、策略定製、融資融券、投資研究於一體的智能交易服務。STS所基於的量化交易全棧生態,是一個涵蓋了金融數據服務、策略算法服務、量化交易服務的服務生態網絡,可提供標準API服務,支持各類終端接入。目前國泰君安量化交易全鏈路延時兩市綜合排名第一。
國泰君安認為,2019年已經有29家證券公司機構交易份額佔比超過50%,而在機構交易中,活性最大,增長最快的是量化基金。數據統計,2020年公私募量化產品數量超過8000隻,8年增長了20倍。在此背景下,智能化交易服務將成為改變經紀業務格局的突破口。
過去,量化交易用戶通常需要等待60天,才能使自己的策略需求經過券商的開發測試後得以符合實盤交易需要,而現在國泰君安STS服務只需要5天。
國泰君安的STS智能交易系統包含四大特色服務:1)以極速交易服務滿足客戶對速度的極致追求,傾力打造行業領先的量化交易基礎設施,相較於普通交易提升一萬倍,基於超級算力及Tick級數據,提供包含超3000智能策略因子的交易策略生產服務,基於人工智慧技術,推出高效的智能訂單服務;2)以策略定製滿足客戶對算法策略的需求,依託由海外量化背景的碩博士組成的專業策略團隊,支持3天定製化策略高效交付,以1+N的服務模式高質量滿足客戶需求;3)以專屬融券滿足策略對衝等券源需求,基於行業領先的兩融業務規模,為專屬融券提供強有力保障;4)以尊享投研滿足客戶投資研究需要,基於本土最佳研究所實力,滿足量化客戶深度投研需求。
未來,國泰君安STS還將打造量化投資社區,為量化投資者、策略服務團隊、生態合作方搭建溝通平臺,對外輸出包括Tick數據服務、策略共享服務、因子計算服務、超級算力服務等特色能力。
——落地業務二:面向場外業務,推出「場外金融雲」
基於開放金融雲推出的第二塊業務,是場外金融雲,由國泰君安交易投資業務線,聯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同打造,為企業、機構和零售用戶,提供覆蓋E&FICC全市場、全品種的一站式場外綜合金融服務。場外金融雲在客戶觸達、業務融合和生態開放等方面進行了許多創新。
國泰君安FICC董事總經理王煥州稱,場外金融雲是在國泰君安開放金融雲的體系和架構上搭建而成的。最終場外金融雲會有三個平臺:場外業務執行平臺+場外業務管理平臺+風險分析平臺。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場外金融解決方案。
場外金融雲能夠完成的內容包括:交易開展中的行情分析、策略制定、交易執行;交易開展後的組合管理、業績歸因、壓力測試,以及中後臺的輕結算、會計、風控、保證金管理。希望通過一期二期的系統為客戶提供全面服務。
王煥舟稱,從投資公司組織架構來進行分析,一般來講一家投資公司、金融機構分成四個板塊:除了決策和研究金融機構核心工作,交易執行、中後臺相關業務券都可以外包給場外金融雲來完成。用戶能夠通過國泰君安場外金融雲客戶可以在網頁端、APP端、API接口方面開展場外業務。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142)